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3200000054

第54章 城市流浪者的朴拙情怀——程耀东近期散文创作评述

刘衍青

很多年过去了,他依然是一名城市流浪者,或城市边缘人。或许因为流浪,因为边缘,他的文字里没有城市的浮华,更没有城市人的冷漠与矫饰。他用自己质朴又灵动文字真实、真诚地诠释着自己以及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的生命轨迹。期间,有生活的清贫与苦涩、有亲近自然的惬意与闲适、有挥之不去的乡音与乡情、有朴实而执著的生命追求,但最能打动心灵的则是他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真诚、朴拙与善良,它们紧紧地拧在一起,让我们在他的文字中一次次交会素朴而诗意的生命。这里要特别为“诗意生命”正名,这是近几年被一些文人用滥了的一个词。有的人确实在用行动实践着诗意追求,他们淡泊名利、真诚生活;有的人则满脑子升官发财,却高谈诗意追求,骗取大家的掌声。程耀东从来不清谈淡泊,也从不为名利而迎合、谄媚,他只是用真诚的态度书写着自己真实的生活。所以他的文字是流淌在他生命中的朴实与诗意、真诚与大美的融合。如果我对他说:“你的生命是诗意的。”他一定会哈哈大笑,笑我的误读。在他看来,他从来没有什么诗意生命,有的只是平淡的活着,不要辜负了生活就好。但是,如果走近他,走近他的散文,你一定会捕捉到那如青草般清新的诗意。

一、平凡生活的真实记录

当下,有多少人坐在电脑前以文字的名义虚拟着生活的绚丽与多样,而同样坐在电脑前的程耀东,则是对自己平凡生活的真实记录与冷静思考,他没有刻意掩饰生活的单调与艰辛,也没有故作深沉总结生活哲理,他的大多数散文作品,是以自己为圆心,对他所处生活圈子的记录,文字中有无奈,有坎坷,更多的是坚忍地面对,为了自己,也为故去的母亲、衰老的父亲、爱妻和幼子。正因为如此,透过他的散文,让圈子外的读者看到了一种陌生而真实的生活境况。《星期天上午》《大原广场》《春草小区》《生活笔记》《记忆或者碎片》系列正属于这样的作品。卖油条的女人、退休教师、麻将爱好者、卖水果的商贩等小人物都是他散文中的常客,他的写作是低视角的,却并不低俗,那些小人物身上顽强的生存意识,让人同情而敬重。

在生存与生活之间,他的散文作品有一定篇幅是对自己生活状况的回顾。《有关工厂的记忆》中,写满怀憧憬的自己刚踏进单位的大门,等待他的却是下岗。单位破产了,那种无助、恐惧、穷窘与凄凉接踵而来,当他最后一次去那幢白色的办公楼办手续时,他这样写下当初的感觉:“每向前靠近一步,心灵似被谁揪了一把,有种来自骨髓深处的疼痛。因为这幢白楼连同白楼里这群人的命运不知又将有怎样的变化。”是啊!我们不是上帝,无法预测未来,但我们与作者一起感受到生活的严峻与个体的卑微,我不知道初为人父的作者,是如何熬过那段绝望的日子。读完这篇散文,那个稚嫩的背着几箱专业书、文学书走进单位大门的年轻人,长久在读者眼前晃悠,他的眼睛里满是希望,对能到这家工厂工作,心怀感激,他认真地打扫简陋的宿舍、勤奋学习会计知识、真诚对待同事朋友,然而,一切并没有因为他的努力而改变,厂子依旧破产了,他的命运和大多数人一样——失业。这样的文字里没有浪漫,没有余秋雨面对废墟所发出的种种感叹与猜想,有的是让人心酸的现实与一个艰辛的个体生命面对困境时的忍耐与坚持,就像他挂在墙上诗句:“路漫漫兮其远修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没有屈原那样高远的政治目标,但他践行了屈原的求索精神,保持了生命的纯美,他用诗激励自己走出了困境。在《早晨的公园》等文中读者欣喜地看到,“我”牵着儿子的小手在公园里跑步,“我”的眼睛里有“水、树、人、将要绽放的花、拥挤向上的草、站在高处看到的村庄、远处六盘山顶那层薄薄的雪,组成一幅静谧的图画”。面对这个生机勃勃的清晨,“我”发出这样的感叹:“在春天早晨的阳光下行走,你永远享受着轻松与幸福。”读着这样的文字,读者会为作者高兴,他跋涉着走出了生活的阴影,也许艰辛依旧,但生命却多了些许鲜亮的色彩,更让读者高兴的是,在清贫中他没有成为吴敬梓笔下的超人,他没有蜕变,还是那个有着憧憬与梦想的“我”,这种坚持并不容易,他在哪里找到了坚持的力量?

