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给人一分困难,同时也给人一分智力。火石不经摩擦,火花就不会发现。人不遇刺激,生命的火焰就不会燃烧。
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时,他困处在马特立狱中。那时他贫困不堪,甚至没钱买纸;路德幽囚在瓦特堡的时候,把圣经译成了德文;但丁被宣告死刑,在过逃窜生活的20年中,写出了他的《神曲》。
贝多芬在两耳失聪,生活最悲惨的时候,创作了他最伟大的乐曲;席勒被病魔缠扰了15年,而他最有价值的著作,也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弥尔顿在双目失明、贫病交迫时,写下了他的名著。
阻碍不是我们的仇敌,而是恩人。阻碍之来,可以锻炼出我们克服阻碍的能力。森林中的橡树,要是不和暴风雨搏斗过千百回,树干就不能长得十分结实。同样,人不遭遇种种阻碍,他的人格、本领,也不会长得结实。所以一切的磨难、忧患与悲哀,都足以助长我们,锻炼我们。
一个大无畏的人,越为环境所逼迫,会越加奋勇。“命运”不能阻挡这种人的前程。忧患、困苦,不足以损害他,反而足以加强他的意志、力量与精神。
吃一堑,长一智
失败、错误在成功路上是不可避免的,当它们降临之后,我们要做的不是去逃避、推诿,而是要以百倍的勇气去挑战失败。主动承担责任,是一个人品格真诚的魅力体现。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努力追根溯源,找出失败的原因和错误的缘由:工作能力不足?准备不充分?客观条件不成熟?等等,把类似的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就能对症下药,避免重蹈覆辙。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失败之时,也是最容易找到成功的切入点之际,因为这是发现自身不足的绝佳机会。成功者往往把失败与错误当做人生的另一种财富。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曾说:“失败了一千次并不可怕,最起码我知道这一千次的努力都是不行的,于是我就会作出第一千零一次的努力……”许多人遇到错误与失败,总是一味地逃避,不愿看到自己身上有伤口,失去了极早清理的机会,最后终为伤口所害而追悔莫及。
在现场直播过程中,主持人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很多无法预料的事情。因此,就会出现各种束手无策的情况,那种尴尬、无奈真是令主持人难堪。1993年倪萍专门为几对金婚的老年朋友举办了一期《综艺大观》,他们都是我国各行各业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其中有一位是我国第一代气象专家,曾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在直播现场,当倪萍把话筒递给这位老科学家时,她顺势就接了过去。对于直播中的主持人来说,如果把话筒交给采访对象,就意味着失职,因为你手中没有了话筒,现场的局面你就无法掌握了。更严重的是,对方如果说了不应该说的话,你就更被动!但那时众目睽睽,倪萍根本无法把话筒再要回来。
“我首先感谢,今天能来到你们中央气象台!”这位老专家第一句话就说错了。全场观众大笑。倪萍伸出手去,想把话筒接回来,但老专家躲开了。后来倪萍又两次伸出手去,但老专家还是没将话筒还给她。舞台上出现了倪萍和老专家来回夺话筒的情况。台下的导演急得直打手势,倪萍更是急得浑身出汗。
直播结束后,不少观众来信批评倪萍:“不应该和老科学家抢话筒,要懂得尊重别人……”倪萍认真地检查了自己,她知道这是她作为节目主持人的失职。面对上亿观众,她绝对不应该抢话筒,更不应该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更何况是年轻人对长者。但观众们又何尝知道,直播节目的时间一分一秒都是事先周密安排的。如果这位长者占了太长的时间,后面的节目就没法连接了。
问题发生后,倪萍没有刻意去推脱责任,反而主动承担了这次失误的责任。接着,她仔细回忆了当时的情景,试图从中找到失败的原因。人不怕犯错误,就怕接连犯相同的错误。她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总结,得出了这样的体会:如果自己在直播前,能和这位长者多交流交流,了解她的个性,掌握她的说话方式,那天就不会出现这类尴尬的场面。
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观众对主持人的要求和批评也随之增多,倪萍对此都能一一正确地对待。她知道,只有接受批评、承担责任,然后再丰富自己、勇于突破,她的艺术生命才会越来越长;相反,害怕批评,裹足不前,那么作为主持人,在失去观众的同时,最终也失去了自己。
通过这次对“抢话筒事件”的总结,倪萍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无论是谁做嘉宾,只要会在她的节目中出现,她都会提前到他们的住处进行采访,了解一些资料,体验对方那一份感情。在以后的主持生涯中,类似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不可能永不犯错误、不遇到各种失败,如果你真的错了,那就要以高昂的斗志去挑战失败,把失败当做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的好机会。只有大胆地接受现实,才可能坦诚地分析、探究失败的根源,重新赢得获取成功的机会。
