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有其不同于成人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很多时候跟孩子讲道理或者直截了当的管教方式不一定有效,但教育者若能采取某些巧妙、迂回的方法往往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欲擒故纵”法就是针对婴幼儿的好奇、逆反、求趣等心里特点,采用“故意放手”“有意忽略”等手段,让孩子在尝试、体验中积累生活经验,在参与和亲身感受中学会一些生活常识和做人的道理,如:你不想让他做的事情偏偏故意让他去做;很想让他参与的活动,却有意不邀请他参加……有时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身边案例(一)
我还没玩够
吃饭的时间到了,奶奶把在外面玩的宝宝拉回家,准备洗手吃饭,但是宝宝还没有玩够,还想让奶奶带他出去玩。不带他去,他就自己往门外跑。
方法运用:
这时,如果你跟在宝宝后面追,他会越跑越快,可能还会边跑边调皮地向你“挑衅”。运用一下“欲擒故纵”法,看效果如何——家长可以大声地跟宝宝说:“你自己出去玩吧。现在吃饭的时间到了,我们大家都要吃饭了,没有人陪你哟!”边说边把门关上。这时,宝宝会马上掉头往回跑。也许他会“侦察”等待几分钟,看确实没有人跟他出来,他就会乖乖回来。
这时孩子如果有情绪或者哭闹,家长要适当给孩子一个台阶,如介绍一下今天好吃的饭菜,吃完饭后还有哪些活动等。
知心话语:
孩子执意要去做什么事情,很多时候家长不必总是让孩子牵着鼻子走,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可以故意放手让他去做,但是要告诉他可能发生的后果。
身边案例(二)
心不在焉
看到邻居家同龄的孩子识不少字,还会数数,贝贝的妈妈着急了,花了不少时间教孩子。这不,她又在不厌其烦地教贝贝数数,接下来还要教他识字呢!但是贝贝完全心不在焉,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摆弄衣服……
方法运用:
晚饭后,宝宝自己在玩玩具,妈妈拿出刚买的图画书,大声并神秘地跟爸爸说:“我今天买了一本很好看的故事书,我讲给你听……”然后绘声绘色讲给爸爸听,故意冷落宝宝(但让宝宝又能听见)。故事讲完了,爸爸妈妈兴趣不减,找出宝宝的积木一起玩了起来。妈妈说:“我要红色的和绿色的,给我那个三角形的,我还要5个长方形的。宝宝快来帮我一起找,数一数我一共有多少个积木,再数一数爸爸的,看谁的多……你要不要来参加,你跟我一伙吧,我们的房子建得一定比爸爸的漂亮。”
知心话语:
你想让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好先激发起他想做这件事情的欲望和兴趣。在教孩子学知识的时候更要掌握好这个原则。教在有心,学在无意,有时为了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巧设一些善意的“圈套”,把教育内容渗透其中,这样做与强迫或企求孩子去做相比,收效一定更佳。
身边案例(三)
奶太烫了
宝宝饿了要喝奶,妈妈赶紧去把奶冲好。奶还很烫,不能喝,可是宝宝等不及,大哭起来。
方法运用:
这时,家长不要手忙脚乱地边哄孩子边说:“马上就好了,马上就好了,不哭,不哭。”而是要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现在奶还很热,不能喝,要等一会。”如果孩子不听继续大哭大闹,可以跟他说:“妈妈告诉你了奶现在还不能喝。你如果不怕烫,一定要喝,你就喝吧。你摸摸……”在不会烫伤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摸一摸,感觉什么是“烫”。有了“烫”的感受,你让他喝他也不会立即去喝了。
知心话语:
孩子有了欲望,想马上得到满足,一分钟都不能等待,这种情形在孩子幼年成长过程中时有发生。但是人的一生当中,需要耐心等待的事情有很多,所以,教育者应该从小教育孩子学会等待。
温馨提醒
“欲擒故纵”法运用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人身安全。成人跟幼儿说话时的态度一定要温和,“表演”要自然、不留痕迹。
专家支招
陈晖,女,1961年4月生,江西省南昌市人。高级工程师,农工党党员,《成长》杂志专栏作者,诸多教育网站的版主。在她主编的《玩得好学得好》一书中,介绍了一位妈妈欲擒故纵的教子法——
儿子的模型汽车很多,每次玩之前他都会当着小伙伴和我们的面信誓旦旦:“我是个喜欢整洁的好孩子,一会儿一定会把模型汽车收好的,大家请放心。”
不过,每次痛快地玩过后,模型汽车呀,遥控器和电池呀,全都横七竖八地躺在客厅与饭厅的通道上。
我们数次苦口婆心地提醒都毫无效果,而且他的“霸道”行为还在我们大人的帮忙和唠叨下不断升级。
“其实玩具汽车这样放也不错嘛!无论在哪里,只要伸手一拿起来就可以玩,多好呀!”
罢了,随他玩好了,我们最终选择了置之不理、听之任之的态度。可是,儿子并没在我们的“放任”中得到多少好处。很快,他就吃足了苦头。
“哎哟!”散步回来的儿子一进门就栽倒在地上。好不容易爬起来后,他正想生气,却发现绊倒自己的竟是下午陪他“叱咤风云”的红色“大跑车”。
只见他暗暗皱一下眉头,就不敢再言语了,然后一声不响地把硕大的跑车抱回自己的小房间里。
从此,他的大小模型汽车在他的妥善料理下,也有固定而安全的居所,再不用到处流浪了。我家的客厅、饭厅等通道也畅通无阻了。
摘自《冯德全早教方案⑤:玩得好学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