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分销渠道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三个指标:市场覆盖率、分销渠道的强度等级和销售速度。
分销渠道中的中间环节越多,最终的市场覆盖率就越高。企业在设计分销渠道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市场覆盖率,考虑企业的分销渠道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接触目标客户。
而按照分销渠道的强度等级区分,存在三种经销策略:
第一种是广泛而密集的经销策略,它要求使用尽可能多的中间商,以使更多的终端客户接触到你的产品,从而使覆盖率达到最大。当竞争者也采取同样的方法,或者顾客要求能方便地购买到产品的时候,这是一种好的方法。
第二种是有选择的经销策略,就是确定产品的销售区域和销售对象。比如在用户多的地区设立销售总部。
第三种是独家经营的经销策略,可以选择最好的中间商。如果没有激烈的竞争者,而又想收回全部利润,使用这种策略非常合适。这种方法不能增加市场覆盖率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占有率,但会在最大程度上增加利润。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时,可以使用独家经营的经销策略。
开始时,不妨先找一些对新产品感兴趣的渠道中间商,然后当产品开始打入主流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时,可以再采取有选择的经销策略。最后当市场成熟,企业的销售重点将由寻找客户转向与同行业竞争时,就可以实行广泛而密集的经销策略了。
分销渠道越长,产品从企业到终端客户手中的速度就会越慢。如果客户需要快捷的服务或产品,企业就要简化分销渠道,使之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综合这三个指标,可以提出营销渠道设计的五个原则:
一 顾客导向原则
现代营销追求“顾客导向”,企业必须将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顾客导向的经营思想设计渠道,使顾客方便购买。这就需要周密细致的市场调查研究,不仅要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同时还必须使营销渠道的建设充分为目标消费者的购买提供方便,满足消费者在购买时间、地点以及售后服务上的需求。
二 最大效率原则
渠道的效率主要是指该渠道在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上的有效性,它是分销效果的最主要指标。有效的设计应该是能够实现渠道充满、实现销量和市场覆盖最大化。选择合适的渠道模式,目的在于提高流通的效率,不断降低流通过程中的费用,使分销网络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流程的费用合理化、销量最大化。
三 覆盖适度原则
根据经济学“规模经济”的原理,企业在设计、选择营销渠道时,仅仅考虑流量最大化、降低费用是不够的,企业还应考虑其具体情况和管理能力,不能盲目贪大求全。因此,在营销渠道建设中,也应避免扩张过度、分布范围过宽过广的情况,以免造成沟通和服务困难,导致无法控制和管理目标市场。
四 稳定可控原则
企业在设计、建设营销渠道时,还有可控性的要求。因为企业的营销渠道模式一经确定,便需花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建立和巩固,整个过程往往是复杂而漫长的。所以,企业一般不会轻易更换渠道模式及成员。覆盖适度、畅通有序和控制性是营销渠道稳固发展的基础,只有保持渠道的相对稳定和控制,才能进一步提高渠道的效益。
五 协调平衡原则
企业在选择、管理营销渠道时,应该注意各个营销渠道层次和类型渠道成员之间的协调平衡,不能只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其他渠道成员的局部利益,应合理分配各个成员间的利益。这种协调平衡主要体现在价格体系的制定和渠道促销资源的分配方面,应该兼顾各个渠道成员的利益,实现他们之间的优势互补,比如经销商、大零售商和批发商之间就存在各自优势特点不同、承担功能不同的问题,需要厂家进行协调和平衡,不能厚此薄彼。
战术解说
企业在设计、选择营销渠道时,要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现代营销的竞争是综合性的整体竞争,企业依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渠道模式,能够达到最佳的经济效应和良好的客户反应。同时企业也要注意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来保证渠道成员的合作,贯彻企业的渠道战略方针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