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300000009

第9章 道家的形成发展(3)

《老子指归》阐述了天地万物以“道德”为指归的道理,该书卷十二说:“道德之教,自然是也。”在作者看来,道体虚无,因其虚无而能生万有。此外,该书还使用了“气”、“和”、“自然”等一系列道家学派常用的概念。在社会治理方面,该书继承了黄老学派“无为而治”的传统,肯定“无为”之道乃是“有为”之君成功之主、政教之元、变化之母,进而强调君臣万民当守其“分”。

5.《太玄》

这是严遵的学生扬雄的着述。扬雄(前53年-后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郫县)人。班固《汉书·扬雄传》称之“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无)为”,可见他本来就喜欢道家之学。根据《汉书·王贡两龚鲍传》的记载,严君平在成都讲授老子《道德经》,扬雄在少年时期就跟随严氏游学,后来扬雄多次对朝廷“在位贤者”称赞严君平的德操,足见他对严君平的推崇。正因如此,扬雄受到严君平的思想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扬雄精于辞赋,作《反离骚》以悼念屈原,复作《广骚》等以抒怀。他博学,通天文历法,作《太玄》、《法言》以畅其志。

后人尊《太玄》为经,故又称《太玄经》。是书与大《易》有殊途同归之美。

宋代司马光作《太玄经集注》,颇赞赏之,以为《太玄》“昭则极于人,幽则尽于神,大则包宇宙,细则入毛发”。在司马光看来,扬雄的《太玄》探幽索隐,理包大小。此等赞叹之辞表明司马光对于《太玄》一书的高度重视。关于《太玄》的思想旨趣,朱熹在《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七有一段评价:“扬雄则全是黄老。

某尝说,扬雄最无用,真是一腐儒。他到急处,只是投黄老。”朱熹是站在儒家立场来评价扬雄的,他批评扬雄是“腐儒”,足见《太玄》很不合其口味,但朱熹指出扬雄的《太玄》“全是黄老”却又道出了该书的基本思想立场主于道家黄老学。

汉代的黄老学派注重注释《老子》。除了《老子河上公章句》以及严遵的《老子指归》之外,还有许多同类型的着作问世。《汉书·艺文志》着录了《老子邻氏经传》四篇、《老子傅氏经说》三十七篇、《老子徐氏经说》六篇、刘向《说老子》四篇。此外,《隋书·经籍志》也载有汉虞翻注《老子》二卷,汉长陵三老毋丘望注《老子》二卷等。倘若进一步追溯,就可以发现,学习《老子》在汉代成为一种时尚,许多士人都雅好《老子》,将之作为生活的指南。《后汉书·淳于恭传》谓淳于恭善说《老子》,清静不慕荣名。《后汉书·范升传》称范升习《梁丘易》及《老子》,教授后生。而《后汉书·独行传》言及向栩少为书生时,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反映了《老子》一书在社会中的广泛影响。

(二)魏晋玄学

秦汉之际道家黄老学派的发展繁荣虽然也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总体上看是有深厚文化基础和社会需求的,故而积累了丰硕成果。经过了汉末的政治动荡之后,道家发生转变,这就是由秦汉之际的黄老学衍生为魏晋玄学。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何晏、王弼、竹林七贤、裴等,他们推崇《老》、《庄》、《易》三玄,并以之为思想资源,故而有“玄学”之名。魏晋玄学探讨的范围颇广,后人对其思想特质的评论存在不同看法,但其以道家思想为核心则是不言而喻的。

汤一介认为魏晋玄学是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企图调和儒道,会通“自然”与“名教”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它所讨论的中心为“本末有无”问题,即用思辨的方法来讨论有关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问题,也就是说表现为远离“世务”和“事物”的形而上学本体论问题。魏晋玄学大体经历了正始、竹林、元康、东晋四个时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开创了“正始玄风”。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说:“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本是无,即无形无名之“道”;末是有,是有形有象的现象世界。

在王弼看来,“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王弼《老子注》第四十章注)。“无”与“有”的关系是“凡有皆始于无”(王弼《老子注》第十六章注)。在言意之辩方面,王弼提出“得意忘言”与“得意忘象”的思想。所谓象是卦象,言是卦辞,意是卦象或事物的意义。他在阐释《周易》时指出三者间的关系是:“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周易略例·明象》)就言与象而言,象是本,言是末,言以明象;就象与意而言,意是本,象是末,明象以得意。不可执着于象或言。他说:“故言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在存意,得意而忘象。”(同上)在名教与自然方面,王弼持“名教出于自然”的看法,亦即名教是自然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他说:“夫载之以大道,镇之以无名,则物无所尚,志无所营。各任其贞事,用其诚,则仁德厚焉,行义正焉,礼敬清焉。”(王弼《老子注》第三十八章注)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形成“竹林清流”。阮籍以自然为天地存在的常态,天地以自然为属性。他说:“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自然者无外,故天地名焉。

