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8200000037

第37章 打造自己的一套班底

【原文】

吾友邵编修晋涵曾经言:“今之吏治,三种人为之,官拥虚名而已,三种人者,幕宾、书吏、长随也。”诚哉,言乎。官之为治,必不能离此三种人,而此三种人者邪正相错,求端人于幕宾已什不四五。书吏间知守法,然视用之者以转移。至长随则罔知义理,惟利是图,倚为腹心,鲜不债事,而官声之玷,尤在司阍。

呜呼,其弊非说所能罄也。约之获恐稽察难周,纵之必致心胆并肆,由余官须自做之说而详绎之,其必有所自处乎?

【译文】

我的朋友编修邵晋涵曾经这样说过:“现在官场的事务,是由三种人在把持,做官的仅是个虚架子。这三种人就是幕客、书记、随从。”这话说得简直妙绝了!为官者处理政务,必定离不开这三种人。而这三种人中,正邪交错。要想在幕客中找到正直的人。往往十个找不出四五个来。书记偶尔也知道守法,但这要看用他的人是否正直善良,他们的品行是随主人而转移变化的。至于随从之类,就根本不懂得正义、道理,惟利是图。为官者把这样的人当做心腹,靠他们办事,很少有不把事情搞糟的。然而对当官者声誉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看门人。哎!这其中的弊端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说得清楚的。想约束他们又恐怕考察不周全,放纵他们则会让他们更无法无天。认真理解、研究我所说的“当官必须自己当”。对自己的工作肯定会有所帮助的。

【智解】

为官一任,重在用人。如果下属得力,自然做事行云流水,政绩官声不俗。但是,若想达到如此随心所欲的境界,便要打造自己的班底,形成高效的运作体系。我们可以从曾国藩的幕府中汲取一点儿历史的经验:

曾国藩的秘书班子,包括曾国藩身边的谋士和各类文案人员,称之为“幕府”,相当于秘书处。它不仅在军政办事机构中居于首要地位,且是整个幕府乃至曾系湘军的神经中枢。曾国藩对上级的报告,下级的指令,前后左右的联络、协商,内部关系的调整,都通过这个机构进行。秘书处的具体工作主要是草拟咨、札、函、奏,管理文书档案,分工明确,各有专责。另外,有时还帮助曾国藩出谋划策和调查、处理重要事件。由于秘书人员工作性质重要,且与曾国藩最为接近,故在幕僚中地位最尊,待遇最厚。同其关系密切而后地位显赫的人物,如左宗棠、李鸿章、钱应溥、刘蓉、郭嵩焘等都曾担任过此职。

曾国藩幕府的第一个特点是大批幕僚得保官职。他不仅奏保身边秘书,亦褒奖筹饷人员,数量之多,升迁之快,都极为罕见。迨至同治十一年二月曾国藩去世时,其幕僚官至三品以上者已达22人,其中总督四人,巡抚七人。至于官至道、府、州、县者则难以尽举。可以说,曾国藩幕僚凡愿意做官而又差可委任者,几乎人人有官可做,甚至连方宗诚这样的迂腐书生也谋得直隶枣强县实缺。

曾国藩所以这样奏保幕僚,一为实际上的需要,一为笼络人心,以使幕僚们为他出力卖命。当时,兵荒马乱之中肯于出为幕僚者,大多是想混个一官半职。因而,曾国藩只有不断奏保幕僚,才能使人人觉得大有希望,死心塌地为他所用。对于这番道理,曾国藩带兵之初似乎不太明白,故在营数载,“不妄保举,不乱用钱,是以人心不附”,诸事不顺。咸丰八年再出领兵,他才在胡林翼的启发下,“揣摩风会,一变前志”,开始对幕僚大加保举。

善于有计划地储备和培育人才是曾国藩幕府的重要特点。讲储备则曾国藩用人如流水,其幕府正如同储备人才之库;论育人则曾国藩如师长教弟子,其幕府即为读书、习练之所。曾国藩的人才政策是博取慎用。广泛吸收,凡有一技之长者便招至门庭,多多益善,唯恐有所遗漏;用人时则慎之又慎,唯恐所用非人。面对众多的人才,而要做到用之无误,就要有安插之所,考察之方,不仅要察言观色,还要试之以事,验之以效。

