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8700000027

第27章 冯家湾·夺火·黄家营

2013年的冬天,小雪过后,气温骤降,一场大风扫净了多天的雾霾。风停后,气温回升,大气通透,竟然风和日丽起来。这样的好天气不可错过,周六日,和丈夫驱车向陵川的夺火乡走去。

沿着玛琅山坑洼不平的盘山公路七拐八绕地走到了柳树口,路面显得平整起来,一条漂亮崭新的县级公路横陈在山间,随着平缓的地势伸向远方。极目处,视野开阔,群山的皱褶在冬日的阳光下呈现出一派苍茫,山色渐远减淡,与天相接,一派水墨画的色调。

冯家湾在静静的山间奔波了几十公里后,沿着路边的一条小路,进到一个村子,村民告诉我说这个村子叫冯家湾。

冯家湾大都姓冯,也有几家杂姓,先人是从河南逃荒上来的。

一位妇女约莫有四十岁,挽着袖子正在院子里用洗衣机洗衣服。妇女对冯家湾的历史说不上多少,只记得三十多年前嫁到这个村。告诉我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村里有二百来口人,留在村里的也就五六十口。秋收前大多在家务农,收完秋才要出去打工。

村里的房屋远处看很整齐,一派新气象。走进来才知那新气象是白粉和红粉涂出来的。经过这么一粉饰看起来似乎不那么破烂了,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一切照旧。

散养的土鸡咕咕咕地在杂草堆里刨食,谁家的小黄猫躲在水洞里探头探脑地打量着来客。有几个八九岁的学龄儿童在院子里玩耍,这少见的场景让人想起了今天是周日。

一座古庙建在村庄的至高处,远看气势不凡。近前看去,大门有些简陋,看上去年代不很悠久。基石上刻着些乱乱的花纹,门楣上的四个字清晰可辨:“即是灵山”,很像电脑系统里中规中矩的魏碑。里面和常见的状况一般无二,空落落的一无所有。廊檐下木雕的装饰残败了,正殿堆放着些木料,雕花柱础还算完好。从庙里走出,迎面碰见一位老乡肩膀上扛着几根细长的木棍走了过来,说:“这庙门怎么开着呀?”放下木棍上去把门给锁了,看得出对我们有着明显的不信任。问了他几个问题,都答不上来,说是有事情要办,走了。

从庙里出来,感觉整个村子没什么意趣,随便拍了几幅图片向停车处走去,就听见有三轮车的喇叭里喊着“橱柜,碗柜”迪迪哇哇地进了村,在村口停了下来。原来是来自河南的商贩向村民兜售橱柜碗柜。一时间花花绿绿摆了一地,制造简单,款式简陋,老土的色调。有二百元一个的,有一百元一个的,价格不等。这种东西在市里的水陆院,最多就是几十块的价格。

陵川距离河南的修武很近,河南人到山西来做小买卖很多见。村民们陆续围了过来,却看得多,买得少。

走出冯家湾,向夺火方向走去。

夺火夺火是陵川的一个乡,三年前曾经来过一次,清一色的石头老房子和老房子里几位满脸皱的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石头墁的院子坑洼不平,湿漉漉的,弥漫着清冷的冷清。面部的皱褶像石头纹理一样的老人,堆放在屋子里的煤炭,满家的硫磺味道——这次见到的夺火,外观上有了粉刷出来的崭新。漂亮的公路上方,一座古老的庙宇孤零零傲然而立。下面是乡政府所在地,还有了三五处“农家乐”,人来客往,热闹了许多。

村边,一群老乡在冬日的阳光下扎堆儿闲聊,告诉我说,夺火注册的人口有八百多,但实际上也就二三百人。原来有高中有初中,后来都撤走了,只有一座小学了,学生大约也就一百多个。有从附近的村子里搬迁来的人,没有地种,来了只能给人打打工。近几年人口一直在减少,北面的去了晋城市,西面的去了陵川县,南面的下了河南,不过好在是个乡,比其他村子又强多了。