天地者有内,故万物生焉。”(《阮籍集·达庄论》)嵇康将“自然”导向养生,他认为,“不祈喜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嵇康集·养生论》)。嵇康将清虚寡欲作为养生要诀,他说:“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同上)否则“欲胜则身枯”(《嵇康集·答向子期难养生论》)。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他们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纯朴至善的,仁义道德反而是有害于这种自然本性的。嵇康说:“然则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经;全性之本,不须犯情之礼律。固知仁义务于理伪,非养真之要术;廉让生于争夺,非自然之所出也。”(《嵇康集·难自然好学论》)阮籍甚至说:“汝君子之礼法,诚天下残贼乱危死亡之术耳!”(《阮籍集·大人先生传》)元康时期,以裴、郭象为代表,酿成“西晋玄思”。裴创作《崇有论》以回应当时世俗因尚无为而走向反对有为、因尚自然而走向反对名教的现实,所以他说:“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他强调了“济有者皆有”的看法。郭象也明确指出:“非唯无不得化为有也,有亦不得化为无矣。”(《庄子·知北游注》)进而提出了“独化”论。

他认为万物既非生于有,也非生于无,而是“未有不独化于玄冥”(《庄子·齐物论注》)。换句话说,万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是无原因、无目的、无条件,自然而然地创造出来,是谓“万物皆造于自尔”(《庄子·达生注》)。郭象进而提出“名教即自然”的观点,其含义是说:“捐迹反一”,即仁义礼教仅为圣人之迹,不足恃,而应顺应自然以行事,故而他说:“率性而动,无常迹。”(《庄子·天地注》)东晋玄学以张湛为代表,他着有《列子注》,还曾编撰《养生要集》。他的思想以“超生死,得解脱”为主题,融合了王弼的“贵无”与郭象的“独化”思想。他说:“有之为有,恃无以生。言生必由于无,而无不生有。此运通之功必赖于无,故生动之称,因事而立耳。”(《列子·天瑞注》)在张湛看来,“有”只是依“无”而生化,而“无”则是“有”的生化之本。无是不生有的。那“有”又是如何生呢?他说:“忽尔而自生,而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生,生则本同于无。”(《列子·天瑞注》)“无”亦即“太虚”,为万有的生灭提供了场所,因此,“至无者,故能为万变之宗主也”(同上)。

从上面的阐述可知,魏晋玄学各派虽然存在着种种不同见解,有的甚至针锋相对,但基本上没有离开道家立场。无论是“贵无论”、“崇有论”之辩,还是“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玄冥独化”之义,都是以老庄玄理为根据而进行的思想发挥。这个时期留下的诸多着作丰富了道家的理论宝库,尤其是王弼的《老子注》以及《周易注》不仅在道门授受不绝,而且渗透于儒家系统,故而为后人所高度重视。

(三)隋唐重玄学及其他

隋唐时期,道家因李氏王朝推崇道教,其经典得到了空前的重视,道家思想进一步传播到各个社会阶层,对当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唐玄宗时,《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经典被封为《道德真经》、《南华真经》、《通玄真经》、《冲虚真经》,还设置了“崇玄馆”,推行“道举”制度,令学子研修如上作品,“每年准明经例考试”(《旧唐书·玄宗本纪》)。在唐高宗时,《老子》甚至被列为士人考试必读之书。唐代的帝王将相大多深明道家“无为而治”的玄旨,并且身体力行之。唐太宗指出隋朝灭亡乃在于隋炀帝贪恋美女珍玩且穷兵黩武,所以其治国反其道而行之。他说:“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贞观政要·政体》)在吏治方面,他发挥了黄老道家“君无为,臣有为”的思想,认为百官“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道士出身的魏徵更是深明道家“清静以为天下正”的道理。他说:“隋氏以富强而丧败,动之也;我以贫穷而安宁,静之也。

静之则安,动之则乱,人皆知之,非隐而难见也,非微而难察也。”(《贞观政要·刑法》)清静其实便是“无为而治”的精髓,魏徵在贞观十年四月的一次上书中全面细致地阐述了这一精髓。他说:“人主诚能见可欲而思知足,将兴缮而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雍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兼是十思,而选贤任能,固可以无为而治,又何必劳神苦体,以代百司之任哉。”他提醒君主:生活上要知足知止;待人上要防自是之病、明损益之道、有自知之明;行事上不越俎代庖,行无为之治。这种主张显然与黄老道家思想共通。唐玄宗还亲自注疏《道德经》,标举《老子》为“家教”,认为它“内则修身之本囊括无遗;外即理国之方洪纤毕举”。此外,陆德明、魏徵、傅奕、颜师古、成玄英、李荣、马、陆希声、杜光庭等人都注解过《老子》。其中最为独特的是成玄英、李荣等人发挥了“重玄之道”。到了唐中后期,道家的自然哲学与社会批判思想再次成为刘宗元、刘禹锡、罗隐等士人援道入儒的武器,表达了他们改革现实的诉求,主要代表作品有《天对》、《天说》、《谗书》、《两同书》等。至于道门中人则更是积极弘扬道家思想,比如《无能子》、《化书》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可谓入木三分。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的道医孙思邈,他秉承道家“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形成了“养性”为主的养生理论。

