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5400000016

第16章 石灰与万里长城

2000多年来,我国历代修筑的长城,总长度在十万里以上。明代重新修建的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经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到河北、辽宁交界处的山海关,总长6350多千米c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一个罕见的工程。起先,墙身都用土或黏土、石灰夹杂小石子夯筑,有的也用土坯砌筑。到明代,城墙都用砖砌筑,内部夯土。

秦长城是一段段建筑的,用一份调水极少的石灰,混合两份砂、石子,倒进两层木板中间,接着用木槌将混合物夯得结结实实,然后在上面浇上水。混合物吸水就凝结了。

这种混合物是一种石灰混凝土,它的原理和近代水泥混凝土的原理是完全一致的。那时候,人们是怎样制出石灰的呢?把煤炭混合泥土做成煤饼,然后一层煤饼一层石灰石堆垒起来,再在底下用柴炭煅烧,靠煤饼的火力把石头烧成石灰。这种方法烧石灰,热量散失多,燃料很浪费,部分石头烧不透,石灰质量不好。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常常聚集成一大片地层,构成整个山岭。

后来,人们把石灰石和焦炭放在石灰窑中煅烧,生产出来的石灰,质量会更好一些。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受热分解后生成生石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

石灰有生的,也有熟的。人们以为,把生的变成熟的,总得烧一下。可是,石灰却不是这样,刚从窑里出来的石灰是生的;把它放进水池里,就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生石灰就变成了熟石灰(氢氧化钙)。

熟石灰如果加水很多,就变成石灰浆了。在石灰浆中拌进适量的黄沙或者纸筋,就可以用来砌墙、粉刷墙壁。

火山灰与罗马古達筑

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爆发,升起了巨大的烟雾和火柱,熔岩流从喷火口沿着山坡往下冲。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夹着巨量的火山灰倾盆而下,顷刻间覆盖了一切:葡萄园被吞噬了,庞贝城、赫库兰尼姆城和史达比镇,都被掩埋得无影无踪。

火山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火山灰对人类也有不少有利的地方。火山灰是一种硅酸盐矿物,含有很多矿物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在那里,庄稼不用施肥也能获得丰收。

这些灰色的、灰红色的、紫色的火山灰,还有意想不到的用处。古罗马人利用它做新的胶合材料,从而使古罗马的建筑在历史上大放异彩。

石膏和石灰是气硬性材料,不能在水里结硬,而且胶结能力也较差。它们遇到水就瓦解了,不能用来建造跨度较大的建筑。

古罗马人发现,把火山灰和石灰、黏土拌和在一起,浇上水,是一种胶粘力很强的材料,在水里也能结硬起来。

火山灰是地下熔岩的细粉,它本身没有硬结性。当它同石灰浆等混合在一起时,遇水便发生化学反应,变成在水里也不溶解的“石头”。古罗马人用火山灰做成的胶结材料,建造了雄伟的可里西剧场、万神庙以及巨大的供水工程。

世界上并不是到处都有火山灰的。那么,能不能找到它的代用品呢?火山灰既然是高温熔岩的细粉,那么黏土在高温煅烧后,或者把陶器、砖瓦的屑片磨成细粉,就跟火山灰差不多。把它们用石灰浆拌和起来,同样能起水硬性的作用。这种东西实际上就是人造的火山灰。

漫话水泥

人们发明和使用了水泥,却不清楚它是由什么物质所组成。水泥是用石灰石、黏土烧成的。石灰石可以烧成石灰,黏土可以烧成陶器和砖瓦。可是,把它们放在一起烧,烧出来的东西却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人们开始研究水泥的结构。科学家依靠X射线的帮助,才了解了水泥的“内幕”。水泥是几种结晶的化合物和一些不结晶的玻璃状物质的混合物,含有三钙硅酸盐、二钙硅酸盐、三钙铝酸盐、四钙铝铁酸盐、氧化镁、石膏等。适当控制水泥配料的成分,就能使水泥具备各种不同的性能。

