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2400000037

第37章 “第二代”中国学人与史密斯《中国人气质》的关系(1)

这里所云“第二代”学人,是指“文革”结束以后的二十年间,活跃在文化学术界的人物。“文革”结束时,他们大约四十岁上下,正当盛年,迅速从极“左”思潮的桎梏中挣脱出来,逐步接续了民国时期的学术命题和传统。史密斯《中国人气质》对于中国国民精神生活的描述与批评,乃至于整个国民性批判问题,都是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学术命题。这一代学人主要借助复活民国时期的学术命题,来反对并超越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思想控制。三十多年过去,现在他们一般在七十岁以上。

这一代学人关注史密斯《中国人气质》的,有其特殊的构成。“第一代”关注《中国人气质》的学人中,其学术背景的构成特别复杂。鲁迅是以文学救世的,许寿裳是以教育立身的,潘光旦是生物学家,李景汉是社会学家。他们的共同目的是通过启蒙运动和教育运动来改造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而史密斯的《中国人气质》正好是对中国的精神世界发表批评意见的。虽然这些中国学人与史密斯的目的完全不一样,鲁迅、潘光旦等学人企图用现代文明来改造中国国民性,使得中国能够早日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史密斯则企图用基督教改造中国国民的灵魂,让偌大的中国成为西方文明世界的附庸。但是他们在认真达成对于中国国民性的准确认识上,是颇为一致的。所以,中国学人对于史密斯的相关描述及其视角予以高度重视。

“第二代”学人的思想文化背景极为单纯,他们清一色是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而且都是通过研究和谈论鲁迅思想及其作品,才涉及史密斯《中国人气质》

的。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未必认真研究过《中国人气质》这本书,事实上他们的研究工作也不要求他们非得研究这本着作不可。他们一般都是顺着鲁迅的文义,认可史密斯《中国人气质》对于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批评具有可供参考的价值,同时也比较客观地指出,鲁迅的思想和创作,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史密斯《中国人气质》的影响。比如钱理群先生在讲课中指出:“一直到鲁迅去世之前,1936年,他在一篇《立此存照之三》的文章里面,再一次提出希望有人翻译一本美国人的着作。美国人叫史密斯,他写过一本书,叫《中国人气质》,是他作为美国人对中国国民性的观察和一种看法。这本书是世纪初在日本出版的,对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产生过影响,鲁迅一直念念不忘,临死之前还提出,希望更多人看到这本书,看了之后再来自省,自己分析,弄明白哪些地方说得对,然后来进行变革与挣扎。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要自己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才是真正的中国人。”(钱理群《说食人》)这种表述在“第二代”学人中颇具代表性。

这一代学者中认真谈论过《中国人气质》的有孙玉石、林非、唐弢、陈漱渝、张梦阳等。此外,还有许多学人在相关场合也偶尔提及《中国人气质》一书。唐弢、张梦阳对于鲁迅的创作与《中国人气质》具有特别清楚的分析,前文已有介绍。若干年之后,当鲁迅与《中国人气质》的关系受到一些人非议的时候,有许多学人站起来为鲁迅辩护。以下引述两位学者的意见。

为鲁迅与《中国人气质》的关系辩护

20世纪80年代是继承五四精英群体的遗志、继续鼓吹“全盘西化”的时代,那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往往是对于中国的批评最为激烈、对于西方的赞颂最为不遗余力的人物。在那个时代的语境中,强调鲁迅的思想和创作跟一位西方文化人的思想和着作具有内在的关联,对于鲁迅来说那是极为光荣的。可是,20世纪90年代以降,中国的文化语境逐渐产生某种微妙的变化。随着后现代学说的输入,我们终于知道与殖民史纠缠在一起的西方现代化历程,以及在此历程中所逐步凝成的所谓现代性,可反思、可批评之处甚多。

中国知识分子一旦从现代性的话语体系中清醒过来,迅速重新拥有了一部原先可以遗忘的殖民史。当我们站在这部殖民史上来重新打量世界,打量中华民族求独立求解放的百年历程,我们对于西方殖民主义者及其所推销的一切学说,渐渐产生了某种警惕,甚至出现了某种反思的冲动。

正是在20世纪90年代所谓后现代语境中,史密斯及其《中国人气质》的客观性,以及其人其书的道义形象,受到了中国读者的质疑甚至挑战。这就自然涉及对鲁迅的评价问题。如果鲁迅进行国民性批判的思想资源竟然有一部分来自这么一个具有极为复杂的殖民主义背景的洋人,那么,那个滋养了几代人的国民性批判问题,其在道义上的合法性和在学术上的合理性,就难免受到新一代国民的审视和反思。如果新一代中国国民经过严密的审视和严肃的反思,最后对于国民性批判的人文价值有所否定,那么,鲁迅的文化形象和道德地位也就顺理成章地面临挑战。

