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3600000017

第17章

21、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龙舟竞渡,这是千百年来江南水乡的习俗。

这一年的端午节也不例外。

还没有到五月初五这一天,吴城城下,鄱阳湖上,就已经是千舟竞发,百舸争流。四乡八村的龙船,一条比一条威风,一条比一条排场,都来这吴城城下的湖面上出争强斗胜出风头。到了五月初五这一天,城外的湖面上更是热闹非凡。一年就是这么一个端午节,正是这些鄱阳湖上水里生、浪里长的水乡健儿们卖弄身手的好机会。加上这一年吴城衙门还悬了赏,夺得魁首者,除了奖两匹红缎子,还奖一面三尺六寸六分的牛皮大鼓。悬赏的告示在四月初八就贴出来了,没几天功夫,就传遍了周围的乡乡村村。于是,周围几乎每个大一点的村庄,都准备了一条龙船。从五月初一开始,吴城城外就鼓乐喧天,爆竹声不断。许多商号的老板,只有和乡下有点关系的,都叫伙计挑着花红彩礼,准确好点心、爆竹,在栈桥上、码头边和城墙上,迎接这些前来讨赏的龙船。

那些来看龙船的男女老少,更是穿红着绿地拥在湖边。城墙外的湖边上就像戏台下一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自古以来,吴城一带在一年当中最作兴的节日也就是三大节:正月十五闹元宵,五月端午划龙船,八月十五唱大戏。只要不是遇到了兵荒马乱或天灾人祸,这三大节是非闹一闹,乐一乐不可。

到了五月初五这一天,吴城大街小巷,家家门前都挂上了菖蒲和艾草,一派节日气氛。到了午时三刻喝过雄黄酒之后,差不多所有的店铺商号都歇了生意,上了门板,都去湖边看龙船。长春客栈也不例外,除了留了几位年纪大的看守门户之外,所有的朝奉、伙计都自寻欢喜去了。

这一天,三先生也打算同三师母去乐一乐。吃过午饭,两乘小凉轿就忽闪忽闪地把他们抬到了城头上。城墙上,长春客栈早就在那里搭好了一座凉棚。城里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在这一天都在城头上事先搭好了凉棚看台。

在众多的凉棚里面,长春客栈的凉棚却显得格外的排场。凉棚上头是五颜六色的绸子遮阳,周围三面是半人高的布幔,就像大戏院中的包厢一样。前面则是无遮无拦的一望无际,面对浩瀚的湖面和远处的山川风光。凉棚的周围左右,都有穿红着绿的使女和身穿紧身玄装的家丁伺候在那里,随时听从吩咐。三先生和一家人来到了凉棚里,坐定之后就在一边喝茶,一边看着眼前的风景和这难得的热闹。早就准备好了的两担花红彩礼,和几箱万载爆竹就放在凉棚下面的看台上,由张蛮子带着账房先生和几位家人掌管,准备赏赐给前来贺喜讨赏钱的龙船。

这一年,三先生和三师母的大儿子、长春客栈的大少爷刘大海已经七岁了。刘大海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去年刚刚发蒙,已经晓得“子曰诗云”了。此时,他正斯斯文文地坐在三先生和三师母身边。坐在他们身边的还有他们的女儿刘素娇。刘素娇才四五岁,一副娇娇滴滴的样子十分可爱。这时,她正偎在母亲三师母的怀里东张西望,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在滴溜溜地转。最不自在的就是他们的小儿子刘大河。小少爷刘大河这一年才两三岁,胖墩墩的一副顽皮相。这时他却不像哥哥和姐姐一样,呆在凉棚里的父母身边,而是骑在张蛮子的脖子上,在下面看台上的人丛中穿来穿去。

此时,湖面上一条条的龙舟,在激越的锣鼓点中,正赛得你死我活。一阵阵的爆竹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一条条的龙舟在城墙下的看台边作精彩的表演,唱着船歌向各位老板、大人贺喜讨赏。这种船歌,是伴着铿锵的锣鼓点,由一人领唱,全船人附和,唱的都是一些古代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故事。曲调激昂粗犷,喊出一种雄浑的吴楚之音。其中唱得最多的那首《十字歌》,都是说“三国”故事。有几段虽这样唱的  一字写来一横长,

