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大师温瑞安说过:“真正高手会把精、气、神集中于一击。”而在生活中,集中精力更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在一定时期内,一个人的资源和能量是有限的,你无法同时做好数件同等重要、难度又都很大的事情。而琐事也同样会占据你的空间,消磨你的意志。
世界的开放性和信息量的倍增,给集体选择和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但也带来了大量的精神涣散和疲劳。选择就像是一条河流,它变得越宽,就有越多的人淹死在里面。人们需要越来越强的游泳技巧,需要游向正确的方向,因为你不可能就这么游下去。
不值得做的事,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完成了某些事情。你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一丝自我安慰和虚幻的满足感。当梦醒后,你会发现该做的事一件都没有做,而自己却已疲惫不堪。
一项活动的单纯规律性会逐渐演变成为必然性。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会说:“我们不应该让它消失,我们已经做了这么久。”这就像有的人明明不喜欢自己的恋人,却还要在一起,因为在一起很久了,习惯让人不愿意再作别的选择。但最终,一个人要为自己做了不值得做的事付出代价,这件事情越大,代价就越大。
登山的启示
2002年,北大山鹰们在珠峰折翅,曾引起社会上的广泛争论。有很多人认为:不值得。好端端地放着书不念,跑去逞什么英雄!也有的人为他们叫好。到底该如何看这件事呢?
我国有一位颇为有名的民间登山家,他的话意味深长:“我本人是1990年中国民间第一次登山的组织者。当时登的是昆仑山。1994年,清华和台湾联合登山,我也是主要成员。作为一名登过山的人,我自己经历了三次面对死亡的时刻,以及队员两次失踪的事情。现在回头来看,我想说的是:当年不应该去!”
“我说这话不是后悔登山。对于登山,我现在回忆起来还是激动的。‘不该去’的出发点是当年太血气方刚,年轻气盛了。个人英雄主义超越了一切。我今天还活着,只能说是运气好。”
“媒体批评北大登山队的装备不好,什么卫星电话之类的。在我看来,出事不是装备的问题。北大的装备在民间登山队中可以算是一流的了。比他们不好的多的是。就说我们当年吧,装备差得都叫人不敢想象,别说卫星电话,连对讲机都没有。谁敢说装备好就可以征服,就不会出事?不可能的!”
“可是,我们今天来谈这件事,重要的不是纠缠细节,而是应该从一些根本的,重要的面来反思。我们人在对待自然的立场上,应该是一种亲近,或者说是敬畏的态度,而不是征服。人类永远也不能征服自然,大自然太聪明了,太有力了。人在其中,应该去学习,而不是和自然较劲。”
“登山忌讳两件事:一、英雄主义。觉得登山是件英雄的事情。二、扎堆。也就是说和别人攀比。你登这么高,我一定要比你强。这都是要避免的思想。这些因素容易把登山复杂化,而这本身是件很单纯的体育项目。健康,平和,在思维方面有所探索,这是登山的真谛。人最大的毅力和勇气,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每一件事。”
“我把登山看得很本质,很一般。就像看电影,那么你就要问了,探险,探的是什么东西?”
“从我的经验和体会来说,登山过程中人的身体是很苦的。在身体的超越中,人的精神得到了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探的是精神上的险,登的也是精神的顶峰。”
说得真好!可谓一语中的。比山更难以征服的正是人自己。
不受欢迎的偏执狂
一位正值壮年的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跳槽到某公司担任部门主管。到了新公司后,他深感压力之大和竞争之激烈,只要稍有不慎,就有遭到淘汰的危险,他不得不承受快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另外,由于工作环境的改变,他对自己的期望值也高了起来。但最近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经常失眠,做噩梦,记忆力开始下降,心情变得烦躁不安,动辄发火,有时甚至什么事也不想做,似乎已经心力交瘁。这是应激反应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应激反应综合征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直到近些年才受到世界各国的注意。这种病不仅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有关,更与长期反复出现的心理紧张有关,如因怕遭解聘、怕被淘汰、怕不受重视而不得不承受来自工作、生活的压力和心理负担等,再加上家庭纠葛和自我期望过高。至于失眠、疲劳、情绪激动、焦躁不安、爱发脾气、多疑、孤独、对外界事物兴趣减退、对工作产生烦躁感等,则是应激反应综合征的先兆。
罗丝是一家电脑公司的部门主管,她为人很热情,工作能力也强。可是,她特别爱与别人发生争执,而且脾气一上来,总是大喊大叫,还经常痛哭流涕,让旁人非常尴尬和不悦。结果她的人际关系非常紧张。
在办公室内,是否可以发脾气或与人发生争执?有时候,某些事情你实在很看不过去,觉得受到不公平待遇,实在很想发作,但是为了顾及颜面,你勉强忍了下来。而你知道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愤怒不满的情绪仍然憋在心里,随时都有可能引爆出来。不巧,当你转过身去,看到一个同样满肚子怨气的家伙正对着你咆哮,他不自觉地嗓门愈扯愈大,分贝愈升愈高,这时,你可能的反应是——受到惊吓而不知所措?视若无睹地掉头走开?还是怒不可遏地反击回去?
