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7700000051

第51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苏联模式的继承和超越(4)

苏联模式文化体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在指导思想上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苏联,斯大林肯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大意义,提出要对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提高干部的觉悟和工作效率。由于这一原因,斯大林时期教育科学文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培养高级人才,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等等。在此基础上,苏联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国民经济实力极大增强,为卫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证。然而,斯大林在苏联文化建设中有一些做法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虽然他很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但他本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片面性。由于他在苏联社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很高的威望,这些片面认识就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超越苏联当时的发展水平,急于建成社会主义,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这就是苏联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过的严重弊病。脱离实际的思想必然会对现实建设带来破坏,这是不可避免的。还有,苏联存在着大党大国主义的倾向,将苏联模式强加于别国,又片面地排斥西方的文明和文化成果,这些都阻碍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领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他提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邓小平理论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与时俱进,提出发展先进文化,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等等。这些都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在新世纪,面对新情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对于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模式文化体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在实践上也存在差异。

首先,苏联模式文化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在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发展文化生活的多样性的关系上存在差别。

苏联模式政治、经济体制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这决定了苏联模式的思想文化体制也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斯大林时期,苏联频繁地用政治斗争的方法去处理文化学术争论,用行政手段去全面干预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用党性的标签去处理文化生活态度的差别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分歧,从而导致了舆论高度一律的弊病。这种高度集中的文化体制,影响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严重抑制了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与此不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注意做到坚持主流意识形态不动摇和发展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多样性齐头并进。坚持主流意识形态不动摇,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制度不动摇,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上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统领全局,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之,就是坚定地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不动摇,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动摇,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国也出现了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物质利益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新情况。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变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带来思想文化、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巨大变化,从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变化情形,进而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意识形态的单一性的发展格局。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伴随经济往来的同时,中外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交流、碰撞更加频繁和明显,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先进文化不动摇,使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有认同感,从而巩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主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同时,我国也提倡和尊重人们思想活动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性”指导和思想观念的多样性发展并行不悖。

其次,苏联模式文化体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在知识分子政策和对哲学社会科学地位作用的认识方面也有差别。

知识分子和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方面苏联模式的弊端主要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搞阶级斗争,用政治斗争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对知识分子曾经采取不信任甚至打击的政策。在斯大林时期,苏联思想文化界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批判运动。一些本来并没有介入政治斗争的知识分子,都被一概错误地定为“阶级敌人”、“反党联盟”。有时还用政治的手段扶持某一个学术派别,强行扼杀其他的学术派别。人为地设置思想禁区,禁锢人们的思想,致使许多科学家遭到迫害,一些科学家则逃到西方,成为西方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错误都严重地扼杀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干涉了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和艺术家的创作活动,造成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日趋僵化死板,社会的文化生活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针对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过去我国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等对文化生活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不仅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应有地位,切实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等,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特别是彻底否定了用政治运动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学术问题,主张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凡属人民内部的问题,凡属思想性质的问题,都要用教育和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不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而是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的一项工作。

此外,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其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这是当前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的又一特点。江泽民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不懈地进行探索,不断地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这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这是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经验总结,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地位作用的最新概括。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发展必将为21世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第三,苏联模式文化体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在对待西方文化的行为上也有差别。

由于受苏联国内外社会形势的双重影响,苏联虽然也曾经与西方进行了一些科学文化艺术工作的交流,但最终逐步走向固步自封,并对西方文化采取片面拒斥的态度,对西方学术思想不加分析地一律进行批判。如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控制论”提出时,苏联理论学术界还把它说成是“伪科学”和“唯心主义”;有时简单地从意识形态的立场出发,把西方的全部社会生活说成是完全腐朽的;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没有作出客观的认识,有时甚至竭力加以贬低等,这都是苏联模式文化体制弊端的外在表现。错误的对外文化政策,极大地妨碍了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限制了苏联与西方科技和人才的交流,阻碍了苏联科技和学术理论的进步与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则采取了与苏联不同的文化政策和措施。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这表明我国的文化建设离不开世界文化,我们需要吸收和借鉴。而对西方现代文化应采取的态度,邓小平明确指出:“对外文化交流要长期发展……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同上书,第43~44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对这一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强调建设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西方文化应有科学的态度,即认真学习、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坚决反对、摒弃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在全球化趋势下,西方敌对势力的侵略已从过去的坚船利炮演变为今天的文化渗透、网络渗透,而这种渗透又是武力侵略所不及和威力更大的一种侵略。所以,应高扬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博采众长,不断壮大自己的文化实力,增强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活力和影响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而不断提升我们抵制“文化霸权主义”的能力。