这里,我们拟以重玄学为代表来谈唐代道家。重玄学是道家学者注释《老子》的支流之一,该派以魏晋时期的玄学成果为基础,适当借鉴佛教中观宗的思想方法,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道家学说。道家文献记载,早在东晋时期,孙登即“托重玄以寄宗”,诠释《老子》,开创了重玄学先河。到了唐代,重玄学力图超越魏晋时期的玄学贵无、崇有二论,讲究有无双遣,不滞于有无,从而实现精神自由。高宗武周时期,核心内容演变为道性论和心性修养,成为道教炼养的理论基础,进而开创了道教内丹道的风气。

成玄英在诠释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时指出:“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士,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行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去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他看来,偏执于有无任何一方都是滞,而如果执着于有无分际的混同,其实又会是一种不滞之滞。故而,只有超越有无,最早实现超越的超越,才能实现心灵的空寂和灵明。对此,李荣以病与药为喻,形象地解释了重玄之道。他说:“道非偏物,用必在中,无必有有;中和之道,非有非无。有无既非,借彼中道之药,以破两边之病。病去药遣,偏去中忘,都无所有。”有与无各为一偏,是为病,而中和之道则是药,正如药在治愈疾病中消亡一样,中道之药在治有无之偏中消融,自然没有任何阻滞,精神就逍遥自在。

成玄英以重玄方法将《老子》各章分为几个层次,以明老子之玄旨。比如他在《和大怨章》中说:“第一明虽离二边,未阶极道;第二明圣虚会,妙契重玄;第三辩有德无德,忘执之异。”李荣在诠释“无为而无不为”时说:“夫欲去有累所以归无为,而惑者闻无为,兀然常拱手,以死灰为大道,土块为至心。恐其封执无为,不能悬解,故云无为而无不为也。无为而无不为,非无为也;有为而归无为,非有为也。此则为学为道,道学皆忘,唯动与寂,寂动俱息也。”在李荣看来,无为而无不为便是重玄,既不是无为也不是有为,而是有为无为皆忘的境界。可见,“无为而无不为”其实是对“无为”(即玄)的超越,即玄之又玄。

同类推荐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本书内容包括:“悟心悟性:找到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悟苦悟乐:做苦海中一个快乐的人”;“悟富悟贫:不要让自己做一个心理的穷人”;“悟生悟死:正确面对生死”等,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禅宗故事,讲述大忙人应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的人生哲理。
  • 禅宗的基本常识

    禅宗的基本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了禅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禅宗的创建发展,还介绍了许多为禅宗作出贡献的高僧和一些著名的丛林清规的知识以及阐述禅宗文化的各个方面等同时还精选了历代许多富含深刻哲理寓意的禅宗公案。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本书为社会议题探讨,此类别收录了大师八篇言论,包括有大师对环保、经济以及自杀的防治与女性问题等提出的应对之道。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古兰经概述

    古兰经概述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一千多年了,从过去到现在,真正懂得伊斯兰教的人力数不多。正是这个缘故,伊斯兰教在解放前曾长期遭到一些教外人的误解和歧视,甚至还引起过多次惨痛的流血教案。
热门推荐
  • 菜根谭全书(第二卷)

    菜根谭全书(第二卷)

    本书是一本三百多年前的一位退职隐居官员的人生处世经验的总结。它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共360条,文字皆由排比对仗的短句组成。除作者自己的心得外,有些也从先哲格言、佛家禅语、古籍名句、民间谚语中演化而来。本书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问题。
  • 阆山梦

    阆山梦

    没什么介绍,想破头想的介绍,你们也未必肯看。反正,这是一个跟套路都不一样的硌。
  • 王源之樱花恋

    王源之樱花恋

    相遇不必太早,只要刚好。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才走到一起。樱花作证,他们互相承诺,不离不弃。
  • 再见花子小姐

