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6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李鸿章(1823~1901年),本名章铜,字渐甫(一字子黻[fú]),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眼中,李鸿章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氏先世本姓许,明朝时避乱由江西湖口迁至合肥。九世祖李心庄无子,同庄姻戚许迎溪将次子子慎过继给其为嗣,改姓李。李家世代耕读为生,至李鸿章高祖时才“勤俭成家,有田二顷”,一直与科举功名无缘。直到李鸿章父亲李文安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李氏一族才“始从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

李文安在科举入仕前,长期在家乡以课馆为业。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他入选优贡并奉父命入京应翌年(甲辰)顺天乡试,一举中试;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十三名进士,朝考改翰林院庶吉士。是科主考官潘世恩,副主考杜受田、朱凤标、福济,其房师则为孙锵鸣。

李鸿章在赴京途中,曾写下脍炙人口的《入都》诗十首,为世所传诵。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句。他以诗言志,有“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之宏愿。入京后,他在时任刑部郎中的父亲的引领下,遍访了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安徽籍京官,得到他们的器重和赏识;同时,由于科场顺利,使他得以有广泛的交游和开阔的眼界,当时与他同榜的甲辰(举人)、丁未(进士)两科中,人才济济,不少人日后膺任枢臣疆寄,李鸿章与这些同年一直保持着密切而特殊的关系。就科举正途而言,出身徽商又为苏州世家的主考官潘世恩,以及作为李鸿章太老师的翁心存(孙锵鸣之师),在青年李鸿章任翰林院编修时,对其经世致用世界观的形成,均有一定的启迪;而以潘、翁为领袖的苏南豪绅,对李鸿章后来组建淮军迅速崛起于江苏,也予以极大的支持。然而,最令李鸿章庆幸的是,他在初次会试落榜后的“乙丙之际”(即1845~1846年),即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湖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曾国藩可以说是李鸿章生命中的贵人。曾国藩身为清朝的重臣,在为官处世方面颇有一套。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对他个人的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初出茅庐的李鸿章想抓住一切时机成就一番事业。

咸丰三年(1853年)初,李鸿章得知太平军大举入皖的消息后,怂恿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并代为捉刀连夜赶写奏章。奏上,咸丰帝命吕担任安徽团练大臣,吕对李说:“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奏调偕行”。于是李鸿章与吕贤基一同回到安徽。翌年,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也由王茂荫举荐回乡办团练。李家父子的团练“整齐皆可用”。李鸿章先后随周天爵、李嘉端、吕贤基、福济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军、捻军作战。

李鸿章以书生带兵,既有“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也有“翰林变作绿林”的恶名。数年的团练生涯,使他逐步懂得了为将之道,不在一时胜败,不逞匹夫之勇。他曾因咸丰五年(1855年)十月率团练收复庐州之功,“奉旨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次年又以克复无为、巢县、含山的战功,赏加按察使衔。然而,功高易遭妒,一时之间,谤言四起,李鸿章几不能自立于乡里。咸丰七年(1857年),皖抚福济奏报李鸿章丁忧,为父亲守制,从而结束了他为时五年的团练活动。翌年,太平军再陷庐州,李鸿章携家眷出逃,辗转至南昌,寓居其兄李瀚章处。他本人遂于咸丰九年(1859年)末投奔建昌曾国藩湘军大营,充当幕僚。

通过曾国藩有意教导,李鸿章经过一番诚心学习后渐渐地改掉了自己身上一些不好的习气,为人更加成熟稳重,做事更加老练稳妥。李鸿章的有些思想也是受到曾国藩的影响的。

在历史的拐角处,李鸿章又一次抓住了机会。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经制军”主力。在太平军的猛烈攻势下,江南豪绅地主,纷纷逃避到已经形同孤岛的上海。为了免遭灭顶之灾,在沪士绅买办一面筹备“中外会防局”,依赖西方雇佣军保护上海;另一方面又派出钱鼎铭等为代表,前往安庆请曾国藩派援兵。曾国藩原本打算派曾国荃领兵东援,但曾国荃一心要攻下天京,建立首功,而不愿去上海。随后,曾国藩又函请湘军宿将陈士杰出山,但陈以“母老”力辞。在曾国藩把身边的人都派了个遍却都不愿去的情况下,他想到了李鸿章,而李鸿章欣然应命。于是,他开始组建自己的嫡系部队——淮军。

综观李鸿章的一生,他最为重要的事就是兴办洋务运动与外交活动。

“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由于太平天国的崛起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一些远见卓识之人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事务的主张。他们虽然出身、地位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不摒弃中国的固有传统。在朝廷内部,也有一些大臣投入了“洋务运动”。其中,较有名气的有奕、文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这些倡导“洋务运动”的人,在近代史上被称为“洋务派”。李鸿章自从知道“利器”的妙用之后,就开始购买洋人的武器,可是买来的武器又贵又不够使用。于是,李鸿章产生了建立中国自己的军工企业的强烈愿望。而且他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大批相应的军工人才。“才大心细”的李鸿章曾算过一笔账:1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要卖到30两银子,1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19两银子。大清国凭什么要把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洋人?