所以,曾国藩对各种人才先大肆招揽,一旦需要即量才取用。据说,每有赴军营投效者,曾国藩先发给少量薪资以安其心,然后亲自接见,一一观察:有胆气血性者令其领兵打仗,胆小谨慎者令其筹办粮饷,文学优长者办理文案,学问渊博者校勘书籍。在幕中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使用,感到了解较深,确有把握时,再根据各人的才能和功绩奏保官职,委以地方之责。曾国藩的这套办法行之多年,卓有成效,本人自以为万无一失,世人也多推其有知人之明。倘无如此庞大之幕府,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曾国藩认为,大才乃天然生成,而中等以下人才则可通过培养、教育造就出来。而科举制度多半耗人精力,误人青春,无法提供可用之才,要做好兵事、饷事、吏事、文事,亦必须自己动手培养人才。所以,他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他的幕府一则治事,一则育人,既是办事机构,又是有计划培养各种人才的学校。他从军、从政多年,在部下面前始终保持着两种身份:既是统帅和官长,又是老师和父兄。而幕府乃文人聚集之地,故他主要以老师的身份出现,不行军营规矩,略似私塾约束,同幕僚之间犹如严师教弟子,馆师课蒙童。曾国藩所拟“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僚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的对联,基本反映了这种关系。

曾国藩规定了培养人才的办法:读书、历练、言传身教。他在专为幕僚拟定的劝诫条令中规定,凡入其幕府者,必于军、政、饷、文四事之中精习一事,并结合实际进行学习,增长才干。而学习又不外学古与学今两种途径,学古则多读书籍,学今则多找榜样,多向人请教。他对身边秘书人员抓得尤紧,不仅经常找人个别谈话,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规定课程,定期考试。同时,他还利用茶余饭后之隙谈古论今,向幕僚传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实践经验。对于不在身边的幕僚,则主要通过书信和批札,结合实际事项进行开导,传授知识和经验。在培养方向上,曾国藩亦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各人的特点进行培养。

曾国藩与幕僚之间总的来说是主从关系,具体而言则又可分为互慕、互助和相互影响三个方面。首先,他们双方都有相互结合的愿望,可以说是一种相互倾慕、相互追求的关系。

曾国藩同幕僚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幕僚们助曾国藩功成名就,曾国藩使幕僚们升官发财。多年以来,幕僚们为曾国藩出谋划策、筹办粮饷、办理文案、处理军务、办理善后、兴办军工科技等等,出尽了力,效尽了劳。可以说,曾国藩每走一步,每做一事,都离不开幕僚的支持和帮助。例如镇压太平天国一事,他之所以获得成功,也并非靠他一人之力,而是依靠一支有组织的力量,其中他的幕僚占有一定比重,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在长期合作共事过程中,曾国藩和幕僚之间相互都产生过一定影响。曾国藩每遇一事决疑不下,不仅向部下个别征求意见,还往往令幕僚各抒己见,进行讨论。有时也让他们呈递书面意见,以供参阅。这样做,既有令其历练政事之意,也可从中吸收高明建议和看法。据说,咸丰十年曾国藩关于北援问题的决策,就出自李鸿章的启发。有时幕僚也单独呈递条陈,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供曾国藩采择。

尤其经常在曾国藩身边的人员,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于不知不觉之中,已受其熏陶,增长了见识和才干。正如薛福成说的那样,他们虽“专司文事,然独克揽其全。譬之导水,幕府则众流之汇也;譬之力穑,幕府则播种之区也。故其得才尤盛”。曾国藩的另一幕僚张文虎在谈及幕僚易于成才的原因时也说,盖“其耳目闻见较亲于人,而所至山川地理之形胜,馈诨之难易,军情之离合,寇形之盛衰变幻,与凡大帅所措施,莫不熟察之。而存于心久,及其措之裕如,固不啻取怀而予,故造就人才,莫速于此”。至于那些才识敏捷,善解人意如李鸿章者,则更是心领神会,独得曾国藩思想政治之真谛,成为其公认的正宗传人。李鸿章就曾向人表示,不仅自己前半生功名事业出于老师的提挈,及其办理外交的本领亦全仗曾国藩“一言指示之力”。

从曾氏的幕府理念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同类推荐
  • 记忆变迁

    记忆变迁

    本书内容以典型的事件、具体的人和故事生动地反映了普通群众在改革开放30年的切身感受,忠实地记录了改革年代的社会变迁、成就和人们的感悟。在内容编排上,“改革足迹”和“百姓生活”是以新疆为背景反映时代发展和生活变迁的纪实,“旧闻新看”是对各个不同时期国家和新疆本土发生的新闻进行选择性的回放,“流行语”汇集了特定时期和特定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文化符号。“大事记”是国家以及新疆本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简明回顾。
  •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这里辑录的是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邓小平同胡乔木以及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进行的谈话,共二十四次。其中十五次是邓小平与胡乔木单独谈话。这二十四次谈话,具体地记录了邓小平在1975年整顿中亲自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并直接领导它同“四人帮”进行斗争,推动各方面整顿的历程。
  • 中国共产党执政问题简论

