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5200000004

第4章 金刚经(4)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注释

①恒河:为印度五大河之一,又作恒迦河、恒伽河、殑伽河等,意为“由天堂而来”。在地理上,它是亚洲的大河流之一,上游在喜马拉雅山南坡,中途汇集百川,经过印度、孟加拉而进入印度洋。其两岸人口稠密,经济繁荣,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故印度人民对恒河有着深厚的感情,将两岸约1500公里之地视为神圣的朝拜地区,于河岸两旁建筑无数寺庙,各教教徒常至此巡礼。至释迦佛陀应世,恒河两岸更是佛陀及弟子教化活动之重要区域。恒河沙粒至细,其量无法计算,诸经中凡形容无法计算之数,多以“恒河沙”一词为喻。

译文

佛说:“须菩提,像恒河中所有的无可计数的沙数,假如这条河中的每一粒沙子又成一条恒河,你有什么看法?所有恒河中的尘沙加在一起,你认为那沙子算不算多呢?”

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仅仅是恒河之沙那么多的恒河已是无可计数,何况所有河中的沙子的数量呢。”

佛说:“须菩提,我今天实实在在地以真实语向你宣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遍满上述所有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进行布施,他们所获得的福报功德多不多?“

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

佛进一步告诉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此经信受奉持,甚至只是受持其中的四句偈,并向他人讲解演说,其所获得的福德胜过前面所说以满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作布施的福德。”

原文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①,皆应供养如佛塔庙②,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③。”

注释

①世间:音译作路迦。指被烦恼缠缚的三界及有为、有漏诸法之一切现象。又因“世”有迁流之义、破坏之义、覆真之义,“间”为间隔之义,所以与“世界”一语同义,包含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两种。有情世间,又作众生世间、有情界。器世间,又作物器世间、器世界、器界、器,指一切有情众生居住的山河大地、国土等。相对于含有世俗意味之“世间”而言,超越世间者,则称出世间(出世)。天、人、阿修罗:合称为“三善道”。天,音译作提婆,又名素罗,有光明、自然、清净、自在、最胜等义。与天上、天有、天趣、天道、天界、天上界等同义。指在迷界之六趣中,最高最胜之有情,或指这些天人所居住的处所。天界可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六天,皆有饮食男女之欲;色界十八天,多习禅定,无男女之欲,但还有色身;无色界四天,禅功更深,色身已无。人,世间的生存者,欲界所属之有情,思虑最多者,过去曾修中品善之因,故今世召感人道之果。阿修罗,又作阿须罗、阿须伦、阿苏罗、阿素罗等。为六道之一,也是天龙八部及十界之一。义为“不端正”,言其男性容貌丑陋,但女性相貌却端正。又译为“非天”,说明其果报胜似天而无天之德。阿修罗原为古印度神祗之一,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与帝释天争斗不休,因此后世亦称战场为修罗场或修罗战。佛教沿用其传说,并说其皈依佛法。

②供养:供给资养之义,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等。即以饮食、衣服等物供给佛法僧三宝、父母、师长、亡者等。总括供养物之种类、供养方法与供养对象等,有各种不同之分类。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为主,称为四事供养。五种供养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焚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则合称十种供养。塔: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图等。原指为安置佛陀舍利等物,而以木、砖等构造成的覆钵型建筑物,但后世却与“支提”混同,而泛指于佛陀降世、成道、转法轮、般涅盘等处,以堆土、石、砖、木等筑成,作为供养礼拜之建筑物。其实两者是有差别的,凡有佛陀舍利者,称为塔;无佛陀舍利者,称为支提。庙:佛典中的庙,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庙不同,而相当于梵语之“窣堵波”,即塔。

③弟子:意译所教,即就师而受教者。佛陀在世时之声闻等,乃至佛陀入灭后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皆称为佛弟子。就佛而言,声闻、菩萨虽皆为弟子,但因声闻道时人之形仪最亲顺于佛,故特称为弟子。此处指受天、人、阿修罗等尊重的佛的大弟子,如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等。

译文

佛接着又说:“再次,须菩提,能够观机随缘的向他人宣说此经,甚至只是讲解经中的四句偈而已,那么应当知道此讲经之处,一切世间所有的天、人、阿修罗,都应该前来护持、恭敬供养,就如同供养佛塔庙宇一样,更何况有人能够完全信受奉行、诵读这部经。须菩提,当知此人已成就最无上第一稀有的无上菩提。这部经典所在之处,那里就会有佛,也就有尊重佛的弟子在那里。”