美国有两位心理专家曾经针对一些上班族做过调查,结果得知有70%以上的人都承认,他们在办公室中曾经有过愤怒、焦虑、哭泣、哽咽的情况。对这些上班族而言,这是个“秘密”的经验,他们不希望被别人知晓,以免使自己变得很窘迫。调查发现,工作压力大的公司职员,有半数都产生过“揍同事”的念头!这并非耸人听闻,而是英国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据称,高负荷的工作、爱出毛病的电脑还有惹人烦的同事都是这种“愤怒”的根源。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火。在调查中,51%的女性称自己曾动过“暴揍同事”的念头。相比之下,男性还绅士一些,只有39%的人想过要打别人出气。
如果你观察,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工作上所遭受的压力、挫折、误会、争论、沟通不良等负面情绪随时存在,并且潜藏在工作场所的每一个角落。
一般人大都把在办公室内争吵视为禁忌,凡是愤怒、喧闹、轻佻、悲痛、焦虑、哭泣等这些情绪化的反应,都不应该出现在工作场所。因为,发脾气或许很有效,但是也很危险,它可能为你树立更多的敌人。
是的,我们一直相信一件事:办公室应该是冷静、理智的地方,那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不应该出现在办公室。
最近有点郁闷
如果你持续2个星期以上表现出以下5个以上的症状,你就需要就医或拜访其他心理健康专家:
(1)持续的悲伤、焦虑,或头脑空白。
(2)睡眠过多或过少。
(3)体重减轻,食欲减退。
(4)失去活动的快乐和兴趣。
(5)心神不宁或急躁不安。
(6)躯体症状持续对治疗没有反应。
(7)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困难。
(8)疲劳或精神不振。
(9)感到内疚、无望或者自身毫无价值。
(10)出现自杀或死亡的想法。
当然,大多数的人只是轻微地感到忧郁,还达不到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但这时也需要引起重视,调整心态和生活方式,防止抑郁变得更加严重。
抑郁症在西方社会被称为“精神上的流行性感冒”,其传播范围之广,受其影响之容易,可以从“流感”二字看得出来。在东方社会,抑郁症也并不少见,尤其是中国人,性格内向,往往真实思想不愿暴露,宁愿被抑郁情绪折磨,也不愿向精神病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如此发展下去,可由抑郁情绪跨入抑郁症患者的行列,有的人便以自杀了结。
一般而言,导致抑郁的主要是性格原因。所以先要做的事就是改变看问题的方式,调整心态。
这种情绪上的不良状态,主要与以下8种心态有关:
(1)走极端。这种现象表现为运用非此即彼的方式思考问题,不是白就是黑。这种人一遇挫折便有彻底失败的感觉,进而觉得自身已不具任何价值,失去自信。
(2)以偏概全。认为事情只要发生一次,就会不断重现。生活中遇到困难与不幸,即认为困难、不幸会重复出现。一次恋爱失败,就认为以后也不会找到真心的爱人。
(3)消极思维。有的人遇事总想消极的一面,就像戴了一副变色镜看问题,整个世界看起来暗淡无光。他们常常用一个忧郁的假设支配着自己的思想,对事物只抓住它的消极部分,并牢牢记住。
(4)敏感多疑。有些人无事生非,终日担心自己将大病临头,遇事往往自我断论,主观猜疑,杞人忧天。
(5)自卑心理。有些人总习惯用悲观、消极、绝望的观点看问题,不自觉地具有自卑心理,在自卑的指引下,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例如,当看见别人取得某种成功,就会想“人家有本事,我不能跟人家比”。如果自己遇到挫折,不去从根本上找原因,而是想“我的运气本来就不好”,毫无根据地自怨自艾或愤世嫉俗,就会导致本来松弛的情绪变得紧张。
(6)自我评价过低。有的人把一般性过失、欠缺、挫折和困难看得过于严重,似乎做了不可逆转的错事。总是过分夸大自己的不足和过低估计自身的长处。
