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300000038

第38章 道家的治国方略(3)

《淮南子·泰族训》说:“治国,太上养化,其次正法。”道德教化还是治国的首位,其次才是法治。“君主秩序的社会调节手段是:道德。道德是封建君主秩序运行的重要机制。道德即规范人际关系的体系。君主秩序下人们行为最强大的约束力量来自于道德,道德是评价、审定一切生活的杠杆。社会规范的核心是道德,风俗习惯围绕道德并服务于道德,法律是道德规范的提升。君主秩序下道德的核心在于以人际关系统领事由,而非以事由统领人际关系。”道家的道德教化包含自我修养与教化他人两方面。“德积者昌,(殃)积者亡。观其所积,乃知(祸福)之乡(向)。”(《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因为道家认为统治者是民众社会行为和个体行为的引导者,他们应当以身作则,并且身教重于言教。当然,道家在讲究德治为本的同时,也注重法治。

(一)道法相济的治国之术

道家在探索“道治天下”理想社会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法”是沟通理想与现实的桥梁,也就是说,通过“法”来显现“道”,从而产生了道法相济的治国方略。

法是道的落实。《鹖冠子·度万》曰:“守一道制万物者,法也。”《鹖冠子·环流》又言:“惟圣人究道之情,唯道之法,公正以明。”“道”运行成“法”,如北斗斗柄指向不同形成春夏秋冬一样,是“公正以明”的。这也就是“道生法”的确切含义。

1.“法”的创造主体:执道者生法

道家进入战国以后,正如儒分为八,墨分为三一样,道家至少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是继承老子“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一是继承老子“修天下”的治国思想。前者如庄子,后者历史上称为“黄老之学”,学术界或称之为“黄老道家”以与老庄道家相区别。黄老道家对“法”上的态度,扬弃了老子“法令滋彰而盗贼多有”的重道轻法思想,通过“以道论法”的方式,走向“道法相济”的道路,适合了时代需要。当然这样的区别是大略的。两者的思想具有相当的共通性。《黄帝四经》指出:“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黄帝四经·经法·道法》)“法”从原理上是根源于道,因为道含规律、法则之意。“道生法”,表明“法”是道的法则、规律这一层意义独立化的结果。当然“法”的独立化过程是由“执道者”——君主来实现的。他创造了法,并以它来规范天下,从而治国有了具体依据,不会迷惑了。所谓为“不惑”就是“法度者,正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乱也”(《黄帝四经·经法·君王》),“案法而治不乱”(《黄帝四经·称》),法度好比规和矩,规矩可致方圆,法度可正天下。《黄帝四经·十大经·五政》说:“左执规,右执矩,何患天下?”《管子·任法》更明确提出“夫生法者,君也”的深刻见解。

《淮南子》继承了《黄帝四经》君王立法的思想,进一步明确指出:“法者,非天堕,非地生,发于人间,而反以自正。”(《淮南子·主术训》)认为“法”的产生根于社会(人间)的存在,法产生后,人们通过法以规范自我。有了法,就为君主治世提供标准和依据,故曰:“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法律面前,不因尊贵卑贱而有所不同,只要违法必当受惩,相反的,即使是一个小人,只要他行事合乎法度,也不能说他有罪。只有这样,才能“公道通而私道塞”(《淮南子·主术训》)。

