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500000060

第60章 幸福:善待自己的普遍原则(4)

所以,一个人能否享有高级幸福的必要条件是:他必须具有高级需要。然而,高级需要仅仅是低级需要的相对的、最低的满足的结果;而不是低级需要的理想的满足的结果,不是低级幸福得到实现的结果。所以,低级需要的相对的、最低的满足,必优先于高级幸福:没有低级需要的相对的、最低的满足,人们决不会有高级需要,从而也就不会追求、更不会享有高级幸福。确实,没有物质的、生理的低级需要的相对的、最低的满足,那么,曹雪芹也就写不成《红楼梦》了。曹雪芹虽然穷困,但是还能吃上饭。“举家食粥酒常赊”,他还能够喝上粥,要是粥都喝不上了,整天饥肠辘辘,他肯定写不了《红楼梦》。马克思、曹雪芹、苏格拉底、斯宾诺莎、鲁迅、车尔尼雪夫斯基、莱蒙托夫等等,如果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物质需要得不到最低的满足而必须终日为生存而奋斗,那么,他们就绝不会有着书立说、自我实现的高级需要,从而也就不会享有成一家之言和自我实现的高级幸福了。

但是,没有低级幸福的人,也可以有低级需要的相对的、最低的满足,因而也可以有高级需要,从而也就可以追求和享有高级幸福。所以,低级幸福虽然比高级幸福强烈,却并不优先于高级幸福;高级幸福以低级需要的最低满足为必要条件,却不以低级幸福为必要条件:高级幸福与低级幸福是相对独立的。

所以,马斯洛一再说:“高级需要的发展只能建立在低级需要的基础之上,但牢固建立之后,就能够相对独立于低级需要了。”这就是为什么古来圣贤能够安于贫贱的客观原因:高级幸福不必以低级幸福为必要条件而可以独立存在。

可见,需要的先后与其等级的高低成反比:需要越低级便越优先,越高级便越后置:高级需要是低级需要得到最低满足的结果。但是,低级幸福并不优先于高级幸福,高级幸福是低级需要相对的、最低的满足的结果,而不是低级需要理想满足的结果,不是低级幸福实现的结果;高级幸福后置于低级需要的最低满足,而并不后置于低级幸福:高级幸福与低级幸福是相对独立的。

这就是幸福之先后律或优先律。

幸福的先后律与体验律,合而言之,都是关于幸福的“是”、“事实”、“事实如何”的规律,因而可以名为“事实律”,是幸福的“事实两定律”。但是,事实蕴含价值。深思幸福的这些先后、强弱、久暂之事实律,确实令人有“价值”、“应该”、“应该如何”之困惑:若就心理体验的强弱来说,低级幸福的价值似乎大于高级幸福;若就心理体验的久暂来说,低级幸福的价值又似乎小于高级幸福的价值;若就心理体验的先后次序和优先性来说,高级幸福和低级幸福是相对独立、可以自由选择的。那么,当高级幸福与低级幸福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时,究竟应该选择何种幸福?何种幸福的价值更大?这是幸福的价值规律所要解决的问题。

四、做一个活老鼠,还是做一个死皇帝?

1984年,我正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有一天,我读穆勒的《功用主义》,不禁拍案叫绝。因为穆勒将不同等级幸福的价值大小概括为一个绝妙的选择:“做一个得不到满足的人比做一个得到满足的猪好;做一个得不到满足的苏格拉底比做一个得到满足的傻瓜好。”我立刻问我的同学:你愿意做一个快乐的傻瓜还是痛苦的苏格拉底?郭大笑不已,答道:“我要做快乐的猪!”何沉思了好一会儿,一本正经地说:“我愿意做痛苦的苏格拉底。”李见状微微一笑,不无得意地说:“我要做快乐的苏格拉底。”我当即宣告:郭错误,何正确,李答非所问。然而,后来的研究告诉我:郭的回答虽然与穆勒相反,却并不全错;何的回答虽然与穆勒一致,也并不全对。因为穆勒的问题——做一个快乐的傻瓜还是痛苦的苏格拉底——本身就是片面的,它仅仅是一个基于发展的选择,因而应该补之以一个基于生存的选择:做一个活着的猪,还是做一个死了的苏格拉底?做一个活老鼠,还是做一个死皇帝?说来话长,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低级幸福的价值似乎大于高级幸福,因为低级需要比高级需要强烈,强烈需要的那种满足,那种幸福,价值一定大于淡泊的那种幸福。幸福越强烈,它的价值就越大。因为强烈的幸福可以量化为更多的淡泊的幸福,就像一杯烈酒,经过稀释浓度变低,会变成更多的低度酒。幸福也是这样,强烈的幸福的价值肯定大于淡泊的幸福,边沁这一点说对了。那么,从这一点来看,好像低级幸福的价值大于高级幸福的价值。但是,另一方面,高级幸福的价值又似乎大于低级幸福的价值。因为快乐和幸福越高级,其体验便越持久;越低级,其体验便越短暂。持久的幸福可以量化为更多的短暂的幸福。所以,幸福越高级,价值就越大。那么,究竟何种幸福的价值更大?

