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语:过去的过去,未来的未来,现在的现在。
过去,已成水中月、镜里花,不可抓。未来,尚是蛋中鹅,能否变鹅?何时变鹅?一无所知。现在,只有现在,才可看可感、可抓可握,具具体体、实实在在。为此,教主启示我们:要把握现在。
把握现在,就是要求我们活在当下、活好当下。
当下,是现实生活。或许充满荆棘,或许满是鲜花;或笑谈,或泣诉;或沉海底,或浮天空。无论如何,都在当下,属于此刻的我们。
早年习过书法,海外深造佛学时,就停了练习。当时想,回国后再加油,但一去五六载,回国时,都快不知如何执笔了。那五六年如能坚持,相信书法也稍有水平了,何至今日如此。这就是不抓住当下,不活好当下的遗憾与悲哀啊。
在日本,有位禅师叫亲鸾,他真是很有慧根,小时候就特有性格。我们如参看他的著作《叹异抄》,就会发现,他的思想非常创新。他的出家故事也相当传奇——
年方九岁的亲鸾请求慈镇禅师为其剃度。
禅师问之:“你这么小,如何出家?”
亲鸾答:“年虽九岁,父母双亡。我不知人为何会亡,不知父母为何非得离开我,我要出家探究这些道理。”
禅师一听,心中暗自高兴,认为此子可教,来年必成法门龙象。
禅师说:“今天已迟,明日给你剃度吧。”
诸位,你想亲鸾会如何回答?
亲鸾复道:“师父,我比较年幼无知,难保出家决心会延持到明天,而且你毕竟年高体衰,也难保你明早就能活着起床,还是今天现在剃度吧。”
禅师一听,击掌叫好:“对,现在当下就剃度!”
其实,过去,过去的过去,由过去的当下组成。未来,未来的未来,亦由现在的当下而去。尽管未来的当下将组成未来。现在,现在的现在,更是如此——源于当下。
为此,我们怎能忽视当下、放弃当下、枉任当下去而不回呢?
还是那句话:过去的过去,未来的未来,现在的现在。好好地把握现在,活在当下,活好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