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8200000026

第26章 切忌好为人师

【原文】

余尚在胡公幕中,初读律书时,惴惴焉,恐不能习幕是虑。友人骆君炳文,端方谙练,独严事之。尝语余曰:“以子之才之识,为人佐治,所谓儒学医菜作齐者,非不能之患,正恐太能耳。”余请其故,曰:“衙门中事,可结便结。情节之无大关系者,不必深求。往往恃其明察,一丝不肯放过,则枝节横生,累人无已。是谓已甚,圣贤之所戒也。”余心识之,不敢忘。数十年来,觉受此语之益甚多。

【译文】

我以前在胡公幕府中,刚刚开始学习律条,经常诚惶诚恐,惴惴不安,担心自己不能学好幕府中的知识,无法从事幕府工作。我的朋友骆炳文,他为人端正方直,精明干练,深谙幕府中各种知识。我当时向他学习、请教各种问题,态度也很谨严。他曾经对我说:“凭你的才干和胆识,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辅佐政务,都绰绰有余。不管是当儒学教授,还是学习种菜之类,都难不倒你。并不是担心做不来,而是担心你太能干了。”我一听这话,就恳求他说说原因。他说:“衙门中的各种事情,可以了结的就让它了结。和事情本身没有多大关系的,就不要去深究。一个人往往仗恃自己的聪明,对问题的细枝末节,一丝一毫都不肯漏掉,那就会枝节横生,给别人带来无穷的牵累。这就是做得太过分了。这种事情,连大圣大贤的人,也是很谨慎的。”我时时把这番话牢记在心里,不敢忘记。数十年来,在具体工作中,我觉得这些话对我的启发和教益很多,受益匪浅。

【智解】

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其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一说话就令人感到狂妄,因此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喜欢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反而失掉了在他人心目中的威信。

在心理交往的世界里,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到孤立无援的地步。吕坤在《呻吟语》中骂道:“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把心满气盛、卖弄才华,视为为人处世的大忌。

在生活中,我们常犯这样的毛病,喜欢对别人指指点点,说这不好,说那不对,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俨然一副导师的样子。其实,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性评价,都在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他的谈话对手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自然地产生了。

因此,不要轻易在别人面前指指点点,将自己当做是高明的人,这样做,你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同时也招致了厌恶。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的意思非常实在,因为人各有所长,智慧也各有高低,因此人们应该时时留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因此孔子的这句话是有价值的。在人群中,你以别人为师,除了可以促进自己的成长之外,也可以让对方感到开心。

向别人虚心求教是一件好事。但是好为人师却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喜欢指指点点,纠正别人的做法。

有一种人,喜欢指正别人的缺点,例如交友方式啦、衣服发型啦,教育子女的方法啦,将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还自以为很高明,沾沾自喜。这种人可能是善心好意,觉得应该把旁人的缺点和错误指出来。

却不知这种自以为是,认为别人的观念有问题,只有他的观念才对的方式,已经侵犯了人家,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强加在了别人身上。在无意之中伤害了别人的感情。

因此,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基于什么心态,也不管你的意见是对还是错,是好还是坏,一旦你口无遮拦很冒失地说出来,你就犯了一个忌讳,侵犯了别人,伤害了对方的感情和自尊。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这些价值观和审美观组成了一个敏感的自我。

你若不了解这一点,轻易地指点你自以为是他错误的那些事情,他会明显地感受到他的价值观受到了你的侵犯,他的自尊受到了你的伤害。因此有可能他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还会对你心生厌恶。尤其在工作方面,你指指点点的样子,根本就是在否定他的智慧和能力,这样只会让他更加地讨厌你。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好为人师、老是对别人的事情指指点点是人际关系的障碍。如果你非要说出你的意见,则必须建立在几个基础上才行。

首先,你要采取非常诚恳的态度,而不要显得飞扬跋扈,这样只能将事情弄得更糟。他会觉得你不是要帮助他,而是要羞辱他,让他觉得事事不如你。

其次,两人关系密切,你是他的朋友,你作为朋友有义务提出。当你诚恳地提出你的看法时,他有可能会接受你的意见,但不接受的可能性也是相当大的,因为究竟怎么做,决定权还是在他手里,你只有提出意见的权利,却不能强迫他按照你的意思去做。