穆勒曾将这一问题概括为一个绝妙的选择:你是愿意做一个快乐的猪,还是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这里要你选择,因为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很多事情都不能两全。你仔细想一想,你要想在某方面有所成就,在另一方面就要有所失啊!人生就是这样的,各种幸福总是冲突。那么,当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冲突的时候,你应该选择哪一种呢?穆勒所说的快乐的猪,它有快乐,但是,它是一头猪,就是说,它的幸福是一种物质幸福,因为它只有生理需要的满足而没有精神幸福。所谓痛苦的苏格拉底,是说苏格拉底生活穷困潦倒,长得又奇丑无比,而且非常怕老婆,总之,他有很多的痛苦。但这些痛苦,都是比较低级的,而他所享有的,则是比较高级的精神幸福。所以,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快乐的猪的选择,就是指你是选择精神幸福,还是选择物质幸福?穆勒选择痛苦的苏格拉底,因为精神幸福高于物质幸福,价值大于物质幸福。马斯洛也是这个观点,我写《新伦理学》的时候也是这个观点。

但是,我现在发现这里有问题。因为人的需要分为两种,一个是生存,一个是发展。对于一个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人而言,他时时刻刻都在死亡线上挣扎,因而,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在求温饱。对于这样一个人,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精神幸福的价值大呢,还是面包的物质幸福的价值大呢?非常明显,对于那些生存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的人来说,物质需要满足的价值远远大于精神需要满足的价值,物质幸福的价值,远远大于精神幸福的价值。那么,对于这样一个人来说,他岂不应该做一个快乐的猪而不应该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相反的,对于生存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人们而言,他们的需要就是发展。那么,在这个时候,精神需要的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精神幸福的价值,就要大于物质幸福的价值。在这个时候,你就应该选择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而不是做一个快乐的猪。

因此,幸福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要看是对谁而言。对于那些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整天为面包而奋斗的人来说,精神需要的满足是一种奢侈,“自由”

对他们来说,一文不值,“自我实现”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意义都没有。只有当他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从而转为发展的需要的时候,这个时候,精神幸福、自我实现的幸福,对他来说才是价值最大的,这个时候,他便应该选择精神幸福而宁可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相反,如果在这个时候你做相反的选择,宁可做一只快乐的猪,那就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修正穆勒的“是做一个快乐的猪还是快乐的苏格拉底?”的选择,而补充以“做一个活着的猪还是做一个死了的苏格拉底?”换言之,“做一个活着的老鼠,还是做一个死了的皇帝?”

穆勒只见发展而不见生存,所以,他提出的选择仅仅是: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做一个快乐的猪?这仅仅是一种基于发展的选择,而不是基于生存的选择。因为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都已经解决了生存的问题,他们所面临的只是发展的问题。因此,从这个选择来看,确实是高级的快乐和幸福的价值大:痛苦的苏格拉底的价值大于快乐的猪的价值,应该做痛苦的苏格拉底而不应该做快乐的猪。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基于发展的选择,因而应该补之以一个基于生存的选择:做一个活着的猪,还是做一个死了的苏格拉底?

做一个活老鼠,还是做一个死皇帝?这是一个基于生存的选择而不是基于发展的选择。对于这种选择来说,无疑是低级的快乐和幸福的价值大:活老鼠的价值大于死皇帝的价值。因此,面对这种选择,应该做一个活老鼠,而不做死皇帝。因为生命的价值是最大的价值:死王乐为生鼠,死皇帝不如活老鼠也!