2.“法用则反道”的道法相济思想

黄老道家以“道生法”的观念,开启了自然法与人类法统一的思想。“道”自己的法则(自然法)是君王制定人类法的依据,而且,人类法又是以自然法为归趋。英国学者布莱克斯东认为,自然法在“整个地球上,在所有国家,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约束力。任何人类法如果同它相抵触,都是无效的;而人类法中的那些被认为是有效的法律是从这个原始法中直接或间接地汲取力量和全部权威的”。在道家的视野中,道治与法治是治世的不同层次。道治是高层次的治术,因为“道用则无为而自治”,“道行于世,则贫贱者不怨,富贵者不骄,愚弱者不慑,智勇者不陵,定于分也”。以道治世,民自为自和,即“无为”。而“法治”不及“道治”,因为“法行于世,则贫贱者不敢怨富贵,富贵者不敢陵贫贱,愚弱者不敢冀智勇,智勇者不敢鄙愚弱。此法之不及道也”。法是一种有为,使民不敢。相比而言,法亦可治世,只不过,法是以威慑力使民不敢为;而道治则是以感召力使民无所为,却无所不为。不过,道治与法治并不排斥,而是相互为用。甚至法就是道本身,因为法显而道隐,道体法用。《管子·任法》就认为“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尹文子经过深入具体地考察后指出:“道不足以治,则用法;法不足以治,则用术;术不足以治,则用权;权不足以治,则用势。势用,则反权;权用,则反术;术用,则反法;法用,则反道。”当道不足以治世的时候,可以运用法术权势(可统称为法),而势权术法的不断复归即“反”(通“返”),必将返于道。因此,在社会生活中道法可以并举,以道制法,以法显道。

法之用可以平乱趋治,因为“以法定治乱,以简治烦惑,以易御险难。以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归一者,简之至;准法者,易之极”(《尹文子·大道上》)。法的确立,就有了统一的标准,所以至简至易。在尹文子看来,“政者,名法是也”,就是说政治不过就是名分与法术。“有名法治国,万物不能乱。”政治不过是求“无事”。而法的作用表明政治也会失治,至于“用兵”之事则说明法也会失效。“法”与“兵”都不是为了取强,而是为了达到“无事”,不得已而为之。

“法”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毕竟不可与道同等。道是本,礼法仁义为末。本末并用,方是治道。《庄子·天道》:“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刑名比详,治之末也;钟鼓之音,羽旄之容,乐之末也;哭泣衰绖,隆杀之服,哀之末也。”不过“此五末者,须精神之运,心术之动,然后从之者也”。就是说应当有意识地将它们纳入“道治”的范围之内,不与道相抗。大体上“五末”都有其局限,不可依赖,也不可没有,必有其度以用之。比如严刑峻法未必有益于治,反而可能导致百姓无所畏惧的动乱局面。

其实,庄子后学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才提出了克服“五末”局限性的方法,那就是“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道家并没有简单地抛弃仁义礼乐,而是指出它们的局限,认为只有以道来统率,做到合规律性(即道,即理)与合目的性(即德,即和)的统一。如其不然,就会“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庄子·缮性》)。

3.“法者,治国之具”

《淮南子》指出:“法者,治之具也,而非所以为治也,而犹弓矢,中之具,而非所以为中也。”(《淮南子·泰族训》)作者旗帜鲜明地强调了法的职能即治理社会的工具。那么,“法”是什么呢?它何以成为“治国之具”呢?

第一,“不法法,则事无常”。

要知道法何以成为治国的工具,最切实的途径就是考察没有法的情况。《管子·法法》指出:“不法法,则事无常。”不运用“法”,行事就没有应该不应该,也就没有是非了,因为“是非之分,以法断之”(《黄帝四经·经法·名理》)。更严重的是,没有了法,可能导致社会动乱。《淮南子·主术训》一针见血地指出:

“所谓亡国,非无君也,无法也。”

道家提出“道生法”思想,目的在于维护“法”的权威性。道既然是至高无上的,作为道之体现的“法”就像道一样具有不容质疑的客观性,成为判定是非、得失、曲直的度量与标准。道家常以“度量”、“权衡”等工具来比喻“法”,其实就是强调了“法”的普适性。《黄帝四经·经法·道法》有言:“称以权衡,参以天当,天下有事,必有巧(考)验。事如直木,多如仓粟。斗石已陈,则无所逃其神。故曰:度量已具,则治而制之矣。”如此看来,“法”是对道的认识由“质”到“量”落实的过程,这反映了战国时期道家由老子的务虚体玄到黄老道家经世治国的转变。

