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8700000016

第16章 城则村(2)

城则村还有另一个村名,叫“新角”,或许是“新珏”也未可知,究竟是哪一个字村民们也说不上来了。城则村的村名源于一个传说,传说这一带原本比较平整。乾隆年间,当地县衙准备在这里修建城池,却因一次洪水暴发引发了泥石流终止了。这次泥石流给城则村推出了一条深沟,成为了丹河的河床,城则村从此变得坑洼不平。近闻有专家考证城则为泽州古城垣遗址,所以称为“城侧”,久而演变为“城则”。民间传说不一定都是无中生有的杜撰。在城则村南丹河水库的上方与对岸的小会村边,有两座突兀的土锥,锥顶尖细,下面的土质多是河沙,证明了丹河水位曾经有过的高度。近闻有关历史资料确有丹河“倒灌晋城”的记载,那两座土锥应该就是大水冲刷后留下的痕迹。浮山所以叫浮山,或许是因为在某次泥石流中浮起来的一座山也未可知。城则一带土质酥松,比较容易发生泥石流,土里多有细碎的圆石头。许多地方一尺深的土下面就是大小不一的卵石,这些卵石外面包裹着一层土黄色的壳,猛一看像是料姜石,其实大都是青石。什么样的力量才能把原本棱角分明的石头磨成圆形,这些圆石头似乎在告诉世人,过往的传说或许是曾经有过的一段史实。

丹河和白洋泉河汇合了流向青莲寺方向,汇合处叫东交河,过了东交河约五公里左右,有村名曰西交河,现不知何故改为东焦河、西焦河。

丹河是晋城市境内的第二大河流,发源于高平赵庄的丹朱岭。曾经清澈的丹河如今污染十分严重,水面呈现出恶绿的颜色,污染严重的时候会泛起白色的泡沫,一团团破棉絮似的。据老乡说,曾经有几年河里一条鱼都没了,散发出的恶臭能熏死人。位于城则村河段有一座丹河水库,水大的时候会开闸泄洪,其时会有瀑布从坝上飞流而下,发出轰然的响声。经过近年的治理,污浊的丹河水开始有了鱼类生长,有不少垂钓爱好者常年在浮山脚下的丹河边垂钓。

村民告诉我说,那时候的丹河水叫个清呀,水势那个大呀。水里有鱼有虾,有老鳖,有螃蟹,有黄鳝,什么都有。从前人们谁在家里洗衣服,都是担上两箩筐脏衣服下河洗。洗衣服洗得累了,随手撩起来喝一口,甜丝丝的。洗干净的衣服晾在河边的大石头上,很快就干透了。如今的丹河水因为污染严重,那水不仅不能吃,也不能用来灌溉。2011年的夏天,邻村小会有农民抽了丹河的水来浇西瓜地,结果那西瓜表面看上去还好,打开里面全是烂的。

流经城则村的丹河,河道中有三个深潭,分别叫大仙瓮、二仙瓮和三仙瓮,这三个瓮是当地一处标志性景观。关于三个“瓮”的由来,也有一个传说,说附近关公岭上曾有一座关帝庙,供奉着关公。关公负责看护河神,不让河神随便出来作乱。一天关公犯困,责成夫人替他值班,河神乘机装扮成一个乞丐走了过来。关公夫人没有看出来,就放他过去了。结果河神就发起了大水,淹没了周围的村庄和田园。大水惊醒了关公,关公拿起长枪连忙去追赶河神,在河床上连扎了三枪,没有扎住河神,却扎出三个窟窿,这三个窟窿就成了大仙瓮、二仙瓮和三仙瓮。关公一怒之下回去把老婆给休了,于是附近的山上有一座了“休妻岭”。

和周边许多村庄的历史沿革一样,从前的城则本是一个功能完善的小社会,有木匠、泥瓦匠、油漆匠、剃头匠、教书匠、阴阳先生、大夫和兽医,村人修房盖屋、生儿育女、小病小灾、剃头理发都能就地解决。除此外,还有草台班和八音会。五十七岁的樊九生曾是一位八音会的乐员,会吹笙,识简谱。庙里的大衣箱还收藏着当年的戏装行头,其时村民们操办婚丧嫁娶,根本不用到外面请人,自己就都办了。这些功能如今都没了,看病要到城里去,理发要到城里去,买油盐酱醋等等一应生活用品都要到城里去。村里唯一会画描金漆柜的油漆匠也去世了,不少村民家里还有他当年的作品,如今这份手艺已然绝后。放羊的新富家墙上挂着两把胡琴,春生家还有一支铜管,但都已弦断管锈,失去了实际的用处。如今继续使用的一些手艺只有编箩筐、绑扫帚,随着最后一代农民的离去,这些手艺也将消失。

