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爱尔兰民族冲突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历史根源。在爱尔兰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之间交往频繁,不断地碰撞和融合,其中凯尔特爱尔兰人的影响和作用是特别突出的。这一过程被英格兰人的殖民入侵所打破了。英格兰对爱尔兰采取殖民统治的方式,强行将爱尔兰纳入英格兰的殖民体系中。英国王亨利八世正式宣布英国国教(新教)与罗马天主教分离,并且实行对爱尔兰的民族歧视、宗教压迫和经济上的剥削政策。英格兰人的殖民统治激起了爱尔兰人的强烈反抗,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发展,激发了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对立情绪,分化瓦解了爱尔兰的社会。英格兰人的殖民统治和种种歧视政策最终导致爱尔兰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难解的历史恩怨,并形成相互敌视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一、北爱尔兰的人文地理
爱尔兰岛位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面积70285平方公里,岛上树林茂密,气候宜人,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大约在200万年前,爱尔兰还称不上一个单独的岛,只是不列颠半岛的一部分,与欧洲大陆相连。后来由于海平面的不断上升,特别是经历了漫长的冰河时期,爱尔兰开始逐渐脱离欧洲大陆和不列颠,形成单独的岛屿。公元前8000年左右,爱尔兰岛上迎来了最早的人类居民。爱尔兰岛原名“爱琳”(Eire),得名于一位凯尔特人的女神爱尔尤(Eriu)。相传当凯尔特人进入爱尔兰岛后,女神爱尔尤马上就为新来者祝福。女神宣布:“尔其为此岛之主。此岛大好,为东土所仅有。”为报答女神之恩,凯尔特人便以女神的名字命名其地为爱尔尤,后来写作爱尔兰,意思是女神爱尔尤之地。
北爱尔兰位于爱尔兰岛的东北方,以爱尔兰海和不列颠岛相隔。其占有的面积约为140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60万,组成主体人口的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比例约为58%对42%。它是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之一部分,同时也是英国境内唯一与他国接壤的领域。北爱尔兰包括六个郡,分别是:安特里姆郡(Antrim)、当郡(Down)、阿尔马(Armagh)、费马纳郡(Fermanagh)、蒂龙郡(Tyrone)以及伦敦德里(Londonderry)。贝尔法斯特市是它的首府,拥有人口约287100人。官方语言为英语,使用的货币为英镑。
二、北爱尔兰冲突主要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
爱尔兰有其独特、不同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历史与文化,它是世界上仅存的凯尔特人(Celts或盖尔人the Gael)后裔建立的民族国家。凯尔特人身材高大、红色毛发,他们的语言比较接近拉丁文。公元前350年左右,凯尔特人一支自法国南部与西班牙北部一带渡海而来,征服了爱尔兰,带来了凯尔特的文化。公元208—211年,罗马军团征服了不列颠。在公元4世纪末,作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基督教也由一些教士传到了爱尔兰,并建立了很多凯尔特人的教会,基督教在爱尔兰逐步得到了发展。帕特里克(Patrick)更是不遗余力地在爱尔兰传播基督教。到了公元5世纪中期的时候,爱尔兰全面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后来,爱尔兰人把帕特里克尊称为圣·帕特里克(St。Patrick,389—461)。
公元8世纪开始,爱尔兰开始进入外强侵扰时代。自公元701年,北日耳曼民族的挪威人开始入侵爱尔兰。他们在爱尔兰的优势一直维持到公元1014年,蒙斯特国王兼高王的布莱恩在克隆塔夫(Clontarf)击败维京人,才终结了维京人时代。布莱恩是爱尔兰的民族英雄,他是最接近于统一爱尔兰并建立中央集权政府的高王;但他却不幸在克隆塔夫战役中意外战死。这对爱尔兰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因为在他之后,爱尔兰未再出现有能力统一全爱尔兰的人物。国家又陷入分裂的混乱局面。公元1166年,蒙斯特国王为了对抗其他的王国,向对岸的英格兰王国求援。这个举动正式给予诺曼人征服爱尔兰的机会。英格兰王国的亨利二世(HenryⅡ,1154—1189)率领英格兰大军于1169年横渡海峡进入爱尔兰,不久征服爱尔兰全境。从此,爱尔兰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这一局面直到1921年为止。