总之,一个人的需要之满足,对于他生存的价值大小与其等级高低成反比;对于他发展的价值大小则与其等级高低成正比:需要越高级,它的满足对于生存的价值便越小而对于发展的价值便越大;需要越低级,它的满足对于生存的价值便越大而对于发展的价值便越小。需要的满足,如前所述,亦即快乐和幸福的客观内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快乐和幸福,对于生存来说,其价值大小与其等级高低成反比;对于发展来说,其价值大小与其等级高低成正比:快乐和幸福越高级,对于生存的价值便越小而对于发展的价值便越大;快乐和幸福越低级,对于生存的价值便越大而对于发展的价值便越小。

这就是幸福价值的“等级律”,这就是各种幸福因性质不同而处于不同的等级所导致的价值大小之规律。根据这一规律,我们能够在各种快乐和幸福发生冲突不能两全时进行正确的选择。但是,对于某种幸福的正确选择,并不能保证这种幸福就能实现:选择幸福和实现幸福是两回事。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实现我们所选择的幸福?这是幸福的“实现律”所要研究的。

五、实现幸福的五大要素

最早系统研究幸福的实现规律和人生成功条件的似乎是冯友兰。他说,一个人的人生要想获得成功,须有三要素:才、力、命。所谓人生成功,也就是人生目的之达到,其心理体验也就是幸福。因此,成功的要素也就是幸福的要素。但是,我不理解,冯友兰是搞中国哲学的,中国哲学主要是道德哲学,可是他却遗漏了成功人生的最重要的因素:德。现在,我在人生成功和幸福的要素中把它添上,才、力、命、德,这是获得和实现幸福的四大要素。

你要想求得幸福,首先得有才。这个“才”,冯友兰说,就是“天资”,就是天赋,更正确些说,就是创造性潜能。每个人的天赋都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每个人都有天赋,都有才,都有某种创造性潜能。冯友兰把这种创造性潜能叫做“聪明”。每个人都有某种“聪明”,都有某种创造能力,都有某种“才”;而任何人都不可能有全才,不可能有全部创造性,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区别在于什么呢?一方面,每个人的“才”的类型不一样。你看,马克思的抽象思维能力极强,无与伦比。但是,他的形象思维能力恐怕不行,因为他写的诗歌并不怎么样,他写的剧本自己也不满意,以致付之一炬。恩格斯亦然,他写的诗歌有哪一首流传下来了?

所以,没有全才之人,但也没有无才之人。任何人,总是在某方面有创造性潜能。有的人善于交际,在交际这方面有着潜在的创造性。有的人,像别林斯基,则不善交际,一到交际场合就手足无措。但是,他善于着书立说,他写的美学、文艺批评,比如《果戈理时期的文学概观》,现在读起来还是觉得大气磅礴,很有气势。读他评论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觉得比《当代英雄》写得还好。所以,“才”或创造性潜能,是人人都有的,只是类型不同,这是第一点区别。

第二点区别就是数量不同。第一个是“质”的不同,第二个是“量”的不同。

有的人“才高”,我们就把他叫做“天才”;有的人“才低”,我们就说他是庸才。

但是“天才”与“庸才”,都有创造性潜能。冯友兰说得好,天才比庸才也高不了多少,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有那么大的差距,就像高个子比矮个子高不了多少一样。天才的大脑与我们芸芸众生的大脑一样,都是物质进化的产物,都是一种布满沟和回的胶状物,究竟能有多大区别呢?列宁的大脑恐怕是最天才最聪明的了,但他读黑格尔的书时,常常会在笔记上写道:没有读懂,回过头来再读。我想,他回过头来恐怕也读不懂。为什么?因为大天才黑格尔自己就不懂,就没有写明白。他的大脑也与我们一样,不过是一团胶状物而已。

所以,人人都有才,都有创造性潜能,只不过类型和程度有所不同罢了。

同类推荐
  •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的历史生成、中国第一个唯物史观思想的体系化、唯物史观与李达中国经济问题、唯物史观与李达社会主义理论等。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深入考得到有益的启发。了解诸子之学中的深切智慧,也可以增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也做了周密的考量,最终 选择按照先天八卦的次序,分八个卦宫,分别予以讲 述。在每一卦的结尾处还附上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轻而易举地读懂周易。
热门推荐
  • 屌丝神仙逛都市

    屌丝神仙逛都市

    一个出生于1103年的人在得到一本残缺的修真秘籍之后,靠着自己的努力修炼到了渡劫期,谁知在渡劫时却灰飞烟灭。在阎王的照顾下,他带着意识转世,从而可以继续修炼。借助前世对自然的感悟,三岁半的他就修炼到了灵寂期。一次乌龙的绑架事件,将他领上了一条诡异、离奇、笑料百出的修真之旅。
  • 校花与呆少爷