对道的认识从侧重“本体”、“本原”转变为“规律”、“法则”的认识,体现了道家努力将道的客观性落实在现实生活中,试图为生活提供制胜法则。所以常把“法”与“度”连用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概念。“法度者,正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乱也。”(《黄帝四经·经法·君正》)第二,“使法择人”,“使法量功”。

明君立法,可以明确君、臣、民的行事规范。法成为君臣民共同的游戏规则。

《管子·任法》指出:“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立法权虽然在君王手里,但是君王立法应该体现百姓的意志。《管子·法法》指出,“法爱于民”。臣下是法的执行者,君王立法后往往对法的执行起监督作用,而真正的具体操作者是臣子。但这不等于说,法只是治民而不能治君臣。黄老道家强调君臣自身首先得知法、守法、用法。“是故先王之治国也,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故能匿而不可蔽,败而不可饰也,誉者不能进,而诽者不能退也,然则君臣之间明别,明别则易治也。主虽不身下为,而守法为之可也。”(《管子·明法》)凭借法,就可以做到赏罚分明。功过、毁誉都可以得到分别。有了法,“百姓辑睦听令道法以从其事”,“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管子·任法》)。这样,君王就可以轻松治世,无须事必躬亲。道理在于“上有法制,下有分职”(《管子·君臣上》)。有了法,对百姓当然也是有利的。“明王在上,道法行于国,民皆舍所好而行所恶。”(《管子·法法》)这是因为黄老道家认为人总是趋利避害,总是有许多欲望的,而这些欲望往往与公共利益产生冲突。解决的办法,就是立法使民自我约束,所谓“民皆舍所好而行所恶”(《管子·法法》)就是此意。

4.“法”实施的注意事项

法毕竟是由人来实施的,无法像道那样自然而然,无须调控,因此常常会发生偏差,所以实施需要密切注意防止失道。

第一,有法必行。

同类推荐
  •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当代博古通今的大德净空法师于世界各地弘经演教四十多年,提出“佛教”乃“佛教教育”的正名之说,即他所认为的佛教也是孔教(孔子教育)。本书为净空法师几十年来弘经演教、启迪人类智慧的基础性的妙语菁华要录,包括佛教常识、修行、养生、礼佛仪式等内容。
  • 老子与神话

    老子与神话

    本书从神话研究的角度,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解析《老子》这一中华经典的人类学内涵。首先避开了学术界一贯采用的从哲学到哲学的“便道”,而是以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和材料作为参照,对《老子》一书中的神话思维、道与永恒回归神话、《道德经》的母神原型、祭祀王和大母神崇拜等做了追本溯源式的哲学通解。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语》精选流传禅林、脍炙人口的禅宗格言名句,结合富有启迪性的禅门智慧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体悟与诠释,将禅语的精髓要义,呈献于读者面前。全书语言精警凝炼、形象明快、雅俗共赏,能让读者准确全面、生动亲切地领悟、欣赏经典禅语的言外之言、味外之味、韵外之韵,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浮躁烦扰的现实社会中,《经典禅语》将带领读者感悟禅门智慧,培养禅悦心态,为红尘浊世中迷失自我、喧嚣烦躁的现代人找到安稳身心的家。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热门推荐
  • 寒雾之后

    寒雾之后

    金三角,毒枭盘踞,军火走私……繁庶江市,周,李,沈,刘,四足鼎立。她是沈家养女,因爱上名义的长兄,被处以“一尸两命”。被金三角霸主大周先生救起,助其重回江市。硝烟中滋生的爱,注定危险猜疑,一次次克制,一次次亲密。爱非爱,恨非恨,当恩情转为利用,当沈牧清质问周征:“你凭什么认为我像条狗般被你救起,就该像条狗般被你丢弃?”波诡云谲的金三角,这一次,爱情又能否抵得过利益?
  • 最强透视高手

