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7300000030

第30章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3)

她一听到这句话,就追问我是什么办法。我告诉她,你的先生平时回到家里,你只有怪他对你不够好,嫌他不够体贴,但是他到了对方狐狸精那里,狐狸精就对他千娇百媚,样样都好,他把狐狸精的地方当作天堂、安乐窝,当然流连忘返,自然不想回到像冰库一样的家了。我告诉她,如果你肯改变态度,先生一回家,你就赞美他、体贴他,针对他欢喜吃什么东西、喜欢看什么书,你都满足他,对他好。有时明知他要去跟狐狸精相会,你故意拿钱给他,替他拿鞋子、换衣服,出门前叮咛他好好保重、早一点回来,慢慢他感到你的温柔、体贴,自然就会回心转意。所以,你要用爱才能赢得爱。如果你怨恨,只有加速破裂,他自然不会要你了。

她一听我这样讲,就说:“我做不到。”我说:“所以注定你是要失败的。”

事情过去以后,我也没有再去想它,不过后来她照着我的方法去做,果然挽回了丈夫的心。她的先生原本是一个反佛教的官僚,却没想到一个和尚竟然能改变他的太太,让濒临破碎的家庭能够重拾欢笑。所以后来他对我、对佛教也慢慢生起了感谢、信仰之心。

异性相爱,是很难得的因缘。男女双方经过互相追求、互相恋爱,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家人的同意,千辛万苦才结成良缘,本来是应该被祝福的美事。但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世事风云变幻,令人难以逆料,只要夫妻任何一方发生了婚外情,从此家庭、事业、名誉、子孙、金钱的因缘果报纠缠,难以清楚。造成婚外情的原因,往往都是怨怪第三者的加入。其实,第三者之外,男女双方都没有责任吗?例如,有的人忙于自己的事业、社交、应酬,以致疏于照顾家庭和关心对方,因此让第三者有机可乘。甚至有时候还因为双方意见不合,习惯不同,认知差异,成就悬殊等。总之,不能让对方满足,最容易发生婚外情。

尤其现在的社会,由于色情行业充斥,不知破坏了多少家庭,破坏了多少夫妻儿女的关系,如果人类社会放纵情欲的发展,没有一点空间出路是很可怕的。如《佛说四十二章经》说:“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爱欲之于人,犹执炬火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所以家庭要防止婚外情的发生,首先要加强男人的道德观念,女人则应该培养做人、做家事的技巧能力。

其实,掌握一个男人的心,先掌握他的口。当先生回家时,你能煮好吃的东西给他吃,先生吃惯了太太每天变化多端的佳肴,下班之后自然就不会往别处跑。

女人要给男人吃得好,并且要时时赞美丈夫,自然能掳获男人的心。当然做丈夫的也要赞美太太,平时买点布料或化妆品等礼物送给太太,是增进夫妻感情的重要因素。如果女人学不会烹调,不会赞美,最好不要结婚。我们常说夫妻的关系是“另外一半”,你嫁的另外一半,他要的是什么?无非是要你爱他,要你对他好,你都不会赞美,怎么好得起来?因此不会笑的要学习笑,不会说话的要学习说话,没有表情的要学习有表情。这个世界是个有色彩的世界,是个有笑容的、有声音的世界,因此要多多赞美。

本来夫妻就是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的个体,彼此因为成长背景不一样,难免有思想、个性、习惯上的诸多差异,要维系夫妻之间的感情始终如一,事实上并不容易,所以要靠彼此的尊重、包容、沟通,诸如思想上的、生活中的、对儿女的教育方法等,都应该开诚布公地讨论。

此外,夫妻双方如果能够培养共同的兴趣,认识彼此的朋友,平时应酬成双成对,甚至偶尔营造一下“小别胜新婚”的温馨气氛等,都可以减少对方出轨的机会。如果能让对方感觉“家庭如乐园”,每天生活里充满了欢乐、笑声,又哪会有婚外情的发生呢?

总之,我认为造成婚外情的原因有很多,男女双方都应该负责任。如果每个家庭中的先生都能做第一等的先生,回家后帮忙家事,体贴慰问,制造家庭的欢笑与和乐;每个太太都能做第一等的太太,治家整洁,贤惠有德,能把家里整理得干干净净,三餐有美味佳肴,时时有贴心的慰问、赞美的语言,就容易留住先生的心,自然不会有婚外情的发生。但是,万一先生有了婚外情,吵架是没有用的,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用爱再去把爱赢回来”,这才是明智之举。

请问大师,一个家庭中,当婆媳之间意见分歧时,应该怎么办?