桃罗结义刘关张。

借得荆州一座城,

三分天下进四川。

……

四字写来四角空,

孔明登台借东风。

火烧曹兵八十万,

六出祁山建奇功。

……

在那种氛围中,有时是船上人在唱,岸上看龙舟的也跟着和。群情鼎沸,犹如黄种大吕雄浑激越、嘹亮铿锵;又如九百里鄱湖在潮涨潮落,真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一条船过去了,又一条船划过来,在原地绕上几圈,然后就放慢速度,用手中的桡子稳住船,又开始击鼓唱歌了。几乎是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让这些看龙舟的男男女女应接不暇,热血沸腾。那种激烈的龙舟比赛,往往是在唱过船歌和表演完各种节目之后。那才是是真正的高潮。这种唱船歌和表演节目,就好比是那种高潮的序幕,又好像是参赛的选手自报家门、登台亮相一样,让岸上的观众知道你的来路,知道你是哪村哪庄的。

这时,又一条龙舟过来了。这是一条从船头到船尾都是涂得漆黑的龙舟。除了船身是黑色的之外,就连水手穿的衣服、手中划的桡子,还有那船头船尾插的旗子都是黑色的。

在吴城鄱阳湖上,自古以来,很少有人敢划这样的龙舟。因为划这样的龙舟是犯忌的。人们对这种黑色的龙舟有一种说法——叫“乌龙奔江”。据说在很久以前,鄱阳湖中的龙舟只有两种颜色:黑色和黄色。在当地的方言中,黑色又叫“乌色”,所以这两种颜色的龙舟就有了“乌一黄二”之说。那意思就是说,涂了黑色的龙舟就是自我标榜老子是天下第一,有准备和别人争强斗狠,或者是准备挑衅闹事的意思;而那种涂了黄色的则是甘居第二,没有这种要过别人过不去的想法了。所以,凡是敢涂成黑色的龙舟,要么有过人的绝招,敢于争斗,能战胜所有的对手;要么背后有大后台做靠山,打死了人不偿命的。这样,大多数龙船都不敢涂上黑色,不敢标榜自己老子天下第一。只有那些想故意寻衅滋事的好斗之人,或者是在此之前和某个村庄结了怨仇,准备在这次龙舟赛中报一箭之仇的村庄,才敢这样的目中无人,划一条黑色的龙舟。于是,几千来大家都约定俗成,一律涂成黄色,象征着富贵吉祥,和谐平安。

据说当年在这一带,只有一个村庄敢把自己的龙船一直涂成黑色。这个村庄叫做陈隆村。陈隆村当时是一个近千人的大村庄。他们仗着人多势众,每年端午节赛龙舟,都要寻衅斗殴,惹事生非。他们的龙船就也一直是黑色的。可是有一年端午节,陈隆村的那条龙船给划活了——在湖边休息的时候,这条“乌龙”趁人没有注意,竟抬起高高的龙头,吃岸边的柳树叶子。这件事当时只有一个小孩子看见了。这个小孩吓得叫了起来。那条“乌龙”让这小孩一叫就不动了。当时小孩把这件事告诉了任何一个人,但是没有一个人相信这个小孩的“鬼话”。

后来在湖中间比赛时,这条龙船就真的腾空而起,在众目睽睽之中变成了一条黑色的真龙,离开了水面腾空飞升。吓得岸上、船上的人都惊叫起来。就在它越飞越高的时候,坐在船头的那位“龙头”急中生智,连忙脱下身上的短裤(船上的人都是光着上身,全身上下也就只有短裤了)包住了龙头。结果这条乌龙就没有飞上天,而是钻进了湖水之中,顷刻之间钻进了湖底不见了。船上那四十八位划船的后生也跟着朝龙王去了。于是,这个村庄就被人们叫做“沉友村”。后来才改成了陈隆村。

从那以后,鄱阳湖周围再也没有哪个村庄敢于冒这个险,敢把自己的龙船涂成黑色的。在这一带,黑色的龙船几乎也就绝迹了。没想到今天又出现了一条“黑龙”,正在湖面上摇头摆尾地横冲直撞。这时,所有的人心里都在犯嘀咕——今天是不是又要出事了。看来今年的龙舟赛又不太平了!