第三,你在他心目中有足够的分量。所谓人微言轻,如果他一向敬重你,那么他有可能接受你的意见,但是表面听从,私下不理的可能性也很大。前面说过,具体怎么做,决定权在他手里。

第四,你是他的长辈或是上司。基于伦理及利害关系,他有可能会接受你的意见,但也不尽然,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们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都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没必要针锋相对。退一步别人过去了,自己也可以顺利通过。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又避免了许多麻烦。假如你胸怀鸿鹄之志,可以一心一意去积蓄力量;假如你只想做普通人,可以活得从从容容,逍遥自在。可进可退,两头是路,何乐而不为呢?

或许您会说这样做过于世故,过于圆滑了吧?您也许要说:“这不是压抑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吗?”其实不然,这里所讲的收敛恰恰是保护个性健康发展,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条捷径。

有多少人由于年轻气盛,爱出风头而处处碰壁,为了适应社会,不得不磨平棱角,锐气尽殆,最终还是一事无成。有句话不是说“好刀出在刃上”吗?一个人的锋芒也应该在关键时候、必要的时候展露给众人,那时人们自然会承认你确实是一把锋利的宝刀。但不是时不时地拿出来挥舞一番,直杀得别人片甲不留方才甘心。刀刃需要长期的磨砺,只图一时之快,不懂保养,只会令其钝化。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赢得很多人的尊敬和仰慕。据说他从小就很聪明,且言语幽默,但是年轻的时候他特别喜欢展露锋芒,说话也尖酸刻薄,谁要是给他说一句话,便会有体无完肤之感。后来,一位老朋友私下对他说:“你现在常常出语幽他人之默,非常风趣可喜,但是大家都觉得,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因为他们比不上你,有你在,大家便不敢开口了。你的才干确实比他们略胜一筹,但这么一来,朋友将逐渐离开你。这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老朋友的这番话使萧伯纳如梦初醒,他感到如果不收敛锋芒,彻底改过,社会将不再接纳他,又何止是失去朋友呢?所以他下定决心,从此以后,再也不讲尖酸的话了,要把天才发挥在文学上。这一转变不仅造就了他后来在文坛上的地位,同时也使他广受各国人民的敬仰。

你要是比别人聪明,不一定要张扬着让他人知道,时间会证明一切的。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使你在与人共事时留下较大的回旋余地,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也是让旁人敬佩的一种内在气质。

从另一方面讲,谦虚的人往往能够得到别人的信赖。因为谦虚,别人才不会认为你会对他构成威胁,你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

因此,我们对自己的成就要轻描淡写,我们必须学会谦虚,这样的话,我们才能永远受到欢迎。对此卡耐基曾有过一番相当精彩的论述:“你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吗?你知道是什么东西使你没有变成白痴的吗?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只不过是你甲状腺中的碘罢了,价值才五分钱。如果医生割开你颈部的甲状腺,取出一点点的碘,你就变成一个白痴了。五分钱就可以在街角药房中买到一点点碘,是使你没有住在疯人院的东西。价值五分钱的东西,有什么好谈的?”

谦受益,满招损。这是至理名言,也应为一切好为人师者的座右铭。我们要避免那种好为人师的毛病,如果你有什么意见,你应该很真诚地提出来,而不要指指点点一副自己很高明的样子,这样在伤害对方的自尊时,只能招致对方对你的反感。尊重别人的选择,在适当的时候以真诚的态度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这才是你应该做的。

同类推荐
  • 科学决策的边界

    科学决策的边界

    转型期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诸如社会调节阀失控、利益诉求多元、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舆论渠道增加、决策主体公信力下降,等等。这些挑战给科学决策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科学决策的边界》以有限理性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在转型期的新变化,阐述了制度和结构、目标和注意力、组织心理和文化、信息、时间压力、外部环境几大因素造成的决策边界。通过理论关怀决策实践,向转型期中国决策者建言。
  • 官德