    校花与呆少爷

    苏凡对学校传奇女神楚七秋大胆表白,楚七秋前男友知晓楚七秋的真实身份后为获得身份地位再次回来,被楚七秋拒绝,竟丧心病狂的绑架威胁以获得巨额财产,苏凡为爱出击,楚七秋正视自己的内心感情,对前男友的绝望痛恨以及对苏凡的感动……
  • 气盖八荒

    气盖八荒

    一个修为低下的小子,因祸得福地捡到一部功法,从此过目不忘,从此纵横捭阖,从此以弱胜强,多少次化险为夷,终于踏上修炼巅峰!如果你大励志,从本书可以学到上进的梯子,如果你只想放松,从本书可以笑怀大开,如果你要炼功,此书亦有一鳞半爪!
  • 镇天域皇

    镇天域皇

    邵二,一个被丢弃的孤儿,捡破烂的农民工好心把他收养。由于养父工地受伤,被带回家乡。在一次争斗中,被顽皮的孩子打至假死,遇到游方老道士所救,拜为师。十多年后,邵二学艺有成,出门求学。天性善良,由于隐忍,被人欺辱。从而爆发出强大的能力。此后,遇到称为自己新生父母的家人,在他们的引导下,了解地球上人类能力的划分和极限状态。从而走向强大自身,施展抱负的强者之路。随后打破地球对自身的束缚,进入更加强大的空间。原来这个空间和地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地球上的爱恨情仇,依然会关联到自己。从而邵二,解脱自身,奔向更强的状态。等邵二站到人生的巅峰之时,却发现,更强的位面仅仅只是个开始......
  • 辄清

    辄清

    她苦苦恋他多年,却只因一个错误,被他扔进死尸水中浸泡49日。“你的心,为何如此狠毒?”他见她如同见阎王,恐避之不及。“我辄清明明白白做人,被你贬低得如此不堪,我却要像猪犬一般忍受着,你说这是为何?”她嘶吼着,早已不再是当年的笑靥如花。蝴蝶为花醉,花却随风飞;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她的一生,如同这朵悲怆的败花,随风而去,无人将她撰写,也无人将她藏于史书页。
  • 牧童传奇

    牧童传奇

    牧童遭遇诬陷,被发配至极北之地,却在此偶遇命中贵人。得到一身传承。至此开启了自己的逆袭之路……
  • 指尖微凉心微冷

    指尖微凉心微冷

    一层是一种挣扎,一层是一种蜕变,而在蓦然回首的痛楚里,频频出现的是你我的年华。时光错乱,人生错综复杂,生命轮回,挣扎与蜕变,年华已不再;谁在怀旧,那老纺车低吟;谁在哭泣,那泛黄的相片唱着催泪的歌曲;茫茫尘世中,孤单的自己静静伫立;手敲打着窗前厚厚的玻璃,凝望着,凝望寒冬的冰霜;岁月易逝,人易老,心儿易冷我返老还童的想着,去发现自己的脚步却在不断的向前走着,我发现我已经忘记了回头观赏走过的印记,却翩翩的有些印记你是不可能除去的,你的快乐有人可以分享这才是你最大的快乐,你的悲伤有人去分担才是你最大的幸福。是否有个人在你的记忆力或是在现在生活里和你一起在幼稚着,一起无忧无虑的疯着。
  • 鬼王溺爱废材四小姐

    鬼王溺爱废材四小姐

    纪涵,是现代杀手榜中位居第一,暗器,医术,样样精通,没有知道她的摸样,她的身份。只知道她杀人如麻,但却因为一次任务断送了自己的生命,再次醒来,却成为一个人人皆知的废材,受尽嫡女的欺辱,父亲的无视,被所有人嘲笑的废物,呵呵,她偏不相信,总有一天,她会让欺辱她的人,受到同样的惩罚
  • 改命之王

    改命之王

    人的命运如何改变?“现实”的定义又是什么?——看过这本书之后,你一定会有新的认识!一个自认为是董事长的人,醒来后却是个屌丝高中生,这是怎样的落差呢?然而,这却不是穿越!——而是现实被扭曲后的结果。成为命行者,用命术走遍天下!成为篡改者,任意转移时空,改变历史!成为命王,现实和虚幻任由改变!
  • 烟雨三国

    烟雨三国

    苏旦你可不可以不要假装,苏旦你可不可以不要逞强,苏旦你可不可以更勇敢。是不是得到的越多,反而越是更难过。看破三国,是不是就能参透红尘,哪怕参透红尘,又怎么舍得下你。爱到死心塌地才会自己为难自己,用血染永恒的离别,换来生爱的婉约。荒野的风又吹白一个冬,听远处晚钟为谁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