二、自然——纯美生命的不竭源泉

生活单调而辛苦,然而,这却不能剥夺任何人亲近自然的权利,程耀东很好地行使了自己的权利。一直想找到他那么执拗而纯美生活的缘由,从他的散文中读者发现,除了秉性之外,便是他的心灵与眼睛从来都没有远离大自然,程耀东的散文中一定的篇幅在抒写着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只要是他足迹踏过的地方,都会留下那方水土的回音。如《走在草原上》中“我就这样贪婪地享受着草原上的阳光和阳光所孕育出的最美的景致”,“内蒙古草原兀自开放着的粉白色的沙葱花儿,在阳光、蓝天、白云下芬芳着鲜活的生命,我怎能轻易留下一些遗憾而信步离去?”在广袤的草原上,“我”与星星、草和骆驼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驻足西域的笔墨》《河西走廊》《夕阳里的西夏王陵》《六盘山项的雪》《须弥三记》《雨中青岛》《从凤凰出发》《彩云之南》一串串作品的题目,追随着作者踏山涉水的脚步。在湘西,他满怀深情地走进沈从文先生的故里,树木葱葱的听涛山下,烟雨蒙蒙的沱江岸边,留下了作者多情的文字:

“雨中凤凰是安静的,穿城而过的沱江也是安静的。沱江边上吊脚楼的影子被落在沱江之上的雨滴撕成许多的碎片,随着一圈一圈的波纹闪烁着、荡漾着,缓缓而去。凤凰城不是很大,褐红色的石板铺就的巷道,坚硬而潮湿。江两边的吊脚楼也是木头搭建的,木楼的角檐上悬挂的灯笼似在召唤着那些远行的凤凰人,为他们在黑夜里照亮回家的路。”

这些描写细腻而自然,没有刻意的雕饰,一段景便清清爽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文字的功底比五六前年成熟、平和了许多,而感情则在平淡中蕴含着浓郁醇厚。

作者眷恋自然,每至一地,他都会用心感受那个地方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他坦言,他从自然中吮吸着养分,在《彩云之南》中作者像个贪玩的孩子,贪婪地与草地嬉戏:“我独坐于月光下的草地上,任这月光和草地对我抚摸和浸透。今夜无眠。我想头枕柔软的草地,披盖洁净的月光,在这大静大美的草地上睡上一宿。该走的当走,该留的当留。走了的自然带着诸多欢愉和快活,将心界洗涤得如草色一般干净。留下的,是因为尚未饱尝够自然之食赋予人的‘肠胃’,我继续寻找着能够填充肠胃的自然之食。”从中可见作者是以自然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之一的。作者的视角并不浅近,他还关注了一棵孤独挺立的茶树:“最惹我眼的是独独地长在水塘中央的一棵茶树,叶和枝很舒展地漂浮在水面上,像一只永不下沉的小船,又像被遗弃的孤岛,困守着时间的延续和季节地流转。”

与其说他在赞美一棵茶树,倒不如说他在给自己鼓劲,人生也需要坚守,甚至孤独地困守,他从自然中汲取着葆有生命纯美的不竭力量。

三、故土——安全温暖的巢穴

在程耀东近期创作的散文中,作者常常会驻足于一个三十多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穷山村——西坡洼,作者在《暮春里的村庄》里写他在西坡洼度过童年、少年时期,它是作者温暖、安全的巢穴,那里有严厉而寡言的父亲,有母亲的身影,有静卧在槽边的老牛、毛未脱尽的黄狗,“这些都是二十余年来挥之不去的记忆,今天重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似乎体验到一种来自心脏深处的朴素与亲密”。他在不经意间,写下了关于这个村庄的许多篇章:《雪地里的村庄》《在秋天里回家》《触摸秋天的温度》《阳光下的村庄》《属于我的村庄》《一个人的下午》《记忆中的乡村事物》《情感的村庄》等,那里贫瘠而生活清苦,在作者的记忆中却有许多难忘的往事,母亲温暖的后背,朴实的民风,单纯的人际,孩童的无忧,都让他这个在艰辛中奔波的城市流浪者难以忘怀。这些作品相比他前期描写家乡的作品有所不同,前期是怀着矛盾的心理,写对家乡的留恋与对城市的向往的,而在以上这些作品看不到那种踟蹰的心理,他已经生活在城市,但那个小村庄却是作者心灵永远的栖息地,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当他的笔触落在这片土地时,一种柔软的情愫让读者为之心动在《雪地里的村庄》里,他写道:“有一年睡在炕上的父亲与坐在地上的我说一些村子里的事情,风掀开了单薄的门帘,几朵雪花落在了地上,雪花消失的那个瞬间,父亲说,又下雪了。”那一刻他们一定想起了在雪天去世的妻子和母亲,但两个男人都没有说透。后来,“我”在外面站着看雪飘了很久,所有的心思都在静默之中,读者却分明体会到那种煎熬着的思念。因为有真感情的流露,这种文字上的技巧便被忽略了,对比作者前后期散文语言,文字的含蓄与韵致与几年前相比已有天壤之别了。