    官德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习近平同志指出:“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
  • 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本书对2009~2010年宁夏的政策调研成果收集整理,汇集成册,以利于资料保存,提供决策咨询。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本是书作者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领域的学习、科研与教学心得的集中展现。虽然一本小书难以承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波澜壮阔的历史及辉煌成就,但多年来,笔者结合教学和科研经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尽管有些思考还是初步的。今天将其成书,着眼点是对自己过去思考做一点总结,以期能静下心来做点更有深度的理论思考。
热门推荐
  • 天师的宿命

    天师的宿命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万恶之源不满时间的太平,降下僵尸王众神为了人世间将僵尸大军覆灭但终究消灭不了僵尸王,只得让他沉睡。千年了,沉睡万年的僵尸王将苏醒命运的齿轮早已将她们捆在了一起……
  • 重生之科技大亨

    重生之科技大亨

    一个2008年的灵魂重生在1983年的某初中生身上,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彪悍历程。因为在某个有趣的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让全世界的男人一边淫荡地在心里偷笑,一边为他投票,于是他和他的团队获得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名利双收。不过这只是个插曲而已,其实他的主业是工业。他从农业上创业起步,搞下商业也超赚钱,但他更热衷烧钱研究先进的工业制造技术.他的企业从轻工制造开始,最终发展成多个重工领域的王者,在他提供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支持下,民族产业打破了国外垄断和技术封锁,实现了全面性升级换代,顺便帮助了madeinchina从轻蔑的用语变为一种誉满世界的称赞和信赖,最终改变了世界工业的格局.《财富》杂志评价“二十多年来,他是总是走在时代的前面,他在某些关键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能源,智能成套设备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我们一直都在仰望和追赶!”《时代》杂志封面文章称:“他的产品和事业很世界,但他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却很中国。”新手上路,每天一更,请多指点、关照和宣传!
  • 槽山匪

    槽山匪

    匪所思,,酒色财气。侠所思,绝世武功。匪夷所思之,槽山匪,天下人生,武侠传奇。
  • 女扮男装之独闯圣樱学院

    女扮男装之独闯圣樱学院

    一个孤儿,名叫林安然。她从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从来都是独来独往,从1岁开始吃苦,这一切都是自己争取过来的。突然有一天想到女扮男装,在那里,她收获了爱情,也知道了自己那神秘的身份。
  • 花落佛见笑

    花落佛见笑

    顾习在13岁的夜晚遇上了宋琢,漫天繁星之下的清隽少年一步一步地走进了她心上,恍惚间,她听见了花开的声音,从此,便用十年的时间等这一朵名唤爱情的花。
  • 惊变144周

    惊变144周

    他玩世不恭,却是预言之子,在一次绝望之后,上天给予新生,战事再起,他将如何力挽狂澜!
  • 鹿晗:转角遇到爱

    鹿晗:转角遇到爱

    “什么鬼,成了明星,我没有听错吧”朴灿瑶“矮油,灿瑶,想什么呢?等明天就去公司面试”鹿雨馨“怀挺怀挺”A.G
  • 你调香,我调心

    你调香,我调心

    原本,我觉得26岁的自己混得不错——事业小有成就,还成功追上男神,过着幸福的小日子;但一场电梯事故,我和高子谕相遇后,一切平静和满足被打破——他是爱我的,但这种爱,却令我无地自容,毫无尊严,几近窒息!我用了很多方式表达我恨他,甚至陷害他,一切只为摆脱他,可是,可是……当他真的在我世界里消失干净,我却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嗯,这就是我的故事,和调香师男人不得不说的那点破事儿,不完美的爱情,始终还是爱情。
  • 末世交响曲

    末世交响曲

    七星移位,天轨将开!一切一切,回归本源!超古代时期,人类是全宇宙的霸主,统领着数以亿计的星域,直到……那一刻…………为了追求长生的奥秘,停止了其余一切的研究,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疯狂,最后的刹那,发出成功的喜悦的时候!迎来了全宇宙的围攻!却发现,此时的他们,科技已经不在人类之下!万年的文明,仅仅几个小时之内,几乎消耗殆尽!时间匆匆,地球恢复了朝气!也诞生了无数了不起的文明,就比如,现在的社会!然而,危机正在靠近!
  • 称霸汉朝之魔力信息

    称霸汉朝之魔力信息

    穿越到汉朝的王易,意外发现有了超能力,且看他将怎样一步步地称霸,收服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