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7900000001

第1章 序言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印装差错负责调换史潮与学风前言前言学者治学离不开所处的环境。这种环境有大小之分,其小者即个人的工作条件,而其大者则为其所置身其中的时代。学者治学不能脱离时代,正如胎儿不能离开母腹一样。《红楼梦》中的妙玉,自称“槛外人”,似乎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但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正如鲁迅先生在《论“第三种人”》一文中说到一些生活在虚幻之中的人时所说的那样,要做这样的人,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他离不开,焦躁着,然而并非因为有人摇了摇头,使他不敢拔了的缘故。

时代对学者的影响,我以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潮流,一是学术风气。所谓学术潮流,是学者生活的那个时代带有普遍性的治学倾向,这通常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受到传统和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的时代特征,并对生活于该时代的学人的学术活动具有巨大的影响。又,学术群体进行学术活动,通常有一套基本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得到学术群体的认同,并在学术活动中予以遵循。这些规则以及学术群体对这些规则的实际执行情况,就构成了该时代的学术风气。这些规则因时因地而异,执行情况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各时代的学术风气也各有特点。本书之所以以“史潮(史学潮流)与学风(学术风气)”为题,不仅是因为它们是治学大环境的主要要素,而且更因为它们在当今的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学术史上,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是一个罕有其匹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学者见证了“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奇迹”。详见本书所收《论学术与学术标准》。这个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国经济迅速地进入全球化的洪流,并且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成果,在我国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同时,我国的史学也摆脱了原先的自我封闭的状况,开始融入国际学术主流。在这30余年中,中国史坛上的学术思潮异常丰富,“新”与“旧”、“土”与“洋”、“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洋”,各种学术潮流荟萃,相互撞击,相互激荡,此起彼伏,此消彼长,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这种局面给当代中国史学家以前所未有的机遇,激发他们去改进和发展中国史学。然而,在漫长的年月中,我国史坛却未能建立起优良学术所必需的学术风气。早在20世纪之初,康有为就痛心疾首地指出:“中国学风之坏,至本朝而极,而距今十年前,又末流也。学者一无所志,一无所知,惟利禄之是慕,惟帖括之是学。”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见《饮冰室文集》,第3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尔后,虽然也曾有一些较好的时期,但是为时不长。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学风更是每况愈下。因此,今日治学的大环境,既有令人鼓舞的一面,也有令人沮丧的一面。在这样一种复杂的环境中,学人应何以自处,也颇因人而异。

我自幼胸无大志,即使是在那个青年人真的相信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的1966年狂飙中,我也未有过“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雄心与豪情。我只想静静地读点书,做一个潜心治学的学者,尽己之力为学术事业做出一份贡献,即如司马光所言“顾以驽蹇,无施而可,是以专事铅椠……庶竭涓尘,少裨海岳”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见《资治通鉴》,96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6.不过我此所说的“少裨海岳”,意思与司马光原意不同,是为学术事业做出自己一份微薄的贡献的意思。从那个时代的社会普遍价值观来看,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是,我既然心甘情愿地做了这样的选择,那么即使人不堪其忧,自己也将不改其乐。所以我以郑板桥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自勉,拒绝诱惑,潜心治学,“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予之明所能逆睹也”。因此,在上述复杂多变的学术大环境中,我力图努力学习新知识,充分利用改革开放为我们提供的学术资源,而对于每况愈下的学风,但求“独善其身”而已。

我向不做学术史研究,也从未被任何部门机构委以整顿学风的重任,只是出于对学界现状的关注,有时又不好意思坚拒朋友的邀约,因此在过去十多年中,就学术潮流和学术风气两方面的问题,写过一些文章,做过一些讲话,接受过一些采访。不料这些文章、讲话和采访发表后,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报刊和网站上多有转载和引用。这当然不是因为大家对我这个人感兴趣,而是因为在应当如何看待今天的学术大环境的问题上,我在这些文章、讲话和采访中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意见。尽管这些意见并不一定被每个学者认同例如,拙作《论学术与学术标准》发表后,李存山先生发表《不必都是“纯学术”——回应李伯重先生》,对我的看法提出质疑。但是它们表达出了一种声音:在今天,学术潮流和学术风气两方面的问题,确实需要我们重视。由于这些问题深受学界乃至社会关注,因此我的意见才受到广泛的注意。