在水泥的成分中,三钙硅酸盐占了一半左右,是水泥中强度最高、结硬最快的。二钙硅酸盐结硬比较慢,发出热量较少较慢,到后期,水泥的结硬才比较显著,这对大体积的混凝土建筑物很适合。三钙铝酸盐结硬特别快,发出热量多而快。用它做混凝土,遇到海水容易膨胀和松裂。四钙铝铁酸盐的早期强度比较差,而发热量比较少,遇到海水也不膨胀。氧化镁像石灰一样,遇到水就会膨胀,结硬以后往往产生裂缝,但只要适当限制它的成分比例,不会影响水泥的质量。石膏能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

当人们把水泥同水混合时,在水泥颗粒间进行了一场化学反应。水泥成分里的三钙硅酸盐、二钙硅酸盐、三钙铝酸盐等同水生成了含水二钙硅酸盐、含水三钙铝酸盐和氢氧化钙。胶体状的二钙硅酸盐在水泥颗粒的外围结成了胶体层,使水泥颗粒不能立即全部跟水化合。这时候,氢氧化钙和含水三钙铝酸盐变成了水泥浆,它不断透过水泥颗粒外面的胶体层,跟里面的水泥再发生化学作用。这样,水分一层一层地不断渗进水泥的颗粒中,连续地发生化学反应。水泥浆的水分越来越少,逐渐变成结晶状后,体积变大,颗粒态,微小晶体透进水泥颗粒所形成的胶体里去,间空隙变小,最后相互结合起来。

煤炭的足迹

用煤炭作燃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书》上就有燃煤为薪的记载。

我国在汉代就巳经用煤来冶铁了。在发掘山东省平陵的汉代冶铁遗址时,发现了煤炭。在发掘河南省巩县铁生沟西汉末年的冶铁遗址时,也发现了未烧完的煤炭和用煤粉、黏土等所制的煤饼。

煤比木炭的火力强而持久,可以得到更高的温度,炼出更好的铁来。我国的冶铁技术还从中原传到西部边疆。

到了唐代,东北地区巳有煤窑经营。人们曾在抚顺煤矿旧煤坑中发现有圆形斜坑,圆形盛油照明的古器等。

宋代,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煤的开采和使用更广泛了,煤是冶铁原料,又是家用燃料。

中国人用煤炭来冶铁,炼铜,烧制瓷器,或者用来治疮疾的时候,欧洲人还在用木柴做燃料。

13世纪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地中海经过小亚细亚、波斯,最后来到了中国,在中国住了17年,还做了元朝的官。他把沿途看到的东方各国新奇的事情记在簿子上,回国以后写了一本游记。

这本书记载了许许多多东方国家有趣的事情:繁华和富丽的中国城市,元朝通用的纸币,黑石头的故事……游记里这样写着:“中国的燃料不是木头,也不是干草,却是一种黑石头……在中国,到处都有黑色的石头。它们是从山上开采出来的,像矿石一样,并且可以燃烧。它们燃起来像木柴一样,火力比木柴还要猛烈,能够连续烧一整夜,一直到第二天早晨。因此,居民就把黑石头当木柴烧。它的价格比木柴便宜,而且又把树木保存下来……”

漫话泥炭

许多事实都证明,煤是由植物变成的。那么,绿色植物是如何变成煤的呢?

从植物变成煤,要经过两个阶段:先由植物变成泥炭,再由泥炭变成煤。

湖滩上长着芦苇、蒲草、莎草和泥炭苔。经过一个时期的沉积,湖泊慢慢地变成了沼泽。在森林和草原地带,如果土壤里含有大量的水分,也会形成沼泽。

沼泽地几乎完全被泥炭苔覆盖着,它长得很繁茂,像绿色的地毯,一年年地逐渐变厚。沼泽植物死去后,沉积到了沼泽底部,天长日久,一层层地大量堆积起来。等到整个沼泽被泥土和泥炭苔填满后,就逐渐变成了泥炭地。不久,在上面长出了木贼、越橘等植物,还长出了树木。