纵观程耀东的近期散文,作者留下了自己的思考和印迹,对生存与生活,真诚与真实,都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如移植于城市里的草,墨绿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地域和空间。

《黄河文学》2011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走开江

    走开江

    《走开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川东小平原-开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传奇的历史文化。作者历时五年,足迹遍及开江的旮旮旯旯,然后用笔用心记录下那些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奇的历史人物。对研究者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历史补充资料;对游客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旅游手册;对读者来说,《走开江》是一本散文大全。《走开江》在不动声色中,将人们带进开江的画卷长廊中,让人们摸到了开江的脉络,听到了开江的心跳,看到了开江的面相。写出了开江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开江的人文地理、山川河流、历史传奇,是开江地域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开江地域文学的“清明上河图”,甚至是达州市一部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作品。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 刘船词典

    刘船词典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十月》、《北京文学》等报刊上发表的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共48篇。在书中,作者以自然、朴素、简洁的语言,描写了在生活、工作、交际的点点滴滴。
  • 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

    王黎冰所著的《追忆似水年华》为青春的华章·90后校园作家作品精选之一。《追忆似水年华》:对生活诚实以待,对现实勇敢坚守,对梦想执著追求,这是丰盈的青春合集。或关注本土风情、展现市井人物精神风貌;或追溯历史,对话文化大师;或缅怀先辈,渗透浓郁亲情……
  • 名人佳作:精美卷首语

    名人佳作:精美卷首语

    本书收入散文百余篇,分青春的呼唤、伟大的渴望、生命的追问、美丽的错误、教训与启示五辑。
热门推荐
  • 永远的陪伴

    永远的陪伴

    他们家杀害了她爸爸,她恨他们,恨之入骨!她想尽一切办法接近他,却没想到自己动了真情。在樱花树下,他们永远地沉睡下去。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星域少年之少年传奇

    星域少年之少年传奇

    这是星域少年的最后一部三个故事组成第一卷具有西方中世纪模式,第二卷经略海洋,第三卷就是星际殖民。
  • 异界之踹翻十块板板

    异界之踹翻十块板板

    家庭要照顾无时间写书,此书交给朋友座右萌作者续写。
  • 在下土匪,请多指教

    在下土匪,请多指教

    “我不是土匪!是土匪衣衫薄!”“嘁,我都没那么大脾气......衣衫薄怎么了,衣衫薄的土匪就不是土匪了?丛来,管你是什么,是你不就行了?”
  • 武极盛世

    武极盛世

    无尽大陆,无尽之海。既是无尽之名,却总有着土地在莫名的消失。仅仅十几年,武者层出不穷,秘境随处可见。武极盛世的到来,是人为?还是天选。少年带仇踏入修炼,一步步揭开可怕的阴谋。
  •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2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帝女尊凰:邪肆狂女

    帝女尊凰:邪肆狂女

    她,暗夜至尊,医毒无双,一手银针,医人,亦杀人。一朝穿越,她成为了人人唾弃的废物,没有伴生石,不能修炼,还不得家族宠爱,被人殴打致死。灵魂枷锁打开,至尊归来,谁与争锋!命运之锁,逆天之命,吾之所往,心之所向。绝望中的重生,阻我者,杀!
  • 呆萌女,心计男

    呆萌女,心计男

    被梦困扰了六年之久的褚衍深,忽有一天发现有个小男孩儿跟自己很像,进而才知道,他,褚衍深,六年前给个小丫头算计了……
  • 寻找梦的蝶灵

    寻找梦的蝶灵

    “嗯哼!你胆子很大啊!”“呵!和你有关系!”哼哼这是一场关于友情和爱的蜕变,那个干净的女孩啊,你何时才能长大………………………“什么?_?不完成就不能回去!为什么啊!”…………“执行命令吧,你还剩二十年时间,如果二十年后你未完成任务,那么请你在空间乱流里待一辈子吧!”…………“不!我恨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