登陆注册
8060500000021

第21章 曹魏专制

东汉政府垮台之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军的过程中趁机发展了个人势力各霸一方,形成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军阀间展开了疯狂的掠夺地盘和人口的兼并战争,整个中国特别是黄河流域一带变成了一个大屠场。战争及由战争所引起的大饥荒和严重的瘟疫给中国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口在这个时代缩小到1000万以下。专制皇权造成天下大乱的局面,是袁绍、诸葛亮、司马懿为代表的门阀世族站出来力挽狂澜,收拾专制制度造成的惨痛局面,避免了汉人即将灭亡的命运。

三国时期的政治特点是相权压制了皇权。前期北方世族支持支持曹操,并不完全是曹操打着支持东汉政权那么简单,本质上世族支持曹操的相权就是限制皇权。后期世族反对曹操称帝,也不是世族忠于东汉那么简单,而是反对曹操变成新的专制皇权。公认品格及其高尚的诸葛亮,到刘禅快30岁时还不归还权利,并不是诸葛亮贪权,而是出于世族反专制的政治立场。东吴孙权陆逊之间的斗争,也是世族反专制的表现。

曹操和袁绍儿时就是玩伴,私交甚好。讨伐董卓战争时期,曹操与袁绍的关系实际上是相隔两级的,即袁绍是联军盟主,陈留太守名义上属于其统领,而曹操则隶属于陈留太守张邈麾下。曹操大败后并没有带领部队回到陈留太守张邈所在的酸枣,而是去了袁绍所在的河内。后曹操在袁绍和当地大族的支持下,接任了兖州刺史,取得了一个州的控制权;同时,也得到了袁绍兵员和装备物资方面的支持。如果曹操不是袁绍的部属,袁绍手下的官员、大将有的是,根本轮不到曹操。袁绍多次派遣人马给曹操使用,这应当证明,袁绍是把曹操看做自己的一支部队,当其兵力不足或损失时,就给予补充。曹操在袁绍的不断帮助、扶持之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可以和原上司对抗的割据军阀。

东汉三大势力,门阀、外戚和宦官,外戚和宦官乃至东汉政府这个时候都完蛋了,剩下最大的势力就是门阀,四世三公的袁绍就是门阀士族的代表。三国初期袁绍才是天下归心的人物。帝国制取代封建制后,统治阶级从领主换成了地主。秦汉时是皇族和外戚组成的贵族地主,魏晋开始变成了士族地主。以袁绍为代表的士族是要建立一个限制皇权,也没有宦官和外戚的反专制政权。而曹操身份就很特殊,他的爸爸曹嵩是宦官的养子。所以曹操是专制制度的支持者,要继续走东汉集权专制的老路。刘备和孙权也是军阀,他们和曹操一样都是专制制度支持者。

从曹操接汉献帝来许昌开始,曹操就算是正式从袁绍独立了,其实迎献帝并没有多大本质用处,尤其是在早期。袁绍虽然官渡战败,但回去后的势力还是没有分崩离析的,叛乱也很快被平定。在袁绍还活着的日子里,曹操还是没有太大动静的。所以官渡之战并没有真正动摇袁绍的统治基础,真正灭亡袁绍势力的是袁绍死后,几个儿子反目而为了争位陷于内战。后来曹操的几个儿子夺位也很激烈。北方基本上已经被袁绍统一了,如果没有曹操反袁绍,袁绍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也就没有三国后来那么多年的混战。

曹操一方面对河北士人作有限度的拉拢、利用,另一方面又力图削弱其社会基础。在曹操政权中,以冀州为主的河北士人明显受到很大程度的压制。另一方面,曹操战胜袁氏集团,造成南北士人在统一政权中政治地位悬殊,以冀州为主的河北士人受到很大程度的压制,由此埋下了地域政治的不安定因素。陈寅恪指出:“官渡一战,曹氏胜,袁氏败。于是当时士大夫阶级乃不得不隐忍屈辱,暂与曹氏合作,但乘机恢复之念,未始或忘也。”