在这样的龙舟赛事上,凡是参赛的龙船都有一个规矩,那就是所有的龙船上都只能是二十四把桡子,由二十四个人划。不能多一个人,当然也不会少一个人的。这二十四把桡子是按照一年当中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排列的,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这样排列下来的。而现在这条黑色的龙船,却和传说中的那条陈隆村的龙船一样一边二十四把桡子在划。全船总共是四十八把桡子。所以其速度之快,来势之猛,是任何一条龙船都无法抗衡的。所以,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心里想——今天到底要出什么事呢?。

只见这条黑色的龙船排开四十八只“脚”,在浩瀚的湖面上乘风破浪,几乎就是腾云驾雾一般,一眨眼功夫就来到了吴城城下。它在湖面上绕了一个圈子之后,就径直朝三先生一家所在看台划去。划到了看台前,这条龙船也和其他的龙船一样,用靠岸边的那二十四把桡子稳住船身在唱船歌。领唱的是站在中舱旗杆下那位击鼓的汉子。只见他一身的黑衣黑裤,连头带脸都用一个黑色的脸罩罩住了,只露出两只黑色的大眼睛。他领唱的船歌和别人唱的又不一样,而且是很犯禁忌的。只听到他大声吼道:

(领)老子生在鄱湖边

(和)哟嗬嘿

(领)不怕地来不怕天

(和)哟嗬嘿

(领)一杀仇人把仇报

(和)哟嗬嘿

(领)再杀贪官保大平

(和)哟嗬嘿嘿

一人唱,四十八条汉子和,吼得地动山摇。城上岸边几乎鸦雀无声,就只听到他们这充满野性的吼声。这时,坐在凉棚里的三先生和三师母被这种吼声吓得直打抖。心中在想,不知这是哪路神仙。就连忙吩咐张蛮子:

“快……快快……放爆竹送行!赐赏。拿双份……双份!”

张蛮子一听,连忙放下肩头上的小少爷刘大河,撕开一挂两万响的鞭炮,噼哩啪啦地放起来,湖边顿时火花四溅,烟雾弥漫。其他的几位账房和家丁也赶快搬来布匹、点心,往船上送。

就在这时,只见那位坐在船头上的汉子,突然一个箭步从船头上跃上了湖岸,在烟雾之中把手中的一条白布长袋一晃,就把张蛮子刚刚放在地上的小少爷刘大河装进那条白布长袋子里去了,接着又是一个箭步跃上了船头。这一切,做得是那样的干净利索,那样的神速敏捷。等到岸上的人发现时,这条黑色的巨龙已启动了四十八只脚,又在鼓点声中腾飞起来了。船尾一把丈多长的橹在湖面上漂亮地一拨,这条黑色的巨龙就一甩尾巴,调转了龙头,就摇头摆尾地向心飞去。

此时,三先生凉棚前那挂长长的爆竹,还在跳跃着欢快的火花,就像在为那条勇猛的乌龙送行一样。

在那烟雾之中,看台上立刻传来了三师母那撕心裂肺的呼声:“儿子……儿子啊!我的儿子抓走了……他们……”

同时,只听到三先生也在大声喊叫:“快……追!快追!我的儿子啊……”

看台上下,张蛮子和那十几个账房家丁,还有丫头使女也都在大呼小叫,一阵热闹。这时,城上城下的几千名男女老少,终于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也立即跟着呼叫起来,有的甚至沿着湖岸朝前跑,好像是要去追那条黑色的龙船。