这在中国学术界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有时候它甚至不只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意识形态问题。所以,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论肯定不可避免。

在这个比较散漫的争论之中,对鲁迅提出批评的作者,都是本章所谓“第三代”

学人,坚决为鲁迅辩护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本文所谓“第二代”学人。

下面引述两段“第二代”学人为鲁迅辩护的文字。

陈漱渝先生是一位主要致力于鲁迅研究的学者,他所供职的机构(鲁迅博物馆)也决定了他必须及时回应那些对于鲁迅形象做出不稳定评价的言论。陈漱渝可能是在各种场合、各种文章中对于鲁迅的国民性批判与史密斯《中国人气质》做出最多辩护的学者。陈漱渝指出: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过程中,曾经受到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A.H.Smith,1845-1932年)《中国人气质》(犆犺犻状犲狊犲犆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犻狊狋犻犮狊)一书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该书日文译者涩江保的影响,这是毫无疑义的。此外,还受到了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梁启超、章太炎等更加明显、更加直接的影响。可见,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有着更为深广的中外文化渊源,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氛围。从根本上说,所反映的是当时先进中国人拯救民族危机的迫切愿望。此外,鲁迅对待史密斯的着作始终持有科学分析的态度。他一方面指出《中国人的气质》一书“错误亦多”(1933年10月27日致陶亢德信),另一方面又希望中国人“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是中国人”(《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三)》)。可见,鲁迅选择国民性批判的文化视角,并不是糊里糊涂套用和延续西方人的东方观,而是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表现出鲁迅直面人生的勇气,对人性的忠诚,以及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准确感受。

“鲁迅选择国民性批判的文化视角,并不是糊里糊涂套用和延续西方人的东方观,而是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表现出鲁迅直面人生的勇气,对人性的忠诚,以及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准确感受。”陈漱渝的这些理解,对于维护鲁迅国民性批判学说在道义上的合法性和在学术上的合理性,颇具说服力。

另一位现代文学专家林非先生指出:

有人认为鲁迅对于国民性的批判,是捡了西方传教士的牙慧,还指责那是一种霸权主义的话语。鲁迅于青年时代确曾受过史密斯《中国人气质》的影响,被其揭示自己民族的种种精神弊病所震动,逝世前不久还希望有人译出此书,“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立此存照”(三)》)。此书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确有掩饰与美化之处,鲁迅既指出此书“虽然错误亦多”(1933年10月27日致陶亢德信),又以直面真实和自强不息的气概,坚决地要对其所揭示的问题进行变革,这就表明了哪怕是具有敌意的人道出我们确实存在的缺点,也绝不应该文过饰非,却更要认真地去加以纠正,才不会被他们的霸权所挫败,树立此种健康的心态十分紧要。像鲁迅这样异常浩茫和深邃的“改革国民性”(《两地书·八》)的呼号,中外文化史上的不少杰出作家也大抵都是如此从事的,因为如果不在自己创作中殚精竭虑地谋求提高国民的素质,写出的作品还有多大意义呢?

林非先生指出《中国人气质》“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确有掩饰与美化之处”,这就首先承认了论证对象对于西方世界的“东方主义”学说怀有警惕和批判的倾向是对的,在这个问题上林非跟他的论敌是一致的。对于史密斯的道德形象的否定,恰好是对鲁迅道德形象的最好维护,因为鲁迅作为一个骨头最硬的中国国民,他跟“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永远是势不两立的。这个描述方式就将鲁迅从史密斯的阵营中拯救出来。在同一个句子中,作者还强调了鲁迅明确评价过此书“错误亦多”,这是再一次将鲁迅从西方殖民主义学说中解脱出来。林非的辩解至少挽救了读者对于鲁迅的基本信任。有这个基本信任打底,其他的问题就可以用学术的方式从容讨论之,不至于凭着一腔义愤之情而妄语伤人。

借《中国人气质》重启启蒙话语

同类推荐
  • 胶东半岛鸟文化

    胶东半岛鸟文化

    城市,可以被称为是一本“可读”的历史。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只能从地域文化的亮点中寻找。胶东文化有着自己的特性和独立性,是一支原生态独立起源的文化,胶东文化偏重于齐文化,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结合得非常紧密。
  •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希腊的神,就是镜子中的我们。读希腊神话,就是读人和人性。全书图文并茂,文风诙谐明快,带您进入希腊神话的奇异世界,让您快速读完希腊神话故事,了解西方传统历史文化,开拓思维想象空间。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 宗教事务法规规章选编

    宗教事务法规规章选编

    本书收录《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登记办法》等国务院及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发的最新宗教方面的规定21个,对于规范宗教活动、管理宗教人员依法从事宗教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 长河风·文汇集

    长河风·文汇集

    《黄土谣丛书》作品立足宁夏、纵横西北、放眼黄土高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赞美了家乡,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本书编选了作者撰写的论文、评论、评介、随笔、诗词等,是一部思维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朴实的著作。
热门推荐
  • 星狱苍穹