如今,又在朋友怂恿之下,从过去十多年中发表的相关文章、讲话和访谈中,选出18篇,结为这本集子。如前所言,我认为学术潮流与学术风气是学术大环境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这本集子也分为“史潮”与“学风”两编。收入“史潮编”的有10篇文字,分为三组,主要讨论西方史学潮流及其与我国史学发展的关系。因为我的专业是中国经济史,因此这种讨论也以中国经济史学为重点。从这些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史学(特别是中国经济史学)是国际史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主动地融入国际学术主流,中国史学才能顺利发展,从而在国际学术主流中占有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分量。收入“学风编”的有8篇文章,其中的7篇分为三组,讨论学术与学术标准、学术批评、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在大学里如何培养优秀人才等问题。这里要说的是,其中关于学术批评的文章都写于十年以前,彼时在朋友的激励下,尚有心思讨论学风改进问题。自此以后,学风不但没有改善,反而继续恶化,到了今天,已经积重难返,难以逆转。“再使风俗淳”,在我看来已经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因此之故,我后来也就不再多言了。另外一篇作为本编附录,谈谈我对大学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看法。

此次将上述文字结集出版,基本上依照原刊出的文本,仅作了个别的改动。这些改动主要是:(1)此次重读这些文章时,发现了一些原文中存在的错误,现已改正;(2)有些文章在发表时,因为报刊的特点,删去了脚注,现已补上。此外,有两点要说明:(1)本书所收的文章中,有一些文章讨论的主题相同或者相似,因此在讨论中未免有一些相似话语,本当精简,以免重复。但是因各篇文章都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如果将那些相似的话语删去,读者读到有的文章时,就可能感到不知所云。因此,本书只好将不同文章中存在的相似话语基本保留。(2)本书所收的文章,都来自我电脑中保存的原稿,有一些稿子在发表时做了个别字句的修改,但是这些修改过的文本现在无法一一找到。因此,收入本书的文章的文本,与原先发表的文本,在文字上可能有个别的不同。这两点,希望读者谅解。

最后,还要说一句:本书收入的18篇文章,无论从题材、风格,还是从体裁、篇幅上来看,都有颇大差别,有些是通俗的介绍,有些则是比较专业的讨论;有的本来就是访谈,十分口语化;有的使用的则是严格的学术术语。这种多样化,使得读者可以“各取所需”,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倘若这些文章能够使读者在治学方面有所帮助,那么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同类推荐
  • 大宋求生记

    大宋求生记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厨师,作为一个航母炊事班长,蔡老炒一直有一个将军梦,可是却无法实现了。当他很快穿越到了古代,本来以为可以实现了将军梦,可是……“你妹,居然是崖山海战现场,难道我要跟着跳海吗?忽必烈,你不让我活,我蔡大厨跟你拼了!”蔡老炒拿着两把菜刀喊道。蔡大厨为了求生,不得不逆袭了蒙古水军。接着,蔡大厨不得不承担起了为大宋所有百姓求生的重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来,那个疆域横跨全球的日不落大宋,凡是晋升将军之前,都要在他的铜像下面大喊:“不想当厨师的将军不是好士兵!”(冷兵为主,热兵为辅,不迷信火器!)
  • 夏歌之逆天书

    夏歌之逆天书

    机缘巧合,惨遭放逐的燕王李敜捡到天书残卷。天书本可诉说人一生的命运,但却因损毁只能断断续续抖露只言片语,其中更明示了李敜三年内将客死幽州的最终下场。预言一一应验,李敜誓要逆天改命,返长安、抢妹子、斗奸佞、扫阴谋、夺帝位,弄潮于天下一统、政经巨变、农牧交锋的历史洪流。而当他渐渐由一个冷宫废人变成站在世界巅峰的王者之时,丧钟却渐渐敲响,既定的结局,究竟能否更改?一生命运,到底由谁铸造?此生决意转乾坤,岂容天书乱作尊。
  • 大明未事

    大明未事

    一次偶然,他来到了风云变幻的明朝末年,国破山河碎,他力挽狂澜,以一己之力,撑起汉人的江山,却遭到背叛,一生至爱死在他的怀里,一辈子的好兄弟身首异处。“宇,这样真的值得吗?”“值得!”“不后悔?”“不后悔”“你愿意陪我浪迹天涯吗?”“我愿意!无论你去哪里我都陪着你。”“不后悔?”“不后悔!”对目一笑
  • 兄帝

    兄帝

    他本出身将门,可是他生下来不久,却家破人亡,被捕入狱。他本安然出狱,可是他找到了组织,却惨遭背叛,狼狈出逃。他本意图归隐,可是他已甘于平凡,却遭遇乱军,美梦惊喜。身负血海深仇,一心想要维系天下,保天下太平,然而人性本恶,明了以杀止杀的他终于举起了屠刀,个人荣辱皆视若敝履,不为功名利禄,只为替自己的兄弟博杀出一个太平盛世,千古明君!
  •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热门推荐
  • 东京修真日记