原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①,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②?”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注释

①微尘:即眼识所能看到的最微细者。在佛教而言,极微是指物质存在之最小单位。以一极微为中心,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合七微尘为一金尘,合七金尘为一水尘。又,微尘之量虽小,然其数甚多,故经典中经常以“微尘”比喻量极小,以“微尘数”比喻数极多。

②三十二相:是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等。略称为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具有此相者,在家必为转轮圣王,出家则必定会证得无上菩提。此处指如来具有三十二种显着特征、殊胜的容貌。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三十二相即:(一)足下安平立相、(二)足下二轮相、(三)长指相、(四)足跟广平相、(五)手足指缦网相、(六)手足柔软相、(七)足趺高满相、(八)腨如鹿王相、(九)垂手过膝相、(十)阴藏相、(十一)身广长等相、(十二)毛上向相、(十三)一孔一毛生相、(十四)金色相、(十五)大光相、(十六)细薄皮相、(十七)七处隆满相、(十八)两腋下隆满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廿)大直身相、(廿一)肩圆好相、(廿二)四十齿相、(廿三)齿齐相、(廿四)牙白相、(廿五)狮子颊相、(廿六)味中得上味相、(廿七)广长舌相、(廿八)梵声相、(廿九)真青眼相、(卅)牛眼睫相、(卅一)顶髻相、(卅二)眉间毫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故称为“百福庄严”。

译文

这时候,须菩提向佛陀请示:“世尊,我们应当怎样称呼这部经?我们又应该怎样受持奉行这部经呢?”

佛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就取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以此名称,你应当奉持。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佛所说的般若波罗密,并不是实有的般若波罗密,而在名相上称之为般若波罗密。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如来有所说过什么法吗?”

须菩提回答道:“世尊,如来没有说过什么法。”

佛再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的微尘,算不算多呢?”

须菩提答:“非常多,世尊。”

佛说:“须菩提,所有的微尘,如来说它不是微尘,才假名叫做微尘。如来说世界即是非世界,并非实有世界,只是假名为世界而已。须菩提,你认为如何?是否可以通过如来色身的三十二种殊妙相貌来认识真正的如来?”

须菩提答:“不可以,世尊。不可以通过如来色身的三十二种殊妙相貌而见如来的真实面目。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三十二相并非是三十二种真实形相,只是因缘和合的假名三十二相。”

佛说:“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数那样多的身体和生命来布施,又如果再有人,能信受奉持这部经,甚至只是经中的四句偈而已,并广为他人宣说,他得到的福报功德就更多了。”

原文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①,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②,即生实相③,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④。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⑤,是名第一波罗密。

“须菩提,忍辱波罗密⑥,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⑦,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⑧。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⑨。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人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注释

①慧眼:指智慧之眼。为声闻、缘觉二乘人所证得的眼。为三眼之一、五眼之一。慧能起观照,所以名为眼。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慧眼能照见诸法真相,所以能度众生至彼岸。

②信心:信受所闻所解之法而无疑心,亦即远离怀疑之清净心。是离戏论而显的清净心,是如实相而知的证信,即清净增上意乐或不坏信。信心乃为入道之初步,故置于“信、进、念、定、慧”等五根之首,主旨概为信仰佛法僧三宝及因果之理。

③实相: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真如、法性等。实,就是真实不虚;相,谓事物的本性或相状。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条件)组成、变化无常的,都没有永恒的、固定不变的自体,以世俗观念认识的一切现象均为假相,这就包含“空”之意义。这种空就是宇宙万有的“真性”,亦即诸法实相。诸法实相为万有的本性,所以又叫“法性”,此法性真实常住不变,所以又名真如。此外还有真谛、中道、涅盘、实际、实性、法身、法界、佛性、如来藏、般若等种种异名。此实相之相状,一般认为不得以言语或心推测之。

④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亦指修行之阶位,为七圣之一。钝根者见此经能信之,利根者读此经能解之,合谓之信解。又信者能破邪见,解者能破无明。

