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400000051

第51章 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5)

僧肇佛学是建立在对般若中观学说比较正确地理解之基础上的。但他对佛教思想的阐述并没有机械地照本宣科,而是充分吸收融合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养料,在他的佛教哲学体系中,融合并吸收了大量中国传统的思想内容和思辨方法,特别是老庄玄学的思想。首先,僧肇关于般若性空的论述是围绕魏晋玄学的有无论、动静观、认识论、境界论进行的,是通过对魏晋玄学有无论、动静观上的实体性思维的批判而阐明的。同时,其佛学本体论、动静观、认识论、境界论的结构模式也承袭了魏晋玄学的理论结构。虽然僧肇的目的是以传统思想方法和哲学模式来阐发大乘佛学,但这种论述方式必然导致对传统思维方式的融合。其次,僧肇佛学承接了魏晋玄学关注本末、体用的时代理论主题,其“即体即用”的体用论,与老庄哲学试图将内在的精神超越以及关于宇宙人生的洞察落实到现实人生中,与魏晋玄学对举本摄末、以体统用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智慧的寻求,是相一致的。可以说,僧肇“即体即用”的体用论从般若中观思想出发具有魏晋玄学所没有的思辨高度,但其对传统人生价值追求的肯定,则无形中引导了中国佛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再次,僧肇本人对老庄玄学非常熟悉,这使得他能够在充分认识老庄玄学与般若中观学差别的同时,认识到两者对同一理论问题的不同角度的回答中存在着的融通的可能。比如,在佛教中,缘起论主要是为了论证说明万法性空,但缘起论和因果思想中毕竟提供了关于现象世界存在方式的观点,因此,僧肇在其思想中就很自然地将佛教缘起论(含因果观)与老庄玄学的气化论进行了类比和融合,提出了“审一气以观化”的说法;庄子的齐物论对现象世界提供了一种超越的眼光,而佛教的无我论、性空观目的也在于超越现象世界,所以,僧肇在论述过程中也很自然地从无我、性空的立场,得出庄子般的齐万物的结论,只是他更强调“齐万有于一虚”而已;道家随顺自然万物的态度主要是出于对个体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大乘佛教的随顺世俗则只是一种方便和权变,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度化众生,两者的目的不同,但在随顺世俗方面却具有相同之处,因此,僧肇在论述过程中,很自然地将道家自然主义的生活态度与佛教方便权变的观念进行了类比和融通,提出了“居动用之域,而止无为之境,处有名之内,而宅绝言之乡”的要求。僧肇佛学的圆融精神与其对中国传统哲学和般若中观学的人生价值追求以及认识思维方式的充分理解是分不开的,其立足于般若中观学说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融合,也是对印度佛学的包容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摄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竺道生早年曾从罗什学习般若中观学,晚年盛弘涅盘佛性说,其思想具有融合空有的特征。竺道生之前,慧远就已持泥洹常住之说。慧远的法性论虽然也受到了大乘“法身”等思想的影响,更多的却是小乘毗昙学与中国的玄学及灵魂不灭等传统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其所说的常住之涅盘或不变之法性,均有实体的意义。而竺道生却是在般若实相无相的基础上论证其佛性理论。

一方面,他从般若空观出发,认为万法“无有、无无,究竟都尽,乃所以是空之义也”。另一方面,他又以般若实相义去会通、发挥涅盘佛性论,认为无相之实相是万法的本体,这种无形无相、不可言说的实相在法曰“法性”,在佛曰“法身”,在众生则曰“佛性”。既然佛性即实相,是万法、众生与佛的共同本体、本性,那么,一切众生(包括一阐提人)当然皆有佛性。所以他说:“无我本无生死中我,非不有佛性我也。”竺道生在般若实相无相的基础上提出了“佛性我”,又进一步认为,众生之佛性由于妄想所蔽而不现,若去除迷妄,返本得性,体悟实相,便能解脱成佛。由于实相(佛性)并不是独立自存的实体,它不离众生万法而存在,与众生万法本来不二,因此,返本求性,体悟实相,实际上也就是众生自识本性,与法自然“冥合”。竺道生通过般若实相说把佛性、法性、众生与佛等同起来,把佛性作为众生的本性,众生的自性即是佛,其实际意义在于:把成佛从对外在宇宙实相的体认转为对内在自性(自心)的证悟,从而更突出了众生的自性自度。竺道生的这一思想对后来中国佛学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竺道生以般若实相与涅盘佛性相融通,将印度佛教空有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适应中土社会文化环境,实现了中国佛学从真空向妙有的过渡,竺道生融合空有的思想特征体现了其佛学思想的圆融精神,后世禅宗南宗融合空有的特征是对其思想倾向的进一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佛教为了在中土社会文化环境中扎根、传播和发展,偏重于依附、迎合传统思想文化,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出发来诠释并发挥佛教思想,因此,这一时期,中国化佛学理论的圆融精神突出地表现在佛教与传统儒道思想的融合上。正是在对佛教思想进一步理解消化、融合吸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围绕不同经典讲说的不同佛教学派,并到了隋唐时期,出现了建立在对南北朝不同学派佛学思想批判、总结、会通之基础上的宗派佛学。