湖面上几十条黄色的和红色的龙船,这时也都调转船头,一齐朝前面那条黑船追去。只见那条黑色的龙船上此时又是鼓声大作,歌声如雷,四十八把桡子在上下翻飞,划出几尺高的浪花来。正在湖中间的几条龙船本来想包抄过去,但见势不妙,又纷纷让开一条水路。

有一条黄色的龙船不知道厉害,真的冲了过去横在前面,准备拦住了那条黑船的去路。只见黑船上那位击鼓的汉子一把扯下头上的面罩,露出一部银白色的长胡须,大吼一声:“上!”那条黑色的龙船就朝那条横着的黄色的龙船冲了过去。在接近那条黄色龙船的时候,站在黑船船头上的那条汉子用力一跺脚,踩了一下船头上的机关,一条丈多长的铁锯条,就从船底下露了出来。只听得“咔嚓”一声,就把前面挡路的那条黄色龙船拦腰锯成了两截。黄色龙船上坐在中舱的几位桡子手,来不及躲避,也连手带桡子据去了半截。

这一幕真是惊心动魄啊!。

锯船这一招,在鄱阳湖上历来赛龙舟时也有人用过。在比赛激烈时,要是遇到那些准备“包头”(鄱阳湖边龙舟时的术语。也就是横过来拦头)的龙船,再加上两家平时又有些过节,那么,那条被“包”(拦)的龙船往往也会使出这一招,用这种办法把拦头的龙船锯成两截。不过,这是一条“绝招”,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用这一招的。只是由于这两个村庄平时的宿怨太深、刚好又狭路相逢时,才会这么心狠手毒。

锯断了那条黄色的龙船之后,其他的龙船再也不敢拼死向前,只有眼睁睁地望着那条黑色的巨龙向水天深处蹿去,最后消逝在人们的视线里。

这条黑龙船是哪里来的呢?

大家都说不知道。

对其他的人来说,这件事就是一个谜。但这时却有两个人心中有数:一个是城头上的三先生,另一个就是站在城下看台上的张蛮子——当那位击鼓的汉子扯下头上的面罩、露出一脸的大胡子时,正要驱船追赶的张蛮子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啊!是他?胡子挑!”

事情已经过去了十来年,但是,张蛮子还清楚地记得这张脸,还有脸上的大胡须。张蛮子胡子挑曾经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和三先生第一次来吴城时,在潘遇求的封摊前;第二次就是那天清早,就是这个胡子挑和他和弟兄们划一条小船,亲手把那十二口皮箱送到了自己的船上……

又一次见到了这张脸之后,张蛮子一下子软了下来。他知道没有必要再去追赶了。冤有头,债有主,人家是有备而来。胡子挑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要追是追不上的。何况就是追上了也救不了小少爷。人家只要一刀就解决了小少爷的性命,更不要说把他装在那条长布袋子丢到船底下去。

回到长春客栈后,三先生把张蛮子叫到自己房中问道:

“你看清楚了吗?是他吗?”

张蛮子用力地点了点头说:

“是他。我看得清清楚楚的,没有错。只是他的胡子变白了。”

三先生脸上的皮肤抽搐了一下,眼皮在一下一下地跳个不停。他没有说话,只是对张蛮子挥了挥手。

张蛮子无声地退了出去,这时,三先生突然想起了什么,他又说:“喂,你回来一下。”

张蛮子问:“什么事?”

“你到吴城镖局去一趟。”三先生说,“来,拿我的帖子去,务必把黄师爷给我请来。”

张蛮子接过帖子,转身向吴城镖局走去。

不多功夫,镖局黄师爷请到了。三先生迎进客厅。手下捧上茶来。用过茶之后,三先生就开门见山地说:“黄师爷,今天请您来,有两件事拜托:头一件事,就是请镖局派几位兄弟,帮我寻找我家小少爷的下落,不管花多少钱,我都不含糊。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黄师爷点了点头说:“兄弟一定代劳。”

“第二件事,”三先生说,“我想请你收我下我的大儿子刘大海为徒弟。我要他拜你为师,不知黄师爷意下如何?”