    再见花子小姐

    陈冬尔,大学毕业经历了一场穷小子遭遇白富美的初恋。他一直放不下过去,以至于每一场恋爱都以分手告终。在朋友的撮合下,他开始和方小方约会,等他意识到依然无法给对方全部的心意,他主动结束了关系,却也引来了方小方的表姐陶欣的记恨。因为工作的关系,陶欣不得不与陈冬尔共事,在慢慢地接触熟悉后,陶欣逐渐抛弃了成见,而陈冬尔也对坚强独立的陶欣有了好感。但陶欣有着交往12年的男朋友,陈冬尔也无法逾越花子的魔咒,两人兜兜转转,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悲喜,但始终离情侣一步之遥。陶欣想帮助陈冬尔走出过去的阴影,背着他在网络上发起“寻找花子”的活动。而当花子最终出现时,一个隐藏了十年的秘密浮出水面……
  • 花开予她

    花开予她

    时间过得很慢,仿佛青春是永恒。我们活在永恒的时光里,有人躲在角落,不愿呼吸新鲜空气;有人捧着阳光,却温暖不了内心。少女收割者伊凡的青春轨迹像一颗不寻常的卫星,在浩瀚的星空中划出一道单行的轨迹,与大众情人乔伊从校花时代走到了欲望都市。他和她,他和他,她和他,她和她,是亲情的交织、是爱情的火花、是身体的背叛,一切悄无声息的在金钱大厦的天台上演,一切又因为一场悲剧轰然坍塌,没有了万丈光芒转身走向万丈深渊......也许这个夏天最后的礼物就是这一场措手不及又酐畅淋漓的暴雨。紧接着又是秋天到来。欢迎加入梦境,群号码:391082674,希望每一个读者会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梦。
  • 撩宠学渣:叫兽求放过

    撩宠学渣:叫兽求放过

    季清:地产大亨独子,冷面教授,腹黑总裁何苗子:最强钉子户,最渣学生,专业跑腿他说:“没有拆不掉的房子,只有不努力的开发商。”她说:“没有被拆掉的房子,只有不努力的钉子户。”季清又高又帅又有钱,可唯一的遗憾是他患有先天性残疾——面瘫何苗子开朗活泼懂礼貌,但比较令人扼腕的是她有毛病——缺根筋【小剧场一】某男指着桌上的白色信签纸,隐忍着怒气:“有人给校长写信,说我骚扰女学生?”某女双手打绞,表情无辜,抵死不认:“不是我写的。”某男一字一顿地说道:“我有说是你写的吗?”某女无语凝噎,满脸黑线~【小剧场二】某男手指轻快地敲着桌子,语气轻快地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只上过一节《中外建筑史》。”某女努力回想,唯一去的那节课连老师的脸都没看清就溜走了。某男狡黠一笑:“根据学校教务处规定点名三次不到,取消考试资格。顺便说一句,重修课的老师也是我。”某女嘴角抽搐,表情扭曲~【小剧场三】某男坐在椅子上,头也不抬,颐指气使地吩咐道:“实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跟着我去拆迁。”某女一脸惶恐:“拆哪啊?”某男眉头深锁,目光如炬:“你家!”某女呜呼哀哉,倒地不起~
  • 篆魂

    篆魂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然而在魂界,他却明白了魂者不仁,同样可以弱者为刍狗。他不能成为魂者,可他也不想成为弱者。他想活下去,还要活得更好。故此与天斗,其乐无穷。
  • 无厘头的你

    无厘头的你

    见习医生华商是一个画盲,毕业作品因为要交人体解剖图。没办法,华商经过彻夜奋战画了幅漫画。结果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
  • 总裁,就要吃定你

    总裁,就要吃定你

    他是凉城第一人,甚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从来没有人见过他的真容,只知道他二十几岁就拥有了庞大的家业。是女孩子们心中的男神。她是落魄千金,一个从天上掉到地下的女孩儿,她从前是高高在上的小公主,到现在的穷苦女孩儿。从来没有人知道过她的苦,人人都要嘲笑她。她说恋了你这么久,我才懂得放手。而他却是冷酷一笑。她还说过我已不是当初的小女孩儿,却是你曾经的唯一。而他却连头也不回的走了
  • 候补局长

    候补局长

    《候补局长》:揭秘大西北环保迷局,洞察贫困县官场生态。谁在挑战公仆的无上荣誉?谁在高唱草原文明挽歌?这是一场真实的官场斗争,两位候补局长之间正与邪的较量,惊心动魄;面对西部草原文明的日渐衰落,又有谁能拯救呢?本书将官场与环保迷局结合起来,反映了深刻的社会主题。《候补局长》以天龙市社会事务局局长退休导致的职位空缺为引线,描述了一幕幕激烈的官场争斗、一场场险恶的环保迷局。其中正义与邪恶、良知与私欲、清廉与贪腐的交战,随着作者朴实沉稳的叙述,如同一条掩藏在大山深处的涓涓细流,渐渐明晰地显现在阳光下。绮丽迷人的西部风光、浓郁淳朴的民俗风情,使这部小说具有独特的西部韵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