沼泽仿佛是一个大规模的化学实验室。水把沼泽上下分隔开来。水下的黏土层使水分不致渗漏掉。在这里工作的是些奇异的“化学家”,是在显微镜下才露出原形的细菌。

这些细菌很怪,有的喜欢在有氧气的地方生活,有的却非要在没有空气的地方才能生活。根据它们的脾气、特性,就有空气型微生物和非空气型微生物的区别。

当死去的植物倒在地面的时候,空气型微生物就开始工作,把植物分解。当这些分解的物质跌落到水里后,空气型微生物就无能为力了,未完成的工作由非空气型微生物继续担当起来。

这些小“化学家”们的工作虽然进行得很慢,但个个都有很大的“耐心”。几千年,几万年,一代又一代地工作下去,一直到使植物变成泥炭为止。

泥炭除了用做燃料外,还可用来制造细菌肥料和颗粒肥料。泥炭在隔绝空气下进行干馏,可以得到一种粗的焦油,再经过精炼后可得到甲酚、苯酚、石蜡等有机化工产品和农药、防腐剂等。

漫谈天然气

在中世纪的波斯和阿拉伯的一些地方,盛行着一种拜火教一梭罗亚斯德教。有些拜火教的庙宇里,神像脚下的石头缝里不断冒出一股股燃烧着的“圣火”。身穿红色长袍、额头上画着火舌的僧侣,带领信徒们在圣火面前跪拜、祈祷。

我国四川隆昌县有座小山,传说很早以前,人们可以看到一种奇异的景色:每当夜晚,山间会升起一团团绿荧荧的火焰,当地人把它当做“神仙点的灯”,叫它“圣灯山”。

其实,天上没有神仙,“圣火”和“圣灯”只是地下天然气耍的把戏。

我国很早就利用天然气了。早在战国时代,在现在四川省双流县境内,人们在掘井汲取地下盐水时,发现了天然气。

20世纪50年代,在发掘汉代坟墓中发现的多块画像砖,刻有井盐生产图:左边是盐井,木架上有滑车,用绳子吊着汲水桶,从井中取出盐水,用竹管通到右边的池中,再放进炉灶中烧煮。灶上有5口大锅,一个人在烧火。有人说用的是木柴,也有人说,灶门口就是几根输送天然气的管子。

直到现在,四川自流井一带仍利用天然气来熬煮井盐。自贡市就是由于盛产井盐而被称为“盐都”。

在西方,天然气早期被称为“燃料气”,这是由于它仅仅作为一种气体燃料。

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烷烃混合物,在煤气、沼气等可燃性气体里也含有甲烷。天然气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可以用来开动内燃机、发电、炼钢、焊接和切割金属等。天然气和石油、煤炭是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构成了整个工业的能源基础。

甲烷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烷同水蒸气在催化剂镍的作用下,可以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氢气是合成氨工业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甲烷中的氢可被氯取代,生成重要的化工原料氯仿各四氯化碳,还可以用甲烷脱氢来制备乙炔,然后制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产品。

同类推荐
  • 网上创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系列教材)

    网上创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系列教材)

    本书系统、完整地讲述了当前网上创业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主要内容包括:概述、网络与电子商务、网络盈利模式、网上创业者素质、团队意识及其重要性、网上创业项目、网上创业项目融资、网上商店及网络营销、物流与电子支付、网上创业中的财务管理、网上创业的风险管理等。每章后均附有思考题。本书可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作为有意于网上创业的开拓者的参考手册。
  •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小学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小学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这套书用精英佳作引发学生写作兴趣,用名家心得开发学生写作智慧,用满分考卷打开学生写作思路。三管齐下,帮助学生学会作文,让为孩子写作操心的家长从此放心。
  • 调皮的萝卜(陪伴学生健康成长的大自然故事)

    调皮的萝卜(陪伴学生健康成长的大自然故事)

    植物都具有自己的秉性,有自己的特性,作者通过一个一个的故事将植物拟人化,小朋友们可以通过这些故事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从而更了解植物的特性,增广见识,获得知识。该书寓教于乐,很有意义。
  •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生活的剪影(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生活的剪影(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有心人的手里,可以涂成一幅幅美丽多姿的画,穿成一串串光彩夺目的帘。在他们的笔下,生活中的许多细节都值得记录。在他们的叙说下,那些不经意的片段也能打动你的心。和他们对话,你会想,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错过每一点生活给予的馈赠。
热门推荐
  • 古城记忆:丽江古城口述史