    星狱苍穹

    【强烈推荐】手持神道碑、身负乾坤墓,星途之上,言辰踏歌而行,披星载月、诛仙噬神、万界为尊!
  • 梧桐之战

    梧桐之战

    这是一部不同于传统网文的风格之作,用让你极度厌烦的严肃手法,推进每一个情节的发生。”梧桐之战“结束百年之后,黎明大陆因为四大王国的内部纷争,逐渐陷入慌乱之中。而此时,传闻中的远古白鬼,重新在这片大陆上复苏......家族冲突,国家矛盾,利益纷争,权力争斗......在黎明大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又将开启怎样的演绎?
  • 盛世绝宠:医师夫君太撩人

    盛世绝宠:医师夫君太撩人

    他是外表温润无害的神医大人,她是惯爱调皮捣蛋的丞相家独女。两人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了盛景大陆,身无分文,又不懂这个大陆任何的法则。该何去何从呢?他收灵宠,他收灵植,他收灵山。她灭恶人,她灭蛊虫,她灭妖兽。当欢脱大小姐遇上腹黑神医。原本只是想勾引一把就跑,谁知道反被缠上,宠宠宠。文风欢脱,欢迎入坑。
  • 金钱小道士

    金钱小道士

    一个神秘的包裹,出自未曾谋面的爷爷之手,纯阳之体,逆天改命,一本古老书籍又会记载着什么秘密!伍华村,小山包到底隐藏着什么,爷爷所指的仙宝到底是什么!还有多少秘密,待带着他一一解开,面前还有多少困难,不管了,赚钱才是正道,有钱才能享受,穷了这么久该是时候富一富了,不然怎么能对得起爷爷留下来的东西呢!
  • 邪帝倾心:惑妃从天降

    邪帝倾心:惑妃从天降

    她神奇地出现破坏了他的好事。他被她的美艳所惊,放下怀中的美妃,与她邂逅。她融化了他内心的坚冰,激发出他似火的激情。不料,他的热情被误解。二人陷入纠结。但他矢志不渝,坚守内心的爱。一句:“从今天起,你便是朕的人!”打动了她。他们解除了种种的误会,相互接纳对方。在层层的阴谋下,他们历经种种磨难。但他们始终坚守。最终,他们突破重围,修成正果!
  • 辰筱:女王驾到,国王殿下请接招

    辰筱:女王驾到,国王殿下请接招

    “哪个,阿辰,我不是故意要欺骗你的。我只是太想你了们了。”宫筱潼不敢直视萧梓辰。“哦,是吗?三年不见,我们家筱筱变得不乖了。”天之宠儿萧梓辰,从小到大都护在宫筱潼身边,如今三年不见,青春期的他们又会经历什么呢?
  • 鬼医很妖娆

    鬼医很妖娆

    惨遭男友背叛自爆而亡,落入异世。魂穿?小奶娃?被人抛弃?都没关系,看我如何扭转乾坤,称霸异世!
  • 天使遗留的温暖

    天使遗留的温暖

    许久未见的两人却在一场意外中邂逅,两人从相知到相守再到相惜,这段纯纯的爱会经历什么样的波折呐?片段一:“幽然,做我女朋友吧。”男孩一本正经的对眼前的女孩说道,谁知眼前的女孩皎洁的一笑道“辰,我要是不答应……”男孩一听,便一手揽着女孩的腰,一手扶着女孩的头吻了上去,一会后女孩快要呼吸不上来时男孩才放开女孩说道:“坏丫头。你敢不答应,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惩罚。还有,你逃跑的事情我还没找你算账呢!”……………………
  • 绅士学院

    绅士学院

    一校的很太,全是へんたい,哈哈哈,鬼畜。。。。翔,额,很正常的小说,很正常的人,讲的是几个基佬的故事。腿毛,,,满满的沧桑,-_-#。
  • “吃”心一片

    “吃”心一片

    果果是个吃货,万千美食尽是她后宫佳丽,可是……可是吃货易胖啊!因此,果果对自己没有信心。学校男神安玉树捧花跟她表白时,她更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谁知这惹来了大麻烦,温润如玉的男神忽然化身腹黑毒舌男,对着她百般挑剔千般指责!更让她陷入了水深火热、血雨腥风之中!果果欲哭无泪,她只是想做一枚安静的吃货啊!这时,另一枚吃货男子唐熊从天而降,又是遮风挡雨,又是“吃”味相投,让果果完全把持不住!就在她以为找到了真爱,荡漾地从此你胖我胖一起走,你瘦我瘦全都有时,一切都在唐熊瘦下来之后变了样……这是一本让胖子脸红心跳荡漾春天的纯爱小说,也是一本腹黑邪魅美男子PK软萌温润可口男的火辣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