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有消息传来说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得了重病,写信来让女儿回去,贾母听了心中不免有些忧虑,本来她是很不愿意让黛玉走的,但是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贾母也只好打发黛玉赶紧动身。贾宝玉当然舍不得让林黛玉走了,当他听说黛玉要走,心里非常不自在,但是碍于父女之情,也不好阻拦。贾母不放心黛玉,让孙子贾琏护送黛玉回家。船在江上行驶了没几天就到了扬州。林如海父女终于见面,林如海没过多长时间就去世了。黛玉和贾琏决定把黛玉父亲的灵柩送往苏州,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宝玉整天低头不语,闷闷不乐。
这一天正好是贾宝玉父亲贾政的生日。宁荣两府的人都聚齐了庆贺贾政的生日。场面非常热闹,这时候,家中一仆人跑来说:“皇帝的圣旨就要到了。”贾政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赶紧让唱戏的停止唱戏,然后又叫人把酒席撤下,把香案供上,到了中门跪倒在地,迎接圣旨。太监往那一站,大声地念:“今奉皇上旨意:主上召贾政入朝,在临敬殿见面。”话一说完,连茶都没喝一口,就骑马而去。
贾政等人跪在那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圣旨既下,就得执行,于是急急忙忙回去换衣服又上朝,贾府上下人心惶惶,以为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不停地派人骑马来回奔跑探听消息。过了大约有两个钟头,忽然就见管家赖大过来说:“奴才开始只在皇宫的外房伺候着,里边的信息一概不知,后来便有夏太监出来报喜说,说咱大小姐(贾元春)被皇帝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为贤德妃,再后来老爷出来也这样吩咐,现如今老爷又去东宫回话去了,就请老太太率领太太等进宫向皇上谢恩。”贾母等听了才放下心来,一时便喜形于色。
宁荣两府的所有人都兴高采烈。贾宝玉对姐姐元春受封之事好像没当一回事,毫不介意。一日贾琏和黛玉回来,黛玉以前的老师贾雨村也一同进京觐进皇上。宝玉听说黛玉已回来,心中十分高兴。宝玉仔细端详黛玉,比以前更加潇洒飘逸,更具脱尘之气了,她从家中带来许许多多书籍,她将笔墨纸砚等物分别送给宝钗、迎春、宝玉等人。黛玉回去看父亲的时候,北静王曾经送宝玉一串珍珠。宝玉非常珍惜,特意把这串珍珠取出来送给黛玉,黛玉说:“臭男人拿过的东西我是不要的。”宝玉只好把东西收回。
贾琏回到家中见过众人,然后又回房中同凤姐说话。凤姐笑着说:“恭喜国舅老爷,国舅老爷一路奔波辛苦!今天我准备了一杯水酒,不知国舅大人肯不肯赏脸?”贾琏笑着说:“岂敢,岂敢,同喜,同喜!”贾琏又说:“我走了之后,秦氏就去世,听说丧事是你操办的,办得非常好。”凤姐说:“我哪能管得了这些闲事,我见识浅,嘴又笨,心又直,人家送个棒槌,我就把它当‘针’。脸又软,搁不住人家说两句好话儿。况且又没经过事,胆子又小,太太稍微有点不舒服,我就吓得睡不着。我苦苦推辞过好几回,太太就是不允许,反倒说我不肯学习,哪里知道我是捏着把汗呢!一句话都不敢多说,一步都不敢多迈。你是知道的,咱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哪一个都不好惹,错一点她们就冷嘲热讽;偏一点儿她们就指桑骂槐;‘坐山观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推倒了油瓶不扶’,都是一身的本事;况且我又年轻,压不住人,怪不得她们不把我放在眼中……”正在说话的时候,贾琏小时候的奶妈赵氏从远处走来,贾琏、凤姐连忙把赵氏请进来喝酒。
凤姐又问贾琏:“老爷刚才叫你去干什么了?”贾琏说:“商量贵妃娘娘回家探亲。”凤姐连忙问:“皇上同意探亲的事了?”
