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2节养育之恩,杀身而不能报万一
在《封神榜》上,我最感兴趣的是哪吒的故事。他割骨还父,割肉还母,很具震撼。可是,人类除了骨和肉以外,还有一种东西,是改变不了的,是还不回去的,那就是父母赐给的生命,哪吒再凶悍,他也没有本领把他的生命——魂魄,也还给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关系,显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出生,一是养育。两个阶段可以截然划开,张先生张太太出生,王先生王太太养育,不但不冲突,而且相辅相成,两者都同样重要,缺一不可。不过一定要比较一下的话,似乎出生之事没啥了不起,而养育之恩,重如泰山……养育子女,才显出父母的真正情操,父母为儿女牵肠挂肚,儿女在父母怀中躲风避雨,世上所歌颂的父爱母爱在此,虽杀身都不能报答于万一。
“在《封神榜》上,我最感兴趣的是哪吒的故事。他割骨还父,割肉还母,很具震撼。可是,人类除了骨和肉以外,还有一种东西,是改变不了的,是还不回去的,那就是父母赐给的生命,哪吒再凶悍,他也没有本领把他的生命——魂魄,也还给父母。”这是柏杨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所提到的一段话,显然这段话并未能表达其完整的想法,因而,他在另外的文章中,还有这样的说法:“父母对孩子的关系,显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出生,一是养育。两个阶段可以截然划开,张先生张太太出生,王先生王太太养育,不但不冲突,而且相辅相成,两者都同样重要,缺一不可。不过一定要比较一下的话,似乎出生之事没啥了不起,而养育之恩,重如泰山……养育子女,才显出父母的真正情操,父母为儿女牵肠挂肚,儿女在父母怀中躲风避雨,世上所歌颂的父爱母爱在此,虽杀身都不能报答于万一。”确实,如柏老所言,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是我们永远都无法报答的。
一位知名学者曾在书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当我1岁的时候,母亲给我喂奶还给我洗浴。当我2岁的时候,母亲教我学步。当我3岁的时候,母亲以她全部的爱心为我准备一日三餐。当我4岁的时候,母亲给我了几支蜡笔。当我5岁的时候,母亲给我穿上了节日的新衣。当我6岁的时候,母亲送我上学去。当我7岁的时候,母亲给我买了一枚棒球。当我8岁的时候,母亲给我冰淇淋吃。当我9岁的时候,母亲为我支付学钢琴的费用。当我10岁的时候,母亲常常驾着车,将我从足球场送到体操馆,接着再送到又一个生活派对上。当我11岁的时候,母亲请我和我的朋友去看电影。当我12岁的时候,母亲提醒我不要看某些电视节目。当我13岁的时候,母亲建议我去理一个她认为合适的发型。当我14岁的时候,母亲为我支付了长达一个月的夏令营的费用。当我15岁的时候,母亲下班回家来时总企盼着我会拥抱她。
当我16岁时,母亲教我如何驾驶她的汽车。当我18岁的时候,母亲在我的毕业典礼上哭了鼻子。当我19岁的时候,母亲支付了我的大学学费,亲自驾车把我送到了大学校园,还帮我提沉甸甸的箱子。当我20岁的时候,母亲询问我是否有了喜欢的人。当我21岁的时候,母亲为我设计未来的职业。当我22岁的时候,母亲在我的大学毕业典礼上和我紧紧拥抱。当我23岁的时候,母亲为我买下的第一套公寓房提供了家具。当我24岁的时候,她遇见了我的心上人,并问及了我们对未来的打算。当我25岁的时候,她帮助我支付了婚礼费用,还哭着告诉我她有多爱我。当我30岁的时候,母亲来电话提到了一些有关如何抚养婴儿的合理化建议。当我40岁的时候,母亲在电话中提醒我某个长辈的生日马上到了。当我50岁的时候,母亲生病了,而且需要我去照顾。然后有一天,母亲安静地驾鹤西去。
我们就这样一步步地走来,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便开始给予,长久以来毫无保留的给予和奉献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的心中仍然惦记着我们是否平安、是否快乐。可以说,他们是倾尽所有在养育我们,但年轻时的我们,是如此的叛逆,完全不明白他们的苦心,无视他们的担心去做一些自认为很帅的事情,将他们关心的唠叨看做是最大的麻烦,把他们过往的经验看做是老套,甚至还会对他们的言语与行为感到讨厌。
可是,当有一日这些亲切的叮咛不在耳边响起,这些伴随我们成长的关爱不在左右围绕,我们的内心是否会充满悔恨,抑或是被无言的悲伤所取代?我们太小,忘记了那温暖的记忆;我们太小,忽略了那沧桑的白发。当有一天,一低头,看看他们,青春不在的容颜上,早已是皱纹满面、白发苍苍了。即使是从那一刻开始,回报父母的爱,也都是再有限不过的了,无论时间上,还是精力上。我们无须如哪吒般割骨肉还父母,但却也与之有着极大的相同之处,父母所给予的养育之恩,便是那永远也无法归还的魂魄,即使再怎么努力,也都是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