黄师爷当然明白三先生的这番用意,便说:“能做你家少爷的师傅,当然是我的福份。不过,少爷时下年纪尚小,还是先读些书,过几年再学些武功吧。”

三先生说:“黄师爷,你就别推辞了。少爷书是要读的,但是,武功还是要练的,难道你就不能帮我一把么?”

黄师爷见推辞不脱,便只好答应了。

几天之后,三先生就请了两桌饭,让大儿子刘大海正式拜黄师爷为师。每天早晚跟着黄师爷站桩、练功,上午和下午就在自家的学堂里念书写字。

三先生知道,那位胡子挑已经是找上门来了。今天的行动就说明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底细,已经找到了那十二口皮箱的下落了。他既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众目睽睽之中,在湖边的看台上将我的儿子抢走,难道他就不敢在深更半夜杀到我的家里来么?看来这门仇怨是结定了。现在只早作准备,才能有备无患。

一个多月过去了,小少爷刘大河一直没有消息。黄师爷安排了镖局的弟兄们四处打听,并且发出了万字帖子,串通了江湖上的同行和黑道中的人物,几乎是找遍了半个中国,都没有找到刘大河的下落。

那么,刘大河到底被抢到哪里去了呢?

一天,三先生和黄师爷在客厅里喝茶,又说起了刘大河的事。

三先生说:“黄师爷,你和你手下的兄弟走南闯北,会过红道黑道,自然见过不少的世面。你能不能告诉我,如今天下哪些地方最不平静。”

黄师爷想了想说:“要说平静嘛,如今天下的确是没有一块平静的地方。北方常年兵荒马乱,南方又是贼盗蜂起。就说我们的鄱阳湖吧,如今也又是一块不平静的地方,弄得我们吴城镖局的这碗饭,真是不好吃。”

三先生一听,连忙问:“鄱阳湖上?据你所知,我们这鄱阳湖上,可有哪些强盗湖匪,弄得你都这么伤脑筋?”

黄师爷呷了一口茶说:“我们这鄱阳湖时下的确是不平静。前些年还好些,都不过是一些小毛贼,弄不出什么大的动作来。如今可不一样了。这两年,那黑虎山出了个什么‘金钩胡子’了,又把这九百里水域搞得乌风黑浪。”

“金钩胡子?”三先生一听“胡子”二字,心中不禁一愣,忙问,“金钩胡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么叫那么个名字?”

黄师爷说:“此人的底细我也不大清楚,但听江湖上的朋友们说,此人长得牛高马大。最奇怪的是他年纪不大,却长着一脸又白又长的胡子。吃饭喝茶的时候,他总要用一对金钩,将他的胡子挂起,所以才叫金钩胡子。江湖上又称他为金钩大王。如今他是这一带的强盗头目,方圆几百里的土匪强盗,山上水里的响马湖匪都在听他指挥。”

“此人是哪里人氏?他又有些什么本事,能搞出这么大的动作?”

三先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个金钩胡子,是不是就是当年的胡子挑,是不是就是端午节那天,在湖边抢走了自己的小儿子刘大河的那个人。

但是,黄师爷至今也不是那么清楚。他只好说:“至于是何方人氏,我倒不是十分的了解。我只是听说此人手下有二三百人马,势力很大。他手下的那些人都是鄱阳湖上的惯匪,都是一伙亡命之徒,一个个胆大心狠,什么人都敢杀,什么船都敢抢。别说是过往的民船、渔船、商船,就连官船、兵船他们都不怕。”

“啊!那么嚣张啊!这样说来,在这鄱阳湖上,难道就没有那个金钩胡子不敢抢的船啰!”