同类推荐
  • 公务员职业道德:公正廉洁

    公务员职业道德:公正廉洁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全面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信念坚定、精神追求高尚、职业操守良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当前对于全球化时代治理转型的研究还显得太少,在已有的研究中,也是宏观、原则性研究居多,具体、深入研究较少。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时代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发生了重大转型,但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不能进行线性理解,即不能将全球化作为影响治理转型的一个常量。它们之间是一种表征关系,即不只是全球化影响了治理转型,而且治理转型本身也属于全球化进程。由此,我们不但要研究全球化,而且要全球化地思考。本丛书期待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所贡献,实现全球化研究与治理研究的双重推进。
  •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本书回顾中国共产党93年的光荣之路,梳理从一大到十八大许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还原了党史众多扑朔迷离的深度问题,再现了中共众多重大决策过程的争议、观点和转折。但对不少历史故事的表述又体现出趣味性的一面,寓活泼于严肃,相得益彰,给人全然不同的读史感观。历史波澜壮阔,从不枯燥,党史也是如此。本书深入浅出,以史鉴今,担当未来,记录历史风云变幻的瞬间。常读党史,重读党史,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热门推荐
  • 中国秘史

    中国秘史

    本书分秦汉秘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秘史、隋唐秘史、宋元秘史、明代秘史。
  • 傲世战神之独步江湖

    傲世战神之独步江湖

    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却让一个少年走上霸世之路,在这条路上只有两个选择,生还是死,在生死之中徘徊,在磨难中变强......
  • 娘娘有旨

    娘娘有旨

    重活一世,她再也不愿做那个心慈仁善,任人欺凌的顾家嫡女。斗继母,虐嫡妹,踢渣男,助夫君,终于如愿以偿的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是谁来告诉她,这一个个的美人,侍婢又是怎么回事?踢走,都踢走!
  • 封妖诀

    封妖诀

    “小娃娃,本仙今日路过此地,发现与你有缘,特意来渡你成仙,你可愿意?来来来,快开门让我进去,准备好酒好肉,待本仙尊吃饱喝足后,就教你法术,渡你成仙。”
  • 傲娇竹马住隔壁:101次告白

    傲娇竹马住隔壁:101次告白

    他住在她家的隔壁,一不小心霸占了她一天。从此,她被他缠上。“竹马!我不要你了!我不要你了!我不要你了!”就当她把重要的事情说了三遍之后。某男终于愿意放她走了——可是等等。。“我们已经分了!你跟着我做什么!”“是啊!你分了我的心,可你带走了我的身体!”说完,某男把一张分手协议书拿出来,上面写着分手后:除他的心不要,车子归她,房子归她,公司归她,他的身体也。。是她的。
  • 不胜人间梦一场

    不胜人间梦一场

    发生的一切都可以看做是真的,也可以单纯地看做是一场梦境,究竟梦能不能隐射现实,还是现实本身就是一场梦境,能看透的一定是智者了。
  • 斩碎天穹

    斩碎天穹

    一个平凡少年,为了寻找母亲,踏入了修仙的征途,一路杀尽各种不平,从而开启了一个绝世强者的崛起征程……
  • 魁拔左传

    魁拔左传

    这是一个被称作元泱境界的世界,这个世界有一种神秘的现象。每隔333年,就会有一个令人恐怖的异常生命诞生,他就是~魁拔。魁拔的每一次出现,都会给元泱境界带来巨大的灾难,即使是天界的神也在劫难逃,在天地两届,各种力量的打击下,魁拔一次次被消灭,但又总是出现。第六代魁拔即将诞生,他的命运会如何呢?
  • 男神掠妻太狂野

    男神掠妻太狂野

    一场灾难差点结束陆子帆的性命,昏睡的他有可能永远不能苏醒,然而夏夜却决定陪他走完这一生。一记耳光彻底打醒了她,陆母的羞辱、憎恨,将她推入地狱的深渊,她恶狠狠的警告夏夜:陆子帆是未来陆氏继承人,只要有她活着的一天,就算陆子帆永远躺在床上也不需要她的照顾。夏夜用青春做赌注,嫁入豪门,只因仇恨让她迷失自己。注定的再遇,让彼此倾心难忘,他的霸道、他的冷漠、他纠缠不休的爱,让夏夜一次次陷入他的温柔乡。夏夜想爱却不敢爱,想忘又忘不掉,因为责任,她不能抛夫弃子。然而有一天,当他真的得到了却又绝情的抛弃,她想再回头的时候,一个不被人知的秘密却让她彻底断了念头。
  • WEALTH OF NATIONS

    WEALTH OF NA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