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
黄土的情怀,以窑洞的方式接纳了人类的创世
阳光的语言,在黄土深处翻新,为庄稼、河流和土地命名
柳条编成的背篓,棉线纳就的鞋底
腌菜的瓦罐,耕作的犁铧
有筋有骨地抻开清洁的生活
推开窑门,山风拂过山坡和山坡上吃草的牛羊
深刻的窑洞里,春天奔腾的琴声响起
天地玄黄,万物就在头顶上熠熠生辉
在黄土中挣扎求生的岁月,窑洞
静如处子,安详地养育着鸟语和花香
这修女似的屋宇,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去处
泥土这床棉被,厚厚地盖住了苦难
让雨露成为黯然神伤的心灵最好的药水
让火把照亮天高地阔返璞归真的家园
窑洞里储满粮食的日子,是最让庄户人放心的日子
他们安静地坐在油灯下,用纳鞋的银针
挑亮生活的灯花,他们的孩子长势喜人
像灯影下的小鹿,在铺着草席和棉花的火炕上安然入睡
窑洞周围的坡地上,连年的汗水。
情深意长地流淌着,也灌溉着母语创世的歌谣
蛙声,萤火,风与阳光,蓬勃的庄稼
散发着词句组成的诗行里少有的泥土的芬芳
清晨的阳光,从窑洞旁边山坡的草丛里跃起
涂亮窑洞的窗棂,洗濯黎明前勤劳而又黝黑的辫子
窑洞顶部的草叶蓄满露水,充满比喻和描绘
循着青草的芳香,一条路永远指引回家的方向
机器轰鸣的声音传来,蜜蜂、鸟雀、蝴蝶眼含山野的泪水
树和旷野赤裸的耳朵,再也听不见春天熟悉的心跳
在黄土的切肤之处,一座座窑洞沉默地破败
以它凝固的歌唱,告别彩虹、风雨和潮湿的气息
留下独舞的劳作的歌谣,和枯萎的期待
让朴素的人和衣冠体面的人为之动容,惶惶拜倒在窑洞脚下
《固原日报》2010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