贾琏说:“虽然不太准确,也有八九分了。”凤姐笑着说:“这可是皇上的恩典啊!从前听书听戏,从古也没听过这种探亲的事。”赵氏接口说:“可不是嘛,我也老糊涂了!只听上上下下吵嚷了这些日子,什么省亲不省亲,我也听不明白,如今又说省亲的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贾琏忙对赵奶妈解释说:“皇上体贴民众的心,‘孝’乃世上最大事,父母儿女之情,都是一样,天下都是一样。皇宫中有那么多宫女妃子远离父母多年,自然要思念家乡,皇上开恩,特准每月的二六两日,允许后妃眷属入宫看望自己的女儿。太上皇、皇太后对皇上的孝敬亲人、爱护他人深为赞许,因此两位老圣人又下谕说:眷属入宫,不免有伤国家体制之常规,母女之间也不一定能够说得痛快。所以大开方便之门,除了二六日可以入宫之外,有重室别院之家庭,也可以让她们按时回去,以尽骨肉之情,并享天伦之乐。圣旨一下,有哪个不高兴的。”
赵奶妈说:“阿弥陀佛,原来是这样。这样一说,咱们家也准备接大姑奶奶了?”贾琏说:“这还用说吗?不为接贵妃娘娘,我这会儿瞎忙是为什么?”凤姐说:“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也可以见见大世面了。”
正说话之时,王夫人又派人来问凤姐吃饭没有。凤姐就知道有事等着她。忙得只吃了半碗饭,漱完口就要走,正好二门上两个小奴仆过来说:“东府里蓉、蔷二位哥儿来了。”贾琏连忙漱了口,平儿捧着盆洗手,见他二人来了,便问:“什么话?快说。”凤姐听到此事便停下步来,听他二人回些什么。贾蓉先说:“我父亲打发我来告诉叔叔:老爷们已经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共丈量了三里多的地方,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早已经传人去画图样去了,明天就可以画好。叔叔才回来,肯定很疲倦了,今天不用到我们那边了,有什么话明天一大早再请过去商量。”
贾琏听了后说:“多谢大爷费心体谅,我就遵命不过去了。在这里盖造省亲别院合适,如果选择别的地方,就更加费事,而且不成体统。明天一大早,我就给大爷请安去,然后再商量。”贾蓉连忙说:“是。”
贾蔷又走到前面来说:“珍大爷派我到外面寻找唱戏的女孩儿,置办乐器及戏班人马,所以前来见过叔叔。”贾琏听了,将贾蔷上下打量了一番说:“你能行吗?这事虽然不大,但里边却有很多名堂。”王熙凤接过来说:“你也太操心了,难道大爷不会用人吗?偏偏你就担心他不行啦。难道有谁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干吗?孩子们也都这么大了,‘没有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贾蔷又问贾琏:“叔叔需要什么东西尽管说,我顺便买回来孝敬您。”贾琏笑着说:“你年纪不大,刚学会办事,就先学会了请客送礼这一套把戏,我需要什么,少不得写信告诉你。”说完,打发贾蓉、贾蔷走了。
第二天早晨贾琏起床,见过贾赦、贾政,就前往宁国府,和一些管事的一起察看两府地方,规划省亲殿宇。从那以后,全面动工,各行的工匠都齐备了,金银铜锡和土木砖瓦之类的东西,不停地搬运移送。
开始是把宁国府会芳园的墙垣楼阁拆掉了,直接接入荣国府的东大院内。荣国府东边所有佣人住过的一排旧房子全部拆掉。当时宁荣二府中间有条小巷隔着,这小巷也是私地,不是官道,可以圈起来使用。会芳园本来从北墙角下引来一股活水,今天不需要再引活水。木料石头不够用的话,就把贾赦住的荣国府旧园里的竹木山石挪过来使用。这样两处凑成一处,可以省掉许多财力,就是花多少钱都没关系,又不是自家的,也不过是拿着老百姓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
贾政很不擅长料理琐碎事务,只让贾赦、贾珍、贾琏等人张罗操办。挖坑堆石,盖楼起阁,栽花种草,还专门请了山子野筹划。他最常做的一件事是有时间到工地上走走看看,如果有要紧事就和贾赦商量一下。
