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侦探罗伊·布朗专心致志地读着《钻子的用途》一书,偶然抬头发现妈妈站在自己房间的门口,便问:“妈妈,钻石是因为坚硬无比才用在钻头上的,对吗?”
“妈妈也许正需要坚硬无比的钻石来切做好的烤肉呢。快来吃饭,肉都冷硬的像块石头了。”
“对不起,妈妈。”
罗伊合上书,洗过手和脸赶紧坐到餐桌边。他本想和爸爸谈谈钻石的事,可爸爸却先道出了一件更重大的事情:“下星期,全州的警长将聚会埃达威尔市。今年的警长会议决定在这里举行。”
“爸爸是在想如何把会开得更有意义吧。”
“正是。警长会议年年尽是演讲······我想在咱们埃达威尔市改改花样。”
罗伊灵机一动,说:“请警长们来破案怎么样?”
“这能行吗?埃达威尔市已有一年多没有过破不了的案子了。这功劳还不知道应该归功于谁呢。”
“我们可以编造嘛。”
“你说什么?”布朗太太吓了一跳,“不会是我听错了吧,罗伊?”
罗伊说:“我最近一直在读关于钻石的书。就编造一桩钻石案怎么样?”
布朗警长说:“瑞格特先生的宝石店里有价值五万美元的钻石项链。孩子,你能给我偷来吗?”
罗伊微微一笑,说:“爸爸,就假设那条项链别抢了吧。我们负责像警长们提供线索,请他们侦破。”
“这简直是考试。我这辈子都考腻了。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吗?”
布朗警长一提到考试就头疼。可是,当饭后端来布丁时,他又欣然应允,跃跃欲试了。
第二天上午,布朗警长到瑞格特先生店里找他商量。瑞格特先生立刻满口答应,并表示愿意扮演假案的一个角色:“我实际上更为有这样一个显示全州第一流警官的能力的好机会而感到欢欣。”
五天以后,全州三十名警长全都会聚集在瑞格特先生的宝石店里。少年侦探罗伊·罗伊和爸爸布朗警长并排站在屋中央。
瑞格特先生装作不安的样子说:“今天早餐,本店一条珍贵的钻石项链被抢走了。虽然保了五万美元的险,可那不是能用钱补救一般项链哪。”
一名警长问:“对不起。请问那边桌子上的项链是怎么回事儿?”
瑞格特先生拿起桌子上的项链,举得高高地让大家看:“这是被抢走的那条的复制品。大家请看,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它都和真品一模一样,做工精细,足以乱真。但这真是玻璃制品。强盗毫不犹豫地抢走了真品,说明他们有区别真假钻石的本领。”
又一名警长问:“您认为贵店有谁与本案有关吗?”
“肯定有内贼,”格瑞特先生说,“平常不上铺面时,两条项链一块儿被一块儿锁在金库里。孰真孰假,如果强盗区别不了,会把两条都抢走。但是,他们却只抢走了那条真的。”
罗伊听见身旁的一名警长在对另一名警长说:“如此说来是有谁告诉过强盗哪一条项链是真的。”
格瑞特先生接着说:“诸位先生,下面请允许我讲一讲被抢的经过。请跟我来。”
格瑞特先生领着大家来到走廊上,走廊的地面是铺的石板,走廊尽头是一段大理石阶梯。
格瑞特先生站在走廊上说:“钻石项链和玻璃项链平时都锁在二楼的金库里。今天上午刚过十点,我拿着假项链正要到店前去,突然有两个蒙面汉子持枪向我冲来。”
说到这里,格瑞特先生登上阶梯,转身端起双手从上面往下走。他是在重现上午的动作。
“蒙面强盗抓起假项链一看,怪叫一声把它摔在地上。我被手枪逼着,尽管不愿意,但还是无奈何地打开了金库,交出了真项链,”瑞格特下到走廊上继续说,“诸位先生,以上就是事情的全部经过。有什么疑问吗?”
“真品与复制品很难过区别吗?”
“如果对宝石不是相当熟悉的话,一眼是区别不出来的。”
另一名警长问:“除您以外,还有谁知道复制品的事儿呢?”
“经理埃巴斯和秘书詹萨先生。他们都能区别真假钻石项链。不过,他们都是同我共事二十年的老伙计,我相信他们。”
警长们没人提问了。布朗警长走到瑞格特先生身旁说:“店里有备有纸和笔,请各位写出本案的答案。”
警长们朝店里走去。罗伊问爸爸:“爸爸,我设计的这个案子是不是太简单了?”
“等会儿就知道。但关键不在于能有几人正确破案,而是这种安排的意义和成功。”
一小时以后,布朗警长公布了大家的答案,然而对罗伊说:“你设计的这个案子并不简单呀。三十名中只有四人全部答对引贼入室者的姓名和真项链眼下在何处。”
少年侦探罗伊·布朗设计的这个案子的答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