蜀、吴虽然领土看起来很大,但是都是些未开发的荒芜之地,曹魏才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曹操掌握政权以后,全面推行抑制豪强大地主的法治政策。专制主义在曹操时正式开始走寒门路线,寒门路线最终在隋唐诞生了祸国殃民的几千年的科举。曹丕再接再厉搞出了个九品中正制。改变原来由地方负责推举人才的政策,由中央直接委派专人负责,坚决执行曹操的寒门路线。

政治上曹操废三公制度而恢复丞相制度。三公制和丞相制是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体现着两种不同的思想观念。三公制削弱了丞相的独断权力,实是对丞相制的否定。在中央,主要决策权被曹操执政以后借以控制朝政因而权力猛增的尚书台取代。尚书令职权相当于宰相,下分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五曹尚书,负责各项政令。魏文帝曹丕又改汉秘书令为中书令,增设中书监,以掌机密,魏明帝曹叡更加倚重中书监、令,以分尚书令决策大权。

在地方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曹魏还实行一种都督制,置扬州、青州、荆州、雍州、河北等都督,代表中央,统军驻守战略要地,一些都督还兼任刺史,这一制度为两晋南北朝各代继承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各代政治。

曹操阵营主要依靠了两大集团的支持:一是以曹氏、夏侯氏宗族姻亲为核心,包括许褚等谯县籍人士在内与曹操关系密切的谯沛集团;一是以颍川荀氏、钟氏、陈氏等士家大族为核心,通过宗族姻亲乡里等关系相联结,在特定社会政治历史条件下结合在一起的颍川集团。

谯、沛地区是曹操的故里。集团的核心成员和曹魏政权有着极为密切的血缘宗亲关系。既是曹操统一北方、开创?霸府政治的军事中坚力量,尔后又逐步掌控了曹魏政权的军事大权。他们在军队中拥有绝对势力,在政治上都是曹操以及曹魏政权的忠实亲信和政治上的绝对支持者,当然也是政治经济利益的最大攫取者和拥有者。一般来说,他们原来的社会政治地位都很低,在高门士族看来,他们是地地道道的政治暴发户。而就他们的实际表现来说,也确实带有很多暴发户那种政治上天真幼稚、经济上贪婪暴劣、人品上萎缩荒淫的特点。例如,曹真的儿子曹爽就是个志大才疏、幼稚无能而浪得虚名的典型例子。谯沛籍军事贵族后代和汉末儒学高门士族名家的人才相比,便高下立见。

在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中,汝、颍地区的士族名士政治上极为活跃,人才最为集中。荀彧归曹,不仅为颍川士人大量进入曹操霸府,协助曹操统一北方建立霸业,而且为颍川士人汇聚为一个独立于谯沛集团之外的势力集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荀彧举荐人才,虽重门第阀阅,但更重才识与德行。故其所荐之人多名符其实,有吏治执事之能。连司马懿也不忘其提携之恩,崇敬有加。

谯沛集团和颍川集团的结合,共同构成了曹操霸府政权的统治核心,他们对掌文武,从组织系统和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对该政权起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因而成为曹操成就霸业的两个重要因素。然而这两个集团在社会基础与社会构成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别,其政治倾向与价值取向也有很大差异,对曹操在政治上的期望值更有明显不同。建安十五年以后,曹操创建霸业的任务基本完成,准备向创立王业乃至代汉自立过渡,曹操所代表的谯沛集团与颍川集团的政治分歧便凸显起来。

建安十七年的荀彧之死既是这一斗争的白热化,也标志着在这场斗争中曹操所代表的谯沛集团决定性的胜利。荀彧之死,对颍川集团政治上的打击是沉重的,也迫使他们的政治态度不得不发生适当转变。至于曹丕代汉前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以及后来的历史发展,更能说明颍川集团在汉魏禅代以及曹魏后期统治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并从而导致了曹魏集团的最终失败与颍川集团后期的代表人物司马懿的崛起以及司马氏霸府政治的建立。