二、在隋唐佛教宗派理论中的体现

隋唐佛学理论的圆融精神一方面体现在对佛教自身思想学说的融通和创造性诠释上,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对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融摄上。这里,我们主要以中国化最为突出的天台、华严和禅宗三个宗派的佛学理论为例来择要论述。

关于天台宗佛学理论中体现的圆融精神,我们主要结合天台宗的中心理论“性具实相”说来看其中体现的圆融性思维。天台宗认为,世界万法都是本来具足的,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当体就是实相(真实的相状),都显示了法性真如的本相,这就是性具实相说的基本观点。其义理主要又有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即“三谛圆融”和“一念三千”。

天台宗的“三谛圆融”思想是建立在“一心三观”基础上。所谓“三观”是指二谛观、平等观、中道第一义谛观,也作空观、假观与中道观。智所说的“一心三观”是区别于次第三观的圆顿三观,在他看来,一心三观是不历阶次于一心中同时观照空、假、中三谛。空同时即具假、中,而从空的角度来观照,假、中亦即是空,此为总空观,假、中也是如此,随举一观即具三观。一心三观的落脚点是观心法门。从根本上说,空、假、中只是对同一实相在不同层面的观照,因而虽有三谛的分别,其实三谛圆融互具。“一心三观”肯定主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或者说三种不同的认识思维视角认识现象世界的存在本性和存在方式,又强调这三种认识思维视角在“一心”当中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圆融一体的。由此肯定了主体认识思维的多维度,以及这种多维度之间的圆融互摄;“三谛圆融”则肯定了主体所获得的认识的圆融性。“三谛”是关于现象世界存在本性、存在方式的认识,三谛圆融强调空、假、中三谛在一念心中的圆融统一,空假中三谛的相即相通、圆融互摄,从一定意义上说,即是空与假的统一,本体与现象的统一、体与用的统一,无论是在文化价值取向上还是在理论思维上均体现了天台佛学的圆融精神。

“一念三千”也是天台宗的基本思想,它是智根据《法华经》的“十如是”思想发挥而成的。《法华经》认为可从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个方面来见证诸法实相,智强调“十如是”即体现了空假中三谛平等互具、圆融无碍的中道实相。同时,智认为,“六凡四圣”所见宇宙各不相同,由此则有“十法界”。这十界虽然因果各异、凡圣不同,但从根本上说,却是互具的,任举一界,即具九界。十界各各互具,成百界;百界中的每一界又各具十如是,即成千如。以百界千如与三种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阴世间)相配,便成“三千世间”。智认为,“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这就是“一念三千”。在说明“一念三千”时,智特别强调了一念与三千关系的不可思议,他从“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出发,强调“心”与“万法”的相即本具,圆融统一,反对将心与法割裂开来。

从根本上说,天台宗的“一念三千”与“三谛圆融”是相通的,虽然“三谛圆融”似乎更多地论证了法与法之间空假中三谛的圆融,“一念三千”则更多论证了心法之间的圆融无碍,但两者都是“性具实相”论的理论展开,都统一于“心即实相……心是诸法之本”的基本立场,体现了天台宗理论思维的圆融特色。“一念三千”思想中包含的“十界互具”与“介而有心,即具三千”的思想分别阐明缘起现象之间以及心与缘起现象之间的相互涵摄、圆融互具,虽然论说的方面不同,但在思维的圆融性方面则是一致的。应该承认,借助于对般若精神的深刻悟解与灵活运用,智的性具实相说达到了自佛教汉传以来佛学思维水平的很高层次。