在各路人马的齐心协力下,一年时间下来,省亲别院竣工了。
省亲别院完工后,贾珍去见贾政,他对贾政说:“工程已基本完成,大老爷已经看过了,行不行,就看老爷您一句话了,如果老爷觉得满意,那咱就立刻收工,如有不合适的地方,再进行改造,到时候题匾额写对联还得老爷您动笔。”贾政听了,低头沉思一会说:“这匾额对联不是说写就写的。还是请贵妃赐题最好。但是如果贵妃不亲自看景色,也很难拟题。”
那一大帮子清客在旁边笑着说:“老爷所说的的确很对。现在我们倒有个主意,就是各处各地的匾额对联等到了最后再定,咱们先按景致题了,等贵妃娘娘来之后,再决定,这简直就是两全其美。”贾政听了说:“这个想法倒不错。今天我们边看边题,如果题得合适就用。如果题得不合适就不用,到时候再改了也不碍事。”众人说:“大家一块看,一起题,举各自之所长,好的留下来,坏的淘汰掉。”贾政说:“这个法子好,况且今天天气晴朗,大伙一块出去逛一逛吧!”说完,站起身带领众人向前走去,贾珍已先去阁中准备去了。
近日来,贾宝玉因秦钟去世而痛苦不已,贾母为了安慰他,常叫人带他到新盖的园子里边玩耍。此刻刚进园,就见贾珍来了,笑着对他说:“你还不赶紧出去,过一会儿老爷就要来了。”宝玉听了,赶忙跑出园子。刚刚转过弯,就见父亲带领众人来了。宝玉此时躲避已经来不及了,只好在一边站住,贾政平时听宝玉老师贾代儒说他擅长对对子,虽然不喜欢读书,但也有些歪才,所以便命令宝玉跟着入园,想看看宝玉的才华。宝玉根本不知道父亲有这个意思,只好前行随往。
在贾珍的带领下,宝玉跟着贾政,率领众人在园内四处观看。到了一个去处。抬头就看见山上有一块镜面白石,正是题字的地方。贾政回过头来笑着说:“诸位先生看看,该为这块石头题个什么名字为最妙?”众人一听说让题名字,有说该题“叠翠”的,有说该题“小终南”的,各种各样的名称不下几十个。众人早就猜出贾政要试试儿子才华,所以只说一些平庸的,宝玉何等机灵之人,自然也看出了。
贾政听了众人的意见,就回过头来叫宝玉题,宝玉略一思索,便说:“古人说‘偏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这里并不是主山正景,只不过是看景的一个阶梯罢了,不如写古人‘曲径通幽’四字,倒也大方得很。”众人听了无不称赞。贾政却说:“他这不过是误打误撞罢了。”
说完,大伙来到一座桥上,桥上有景,景致极美。贾政便与各位来到亭内坐下,问:“大伙看这里到底题什么为好呢?”众人说:“当年欧阳公《醉翁亭记》中有一句‘有亭翼然’,就题个‘翼然’二字吧。”贾政笑说:“‘翼然’虽好,但是此亭下面有流水,不偏离水题为最好,依我的看法,欧阳公有一句‘泻泻于两峰之间’,‘泻’字用在此处最恰当。”此时马上就有一个人接过来说:“太妙了,太妙了,就用‘泻’字为最妙。”贾政理理胡子,叫宝玉也拟一个来。
宝玉说:“老爷刚才所说的已很多了,但是如果仔细推敲便觉‘泻’字有些不恰当,况且这是贵妃娘娘省亲别墅,用了这个字,就有些粗陋不雅,应该再含蓄些。”贾政笑着说:“刚才大家要偏新,你却说‘偏新不如述旧’,而今大家述古,你又说‘粗陋不雅’,你说说看该题什么?”宝玉说:“用‘沁芳’最恰当,难道这不新雅吗?”贾政只是点头不说话,那帮子拍马屁的清客忙着迎合,纷纷夸赞宝玉才华出众,非凡不俗。
贾政说:“这匾额好题,你且给我做一首七言对联来。”宝玉四周一看,计上心来,于是大声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又称赞逢迎了一番。出亭过池,大家欣赏着那山山石石,花花草草,心旷神怡。说着,到了一个非常适合读书的地方,贾政笑着说:“这个地方不错,如果能在有月亮的夜晚到这里读书,也不白活一生。”说完用眼睛看宝玉,吓得贾宝玉赶紧把头低下。大伙赶紧用闲话岔开,此时就有一个人说:“这里适合题写四个字。”贾政说:“哪四个字?”一个人说:“‘淇水遗风’。”贾政说:“俗。”又一个人说:“题‘睢园雅迹’。”贾政说:“也俗。”贾珍在一边挑逗宝玉说:“还是宝兄弟题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