公元213年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并加九锡。216年,进爵为魏王。九锡本是天子给建有特殊功勋的大臣的九类赏赐。历史上.凡获九锡之赏者大都离篡位就不远了。魏国的“中央”机构建立,对汉室诸官进行了大调整,诸多丞相府要员及朝官、列侯由汉官转为魏官,轻而易举地把汉廷耍害部门的重要官员转移了。汉室政府的要员抽走了,已被丞相驾空的皇帝进一步被驾空。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同年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

在齐王曹芳正始十年249年的高平陵之变,是曹魏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司马懿发动兵变,控制京师洛阳,一举倾灭曹爽集团。曹魏政柄自此移人司马氏之手。这次政变是正始年间曹爽、司马懿两大对立集团长期矛盾的总爆发。曹爽和司马懿都是曹睿的托孤大臣,曹爽是曹氏的亲族,地位要高于司马懿,而司马懿是士族的代表。掌权的曹爽集团进行大规模集权的举动,魏国内部的矛盾爆发了。

司马懿在魏国曹丕、曹叡时代得到重用,并逐渐成为托孤重臣,是三朝元老,在魏国的威望很大。曹丕又死得早,于是他就成为托孤重臣。魏明帝曹叡更是放手让他掌握核心权力。不幸的是,曹叡又英年早逝,继位的曹芳又太年幼,于是继续让他成为托孤重臣,司马懿就成为了当时魏国之中无人的地位可以与之相比的权臣。

曹操对士族采取打击、排挤的专制政策,士族对曹魏政权基本上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这是曹氏政权孤立无援。曹操是致力于扶植寒门,但曹丕的话就没有,而到了曹睿时代,曹操扶植的寒门也成了世家,曹魏前三代的政治手腕还是比较优秀的,宗室人才也有很多,其后曹魏王朝不仅对诸侯王采取不能领民、领兵的“虚封”之制,而且频繁徙封。世家大族代表人物司马懿,正是在曹魏皇权的政治基础削弱和亲皇室势力衰微之际,利用河北士人对曹魏政权的不满及与南方人士的矛盾,进行了一场成功的夺权。代表专制的曹魏被代表世族的司马懿击败,世族在东汉末年开始的反专制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同类推荐
  • 匈奴的克星——霍去病

    匈奴的克星——霍去病

    匈奴的克星——霍去病封狼居胥志漠北荒芜孤一军,春风得意弱冠帅。马蹄声徐行军急,鞘中利刃待时抽。是为大汉霍骠骑,至今不世出名将。初战八百奔百里,杀破匈奴四逃窜。瀚海暗云直漠北,藐然封狼居胥山。十万幽并铁骑至,峥嵘雄狮吞戎狄。——来源于拙作《云阁集》
  • 顿兰狼王传

    顿兰狼王传

    原本的强悍的民族盛极而衰,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谁都想在他们身上咬一口,北边的丁零人,东边的鲜卑,南边的汉人,西边的乌孙,周围全是敌人。整个民族都在这旋涡中苦苦挣扎。为了生活就必须搏杀,为了繁衍生息,就必须流血牺牲。就求生成了战斗的目的,活着成了生活的目标。这里遵从“弱肉强食”这一最原始的丛林法则。随着一声啼哭,她来到了这里,随她而来的,还有神秘的力量,许多人的命运也随之发生改变。一头雪白狼王成了她的死忠护卫,她,超时代的见识,面带狼王面具,带着原本就骠悍族人又走向哪里呢?她,被族人雅称为顿兰狼王,她的故事代代相传。
  • 盛宴天下

    盛宴天下

    龙生九子各有所长,一场盛宴,一场暗流涌动,帝皇之位,枉为亲情。一场国宴分天下,诸子争位立霸主。帝皇世家,看似风光无限,实则痛不欲生,纵然贵为天子,稍有不慎,也能命丧黄泉。拥有了权利,却失去了自由。得到了江山,失去了亲情。
  • 绝对安保之战国重生

    绝对安保之战国重生

    史上最狗血的穿越是什么?不是让你一无所有裸体回到古代而是让你一回到古代就卷入一场你根本就不知道的阴谋里,然后给你一堆却不能用,遇到无数美女就是没人喜欢你,绞尽脑汁去想计谋,在战场上拼死拼活,结果打了胜仗,功劳却最少。在这悲剧属性和厄运光环的照耀下倒霉的赵斌,能否在这个充满阴谋血腥的战国末年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请关注《绝对安保之战国重生》
  • 千年卢城