“说是没有他不敢抢的船,那倒也不一定。我就听说,对在鄱阳湖上跑来跑去的那种红船,他金钩胡子就不敢抢了,甚至连碰都不敢碰一下。”

“红船?什么是红船?鄱阳湖上还有红船么?”三先生觉得很是好奇。他还是第一次知道鄱阳湖上的红船。

“你要问红船吗?那就说来话长喽。”

同类推荐
  • 大湘西演义

    大湘西演义

    本书30余万字,有100余幅珍贵摄影插图。全书内容涉及100余年来的湘西近现代史。书中描写了田兴恕、田应诏、陈渠珍、熊希龄、沈从文、贺龙、贺英、贺满姑、周燮卿、顾家齐、张平、瞿伯阶、“彭叫驴子”等百余名湘西正反面知名人物的传奇经历和事迹,同时对湘西土匪剥皮、剜心等残忍事件以及民间放蛊赶尸等奇特风俗传说均有记述。并披露了湘西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史。该书史料翔实,可读性很强,极具收藏价值。
  • 我的特一营

    我的特一营

    1938年徐州会战一触即发,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第56军军长廖光义下属特一营营长周天翼,率部奔赴抗日前线,遭到围剿。周天翼率部突出重围后,又被桂系当作“叛军”集体缴械,三百多号弟兄命悬一线。藤县保卫战,特一营打出彪悍军风。台儿庄一役,特一营驰援川军,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最终在弹尽粮绝后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血腥肉搏……特一营弟兄们在惨烈的战争中最风趣,也最重情。他们在民族危亡时刻义薄云天、赤胆忠肝,誓死抵御外辱;他们可以为兄弟两肋插刀、同仇敌忾,践行同生共死的誓言!
  • 被半支烟出卖(微小增刊法制篇)

    被半支烟出卖(微小增刊法制篇)

    本书为《微型小说超人气读本》之“法制篇”,由微型小说选刊杂志社选编,本丛书编选了《微型小说选刊》杂志创刊二十五年来的优秀作品。本册包括了官司、胆小鬼、告状、燕子在冬天里飞、相信、“孤独者俱乐部”、诱人的招聘、能人难断小案件、惊心的照相、铁哥们、私了、阳谋、被半支烟出卖、神奇的一枪、别不相信微笑可以救你的命、人户合一、死于真实、匿名者、自杀调查、“感谢”死囚犯等58篇精彩关于“法制”话题的微型小说。
  • 曹树莹中短篇小说集

    曹树莹中短篇小说集

    曹树莹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他1972年入伍,军旅生涯长达30年。其作品多次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人民文学》、《诗刊》等报刊采用。著有中篇小说集《人们每天面临的河流》、诗集《无岸之河》、《幽蓝的柔波》等。曾获全国群星奖大奖、甘肃省政府优秀作品奖、《长江文艺》完美文学奖等文学奖项。
  • 老街的生命

    老街的生命

    1944年,湘西南偏僻山区3000名百姓惨遭日寇屠杀,几乎没有被屠杀的起因。但他们就是被集体屠杀了。本书以一个七岁男孩的纯真眼光,反思讲述在日军侵华期间的悲惨遭遇,重现当年在湘西南发生的残忍暴行。为什么“既没撩日本人,也没惹日本人”的偏僻山乡,同样逃脱不了惨遭屠杀的命运?!而集体屠杀的手段,比德寇将犹太人灭绝于毒气室内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被屠杀的乡民生活在偏僻山区,死了也就死了,没有人再去提起。不但连墓碑(哪怕是空冢的集体无名墓碑)都找不到一块,就连新修的家谱中,也最多只有一句:殁于某年某月。
热门推荐
  •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华夏国学书院主编的《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遴选的唐诗囊括自初唐伊始至唐代末年近百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其中不乏各时期为人耳熟能详的名篇,亦有此前为其他选本所忽略的佳作。解读语言晓畅明白,深入浅出,兼顾文学性和权威性,是一部普及性强的唐诗选本。在选编时,本书除了考虑唐诗自身的影响力与地位外,还参考了中学教材中的唐诗选用情况。因此本书的赏析注重配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要,注释详尽,诠释到位,有利于读者把握唐诗语言的准确意义与其使用的修辞技巧。
  • 等待只为与你重逢