⑤第一波罗密: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盘解脱之彼岸。“波罗密”又作波罗密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到彼岸的方法,总括而言,有六波罗密、十波罗密、四波罗密等分别。其中以六波罗密,为诸部般若经之说。六波罗密中最殊胜的就是般若波罗密,故称“第一波罗密”。般若波罗密意译为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即以智慧照见世间的实相,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盘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密。般若波罗密为六波罗密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渊源,故又称诸佛之母。其他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要以般若为前导,不然即如盲行。

同类推荐
  • 禅宗的基本常识

    禅宗的基本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了禅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禅宗的创建发展,还介绍了许多为禅宗作出贡献的高僧和一些著名的丛林清规的知识以及阐述禅宗文化的各个方面等同时还精选了历代许多富含深刻哲理寓意的禅宗公案。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
  •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本书汇整净空法师于各次讲演中所引用的公案因缘故事,使读者通过这些深含哲理的故事,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热门推荐
  • 情天长恨

    情天长恨

    一段穿越的爱情故事
  • 重返十七岁:我的青春不喂狗

    重返十七岁:我的青春不喂狗

    29岁生日当天却被迫留下加班,加班就算了电梯还故障?!本以为上帝就要这么草草结束自己的性命进程,却不想一朝醒来却回到17岁!是梦境?还是自己的幻觉?但昔日的好友,暗恋许久的男神,以及“校花情敌”,回想起从前的一幕幕都让她不禁感慨自己的青春是被狗吃了吗?于是,29岁的都市大龄少女付舒决定,这一次一定要活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 星空修士

    星空修士

    随着外星生物的入侵,人类踏入了星际年代,人类开始了修行...木易一个普通的华夏人,但是一场意外让他成为了可以修行的灵能者,自此木易走上了一条追求永生大道不归路!看木易如何以弱小的人类之躯在万族林立的宇宙中纵横逍遥...
  • 万古仙祖

    万古仙祖

    天地初开之时,唯混沌海为原始神界,后有万界至尊封原始神界,使众仙只能长生,而不能永生。屹立于仙界顶峰的陈刚,不甘于只能长生,在他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之时,毅然决定寻找一线生机,机缘之下寻得一法,被仙界其他巨头所知,遭到众仙围杀。穷途末路的陈刚,最终选择了自爆,而重生于灵潮苍界之下,圣祥国宁海县的陈氏修仙家族。新生的开始,大世降临,万战一路枯骨血,一世千劫逆天行。
  • 创世之神魔小子

    创世之神魔小子

    神,魔,原本可以在地球上生存,为什么不能和平的生活,这就是女娲的心声
  • 一世公子

    一世公子

    滴……系统激活……数据库初始化中……数据库初始化完成……信息扫描中……信息扫描完成……信息确认……二级玄幻文明第二十六号避难所……启用玄幻模板……启用中……启用完成……身份扫描……身份确认……本土居民……灵魂扫描……灵魂确定……盘古一族直系血脉……判定通过……准许试炼……“主神,替他全身修复,因果点从备用能源中扣除!!”
  • 戚南塘剿平倭寇志传

    戚南塘剿平倭寇志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豪门隐情之养女的报复

    豪门隐情之养女的报复

    八年的忍辱负重,她不是圣人,也不是善人,她有想要保护的人。当那个人如畜生般的趴在地上,低声下气的祈求她的原谅时,她没有一丝同情,冷冷的注视。“好了,老婆,小心胎儿,我们回去吧。”男人的臂膀圈住他心爱的女人,俊脸上满是宠溺,犀利而冰冷的眸子落在那个女人身上,带着狠厉……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超神之召唤师

    超神之召唤师

    秦牧在玩LOL的时候,灵魂意外的被一条附在大龙爸爸身上的远古赤龙牵引,并穿越到了它的故乡。从此秦牧带着大龙BUFF开启了他华丽的异界超神之旅。“为了部族的安定与繁荣,我愿意祭献生命来守护它。我是要成为超神召唤师的男人。”当被问到关于梦想这个问题时,秦牧如是慷慨激昂道。“超神?超神召唤师,是什么鬼?”老族长捋着胡须望着天空喃喃。“牧哥,超神召唤师是什么鬼?”熊石啃着骨头肉,一边擦着嘴边的油渍一边问道。“超神召唤师啊,你们这些小屁孩不懂。。。”秦牧笑眯眯道。大龙BUFF,有点甜。龙BUFF在手,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