星云大师:在一个家庭中,母女之间的问题比较少,婆媳之间的问题比较多。

前几年有一个趣谈:端午节到了,婆婆叫媳妇包粽子。现代媳妇不会包粽子,但是婆婆的话不能不听。从清晨包到下午,好不容易包好了。当在煮粽子的时候,听到婆婆打电话给出嫁的女儿,叫女儿赶快回来吃粽子。媳妇听了非常生气,心里不住地嘀咕:“我忙得汗流浃背,你都没有关心我的辛苦,现在粽子快煮好了,你却叫你的女儿回来吃粽子。”因为心里不平,越想越气,把围裙一甩,换件衣服就想跑回娘家。正要出门的时候,电话铃响了,原来是娘家的妈妈打电话来说:“女儿呀!妈妈今天叫你嫂嫂包了粽子,你赶快回来吃粽子喔!”这时媳妇听了一愣,才感觉到,原来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家庭中,母女有母女的感情,婆媳有婆媳的关系。你们当中大部分的人都做过人家的媳妇,甚至有的人也快要做婆婆了。如何做一个好婆婆?要记得当初做媳妇的难堪,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把过去所受的待遇用来对待自己的媳妇,如此一代一代地报复下去,因果循环,终不是办法。

我记得自己青少年的时候所受的打骂教育,虽然受尽种种无理的委屈和虐待,但是至今回想起来却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受得起,我不以为苦。很遗憾时下的青年并不是人人都能这样。现代的年轻人因为受不起,所以不能有大成就。

婆媳之间的微妙关系,若以婆婆的角度来说,可能会感觉自己的儿子被外人抢走而有所失落,加上媳妇再不懂谦让,不知体谅,就更让婆婆从心里讨厌这个过门的媳妇了。

一个男人,既是儿子的角色,也是丈夫的角色,当然希望同时获得母亲与太太这两个女人的关爱。婆媳之间也知道这个道理,婆婆也想对媳妇好一点,但就是不欢喜;媳妇也知道对待公婆应该孝顺,但只要一看到婆婆的嘴脸就不高兴。我认为婆媳之间,应该先学会认知、体谅与同情,并且要有方法、要交流、要沟通。比方说,为人媳妇要懂得尊重婆婆,了解婆婆的心理,并鼓励丈夫对婆婆多些照顾,让婆婆不至于有失落感,而丈夫便不会夹在两个女人之间难做人,他自然就会更加爱太太。假如婆婆也把媳妇当女儿看待,教导儿子要爱太太,媳妇看到婆婆这么开明,也会恭敬这个长者。总之,婆媳之间互相体谅,问题就容易解决。

代沟是双方的责任,并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如果有一方肯让步的话,就会天下太平。

佛教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信徒到寺院拜佛,知客师与其打过招呼后,随即对身旁的老和尚说:“有信徒来了,请上茶!”不到两分钟,又对老和尚说:“佛桌上的香灰要记得擦拭干净!”“拜台上的盆花别忘了浇水呀!”“中午别忘了留信徒吃饭!”只见老和尚在年轻的知客师指挥下,一下子忙东,一下子忙西。信徒终于忍不住好奇地问老和尚:“他是你什么人?怎么总是叫你做这、做那的呢?”老和尚得意地说:“他是我徒弟呀!我有这样能干的徒弟是我的福气,信徒来时他只要我倒茶,并不要我讲话;他只要我留信徒吃饭,并没有要我烧饭。平时寺里的一切都是他在计划,省了我很多辛苦呢!”信徒不解,再问:“不知你们是老的大,还是小的大?”老和尚说:“当然是老的大,但是小的有用呀!”

“婆媳问题”是现代家庭普遍存在的隐忧。其实,只要身为婆婆的不再存有“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心态,而能学习老和尚“老做小”的精神,把媳妇当成自己的女儿疼爱,媳妇也能视婆婆如亲娘一样尊敬、孝养,家庭怎么会不幸福呢?

我在《佛光菜根谭》里曾经写过“四等婆媳”:第一等婆媳,如母女亲密;第二等婆媳,如朋友尊重;第三等婆媳,如宾主客气;第四等婆媳,如冤家相聚。

婆媳之间的关系如同跳探戈,你进我退,我退你进。人际之间,只要我待人好,他人也会把我当成亲人。人家嫌你、怪你,就是你待人不够周到,所以待人好才能增加人我之间的空间。婆媳之道,更是如此。

过去社会认为女人无才便是德,现代女人以高学历为傲,甚至以学历当嫁妆。但是也有一些高学历的适婚女人一直乏人问津,面对这种另类的歧视,女人应该如何因应?