13世纪初,英格兰王国开始在爱尔兰推行各类英格兰法律并成立了议会。英王约翰(King John)派人对爱尔兰进行直接统治。他在各地置郡,推行英国法律,并成立议会。但是这个议会只代表盎格鲁—诺曼人(Anglo-Norman)统治阶层的利益,爱尔兰本地人的权利被侵害。在历史上,自1534年英国王亨利八世宣布英国国教(新教)与罗马天主教分离后,该地区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人与信奉新教的英国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一直延续不断。17世纪大批信仰新教的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在英国政府的支持鼓励下,移居到爱尔兰东北部的阿尔斯特地区。这些新教移民在殖民政府庇护下,掀起了所谓的“新开地”运动,大肆掠夺爱尔兰人的土地。1653年,克伦威尔在镇压爱尔兰民族起义后又颁布了《迁徙法令》,将大量爱尔兰人驱逐到荒凉贫瘠的康诺特郡和多沼泽的科勒尔去,新教移民逐渐在北部地区占据了优势。1916年,爱尔兰再次爆发反英大起义,激进的新芬党掌握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政治领导权。1919年,新芬党拒绝出席英国议会,自行在都柏林召开议会,建立武装,并宣布成立爱尔兰共和国。1921年12月6日,英政府被迫与新芬党签订《英爱条约》,允许爱尔兰南部26郡成立“爱尔兰自由邦”。北爱尔兰仍然存在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的民族冲突。1949年,英国承认爱尔兰获得独立,但新教势力占优势的北方6郡仍然留在英国。
在1921年后的50多年时间里,北爱尔兰处于地方政府的统治之下。不过,新教徒长期把持当地政权,实施“多数暴虐统治”,天主教徒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各方面都低人一等,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受美国民权运动的影响,天主教徒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进而演变成两大教派之间的大规模暴力冲突,天主教准军事组织“爱尔兰共和军”随之复兴,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新教徒及英国政府的恐怖活动。暴力冲突愈演愈烈,使得北爱局势完全失控。这样,从1972年3月起,英国政府宣布终止北爱地方政府的运作,北爱尔兰被置于英国的直接统治之下。
英国政府的直接统治只是消减了大规模的暴力冲突,但两大教派极端组织特别是由爱尔兰共和军制造的暴力流血事件仍不时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据统计,自1969年以来的30多年中,北爱暴力冲突造成了3500多人死亡,40000多人受伤;暴力冲突给英国造成的财产损失超过11.15亿英镑。除此之外,长期的北爱民族冲突对英国本土的社会稳定及国际形象和对外关系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为了缓解冲突和摆脱困境,自英国对北爱实行直接统治后,历届英国政府都在寻求政治解决办法,但始终没有能够成功。其原因在于,在爱尔兰共和国宣称对北爱享有主权及当地天主教徒对此极力拥护的情况下,英国政府想避开爱尔兰共和国而单方面来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做法,显然不切实际。1979年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上台执政后,解决长期悬而未决的北爱民族冲突,成为政府的重要议程之一。
1985年11月,两国签订了《英爱协定》,为政治解决北爱民族冲突提出了具体方案。对于北爱的政治未来,英、爱双方达成了初步共识。1993年12月,英、爱两国发表“唐宁街宣言”。英国表示,在得到北爱多数人同意的前提下,将尊重并支持爱尔兰统一的要求。爱尔兰共和国政府也尊重、认可北爱多数人的选择,并表示如果北爱问题能全面得到政治解决,它将修改宪法中关于拥有北爱主权的条款。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1995年2月,英、爱两国政府共同制定了一份政治解决北爱问题的框架文件,以便为即将开始的北爱多党和谈提供基本框架。这份文件的内容为:按照比例代表制原则选举产生北爱地方议会,地方议会将被赋予广泛的立法权力;成立由爱尔兰共和国议会与北爱尔兰议会议员组成的跨界机构,赋予其在农业、运输、旅游和能源等领域的协调权;对于北爱的政治前途,英、爱两国都承诺将修改宪法或相关法律,确认北爱居民有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利。这份兼顾各方利益的框架文件,基本上得到了北爱两大教派各政治势力的支持,以此为基础的多党和谈拉开帷幕。
1998年4月10日,北爱尔兰冲突各派在英美和爱尔兰推动下,终于达成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贝尔法斯特协议》。协议确定的框架第一次使北爱尔兰问题真正可能以和平方式解决。该协议基本上照顾了各方的利益,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在1998年5月22日举行的全民公决中,北爱尔兰选民的71.1%、爱尔兰选民的94.4%均对该协议投了赞成票。虽然北爱尔兰离真正实现民族和解仍有很长一段距离,但和平对话与合作已成为北爱当今发展的主流,双方内部的主和力量均已占据上风。2005年9月25日,爱尔兰共和军宣布解除其拥有的全部武装。爱尔兰共和军解除武装是北爱和平进程中一个令人鼓舞的发展。尽管北爱和平今后还可能出现一些反复与挫折,但和平已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