    等待只为与你重逢

    如果相亲对象是自己大学校友,你会怎么处理?宁露的回答是直接不见。为啥?怕是认识的,见面尴尬;不合适的话连朋友都做不了了。所以,宁露果断表示拒见。但流年不利,她这次拒见的后果很严重,严重到她把自己的一辈子都赔进去了!
  • 极品修真神医

    极品修真神医

    家道中落,少年偶得神器,仁心为本,悬壶于世,成就神医之名。“相比救人,我更爱杀人。”——神医林旭
  • 心戒指

    心戒指

    一部跨国的爱情故事,一段追寻真爱的行程,一个中国姑娘的异国情缘。
  • 穿越之路:爆笑姐妹花

    穿越之路:爆笑姐妹花

    她,21世纪的杀手之王,她,21世纪的毒之王,她,21世纪的蛊王,她,21世纪的炼器之王,她们用自己的努力成为了黑道的王,却被认识的博士让她们帮忙试验穿梭记他,千年冰山,他,千年腹黑,他,千年花心,他,千年温柔,见到她们竟然隐藏多年的心又一次的跳动了起来。(本文不虐女主,虐渣男,虐白莲花,一生一世一双人)
  • 皇帝修仙

    皇帝修仙

    哥好不容易搞死刘秀,灭了王莽!居然只是副本!别人抢钱,我抢香炉!蚩尤说“干的好,送你个空白武将卡牌!想放什就放什么!”拿着卡牌我哈哈一笑,“曾国潘给我上。搞死韩信!韩信你会暴兵哥空间猛召唤!玩死你!”
  • 成道路

    成道路

    不人流修道士吴良因父母过世,转世异界,开始了新的修炼之途……这只是开头啊,看这本书,要点耐心。切记,本书,不是yy,无11。
  • 十里桃花此生不负红妆女

    十里桃花此生不负红妆女

    【因为是第一本写的不好还请见谅~本文为快穿文,前22章为结局做铺垫,23章进入正文。】今生她6岁全家丧身火海,只有她活了下来,一夜之间成了孤儿。后来被好心人收养,她过得很快乐。某天她好信救助了一名与她大小一般的女子,却被她施法将她带回前世。“收集你每一世的执念,我们恶灵才能重生!”白妍妍疯狂的笑到。艾琪尔不解,恶灵又没有毁灭只是被封印在一个地方,但他们在封印之地是可以自由活动的。面对每一世遇到的人,艾琪尔深感无奈。终于她被魔化,堕入黑暗,丧失心智成为被别人操控的木偶。“堕入黑暗,以恶惩恶。”【女主不断黑化,你们喜欢这样的女主吗,她的命运由你来改变。本文很虐请自带纸巾,如有雷同告诉我,我改~】
  • 瘦身女人最优雅:不管生的漂不漂亮,都要活得漂亮

    瘦身女人最优雅:不管生的漂不漂亮,都要活得漂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胖人也不例外。肥胖是美丽的头号杀手,人们迫切希望甩掉多余的赘肉,因为臃肿的体型不但影响外在的形体美,还对内在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使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致使体内垃圾贮存造成色斑等“面子”问题。脂肪堆积造成各种疾病隐患的同时,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衣服难买,的士难打,甚至毫不相干的路人也会投来鄙夷的目光。有些肥胖者由于无法承受他人异样的目光,进而形成自闭自卑消极的人生态度。久而久之,对工作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造成职场碰壁、情场失意的局面。因此,人们大都谈“肥”色变,稍有脂肪堆积的情况出现便马上采取行动。
  • 追美成神记

    追美成神记

    华夏少年陈浩,穿越到天灵大陆,巧获太古第一神剑——天一剑!于是,沉睡已久的王者之心在这异世悄然苏醒!“我要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陈浩在心中呐喊!………………修炼属性:金(钢)、木(草)、水(冰)、火(炎)、土(岩石)、风(飞行)、光(暗)、电(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