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98400000050

第50章 “学术泡沫”是长期的顽疾

二十余年前,我在1994年第3期《东方》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蹒跚经济政治间——漫论当前学术困境》的文章,认为当时我们的学术水平虽不高,但“学术制造业”却平地凸起,异常发达。“著书不立说”成为新的人文景观,“著作等身”一词正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渐渐成为物理意义上的单纯的物体对比。

那时市场经济大潮刚刚涌起,与市场几乎“绝缘”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收入菲薄,所以我写道:对这种情况“不必责备学者个人,都是常人,要用菲薄的薪金吃饭、住房、养家,委实不易。想略有宽裕,便有赖于稿费和职称,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不顾人情建立一套客观、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系统”。为公平计,只得以发表论文、著作字数的多少作为评定学术水平高低的标准。结果是彼此“较劲儿”,人人想方设法多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因此学术的内涵被大大稀释,成为“学术泡沫”。

文章发表后,并没有引起更大的反响。或许,当时经济几乎是社会唯一的焦点,与少数人有关的学术问题自然难为人注意。然而十余年后,这种学术问题却成为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之一,“学术泡沫”也渐渐成为一个流行词。除了一些明显的剽窃案例外,近来常常引起争议的是一些学术专著的创新性究竟有多少。平心而论,许多这类专著并不是毫无创新,甚至还颇有创新。不过,相对于厚厚的“分量”来说,其创新点则显然单薄了不少。其实,这些创新之处仅一篇或数篇学术论文即足以说明问题,大可不必形成“专著”。而且这种专著每每适得其反,其创新之处往往被湮没在一般叙述之中,反不易为读者发现、掌握,颇令人遗憾。这种“轻论文,重专著”、尽量把论文扩展(或曰“注水”)成专著已是普遍现象,与现在的学术生产机制密切相关。

现在的社会背景与十余年前却大不相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收入已不算低,而课题费更是丰盈充沛,动辄数万、十几万、几十万,百万甚至千万以上的“课题工程”也时有所闻,远非十余年前所能相比,充分显示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财力的增强和对学术的重视。国家巨额资金对学术的资助(在另一意义上说当然也是“介入”)无疑有利于学术的发展,但其导向若稍有不当也会产生某种副作用。“轻论文,重专著”即其导向之一。重点项目的“成果形式”几乎都是著作或丛书,如果只是论文,能申请到的经费则大打折扣,很难进入“重点”;而一些重要的图书奖甚至规定论文集不得参评。这种导向的背后明显有某种程度的“形象工程”因素,对“出资人”来说,一本本、一套套“皇皇巨著”摆在那里明显要比几篇论文漂亮得多。而项目、课题与经费、各种“基地”紧密相连,事关重大,为了争夺这些资源,各学校和各科研单位自然都要以这种“导向”为中心,向其靠拢。在这种关系校、系、所整体利益的事情中,各单位学者尤其是知名学者,更负有重要责任。因此,将论文敷衍成书,或有其不得不为之处。学术“形象工程”不除,“学术泡沫”不灭。

当然,国家资金这种导向的另一个背景则与十年前大致相同,即公正、公平、透明的学术评价系统依然没有建立起来。在一些项目的申请、评选及最后结项的评审过程中,的确充满“不足为外人道”的“运作”。在这种情况下,只好以字数或曰“量化”作为评价的“客观”标准。很明显,建立公正、公平、透明的学术评价系统是杜绝“学术泡沫”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主导者”,也有其不得不为的难处。

在短期内,这种学术生产机制、体制很难有根本性转变。这样,由同行学者自然形成的“非制度性”(或曰“非正规制度”)、“非权力性”对学术的公共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种学刊、学报、媒体、网络应该成为这种公共评价机制形成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同观点、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彼此辩驳,渐渐形成一个有利学术发展的“场域”。久而久之,在这个场域中形成的学术声望对学者、学界可能更有影响和吸引力。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正规制度”可以因政治或其他原因通过改变原有的规定、条约而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但自然、长期形成的“非正规制度”则很难在短期内发生变化,因此更加重要。这种“正规制度”学术评价体系与“非正规制度”学术评价体系二者间的制约与互补形成良性互动,对学术发展繁荣善莫大焉。如果没有这种平台,只有行政权力这一种导向,所谓“学术”将渐渐萎缩。事实上,这种行政导向已不知不觉地侵入“非正规制度”“非权力”的学术共同体话语之中,不少人也将有无“专著”而不是“专著”的创造性作为学术评价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有关讨论更显及时、必要。