黄家营陵川山里的天空,蓝得有些失真。在蓝天下的路边上,静静地伫立着一片废墟,这片废墟虽然没了人气,但依旧被粉刷得雪白。村子不大,看上去曾经有过几十户人家。路边有一座石头砌的蓄水池,完好如初,池中的水结了冰,但那淡绿的颜色说明池水很清澈。有一户人家门上挂着门帘,我们以为还有人住,走近窗口一看,里面不过堆放着一捆捆胳膊粗细的木头,那是新砍下来的灌木主干,不知做何使用。村里的房屋大多完好,村落的后面紧靠一座原始森林,有几块狭长的耕地残留着收割过的玉米茬子,虽然没人住了,但地还有人种着。整个村子淹没在乱树杂草中,有点诡异和神秘。

阳光下老房子白的刺眼。

山上的松柏郁郁葱葱,在冬天灰塌塌的山野间洋溢着一派生机,让人想起来孔老夫子说过的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同类推荐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面具与蛇

    面具与蛇

    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海外华人文学逐渐繁荣,发展到现今已经很成气候。一些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不仅蜚声华人文学界,就是在国外主流文学界也崭露头角。他们身处异域,思想和生活无不与传统的母语文化以外的异邦文化形成冲突并不断磨合;而在内心世界里,都有不同文化碰撞后闪现出的亮点和火花。尽管他们在国内不如一些畅销作家来得更有知名度,但在域外,他们的写作俨然是与中国文学连在一起的,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华人作家的作品也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简捷途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国内的读者对海外作家的作品更有兴趣。
  •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 乡居闲情:文化名家修身录

    乡居闲情:文化名家修身录

    本书选辑了60多位散文名家的作品,包括《喝茶》、《鸟声》、《金鱼》、《谈娱乐》、《芭蕉花》等文章。
  •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
热门推荐
  • 大话唐三藏

    大话唐三藏

    穿越了,浑浑噩噩的变成了取西经的唐三藏。作为成长在21世纪新一代唐三藏,去取西经,那我就轰轰烈烈的把西经取回来。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取西经,当我知道的时候……
  • 首席娇妻太难追

    首席娇妻太难追

    初见时,他对她嗤之以鼻,野蛮、没有女人味,和她那略带清新的长相丝毫不符!他堂堂总裁,她一个小小设计部助理胆敢得罪她,他对她定下挑战:要么拿第一,要么卷铺盖滚蛋!见到领奖台上的她时,他突然觉得她是那么明亮耀眼,想追求,却被她一把推开:花心滥情男,滚蛋,你别忘了,我可是你未婚妻的小助手,兼职帮她扫除小三小四,监管你当个合格未婚夫的。
  • 鬼眼阴阳师

    鬼眼阴阳师

    木流星原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待业大学生,因为姐姐的离奇去世,不得不接下家族千百年来的一个担子,成了一位守着家族事业的阴阳师。无意中遇上了一个怪男人,不光每次自己的生意都要来插上一脚,还不要脸的说:“这是妇唱夫随!”天哪,这是闹哪样呀!
  • 元来是这样

    元来是这样

    元朝,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算短,也不算长,但绝对算的上是空前绝后的王朝......这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完全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统治王朝。。。
  • 蝶魂幻舞系列(一)

    蝶魂幻舞系列(一)

    杀手问流氓:“杀人有罪吗?”天使插嘴道:“废话,杀人当然有罪。”死神站起来寒声应道:“不,好多的时候不杀人才有罪!”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首席宠妻不是病

    首席宠妻不是病

    她嫁他,只因影帝钱多颜好;他娶她,只因爷爷逼婚不停。一段本来只是明码标价的婚姻,却有人先违反规则动了情。最初只是动嘴撩,现在竟然要动手!总裁大人说好的事成之后一拍两散呢?说好的表面亲密私下隔离呢?“宁先生,你能离我远点不?你靠那么近……我怕我会吃了你!”“顾念,过来!”
  • 不霾之彼

    不霾之彼

    丢不弃的,不是青春年华,不是另一种人生的可能,不是你许诺给我的美好明天,而是曾经缺失你的岁月,缺失你的未来,缺失你的整个人生......
  • 美好的月光

    美好的月光

    ‘’于莫儿,生日快乐!‘’于莫儿一转头,天哪!他们都来了!不是说不来吗,害她伤心了一下午。‘’莫儿,这是我们给你做的蛋糕,做的不好,别介意哈!‘’眼泪顿时哗啦啦的往下流...
  • TFBOYS我爱你

    TFBOYS我爱你

    她和他是青梅竹马,可是她却被迫离开了他。直到5年后,她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地方,她是否能找到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