城则村属于山地,一部分农田依旧要靠人力耕种。前面的人拉犁,后面的人摇耧,这种比较落后的农耕方式,依旧适合山乡小块土地,老乡说,地小就用人拉拉算了,土地面积大了,就要用牛耕了,再大的用机耕。城则村虽然地处偏僻,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化肥也常常使用,只是自家吃的菜蔬一般是用牛粪、羊粪或者大粪,老乡们都知道化肥种出来的东西不好吃,而且对人身体不好。

每年九月,城则村漫山遍野的柿子熟了,红红的果实挂在枝头,一派画中景象。柿子有不同的品种,分别称黍黄柿、藕心柿、八月黄等。藕心柿中间分瓣,有黑色点状物,吃起来咯吱咯吱的;八月黄皮厚,耐贮存,比较甜,能做出高品质的柿饼;黍黄柿成熟时间最早,皮薄,个头也小,不耐贮存。

柿子不仅是村民的水果,也是各类鸟们爱吃的美味。树上残留的柿子是鸟们过冬的口粮。软柿子无法保存,只能当下吃掉,吃不了的喂鸡。本地人管摘柿子叫够柿子,爬到树上去一个一个地“够”,够下的柿子装进一种尖头细身的框子里垂下来,下面的人接了倒在地上,去掉多余的枝叶,装进箩筐挑回家去。这种形状特殊的箩筐是当地农民为摘柿子特意编造的,尖底,细长,便于在柿子树的枝桠中不受阻挡地上下穿行。

柿子采收一般都在霜降后,受了霜的柿子味甜也相对耐贮存。村民们趁柿子还不太软的时候摘下来旋了皮,晾成柿饼或柿疙瘩,或卖钱或送人或留下自己吃。届时会有小贩上门来收购。做柿饼是一件很辛苦的活儿,旋了皮的柿子整齐地码在笆上晾晒,晒到一定程度要进容器闷。闷好后要继续摊出去晒,中间断不可遭受雨淋。经过几闷几晒才能长出白色的柿霜,成为可口的柿饼。柿饼除了直接食用还可以做成各种小吃,常见的有油葛麻,蒸饺子,老乡们也常常用来煮软米甜饭。柿子,现在是农民调剂口味的东西,在困难年月却是救命的口粮。

扫帚是本村农民的经济来源之一。扫帚经过播种、间苗、打药,长成后割下来一车一车收回去,再一把一把捆绑好、晾干,然后每把两块多批发给上门收购的商贩。一千把扫帚能堆成一座小山,收入也就两千来块钱。秋天,家家户户早起晚睡在赶着绑扫帚、打豆子、种小麦、披星戴月,非常辛苦。早晨四点钟就要开始劳作,一直要忙碌到晚上八九点。吃不了的粮食卖了钱,最多卖个本钱。种庄稼不挣钱,甚至赔钱,这是一个全社会都知道的问题,农民对此怨气很大,说起早搭黑,辛辛苦苦受来受去受不出个名堂。种一亩麦子,刨掉化肥农药,机耕收割等费用,算下来最多也就是个平账,所以种点差不多够自己吃就行了,多种多赔。说起来国家有补贴,可那点钱也就是个样子,不顶甚。

村里的人口在日渐稀少下去,村民对于传统的节日只是象征性地过一过。届时会蒸了花馒头,炸了油蛤蟆来祭神。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初八、五月端午、六月六、七月十五、中秋节,但凡过节,一大早就能听到零星的鞭炮声。偶尔也能听到一群人哭号着进到村来,那多半是为故去的亲人过头七、三七、周年什么的。逢年过节村民依旧会到空荡荡的保安寺大门外或二仙庙遗址烧香叩头。每家院子里都有神龛。七月十五家家户户要为逝去的亲人送寒衣。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嫁出去的闺女要给娘家送东西。嫁出去的闺女为什么要在这一天给娘家送衣服,没有人能说上缘由了,这个风俗如今已没有人遵循了。村民们只是受着传统惯性的左右,走走过场,讨个吉祥和心安而已。鞭炮也多为一百响的,不等回过神来就已放完了。

农村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而这个根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和自然村的消亡业已断掉了。城则村至今能够挖掘到的民俗文化很稀薄。年老点的女人们还记得几首哄孩子的民谣,如:

说南乡道南乡,南乡有个王家庄。王家庄有个王员外,王员外有个好姑娘。正月里说媒二月里娶,三月里生下了一儿郎。四月里爬爬五月里走,六月里叫爹就又叫娘。七月里送她上学堂,八月里写下一文章。九月里上京去赶考,十月里中了状元郎。十一月带兵去打仗,十二月告假回家乡。正月初一就把命丧,一辈子没有喝过一口扁食汤。