关于华严宗理论学说中的圆融精神,这里主要就其法界缘起论略加阐述。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中国道家之精神

    道家精神是道家自身在孕育、形成、发展、流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精粹,道家所崇尚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大公无私、不争谦下、法天贵真等品格,不仅影响了古代帝王的施政理念和贤臣良将安民保国的行政方式,而且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热门推荐
  • 波外乐章

    波外乐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大腕

    重生之大腕

    重生平行空间,就不要逼我。那好吧,开启光环。那个谁,抄袭国外的经典攻击华娱,崇洋媚外啊,最可气的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咱就来一个明目张胆的抄袭。什么!来了一部催人泪下的西片叫板,必须还回去,看看催泪弹哪个好?《人鬼情未了》还是《泰坦尼克号》。打造民族品牌,就来一个《锦衣卫007》香车美女大帅哥,让全球震撼。
  • 乱战机器人

    乱战机器人

    “早安,天北”林渃对着短发女生女孩说道,短发女生挥挥过长的袖子,扑倒她的怀里“林渃早安!今天早餐吃什么?”她摸摸她的头。这样的日子过得十分平淡,没有讨厌的研究者,不用摆出冷冰冰的脸面对着愚蠢的猎物,现在只有一个天真的女孩在她的面前,她就是她的一切。乐极生悲就这么巧让她遇到,林渃死了,留下林天北。“林渃……如果我变强了……你会回来的对吧?”“喂,垃圾,死吧。”“林渃你赶紧给我回来啊……”“死去吧死去吧!”“我这是自欺欺人吧……”“我已经……坏掉了啊……”
  • 永恒神纪

    永恒神纪

    本是一破落家族的少主,却因一位神秘姐姐而改变了命运的轨迹。远古万兽,埋藏在无尽深渊中咆哮。魔神封印松动,转眼万年之后,又将发生怎样的改变?人,因失败而退缩。我,因失败而前进。坚持即是成功与永恒!
  • 飞来横夫

    飞来横夫

    登记结婚时发现自己是已婚身份怎么办?作为贾明决的未婚妻的白小帆遇到的正是这个问题。她怎么不知道一个人也可以结婚?!“白,白,白小帆同学,你的狗屎运也太壮了吧!”“确实是狗屎运。”“绝对的极品金龟婿呀!”“没错,龟!”别称王八。“花样美男啊!”“花!”可不是嘛。
  • 三秦记

    三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山豪气

    江山豪气

    这是一段穿越到异世的热血传奇!有征战沙场,有庙堂斗智,有江湖风雨,有爱恨情仇......最后,当帝国大厦将倾之际,是他率领一支威武之军,以勇猛无畏的决心,誓死捍卫着帝国的寸寸山河与可敬的苍生......******PS:本书是热血爽文,预估会写七卷。不过,第一卷的前半段,各路逗比人物会轮番登场,无节操无下限的卖萌,so_读者君阅读请慎重啊…..
  • 三更回魂记

    三更回魂记

    江城中心医院附近一家KTV发生火灾,老板和一个员工被烧死,但是一年后多人在深夜看到这位老板的身影。接着医院附近一家网吧又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到楼上的宾馆,一位男性客人被烧伤,醒来之后言行举止却突然如同一个女人。类似还魂事件不断地发生,整个江城的一千万居民开始人心惶惶。这一切究竟是鬼魂作祟,还是从医院里爆发的新型感染病毒?
  • 修炼你的独到之处

    修炼你的独到之处

    本书针对会计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及其思想动态,回答了他们最为关心、关注、迷茫和困惑的若干热点问题。
  • 双界灵

    双界灵

    在人间游荡许久的亡魂林宇魁被引渡回阴间,为了找寻自己的死因,他选择当个活死鬼,并且应聘上阴差一职。就这样,他在人间和阴间来回,用阴间赋予活死鬼的不可思议力量,治坏人,斗恶鬼。既然不能继续做人,那就做一只强大到无需害怕死亡的活死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