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4500000027

第27章 妙联绝对

(一)范长江妙对阎锡山

1937年阎锡山路过无锡时,登上无锡的锡山游玩,站立峰顶鸟瞰无锡城,春风得意,踌躇满志,诗兴大发,口吟一联:

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他想了好久没有想出下朕,回头要随从对下联,也没人能对。阎锡山更是得意,登报征联,好长时间没有结果。

不要小看这随口占来的寥寥十三字,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苦思冥想不得下联。十三字里三个“锡山”,两个同义一个不同,一个是人名两个是地名。两个“无锡”,一个是地名,一个是说名叫锡山其实没有锡。堪称绝对。

《大公报》记者范长江知道此事,一时也难有合适的下联,但他牢牢地记住了阎锡山的出联。1945年,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安徽天长县采访。天长与江苏接壤,在长江边上。范长江触动灵感,几年来苦思冥想没有想出来的下联,有了答案。他高兴地喊着:“有了!有了!”

陈毅同志问:“有了什么?”

范长江把阎锡山的对联一事讲给陈毅同志听,陈毅同志问:“你是怎么对的?说来听听,让我也高兴高兴。”

范长江吟出下联:

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陈毅同志听后,拍手称赞:“对得好!对得好!对得好哇!”

(二)望江楼 印月井

望江楼,在四川成都东南的锦江南岸,现辟为公园,园内的崇丽阁、濯锦楼、吟诗楼,都是清代建筑。附近有唐朝女诗人薛涛墓。

不知什么年代,也不知是谁,在游览望江楼时,题书一联,好长时间没人能对下联。联曰: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在四川成都平原北部的什邡县城北郊,清嘉庆年间立石碑,碑上镌刻四字:“古印月井。”

什邡县的李吉玉先生,早把望江楼好久无人能对的上联熟记于心,闲暇即思索对句,但无果。一天,李先生路过什邡县城北,偶然见到印月井,触动灵感,对出下联: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上下两联,珠联璧合。若后人再有妙对,恐也难出其右。

(三)觅到下联更伤心

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戴名世进京赶考,乘船过河时,船上人都在议论一个木匠犯法的事,说这木匠为县衙造了好多木枷,谁曾想用到自己身上了。老艄公看见戴名世书生打扮,就给他出了一个对子:

木匠造枷枷木匠;

戴名世听了,觉得此联出得很巧,便一路思索,直到船靠了岸,也没想出来下联。后来,他考中进士,选了翰林。按说,这学问够大了,可“枷木匠”这对子还没对出。戴名世出了本书,叫《南山集》,书中引述了南明抗清事迹,被人告密,说他有“复明反清”的野心。于是,他被刑部拿问,入了“文字狱”,竟至被判了死刑。临刑时,康熙皇帝派了一位翰林去监斩。戴名世被绑赴刑场,甚觉冤枉。又见是一位翰林前来监斩,想到自己也是翰林,不觉泪水夺眶而出。这时,他忽然想起“木匠”那个对子,联想此时此景此身,终于有了下联:

翰林监斩斩翰林。

眼看就要命归西天,有了对句,反而更加伤心了。

(四)这是什么桥?

浙江有一座十佛寺,寺里的老僧写了一个上联挂在佛殿,请来往的香客对下联。上联是:

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上联里用了万、千、百、十四个数字,并且依次排列,又是说的一件事,十分自然。来来往往的人都试着对,谁也没对上。

一天,两个书生到寺里借宿,老僧请他们来对。两个人夜里想词儿,谁也没睡觉,即使这样,也没想出下联来。两个人感到很扫兴,又很不好意思,便连夜向老僧告辞,雇了一条小船趁着月色走了。小船划过一座大石桥时,一个书生问船夫:“这是什么桥?”船夫一边摇橹一边说:“四仙桥。”书生喜出望外,马上叫船夫划回十佛寺。两个书生下船后,一路小跑进了庙里,找老僧要来纸笔,写出下联:

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仙桥。

同类推荐
  • 萧红作品集(二)

    萧红作品集(二)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 每一个感动都值得流泪

    每一个感动都值得流泪

    本书由数篇催人泪下的情感故事组成,内容生动感人,不要说我们太爱流泪,因为,每一个感动都是对生活的感恩,都足以让我们洒下一捧感动之泪。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让你感动的218篇经典故事

    让你感动的218篇经典故事

    那是在1970年,我6岁的时候,因爸走“五七”道路,举家下放农村,回到了故乡哈达窑沟。此前,大姐作为68届知青已经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落叶归根。就这样,我们全家又在故乡“会师”了。
  •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热门推荐
  • 卿本多情:中国古代名人情感轶事

    卿本多情:中国古代名人情感轶事

    本书以中国古代名人的情感轶事为立足点,让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名背后也是一个个鲜活立体的生命。
  • 特工狂妃:腹黑殿下忙追妻