    千年卢城

    小说《千年卢城》讲述一千二百年前渤海人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繁育了发达的民族经济和灿烂的渤海文化,促进了东北边陲的进一步开发,丰富了中国大统一的历史涵量。创造了“海东盛国”的辉煌。据《新唐书?渤海传》记载:“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菟,栅城之豉,扶余之鹿,……,率宾之马,显州之布,……,卢城之稻,……。”其中:最著名的历史性大米品牌、贡品“卢城之稻”,证明渤海人是把水稻种植在北纬42度水稻黄金种植地带第一人。据学者考证,日本的越光米、韩国的釜山稻其母本竭来自于“卢城之稻”。“卢城”乃安图石门一带。
热门推荐
  • 荒世流医

    荒世流医

    2019年,变异的埃博拉病毒肆虐全球,整个世界沦为丧尸的天下。一个在医院工作的小伙子,被迫流亡,在丧尸的夹缝中挣扎,在末世的黑暗中求存,在文明的废墟中流浪。且跟我一起走进这个流浪医生的世界。
  • 每天玩一个心理学游戏

    每天玩一个心理学游戏

    心理学游戏是一种具有高度刺激性的集合趣味性与科学性为一体的游戏,它不但有助于大脑思维的系统锻炼,有助于吸收智慧的精华,还能够培养人们对自我的了解,献给人们一个趣昧十足的世界。多做心理学游戏,不论是与人交往还是自我定位,以及对自己的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涯,都有很大的帮助。《每天玩一个心理学游戏》集合全世界经典的心理学游戏,每一个游戏都惊险曲折,神秘玄妙,扣人心弦;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 凉心人

    凉心人

    “你不是要我的心么。”少年露出惨白的微笑,虚弱地靠在她的怀中。“我不要了!我不要了!”她嘶吼着,血瞳闪烁着微弱的光。“我给你。你要好好地活着。”少年眼神空洞,仿佛听不见她的嘶吼般。“不要...不要...”她抱着少年痛哭着。“我先走了,就当为了我活吧。”少年深情地注视着她,断断续续地说出最后的几个字。“啊——”一声嘶吼划过天际,只留下淡淡的泪......
  • 绝不为后

    绝不为后

    新婚之夜,帝王中毒而死,皇后纳兰嫣然成了顶罪之人,整个家族满门抄斩。出逃路上,她巧遇他,兜兜转转重回皇宫。再一次步入皇族,她发誓不做刀俎上的鱼肉,定要将所有仇敌血洗。
  • 唐诗纪事

    唐诗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之哀

    仙之哀

    一种文明达到顶峰,必将衰亡。即使长生不老的仙亦不例外。封景,一个看似普通的少年,会走向终结仙文明的路吗?
  • 葬龙棺:古神疑冢

    葬龙棺:古神疑冢

    举国哗然的双圣庙被发现,一张有数百年历史的人皮画轴上出现了双蛇相交古怪图纹,这个秘密在暗地流传,引出1982年内蒙古挖掘的8具巨人遗骸的诡秘往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东西都掩盖在了历史的帷幕之中,更何况有些被极力掩盖的事情真相...........PS:申明一点《葬龙棺》前后两部都是以山海经为背景的盗墓、神话悬疑为题材。
  • 离火案

    离火案

    落雨纷纷……她,躺在水晶棺内他,站于旁边脸上到底是雨水,还是泪水,他讲不明白,也不愿明白。我愿历经万险,只为你能重活一遍。
  • 魔幻笔

    魔幻笔

    突然出现的魔幻笔,神秘的穷奇雕刻,它到底从何而来,它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 我的青春绝对不会是灰色的

    我的青春绝对不会是灰色的

    作为一个普通高中生的夏星,有着一个天才妹妹,总是会让他干到差距。而在平静的生活中,夏星遭遇了不良少年的抢劫事件,不过最后虽然制服了,但夏星最后还是放过了这个不良少年,但是却遭受了他的报复,而在之后校园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