星云大师:长久以来,社会存在一种现象:结婚,男生的学历一定要比女生高一些。初中毕业的男生会娶小学程度的女生,高中程度的男生则娶初中毕业的女生。依此类推,大学娶高中,博士娶硕士。如果是一个女博士,则往往让男生望而却步。所以有一位女博士如此形容她的感情世界:“读本科时,门庭若市;读硕士时,门前冷落;读博士时,门可罗雀。”

女博士很容易让人把她和“女强人”划上等号,因此女人学历愈高,反而愈难找到适合的结婚对象。为什么?因为女孩子太有学问,凡事都讲理,往往失去了女性的特质。女孩子有时可以有一些娇嗔、有一些不讲道理。虽然人都应该要服从真理,但有时太讲道理,理由太多了,也会让人受不了。我这么讲,有一些知识程度高的女性会认为我这是歧视女性,女人为什么不能有知识?不过我讲的是事实。例如刚才说,男人不敢娶女博士做夫人,因为博士要研究,钻得太深,很麻烦。有时候人在世间生活,尤其是夫妻之间,不必凡事都讲理,偶尔也需要有感情的生活。感情有时是很难用理论来衡量的,感情是感情的世界,理论是理论的世界,感情里面有一点理性。这种净化的感情、理智的感情,是很高超的境界,平时不容易达到。所以,有时高学历的女人让男人不敢高攀,这并不是对女人的歧视,而是男人天生的优越感使然。有的男人认为自己的学历、工作职位,乃至薪水低于自己的太太,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不但在太太面前矮了半截,在朋友之中也抬不起头来。

但是这么说并不表示女人的学历一定要比男人低,学历高低不重要,夫妻最好是相互敬爱。如果男士对太太多一些敬畏,如胡适博士提倡“怕夫人”,未尝不是一种美德。再说,女人学历高,并不一定就会让男人望而生畏,女人只要有道德、器量、智慧、慈悲,还是能够吸引男士的青睐。

所以,现代女性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缺点,如娇嗔、嫉妒、自私、懒惰、恶口、虚荣、爱哭、偏见、量小等;要把爱计较、爱比较等缺点改正,代之而起的是有恢宏的气度,以及雍容华贵、明白事理、顾全大局、公而忘私、温柔大方等美好的德行。

过去的女性还有一个缺点,只想做花瓶。但是女人只靠外表漂亮是不行的,世间的实际生活很重要。所以过去中国的社会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美人红颜薄命,很多漂亮的女人生命很短暂,甚至漂亮的人不一定有人缘,反而不是很美的人。人缘很好,到处受人欢迎。所以佛教讲美,内在美胜过外在美,尤其美是性格上的美、内心的美、语言的美,倒不一定光是面孔的美,这是不够的。所以,我觉得现代的女性应该具备:

(一)有传统的美德,也有现代的知识。

(二)有感情的世界,也有理智的生活。

(三)有家庭的观念,也有社会的事业。

(四)有柔和的性格,也有坚忍的力量。

其实,现在的社会,工作职场上并不一定高学历就必然吃香。现在的社会凭的是实力,而不全然是以学历取胜。当然,婚姻更不能以学历高低为选对象的条件。因此学历不重要,人品道德才重要;学历不重要,努力创造才重要;学历不重要,自己如何定位才重要。希望现代的女性都能学习中国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女性、伟大的妻子、伟大的母亲。例如孟母三迁,岳母教忠,黔娄之妻“宁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余”,乐羊子之妻“断机劝夫,努力向学”等,这些都是女人中的模范。但愿这些女性的光辉能够重现今日,再为当前的社会凭添光彩。这是今日女性争气之道。

从佛教的立场来看,如果妇女遇人不淑,遭受家庭暴力时,请问大师,您认为可以离婚吗?

星云大师:现代社会,由于人口结构变迁,台湾有愈来愈多的外地新娘,包括中国大陆、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彼此因为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有诸多差异,能够幸福美满的固然有之,但是多数成为怨偶,甚至衍生婚姻暴力、家庭暴力,已经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所谓“家庭暴力”,是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间所发生的虐待和暴力行为,甚至包括与家庭具有亲密关系的成员间。例如男女朋友、同居人之间的虐待和暴力行为,也都属于家庭暴力的范围。暴力,妨碍安全,妨碍生命,是大众所共同唾弃的。但是现在世界各地,无论文化背景、阶层、种族和社会性质怎样不同,妇女、儿童都可能成为暴力的受害者。

一个家庭里,不管男人的家庭暴力,还是女人的河东狮吼,都是家庭的不幸。尤其家庭暴力最后往往以悲剧收场,例如妻子受不了虐待愤而杀夫,或是丈夫虐待妻子致死,更可怕的是在家庭暴力下长大的儿童,身心不平衡,人格不健全,日后又可能成为另一个施暴的问题人物。所以,享受无暴力的生活是妇女与儿童的权利,也是每个人所祈求的美好社会。

