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型。这种类型的人情绪压抑,情感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容易出现异常情绪。
3.认知因素
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体验。例如,同样是竞选班干部落选,有的人痛苦、失望、烦躁、易怒,有的人却心态平静;同样是考试得了90分,有的学生十分满意、高兴,有的则伤心不已。所以扰乱人精神的,与其说是事件,不如说是人们对事件的信念和判断。
片面的认知方式和错误的观念是我们产生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痛苦等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问题,若能做出正确的认知评价,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
4.环境因素
环境对我们的情绪波动也具有明显的作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当环境比较恶劣时,容易导致人产生情绪困扰。
第三步:缓和与转换情绪
1.身心松弛法
身心松弛法是利用生理和心理彼此交互影响,使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同时达到松弛效果的情绪缓和方法。其目的是帮助人们放松精神,使我们达到一个平静、舒适的境界,这样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
由身体至心理的放松。先以身体或生理各部分的松弛作为练习时的目标,在达到这个目标的同时,我们的注意力便会集中,而达到心理松弛的效果。
由心理至身体的放松。把达到心理的松弛作为目标,通过练习的过程,让身体产生放松的效果。这类方法包括“自律松弛法”、“意象松弛法”等。
身心连锁的放松。利用人的意念力来指示身体做出松弛的反应,练习时以生理的状态作为目标。不过却是通过心理的意念来达到此目标。
2.活动转移法。
活动转移法是指在处于情绪困境时,暂时将问题放下,去从事所喜爱的活动,以转变情绪体验的性质,达到调控情绪的目的。活动转移法按其转移的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类:
消极转移。指情绪不佳时,转而去吸烟、酗酒,自暴自弃,这是年轻人应该努力避免的情绪转移方向。
积极的转移。指把时间、精力从消极情绪体验中转向有利于个体和人类幸福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上,如勤奋学习等。这是我们控制情绪时应该努力的方向。
3.寻求帮助法
当我们陷入较严重的情绪障碍时,可以向社会支持系统寻求帮助。鉴于此,我们都应该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有能够在心理方面给予自己支持、帮助的社会网络,如亲人、朋友,或者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心理医生等。
社会支持系统的存在有多方面的意义:
倾诉的对象。苦恼的人将苦恼向他人倾诉之后,会有轻松解脱的感觉。我们应该掌握并经常利用这种情绪调控手段来缓和自己的情绪。
提供看问题的新视角和思路,帮助当事人走出个人习惯的思维模式,重新评价困境,寻找新的出路。
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医生可以提供专业的意见、建议,运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解除其情绪困扰。
心理摆效应:消除情绪的大起大落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做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论的时候,他立即飞快地跑回家,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爱地巴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越来越广,但他的习惯依然没有改变,哪怕累得气喘吁吁。当爱地巴老了的时候,仍然保留了年轻时的习惯。有一次他生了气,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和房子行走。等他好不容易走完了三圈,太阳都下山了。
他的孙子很不解,问道:“阿公,您一生气就围着房子和土地跑,其中有什么奥秘吗?”爱地巴说道:“孩子呀!年轻时我跟人争吵生气后,就绕着房和地跑三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跟人家生气啊!想到这里,我所有的怒气全消了,就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劳作;老了生气时,我也绕着房子和土地走三圈,边走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我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
人的情绪是变化多端的,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情绪会呈现出各种状态。例如,喜悦时如沐春风,抑郁时黯然神伤,生气时急火攻心,伤心时愁肠百结,焦虑时惶惶终日,紧张时惴惴不安,等等,犹如一年的四季变化。另外,人的情绪也同样发生着从高涨到低落的周期性变化。每一种情绪具有不同的等级,还有着与之相对立的情感状态,像爱与恨、欢乐与忧愁等。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感情的等级越高,呈现的“心理斜坡”就越大,越容易向相反的情绪状态变化。比如,假如你此刻正感到无比兴奋,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你会因为某种突如其来的外界刺激,立即感到无比沮丧。这种心理现象便是“心理摆效应”。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情绪不仅在短时间内呈现较大的波动,而且会在长时间内出现高涨到低潮的周期性变化。20世纪初,英国医生费里斯和德国心理学家斯沃博特同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些患有精神疲倦、情绪低落等症状的患者每隔28天就来治疗一次。他们由此将28天称为“情绪定律”,认为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他的情绪以28天为周期,发生从高潮、临界到低潮的循环变化。在情绪高潮期内,我们会感觉心情愉悦,经历充沛,能够平心静气地做好每件事情;在情绪的临界日内,我们会觉得心情烦躁不安,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而在情绪低潮期内,我们的情绪极度低落,思维反应迟钝,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致,严重时还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
如果能够掌握一些克服“心理摆效应”的方法,可以有效调节日常生活中的坏情绪。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记录,确定自己情绪变化的周期,以便提前预测自己的情绪变化,避免情绪给我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清楚了自己的情绪周期,就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有意识地将最为重要的工作安排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完成;情绪低落时,我们可以多散散心,参加健身运动,找朋友聊天倾诉,寻求心理慰藉,直到安全度过情绪危险期。