(7)扩大推理。有的人把自己的不良感觉当成事实的证据,如“我有负罪感,那么我一定是干了什么坏事”,“我觉得力不从心,那么我一定是‘低能儿’”。对失败只认为“早知道结果会是这样,又一次证明了我的无能”。尤其在情绪低沉时,这种感觉推理特别活跃。
(8)自责自罪。有的人总是主动承担别人的责任,并且妄下结论,认为一切坏的结果都是自己的过失和无能所致。即使外出,正巧天气不好,也会自认倒霉。如果自己无意中有了过失,别人并没有计较,或者早已忘掉了,自己也还会忧心忡忡,担心别人对自己有看法、有成见。他们过分注意别人脸色,以致更加束手无策,不敢行事,或者自暴自弃,不能有所进取。此种变形的自卑、内疚心理,来源于人格的变形和过分的责任感及义务感。
以上的错误认知,导致了许多人陷入抑郁困境而不能自拔。
再有就是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挫折也会导致抑郁,比如患了重病、顽疾,家庭出现了大的纠纷,工作、事业遭到了重大失败等。
好的心情是每个人的渴望。人们都愿意自己经常并永久处于欢乐和幸福之中。
但是,由于人们的期望太多,对唾手可得的成功又常不经意,就会出现“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的感觉。再加上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千变万化的形势,甚至某些天灾人祸,人的情绪更是遭受各种各样的侵袭和打击。心情不快是不良情绪的一种表现。
那么,如何对待心情不快呢?及时转移与及时倾诉是我们给你的建议。
1. 分析、了解是什么造成了心情不快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漫无头绪是难以化解不良情绪的。知道了不快的根源,积极面对,主动自觉地消除这些因素,至少是降低自己的要求和期望,达到相对的均衡。
2. 转移法
转移的方法有很多。
首先是思路转移。当扫兴、生气、苦闷和悲哀的事情来临时,可暂时回避一下,努力把不快的思路转移到高兴的思路上去。例如,换一个房间、换一个聊天对象、有意去干一件事、去串门会一个朋友或有意上街去看热闹等。
其次是对象转移。亲近宠物,有意饲养猫、狗、鸟、鱼等小动物及有意栽植花、草、果、菜等,有时能起到排遣烦恼的作用。遇到不如意的事时,主动与小动物亲近,小动物凭借与主人感情的基础,会逗主人欢乐,与小动物交流几句更可使不平静的心很快平静。摘摘枯黄的花叶,浇浇生菜或坐在葡萄架下品尝水果都可有效调整不良情绪。
再次是目标转移。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既然不可能爬上那座山,到旁边山谷看看风景也好。
3. 倾诉法
心情不快却闷着不说会闷出病来,有了苦闷应学会向人倾诉的方法。可以向朋友倾诉,学会广交朋友。如果经常防范着别人而不交朋友,也就无愉快可谈。没有朋友的话,不仅遇到难事无人相助,也无法找到可一吐为快的对象。把心中的苦处能和盘倒给知心人并能得到安慰甚至计谋的人,心胸自然会像打开了扇门。家人也是很好的倾诉对象。即使面对不很知心的普通朋友或陌生人,学会把心中的委屈不软不硬地倾诉给他,也常能得到心境立即阴转晴之效。当然,经济实力许可的情况下,经常找心理医生倾诉,往往能够更有效地调节情绪,有时还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指点。
4. 修养身心
这往往要从爱好、品德和思想境界着手。人无爱好,生活单调,而且与那些有着一两种令人羡慕的爱好的人相比,心中往往平添几分嫉妒与焦躁。除少数执著追求自己本职事业者外,许多人能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集邮、打球、钓鱼、玩牌、跳舞等都能使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每遇到心情不快时,完全可全身心一头扎到自己的爱好之中。
善良、和顺是最能够有效消除心情不快的美德,往往能够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