如何才能化解家庭暴力?正本清源之道,就是家庭里的每一分子,对家人的爱要永恒、宽容、体谅、升华,要互相尊重与包容,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美好。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是人生的避风港,是最安全、最温馨的地方。一个家庭里,夫妻不和是社会问题的来源之一,而家庭暴力事件,无论弑父、弑母、夫妻互殴、虐待儿童等,都为社会大众所不容,所以佛教主张男女要相敬相爱。

在佛教经典里,有指导男性如何为人丈夫的《善生经》,和指导女性如何为人妻子的《玉耶女经》,都记载着男人要懂得爱护妻子才可名为男人,女人要知道敬事丈夫才可名为女人。

例如:妻子要身兼母妇、臣妇、婢妇、夫妇、妹妇之职,要把先生当成孩子一样疼爱,当成君王一样敬重,当成主人一样顺从,像夫妇一样互相敬重,像兄妹一样相互提携。丈夫要当君子般怜惜妻子,当英雄般保护妻子,当劳工般为妻子服务,当禅者般给家庭欢笑幽默,要实际负起养活家庭的责任。

同类推荐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十四册:《佛教·佛经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一千零一夜》、《圣经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安徒生童话》。
  • 心经

    心经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热门推荐
  • 仙道九转

    仙道九转

    生逢绝境,却不绝他之路,柳暗花明,重生回到十年前,揭开前世之谜。是阴谋,是背叛,是堕落,揭开了一个阴谋却陷入更大的阴谋中。我,到底是谁?
  • 真宋

    真宋

    一个真实凝重的宋朝,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本书自宋仁宗少年继位起,至宋哲宗继位亲政止,历经四代宋帝,历时六十余年,帝王后妃、忠臣良将、才子佳人悉数登场,正史所载、野史轶闻、民间传说异彩纷呈!仁政治国的仁宗、锐意进取的神宗、刚毅公正的包拯、忠勇材武的狄青、一心变法的王安石、不合时宜的苏轼、老当益壮的杨文广、著书传世的司马光、奸猾狡诈的蔡京、儒雅潇洒的段正淳……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位位鲜活生动的人物!宋夏之战、庆历议和、禁宫之乱、后妃之争、求雨罢相、假皇子案、侬智高叛乱、王安石变法、宋辽纠纷、乌台诗案、灵武之役、高后临政、大理之乱……一桩桩精彩纷呈的故事,一段段令人唏嘘的历史!一切尽在《真宋》!
  • 薇笑盛开顾笙长宁

    薇笑盛开顾笙长宁

    顾长笙和言若薇的故事,暖心的,微虐,写了再看
  • 末世进化史三黑暗纪元

    末世进化史三黑暗纪元

    在经历了震惊世界渤海大爆炸之后,世界的历史变开始进入一个黑暗时代!
  • 公子落凡

    公子落凡

    公子落凡乃遗落凡尘之神,出尘脱俗,目无下尘;南曜公主犹如天降神女,九天飞凤,一柄青云,驰骋万里疆场,点拨如画江山。曾几何时,执手共赏繁华盛景,并肩共抗箭雨刀光。长林苑,小楼上,断剑零落于地,一半是刻骨的爱,一半是绝望的怨!尘封的岁月里,埋藏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玄冥幻天

    玄冥幻天

    这里是一个没有斗气没有魔法没有灵气的世界,这里有的是玄气和幻气。
  • 绝影大陆

    绝影大陆

    万年之前,天地之间,一位男子成为第一个半神。一位身怀影子和黑幕武魂的孩子被父母所遗弃,十几年后,当他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又将掀起一阵怎样的风云。。。
  • 除了春天和爱情

    除了春天和爱情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些难过的事情,女主就像刺猬本想保护自己却刺伤身边想要保护她的人。到最后留在身边的也就是永恒的,谁没有经历过一些事情,面带微笑总会有人愿意包容你的一切。这个季节希望我们收获爱情。
  • 至高图腾

    至高图腾

    玄星大陆受海兽洗礼,人类兴旺不再。陆地上的妖兽险些将人类灭族,三千年的休养生息,人类重新站在陆地的巅峰。向明至地球而来,依仗雷霆双灵台。称雄五域,争霸海上,成就至高图腾。
  • 校园传说:废弃教学楼

    校园传说:废弃教学楼

    15年前,一行人,在废弃的学校教学楼里神秘的消失了,没人知道他们去过那里,经历过什么,在什么地方干过什么事,所有人突然间就像人间蒸发似的,从此查无音讯。12年后,一对情侣莫名其妙的在废弃教学楼里惨死,恐怖传说在校园内广泛传播开来,弄得学生们人心惶惶。今天,15年前那些人消失了的第十六个年头,我做为新生入住学校,因为一些发生在自己小时候身上的事情,使我拥有了特异功能,然而我却并不知道。正是因为自己拥有的特异功能使自己看到了一些真实的历史画面,所以不得不使我卷入其中,一步步的去解开谜底,寻找真相以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