    特工狂妃:腹黑殿下忙追妻

    她,慕容忧雪,21世纪最强女特工,冷血无情,杀敌无数,拥有绝世容貌。她,慕容幽雪,丞相府嫡女三小姐,人人皆知的废材,丑陋无比的容颜,十足的花痴,迷恋上了当朝的三皇子殿下。当她变成她,当丑陋的面具揭下,又会是怎样的绝代风华。他,当朝的九皇子殿下,英俊潇洒,才貌双绝,冷傲冰霜,修炼天赋极高,残枫大陆的第一天才,是每个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可是,他在遇到了她后,在她的面前撒娇卖萌,化身为十足的腹黑的妖孽。
  • 倾城恋:凤鸣妃倾城

    倾城恋:凤鸣妃倾城

    她曾对哥哥说过,能够配得上她的人只有君临天下的君王,还有爱她,宠她,知她,懂她,疼她,护她的人。她曾说过,如果他真的值得她真心相付的话,她必辅佐他,成就一统天下的传奇霸业。十年之后。“爱妃,若吾有一天终将君临天下,你可愿与吾携手笑看人世间,看这人世花开花落,享这人世繁华?”“有此一君伴身旁,我愿伴君君临天下。”是啊,他们的倾心相付,换来了一生一世一双人,却还是没能相守到最后,许下来世,再续今生缘。【结局会悲,却也是为了下一本书的开始,望各位不要哭哦】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淡雅无意,笑看这盛世繁华;万千江山,只愿给她太平盛世!此生不悔,愿与她携手笑看盛世繁华!
  • 简左:挥手说再见

    简左:挥手说再见

    烟火是碎在心里的尘埃,你是沉在我眼睛里的海——青春里性格分明的女孩子,不同的成长,不同的命运,却又是以怎样的一种,夹杂着绵密又透澈的微妙情感相互影响、惺惺相惜。
  • 召唤海贼王征途

    召唤海贼王征途

    前方狰狞的挥舞三角叉鱼人、雄壮如山的海鲸巨人、鲨鱼骑兵凶猛的冲锋、天空飞鱼骑士在咆哮、神秘的水法师操纵大海波涛、满天的水箭发出呼啸,无边无际海族军队发动凶猛的冲锋。陈扬身穿正义披风淡定的坐在鲜血与尸骸堆积的山丘上,后方海贼王cp9众人、七武海、四皇、海军三大将以及其元帅,以及最后倾巢而出的人族联盟舰队。胜则人族崛起,败则人族灭亡。新人新书,不喜勿喷。如果喜欢请多多点击、收藏、推荐,真诚谢谢。
  • 三国之骗术师

    三国之骗术师

    徐尚带着以七宗罪为名的七色迷幻剂来到三国。在这个时代,他被人称作妖术师。
  • 龙夕谣

    龙夕谣

    在传说中,龙有无限的神力,它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传说中,神住在高高的九重天,他们掌管着下界的芸芸众生,而龙则是他们的信使,负责神与下界的联系。这个城市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个城市有很多属于我的故事……我叫林千山,不过四年前我又有了一个名字:龙,十三
  • 左右逢源的姿态与心态

    左右逢源的姿态与心态

    本书展示“鱼”的人生方略和奋斗技巧,而像鱼一样左右逢源的姿态与心态与其刻意模仿,不如静心感悟;与其把它当作某种终极目标实现的捷径,不如当作享受柳暗花明的快意人生的功课。
  • 怀孕分娩全知道

    怀孕分娩全知道

    《怀孕分娩全知道》不但能给孕妈妈最及时的指导,使其了解孕育的全过程,解答孕期遇到的疑难问题,还能够让孕妈妈体会到孕育的快乐。《怀孕分娩全知道》是所有准备或已经怀孕的妈妈科学孕育健康宝宝、顺利分娩的首选指南!
  • 中国禁忌风俗

    中国禁忌风俗

    世象百态,无奇不有,然而禁忌风俗常常习焉不察。这是它的奇怪之处,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学界称之为“隐示文化”。一方之民,由于共同的禁忌,都不做某些事,都不说某些话,没有行为的表现,只在心里犯嘀咕,怎么观察?有什么办法?难,的确是难了些,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光用眼看不出来,那就再动动嘴;走马观花不行,那就深入田野。习俗要传承,禁忌有变化;横向比较,纵向考察。梦可勘,心岂不可度乎?于是,民俗学者的兴致来了,三翻七捣,普查钩沉,扑扑拉拉,没几多光景,竟把中国的民间禁忌搜罗了一大箩筐,资料、专著连篇累牍,禁忌的大门再也关不住了,禁忌的研究也渐渐深入,蔚为壮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