李鸿章这种美好的愿望,立即遭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反对。李鸿章写信给以奕为首的总理衙门说:中国的士大夫每天沉醉于文章的词句和练习写小楷字,而武将多半是粗俗愚蠢之人,对于外国的武器,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学习,有人认为学不会。在奏折中,李鸿章力陈己见,还这样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神妙:镟木、打眼、绞螺旋、铸弹诸机器,皆绾(wǎn)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气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拨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绕轴心,彼此连缀,轮转则带旋,带旋则机动,仅资人力以发纵,不靠人力之运动。在几乎没人知道世界上有蒸汽机的大清帝国里,李鸿章能够如此细致地观察蒸汽机的运转原理,这着实令人惊叹。

李鸿章为办洋务运动,费尽心血,操劳不已。在闭关锁国的环境里,在顽固派的层层阻挠下,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但李鸿章的这一行动是值得肯定的,洋务运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的历史记录:第一家机器制造局、第一家机器织布局、第一家电报局、第一个海军基地、第一支远洋海军、第一支洋枪队洋炮队、第一家外文翻译馆、第一条铁路、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业绩。

面对清廷内部封建顽固派的重重阻挠,李鸿章曾雄辩地提出“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为此,他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负,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对外交涉事件。

在清政府这座即将倾倒的大厦面前,他又显得那么无奈,明知是不可为之事,却又无可奈何地走下去,明知是丧权辱国的条约,他却无奈地签了。做这些事情,有他为了保住自己官位的成分,但更多的则是不得已,无奈。

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编者

2013年9月

同类推荐
  • 权力玩家赵匡胤

    权力玩家赵匡胤

    从一个底层小兵到九五至尊的平步青云之路,全面解密“带头大哥”赵匡胤的低调弄权之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积弱的王朝,但赵匡胤却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仁君”。中国的“仁君”不止赵匡胤一个,但是亡国之时能让老百姓全城以死相殉的王朝,只有宋朝一个。中国几千年来,真正达到帝王权术最高境界的,只有赵匡胤一人。
  •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是首部完整记录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之女,HTC总裁王雪红创业历程的简体中文版传记,完整记述了王雪红不平凡的20年创业历程。身为“富二代”,却没有进入家族企业“台塑”,而是选择了最难的高科技领域独立创业:创建威盛,挑战英特尔;创立HTC,叫板乔布斯;成为全球创业者和“富二代”学习的典范。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人物传记,而是节选曾国藩一生中给他带来启发和成长的事件,结合现实中人们种种人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让我们一起跟随曾国藩的成长轨迹,透过他的成长故事,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生存大师。
  • 梁思成传

    梁思成传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杰出代表、伟大建筑巨人梁思成波澜起伏的生命历程。
热门推荐
  • The Origin of the Distinction of Ranks

    The Origin of the Distinction of Rank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阳天荒

    阴阳天荒

    阴阳失衡,乾坤颠倒!这是个混乱的世界,弱肉强食,杀伐不止。这个世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更不知什么时候会结束,生物们早已经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一个小小的身影在这样的世界中,慢慢变大,变大……
  • 如果你能秋天到来

    如果你能秋天到来

    如果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那么这次的重逢,还能不能如当初相遇般完整?
  • 逆乱曲

    逆乱曲

    一曲逆乱诀,他时会当凌绝巅,待到阴阳逆乱日,登天路,出穹阁,踏遍宇宙洪荒,了尽因果轮回!
  • 开国帝王的大谋略

    开国帝王的大谋略

    本书通过历史事实,不仅详细地阐述了开国帝王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而且更着重介绍了这些开国帝王在用人、纳谏、理政、变革、决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智慧。
  •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乱世仙侠——碧鸾歌

    乱世仙侠——碧鸾歌

    合欢谷内,剑指胸膛。她说,当年你亲手斩断我们之间的情谊时,我心就已死,如今再见,你伤我至深,我终究是够了的!从今往后,天上地下,碧落黄泉,至死方休!她曾是他徒儿,他曾是他师父。他们曾是彼此挚爱,可是如今却生死相搏,有谁懂他们心里的伤。当轮回落下帷幕,才知爱的有多深,他说,魂散而已,我陪你!......不知何去何从......
  • Volume Five

    Volume Fi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涵城曲

    涵城曲

    万年毒瘴入体,本是天赋异禀的少年,却五灵皆闭情仇皆不能放下,尘世却凄苦落一笔长相思,挥洒多少痴情泪,饮一杯浊酒,品了多少世间情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这千难万苦的尘世,终究是要笑着走下去一生不轻许许下便终身
  • 星际流浪风暴

    星际流浪风暴

    飞鸟振翅而求天,游鱼摇身而求水,蝼蚁藏与阴影而得生,巨兽毁灭强敌而称霸,流浪中成长,探索浩瀚未知的宇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