    最强透视高手

    【免费】吸收女人阴气来提升修炼速度!刘逸偶得龙血,修炼龙诀,眼能透视,耳听八方。龙血至阳,遇阴则涨,于是他每天绞尽脑汁接近美女,采阴补阳,而且越漂亮,越纯洁的女人阴气越盛。
  • 魔皇倾世

    魔皇倾世

    她,34世纪的杀手女皇,悲催的被雷劈死后穿越到一个异时空,得知自己的身份不仅是大陆修炼者厌恶唾弃的魔皇,还是被神界追杀的……管你前方有多少荆棘,她携手她捡来的妖孽共战世界之巅!
  • 一世情殇换你武媚一生

    一世情殇换你武媚一生

    万里江山不过云烟过眼,金銮大殿也不过是轻描淡写。锦秀山河中你笑嫣如花,然而,你又可知命远的魔掌早已伸向你的喉径。尽管后世王朝中男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权而对你唇字诛讥,但是在历史的舞台上你依旧是光彩夺目。这一代女皇的称号,有多少是无奈多少是你原本就已预谋已久的,又或是这一步一个脚印都只是你顺着历史的巨轮而留下的,是喜是悲,是乐是忧,都留给后人众说纷纭,你也不过武媚一生罢了…(此文纯属虚构,并不是真实历史!!!!)
  • 娱乐全球

    娱乐全球

    这是一个重生者混迹娱乐圈的YY故事,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华语娱乐,你也可以看到亚洲娱乐,你同样可以看到欧美娱乐,重生了,我们的口号是:YY无极限,节操无下限!于是林明重生了,然后……(重回都市题材,幼苗期,各位多多支持,有兴趣也可以看拙作《重生香港做大亨》,百万字完本,都市题材人品保证!)
  • 上苍之巅

    上苍之巅

    再临诸天,以我帝血染青天。星辰变幻,为我真意,星宿阵列,为我阵兵,兵锋所指,有我无敌,横推世间敌。“人欲静而风不止,要战,就战他个天翻地覆,生当人杰,死也鬼雄。”——童战!
  • 流火情钟

    流火情钟

    残缺但幸福的家庭造就了颜锦特立独行的韧善性格,但妈宝男洪远让颜锦对爱情越发淡然。一次偶遇让秦毕成得见颜锦又奸又萌的一面,相熟后两人很是合拍,卓颖不甘被秦毕成冷落,处处心机针对颜锦,眼里无沙的颜锦远赴南方充电。再回平城,颜锦越发恬淡柔滑,唯一不变的是她的善良风趣。富二代钟勇对她死缠烂打,秦毕成的爱情更显危机。颜锦的奇葩大姨见缝插针地干涉着她平静的生活。金钱、地位乃人世流火,流火中的亲情、爱情,聪明善良的颜锦,有着什么样的抉择?
  • 穿越之不做皇后做皇上

    穿越之不做皇后做皇上

    意外的穿越令人有些措手不及。在这个看钱、看脸、看胸、看身份的架空时代里如何生存下去。无奈下做起了打劫的生意,没想到第一笔生意就遇上了不可得罪的人物。被抓进了狱牢,聪明如她又开始了说书职业。在狱牢里混的那叫一个得意。……被皇帝召唤?侍寝?No!no!no!有这等好事?不用献身就可以成为皇后?No!no!no!“我要当皇帝!”
  • 游仙陆离

    游仙陆离

    一个孤独的游仙,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飘零的社会四处飘荡。好像心里缺少了点什么。放不下。
  • 侦案倒计时

    侦案倒计时

    她是不经世事的小法医,他是隐匿的实验师。见到死亡就两眼发光,尸体是她的所有物。一桩神秘案件,她成为他的专属法医;一次偶然意外,他成为她的结婚对象。“半年专属法医换一辈子的结婚对象,你说值不值?”他在她耳边轻喃。“挥一下解剖刀换一辈子的太监生活,那你说值不值?”“……”禁欲系神探VS超软小法医【冷门悬疑文新尝试,全本免费,求意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