    中国共产党执政问题简论

    本书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过程的阐述以及东西方执政能力的比较,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取得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 寒冰访罗明

    寒冰访罗明

    本书作者以对话的方式记述了罗明先生一家与中国、与北京大学的情缘,更是通过两国领导人的一些交往细节的回忆和当时国际背景的描述,展现了一部活生生的当代中罗关系史。
  • 中国大热点(2013-2014)

    中国大热点(2013-2014)

    本书通过对2013年以来中央、省、市、县、百姓关注的热点事件进行全面梳理,精选出当今社会各界最受关注的前沿话题。全书分为战略篇、法治篇、社会篇、发展篇、数据篇等篇章。
热门推荐
  • EXO之妖言惑众

    EXO之妖言惑众

    穿越过来成为妖女,却让三位也是穿越过来的绝世男子深深的勾住心弦。心微微一痛,仿佛万箭穿心。是宿命的悲,还是轮回的痛?她最终会属于哪个他呢?
  • 青缕追涯

    青缕追涯

    一缕青衣,他在泗水河边等待着她,白了他的发,散了他的心。风吹过,卷起他的衣角。思念,缘何,心念牵发丝,扰心梦。那个夜黑的如沙尘。睁眼,早已干涩的流不出一滴泪。天渐渐黑了,烟尘从天边蔓延开来,乌云滚滚,好似波涛在宣泄着愤怒。一声惊雷掠过天际。
  • 骄阳踏天

    骄阳踏天

    强者之路,为亲人,爱人,兄弟,看蒙毅如何笑看苍天。
  • 废材逆天:庶女成凰

    废材逆天:庶女成凰

    老娘刚穿越,便来退婚?好!不给面子是吧!不过不是你不娶,而是我不嫁!被休的不是聪明伶俐,贤淑大方,貌若天仙的本小姐,而是你!是废材又能怎样?欺辱我便够了,竟然下毒杀我,忍无可忍,何须再忍!单挑,来啊!谁输了谁滚。脱胎换骨,虐天才却被赶出家族!好,此地不留姐,自有留姐处。老娘都离开了,竟然还要赶尽杀绝?还好遇到个英俊帅气的成熟小哥,可是你救我一命,怎么就强行夺走了人家的初吻?且看现代博士穿越废材小姐,如何演绎爆笑的修行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悄声闪过

    悄声闪过

    一页“时光”晴雨表,一曲平民的心路历程,折射出社会年轮的痕迹。自以为是一棵可塑的材料,可渐愧在大海中漂浮,在大地中沉沦,在星空中藏匿。乐观、阳光、向上、随性,勤实、担当、正义,随缘而为。善德可陈。自感天资良好,观察也不乏敏锐,处事有方,临危不乱,淡泊名利,轻视贵权,仇视邪恶。一路走来,迷茫和幸运交织一起,努力和仕途不相往来。面善心柔而骨子里突着傲气。在悲苦中抗压,在欢乐中惆怅,在大地角落处发现着美和倾注着爱,平凡而不枉人生。路过乡村似花,路过城池眼花,路过军营牵马,路过官场说喳,路过商海抓虾。
  • 人间如梦

    人间如梦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充满了不公,上位者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用人民的血与汗建造起所谓的人间天堂。实则不然,他们建立的是一个地狱,一个人吃人的人间地狱。一个少年,从纯真无邪变成一个令世界震颤的恶魔......“我要将这世界踩在脚下,让这世界的蝼蚁们,匍匐在我的脚下,颤栗!!!”
  • 两相厌

    两相厌

    帝国与宗门南北遥遥相望,两相厌;道门与佛门遥遥相望,更生厌;我手执阳玉,你手握阴玉,郎才女貌,天作之合,怎生厌?
  • 冥女水晶

    冥女水晶

    我写的第一篇故事,不太长,不到八万字。原名:冥女水晶又名水晶神女
  • 在那时空静止的世界

    在那时空静止的世界

    她意外闯进了一个时空静止的世界,至此颠覆了整个世界观……但故事远不止于此,不知道聪明如尔,能否读懂、最后的结局?
  • 满回塘

    满回塘

    仓库的门被寒风吹得“嘎吱——嘎吱——”响,“我就是宙斯的新生。”一个柔弱又平淡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转过身,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你要是,早点回来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