在受到情绪困扰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认知方式来调节情绪,因为很多情绪的好坏来源于我们对事情的不同看法。例如,当我们受到老师的批评时,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反应。悲观的人认为这是老师故意刁难,对他不信任;而乐观的人却认为这是老师刻意的栽培,帮助自己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正是因为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我们才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事情的看法,改善自己的不良情绪。
有一位国王想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膝下有两位王子,都很聪明可爱,这可让他犯了难。一天,国王叫来两个儿子,给了每人一枚金币,让他们到集市上买回一件物品。出发前,国王派人将他们的衣兜剪了一个洞。
下午,两兄弟都回来了,大儿子垂头丧气,小儿子却喜笑颜开。国王佯装不明就里,询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儿子沮丧地答道:“金币掉了!”小儿子回答说:“我用金币买回了一个教训:把贵重物品放进衣袋前,要先检查一下衣兜有没有洞。这可是我一辈子都受用的无形财富啊!”国王听后,立即决定让小儿子继承自己的王位。
当你觉得不快的情绪涌上心头,情绪极端低落时,不妨将这段日子视为情绪的低谷。用不了多久,萦绕在头脑中的忧郁阴云便会被高昂的情绪一扫而空。
杜利奥定律:敞开心扉,拥抱热情
一位将军到沙漠参加演习,他的妻子塞尔玛随军驻扎在陆军基地里。沙漠中干燥高热的气候,让塞尔玛非常难受。再加上身边没有一个朋友,孤独中的她经常写信给父母,倾诉自己想要立刻回家的想法。父亲的回信很短,只有两行:“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的是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她看了信后心头一颤,决定要在沙漠中寻找星星。
从那以后,塞尔玛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她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互送礼品,研究沙漠里的仙人掌、几百万年前的海螺壳。渐渐地,她迷上了这里,后来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原本悲观的她看到的只是泥土,当心态发生转变后,乐观积极的她重新找回了热情,看到的就是星星。
面对同样的生活,所持的心态不同,便能够品出不一样的味道。如果你以消极的心态来对待所遇到的事情,那么你将遗憾地失去一双能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美国作家杜利奥说过“没有什么比失去热忱更使人觉得垂老矣”,并将自己的理论命名为“杜利奥定律”。
这个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小,仅仅在于是否拥有热情积极的心态。这种微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别,那就是最终的成功与失败。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们具有热情积极的心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我们的人生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很多人在功成名就之前,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他们正是以热情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才邂逅了幸运之神,登上事业的巅峰。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曾经有一位普通职员,叫阿基勃特。他业绩平平,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在公司里毫不起眼。然而,他却有一个令人不解的习惯:每次出差住旅馆时,都要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下“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的字样,而平时的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要写上那几个字。为此,同事们都戏谑地称呼他为“每桶4美元”。
这件事传进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耳中,他说道:“我们公司中竟有这样一位忠心的职员,不遗余力地宣扬公司的声誉,我一定要见一见他。”于是,他真诚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洛克菲勒卸任后,将董事长的位置传给了阿基勃特。在人才济济的石油公司,一定有比阿基勃特更有才华的员工,然而却很少有人像他这样,怀着巨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当然也只有他能当之无愧地成为董事长。
美国作家爱默生曾说道:“一个人如果缺乏热情,那是不可能有所建树的。热情像浆糊一样,可让你在艰难困苦的场合里紧紧地粘在这里,坚持到底。它是在别人说你‘不行’时,发自内心的有力声音我行。”
麦当劳的老板克罗克的创业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克罗克成长的年代,正逢美国1931年经济大萧条时期。他到处求职,先后做过急救车司机、钢琴演奏员和搅拌器推销员。即使生不逢时,遭受坎坷曲折的命运,克罗克始终怀着满腔的热情,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打拼出一片辉煌的事业。直到1955年,在外面闯荡了半辈子的克罗克回到了老家,开始下海经商。年过半百的克罗克仍然热情不减,借债270万美元买下了麦当劳兄弟的餐厅。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麦当劳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以汉堡包为主食的快餐公司。克罗克也因此被誉为“汉堡包王”。
其实,热情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一份要把握自己人生的责任心。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磨难,积极的心态会让你充满热情,努力去克服面前的一个又一个障碍;而消极的心态却使你对困难望而却步,内心充满恐惧与失望,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
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开着一家洗衣店,二女儿经营着一家雨衣店。老太太每天忧心忡忡,雨天焦虑大女儿洗衣店里的衣服晾不干,晴天又担心小女儿雨衣店的生意不好,时间长了,愁出一身病来。有人对她说,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想想呢,雨天小女儿的雨衣生意很好,晴天大女儿的洗衣店生意也很好,不是每天都可以开开心心的吗?老太太听了,宽了心,病自然就好了。
当我们在生活中不顺心的时候,可以尝试着改变思维方式,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这种乐观的心态会转化成积极、自信的力量,帮助我们在枯燥、单调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乐趣,生活自然会发生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