    古城记忆:丽江古城口述史

    这是一座至今仍存活着的古城,不少纳西族居民仍生活在其中。古城中保存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进入古城,除了看到保存完整的石板路、民居建筑、古桥梁、古寺庙、三眼井、古街、古巷、店铺、水系、河道、山体、园林、手工艺作坊等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可感受到东巴经书、象形文字、古岩画、壁画、白沙细乐、洞经音乐、民族打跳、民族节庆、民族服饰、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还让人体验到纳西族优秀文化精神,比如纳西人始终坚持的和谐思维、和谐态度、和谐行为、和谐方式,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各个民族、多种宗教相互包容、共存共荣的和谐文化精神。
  • 血捶天下

    血捶天下

    杨家始祖问:你这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杨橙:我娶过七个老婆。
  • 复仇之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复仇之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上一世,她被最宠爱的妹妹亲手推下深渊,这一世,小三带着她的女儿还想虐她无度?笑话!看她怎么花样百出地虐回去!明明很有主见,为嘛碰上他这个外表一幅翩翩君子骨子是个无赖的人就头痛?
  • 天宁大陆

    天宁大陆

    英雄可以身怀绝技,也可以一生平庸,可以名声在外,也可以默默无闻。英雄不是只只动用武力的莽夫,不是偷奸耍滑的小人。本书只为解释英雄二字,个人见解,不必认真。
  • 绝色三公主的复仇

    绝色三公主的复仇

    本应过着安逸生活的她们,因为背叛家破人亡,为了报仇,赖以生存,他们是来自地狱的舞者。
  • 迪拉瓦传

    迪拉瓦传

    这是一个严重依赖魔法的世界。它是效率最高的生产力,同时它也是战争中最具杀伤力的武器。魔法将这个世界扭曲成野蛮之地,在这里,生存成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为了生存,有的人努力让自己加入教会,为信仰效忠,过着体面的生活;而有人成为了不法之徒,亡命天涯;有人成为了雇佣军,赏金猎人,在刀尖上混饭吃;有人成为了革命军,为自由与平等奉献一生。于是世界出现了四个庞大的势力,教会,不法分子,佣兵以及革命军,帝国军队不再是世界的第一力量,新格局形成。但这样的格局却因为一个人的到来悄悄地发生变化。
  • 长生客栈

    长生客栈

    要想活到九十九,长生客栈住一宿。丽湖市有一家古风浓郁的客栈,入住后客人意外发现自己身子骨强壮了,腿脚灵活了,持久力强了,注意力集中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然后,长生客栈火了。标价1888一晚的标间,不过一张木床和一条竹凳。标价18888一晚的豪华间,不过多了个独立卫生间。标价188888一晚的总统套房就要豪华多了,竟然有台收音机。还有标价999的豪华自助早餐,不过几屉馅料不同的包子。即便这样,世界各地明星政要大亨纷至沓来,心甘情愿的接受客栈推出的“摇号开房”新政策。
  • 流浪人奈斯特十三

    流浪人奈斯特十三

    在智能机器部队摧毁人类文明、封锁知识的百余年后,旨在复兴人类的神秘武装组织——流浪人,再次复出。肩膀上印有序号XIII的流浪人奈斯特,在一次次行动中发现着隐藏着的历史,以及自己遗忘了的身世…
  • 英雄联盟之新人崛起

    英雄联盟之新人崛起

    好学生?游戏的新人?没错!这就是一个游戏新人的历程。且看,一个游戏的新人怎么颠覆这英雄联盟的世界!怎么逆袭成神,留下不朽的传说!
  • 两厘米的爱恋

    两厘米的爱恋

    用心历经的雨露,无奈花开花落,纵然能回首,已是物是人非,只是那份悸动,那份感觉是否还在?选择和抉择相撞,情和恨互相弑杀,谁会为了谁让路,谁又能将谁看透,既然注定要风雨兼程,又何必默默无声,不需要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