    东京修真日记

    在平行世界的日本,“驱魔除灾”的阴阳师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而叶悠作为一个修真者,重生在一位名叫“春日野悠”的高中生身上。
  • 僵尸皇后:陛下,我要辞职

    僵尸皇后:陛下,我要辞职

    宁玖心想:”这份工作既有工作期限又有报酬,而且还不用担心陪睡问题,不做白不做。“谁知她想多了。”喂!你别过来啊,再过来我要咬你了!”某人挑眉一笑,“来咬啊,等我也变成僵尸,我们就可以纠缠永生永世了。”堂堂僵尸,神鬼不惧,居然被这个男人吃得死死的。宁玖觉得自己心好累╮(╯▽╰)╭
  • 逆袭修仙路

    逆袭修仙路

    21世纪上班族凌潇穿越修真异世,装逼利器,神兽萌宠,要啥没啥。看逗逼凌潇如何在修仙的路上一路闯关,寻觅真爱,铸就自己的修仙大道
  • 霸气的王子

    霸气的王子

    是一个王子争霸大陆的故事。。。。。。。。。。。。。。。。。。。。。。
  • 郭威传奇

    郭威传奇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自古乱世出英雄,在王朝大厦将倾的岁月里,一位普通的少年因一位老者的出现而被迫卷入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变革中。请诸位看官跟随主人公郭威一起进入那段令人难忘的热血岁月。牧童初出茅庐——一心想要做一番事业效忠帝国牧童勿忘初心——打击不法权贵捍卫黎民百姓利益牧童卷入是是非非——身心疲惫备受打压牧童心有所属奈何天不遂人愿——雪夜梅花牧童左迁苦寒之地——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牧童惊悉佳人远嫁和亲——肝肠寸断初露不满牧童守土一方闻天下变乱——伺机而动牧童养精蓄锐十几载——群雄逐鹿牧童大梦一场——梅花香自苦寒来
  • 剑神志

    剑神志

    一场车祸让他来到这个精彩的世界。穿越带来的金手指,让他拥有了千年难遇的顶尖资质和悟性。被天下第一剑仙收为弟子,让他成为所有天才羡慕嫉妒的目标。这个世界宗派林立,有诸子百家,有佛道魔门,有恩怨情仇。人人都渴望修得大道。而作为一个文艺青年,他只想跟绝色榜上的各位仙子妖女公主们一起探讨一下人生和理想。
  •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文化常识珍闻录》汇集中外古今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知识,内容涵盖地理、地名、天文、历法、礼仪、风俗、民族、宗教、科学、文学、学科、教育、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美术、工艺、交通、邮政、政治、军事、新闻、出版、经济贸易、著名品牌等方方面面,好玩、有趣、实用,堪称中外文化的普及本,人人爱读的百科全书。
  • 无缘单恋:终于,等到你

    无缘单恋:终于,等到你

    听说,叶子的离开,是因为树不挽留。曾经,树是叶子唯一的依靠,叶子紧紧依附着树,无论经过多少风吹雨打,叶子始终不曾离开过,因为叶子知道,她是属于树的。然而现在,叶子终于要离开了。叶子不再留恋树的怀抱,曾经温暖过,现在已经冷却,不留一丝温度的怀抱。叶子努力过,挣扎过,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挽回过,却只是徒劳,因为树的心里,根本没有叶子。叶子决定要离开。尽管知道,一旦离开了树,生命就走到了尽头,她还是决定离开。叶子细细端详着树,曾经,叶子深深爱着的树,可是树却一次又一次伤着叶子的心。阵微风拂过,不管树是否在听,叶子轻轻地与树告别,叶子要走了,叶子会尽力忘记树的,树一定要幸福啊。
  • 修真者在星际时代

    修真者在星际时代

    世界给许志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让他从地球穿进了修真世界,给了他一个金手指,然后又让他一头撞进了地球万年之后的时代,一个属于星际航海者的伟大时代!然后许志成了唯一的修真者。
  • 终极之门

    终极之门

    《终极之门》是奇幻小说。在一个宇宙中,地球上住着4种智慧生物,精灵族、人族、矮人族各出一个战士,完成一英特殊的任务。他们须向极西而行,寻找能拯救世界的圣物。他们历经千辛万苦,闯过5道关卡,完成任务后,成为自己族人的首领,并齐心合力,让各族和平相处,过上了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