想当年,民族学家翁独健终身只有十数篇论文,语言学家丁声树终身只有几篇论文,然而凭此即奠定了他们在各自学科众所公认的权威地位。那时可以,现在为何就不可以?莫非,这真要成为“天宝遗事”了?

(发表于《文汇报》,2005年3月19日)

同类推荐
  • 泉州湾大讲堂

    泉州湾大讲堂

    内容包括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汪毅夫的“民间信仰与两岸交流”、泉州市副市长陈荣洲的“两岸关系纵横谈”、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鸿阶的“‘三规划两方案’与福建经济发展愿景”、泉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斌的“微博与生活”、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刘莹的“企业用人的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泉州师范学院原院长黄子杰的“领袖素质——卓越人才应当具备的潜质”、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林华东的“国学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参与两次南极科考的戴聪杰教授的“南极科考和海洋文化”等学术报告。这些报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拓展了学生的人文科学视野,促动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阔了学生认识社会的眼界。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郁闷的中国人

    郁闷的中国人

    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到《郁闷的中国人》,著名作家梁晓声捅破了中国最后一层窗户纸!1949年之前,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郁闷自不必说;1949年后,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那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10年让人们着实郁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少折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折磨着中国人坚强的神经。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
  •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中小学骨干教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突出骨干教师的培训,既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又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长远之计。
  •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问题研究中的一部分,本书纵观宋代私学发展的整体状况,从宋代私学整体发展入手,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 运用系统理论和实证分析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宋代私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办学人员和学生来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地域性差异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揭示宋代私学对宋代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后世私学发展的影响。
热门推荐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皇朝经世文编

    皇朝经世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系统修仙

    重生之系统修仙

    一觉醒来,李枫发现自己回到了初入高中的时代。如同重生回去的主角一样他发现自己也有一个金手指:修仙系统。想到了前世种种的遗憾,对于前世的庸庸碌碌,有了金手指的李枫会怎么做呢?
  • 疑似花间一梦来

    疑似花间一梦来

    一梦之间,这是真是假?她女扮男装,是大垣王朝唯一的皇子临江王。那么,他呢?是敌国王爷?是邻国皇子?还是……那个正站在她面前的……皇叔。或许只是睁眼闭眼,世界换了模样。世人皆道,她是“谪仙”,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如九秋之菊,身着素衣,绝代风华。可是,身为“谪仙”的她,也有许多……
  • 驯兽一千零一夜

    驯兽一千零一夜

    花了一百万买回一只狂橫的小兽,不低头不认错不妥协!他唇角微勾:“宝贝你过来。”“我要回家!”她的身影已经冲向那扇门,谁料却怎么也打不开。“回家?这里就是你家。”他危险的身影一步一步逼近她,她一步一步退却,眼神里却仍是不服输的神情:“你再往前一步我就喊人了!”“喊一个试试,看看谁敢管。”
  • 我们算是朋友

    我们算是朋友

    第一次写作不喜勿喷0.0~~~~~~~~~~~
  • 撑道

    撑道

    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人生,造就了一个不一样的林沉木。悲惨的经历让他少年老成,更让他小心翼翼,去学会在这残酷的世界生存。最终将鼎立于天地间,撑起这片天的道。
  • 风云之再创辉煌

    风云之再创辉煌

    ????江湖,本就是一个杀气横生,尔虞我诈的地方,我们曾经想要无数次的改变这个天下,却奈何江湖之人的处处刁难。我们曾经拥有美好的家庭,有疼爱我们的父母,有一起成长的兄弟姐妹,也有亲人的呵护倍至。奈何只是为了一句: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断送了我们最美好的记忆,同时也失去了我们最为珍贵的那段时光,从那一刻起,我们的命运早已注定,手握江湖,只能一条路走到头,不能回头,当然,也回不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