月明月明光光,里面有个和尚,和尚念经,念给观音,观音打坝,打个葛麻,葛麻浮水,浮个小鬼,小鬼推车,一步一跌,跌出血来……

星星漫天,家家户户擀毡,甚毡,大红毡,小红毡,下河南,吃水饭,水饭甜,叫古鹅,古鹅苦,换豆腐,豆腐香,换辣酱……

季哒哒花满坡开,大娘想起姐姐来。打发哥哥去叫她,婆婆把着不叫来,甚会儿死了老棺材,丢丢塞塞走张来。

小板凳,格歪歪,我下河南做买卖。刮阵风好凉快,下阵雨赶快跑回来。

城则村所剩无几的村民在相继离世。润头大娘的老伴儿患脑溢血走了之后牛也全部卖掉了,从此城则村的晨昏里没有了牛铃声。放羊的新富两口子也都是近六十岁的人了,说等着把孙子的学供出来也不放了,放不动了。用不了多久,这座美丽的村庄将不可避免地人去村空。

同类推荐
  • 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文化行者郭建龙,历时四个多月踏遍中南半岛,在行走中探求东南亚五国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变迁,拼凑起东南亚五国近千年的历史图景,在风景之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新鲜且独特的东南亚。
  •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历史纪实散文,用纪实的手法记述了贵州清代明贤高廷瑶和他的后裔高以庄、高以廉、高培谷、高可亭、高言善、高言志等人生平事迹。
  • 唐诗宋词元曲(第十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十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青海长云: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

    青海长云: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

    本书以作者(萧根胜)自己的经历为叙述线索,就如同用一个穿透时间和现象的望远镜在回望着曾经的经历。从如何放弃已经是代课老师职位毅然报名参军,到被懵懂地运到青藏高原加入铁路建设的工地,到自己从事炊事员、给养员工作观察感受战友们艰难的奋战和自己的不断进步,直到隧道打通铁路铺成自己退出部队总共十章三十多万字。
热门推荐
  • 纯真少女的璀璨人生

    纯真少女的璀璨人生

    砂砾也有水晶梦,她,只是一个平凡的丑小鸭,但同样有着自己梦幻般的水晶梦,她对未来怀着希望,清亮动人的明眸,似乎是尘世中最美的灵物,闪亮耀眼。她宁愿傻傻的相信,哪怕心中早已看透了世间的险恶纷争,她想,只要有梦想,那么哪怕是一颗沙砾,也同样会堆聚成沙堡。她相信,自己虽只是一颗不会发亮的冥王星,但是终究会闪烁出自己迷人的锋芒,哪怕是丝丝微光······她让出生豪门的少爷,懂得了信任与珍惜,让他们冰冷叛逆的心再一次温暖。他们相信她,这个有着恍如繁星般眸子的少女,会绽放出自己的光芒!漫天星光之下,季梓琰看着仰望星空的少女,她嘴角扬起的弧度似乎比夜空中的上弦月还要通透迷人!
  • 我是寻梦人

    我是寻梦人

    梦是潜意识的形象呈现,或许梦回顾了过去,或许梦预示着未来,但是,小心点,不要弄丢了你的梦,不然......
  • 喵在你身边

    喵在你身边

    男神是猫奴怎么破?变成猫!一次意外的生日愿望,一次古怪的角色变换,躲在暗处的袭击者。是谁,主导了这一切?
  • 修破苍穹

    修破苍穹

    身世离奇的少年,一个来自山外的口讯,意外走上的修真之路。真相之外的重重迷雾,而迷雾之下的真相,让人胆战心惊。修真大陆上的法修、剑修、器修和佛家的气修、主角的妖之舞。修仙之路寂寞如斯。人族、妖族、魔族和正邪两道。必闯的生死之地,是羽化成仙还是堕而为魔?神秘的异域身影。凶险万分的必闯之地。凡人朝生夕死,命如蝼蚁。
  • 胡大记事

    胡大记事

    主角穿越到五代十国后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出生入死,平定天下的故事。
  • 黑骑士正义之剑

    黑骑士正义之剑

    今天的你比昨天的我会更好吗?不知道多少年了,我以经对杀人没有感觉了,麻目的手麻目的眼,只充满着仇恨和?血,只有想着一件事情,我几时可以结束一切!可以的话..希望能重新来过
  • 一本书学会礼仪

    一本书学会礼仪

    在现代社会,虽然一个不懂礼仪的人不至于因此而失去性命,但是,不懂礼仪却能够使一个人失去事业发展的机会、失去工作、失去人缘……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重生末世模式

    重生末世模式

    简历篇:中文名:尚萝--------身高:173---------体重:45公斤--------口头禅:等着看好戏吧------爱好:种菜虐小怪,升级护队友不良嗜好:喜欢直接爆头(听说被她杀过的丧尸没有一个有头的)经历篇:作为一个在末世成功挣扎了两年的人来说,被自己最信任的两个人:闺蜜和未婚夫给over了,重活一世,只为自己而活,命运只掌握在自己手上!挡我者,死!叔可忍,婶不可忍!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ollekity呢!
  • 异灵维度

    异灵维度

    什么?世界将在三年后毁灭?什么?我就是救世主?好吧,你们赢了但不管咋样,也不至于让我做魔法少女吧?!!!我可是纯爷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