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认为,做人一定要讲究诚信。即使在经商的时候,也绝不能用那种欺骗的手段来获取财富。因此,犹太人从来不做那种“一锤子买卖”的事情,更不屑于做“只要每个人上当一次,我就发财了”的生意。他们厌恶那种流寇式的经商方法和短期策略。即使是在到处被人驱赶、朝不保夕的时候,他们看重的也是长期的合作,注重信誉,拥有很好的商业口碑,而且他们的商品绝少有假冒伪劣的。
在犹太人看来,把欺骗和投机当作致富之道,是极端危险的。他们知道,开始做投机生意时,也许会有一两次的赚钱机会,可是到头来还是亏本的居多。到那时不仅要把所赚的钱损失掉,甚至会弄得血本全无。
一位商人到银行去申请贷款。银行总经理是位犹太人,就问这位商人生意做得如何,商人回答说蛮赚钱的。总经理想了一会儿,说:“既然赚钱,为什么又来贷款购买废铁?”商人说:“现在废铁的价格正在往上猛涨,而且正好有一个外地客商手里有一大批废铁,他对这里的行情不是太了解,这可是个好机会,若能从那位外地客商那里弄到废铁,我就能狠狠地大捞一把。”
银行总经理说:“市场情况变化莫测,这种靠欺骗别人的投机心理很可能会让你吃大亏。而且你现在生意也不错,还想再大赚一笔,这未免太贪心了,要是我就不会这么做!如果我的生意不好,也许会孤注一掷,但是生意做得好好的,又何必不知足呢?”
这位商人那里听得进去,执意贷了一大笔款。
一个月后,废铁价格大幅下跌,这位商人从外地客商那里骗到手的废铁没有来得及处理完,结果大亏。这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在现代社会,以赚取钱财为奋斗目标,本无可厚非。尤其是美国,因为它是一个靠“刚毅独立”和“自我奋斗”为开国传统的国家,很多人都相信“目标就是求胜、发财和求取权力,此外无他”。
于是,成功致富的故事演绎了赚钱的民间传奇,崭新的可能性就在眼前:大家都有致富的机会。这种机会以前从来没有过,结果很多人的求富梦想被紧紧包在现实原则中。在大都市的商业中心,金钱变成崇拜的目标,正如在每一种宗教里,拜神很快成为一种仪式而消失了原有的意义。赚钱在非常高尚的形式下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举动。
但财富也不能通过欺骗他人而获得,当一个人欺骗他人时,他必然会受到惩罚。
一个人由于处在某种不利的环境中一时撒谎,是可以谅解的,但是蓄意欺骗他人的人则不会有希望,他迟早会自食其果,丧失尊严、信誉直至丧失自由。心虚是骗子的一大通病,当一个人决定欺骗别人时,通常都没有考虑到以后将受到罪恶感的折磨。
一个欺骗别人的人,会感到既负罪又羞耻。在他们多得到一分金钱的同时,就会多损失一分人格。他们的钱袋固然有所增益,却失去了品德和信念,成为堕落的衣冠禽兽。
欺骗行为终究是要失败的。所以,即使从长远的利害这方面打算,诚实也是一种最好的策略。没有私心、不为利动的名誉和价值,要比从欺骗中得来的利益大过千倍。
几年前,一个人到神父那里忏悔:“我有罪。我现在生活的非常痛苦。那是因为二战期间,我把一个富有的犹太人藏在我的地窖里,每月向他收一大笔保护费。”
神父说:“是呀,这的确是罪过,可是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
“问题就在这儿,”这个人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告诉他,战争已经结束了,现在更不敢告诉他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这个人得到了好多金钱,但他的良心受到了严重的折磨,这是欺骗的结果。
聪明的犹太人懂得,靠欺骗致富的人,已被不劳而获的思想牢牢控制,对他们来说,只要有利可图,就连对魔鬼都愿奉为上宾。虽然金钱的魔力很大——可使鬼推磨,但这种“鬼”却有点惹不得,它会害得人迷失自我。所以,想赚钱的人,还是要确定自己的着眼点,凭自己的力量去争取,这会让钱赚得令人心安理得些。这是犹太商人重要的生意经。
一个人只可能欺骗别人一时,不可能欺骗一世。所以,犹太人不做“一锤子买卖”,他们不会靠一时的欺骗来致富,因为他们不愿承受失去信誉的一世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