倪萍当时如果只是一味地推脱责任,没有勇气挑战失败,不主动地从主观上找出问题的根源,那她就不会从“抢话筒事件”中获得启示,下次碰到类似的问题同样还会手足无措,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观众的信任与认可,也不可能在失败中增长才干、逐渐走向成熟并获得今天的成功。
永不放弃
我们做事的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而那些善于把握时机的人,在对待挫折的态度时,有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们努力尽责地做好每一件事。
当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个人与事业同样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如果我们对于要实现的目标有坚定的信仰和不断向前的决心,那么,我们便能战胜逆境。
如果能够树立起一种“永不放弃”的个人哲学观,那么,我们便会把挫折仅仅看成是我们要越过的障碍,看成是对我们的智慧的挑战。相反,如果缺乏这种坚强的力量,挫折就会变成摧毁我们自我信念的工具,变成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不可逾越的难关。
那些持消极态度的人甚至会将很小的挫折看成是很不起的大事。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与缺乏明确目标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常常导致人们把大量时间与精力浪费在大惊小怪上,把每一件事情都看成是超越了常规,并作出机械性的反应。
例如,日本著名企业家本田开发新型节能发动机和美国加州汽车业立法的故事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本田没有把这个立法看成一个重要挫折,而是把它当成是一个机会。尽管不知道怎么去做这种发动机,但他们坚信自己能够成功。相反,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则一直把它看成是又一个破坏商业的提案,不是去解决它所提出的问题,而是要改变立法。这是对待同一个问题的两种明显不同的态度,一个是富有远见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态度;另一个则是软弱并处于被动的态度。
在这两个事例中,成功者恰如其分地看待挫折。他们认识到有些事情是他们所无法控制的,如银行利率、天气、同行的可靠性等。
为此,他们采取接受、适应的态度,以使自己的工作顺利地开展起来。而失败者把挫折当做不能实现既定目标的借口。“我的合伙人携款潜逃了”、“银行要求退还贷款”、“我们的主要供应商破产了”,这类因种种缘故而迫使人们屈服的挫折不胜枚举。然而实际上,是那些人自己放弃了。拿拳击来作个比喻的话,我们所缺乏的是一种能力:在被击倒之后十秒钟内站起来,清醒我们的头脑,集中我们的注意力,继续去实现我们既定的目标。这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都能达到最后的目的。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能达成某种目的,是因为我们在内心中充满了使命感,它使得我们战胜挫折,走向成功,不仅要求你有坚定的自信和明确的目标,而且,还要求你有某种使命感。使命感类似于决心,只不过决心可能会是一时的冲动,而使命感则是内在的坚定意志,它能经受住各种环境变化的考验。
作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看不见摸不着,易于流于口头而不落于实际,而我们则必须将它深深地记在心里。
行动决定成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著名的美国将领巴顿,其成功秘诀就是:着眼于目标,矢志不渝。
乔治·巴顿生活在一个具有文才武略传统的家庭里,从小就从长辈那里了解到许多有关战争的情况,一谈到打仗,他总是听得津津有味。他特别爱听阿瑟王和圆桌骑士们建立功勋的故事和弗雷德里克大帝、成吉思汗、拿破仑和历史上许多伟大将领的战斗故事。
当时,巴顿家里藏书极多,不仅有当时问世的最佳惊险小说,而且还有诗集和史书。
小巴顿常接触这些作品,养成了一种富于想象又有骑士气概的精神,这精神成为他毕生性格中的一部分。
1908年6月,西点军校的新学员中,有一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举止端庄、眉宇间流露出坚毅神采的青年,他就是巴顿。他终于实现了童年时期就梦寐以求的愿望,成为著名的西点军校1908级学员。
西点军校的环境,就像它的学员一样,打扮得完美无缺。环绕在营区中心的建筑物,有林立在道路两旁的老式砖木结构的军官住楼,显得古朴而高雅;道路中间是大片造价昂贵的草坪,修饰得十分整洁美丽,橡树和红枫树给整个碧绿的草坪留下了斑斑点点的树荫,树荫随风飘移,给人一种安详、静谧的感觉;学员营区位于学校右侧,一栋栋房屋坐落在花岗岩群之中,使人们十分自然地觉得好像一只有力的手臂搭落在肩上,坚定之感油然而生。
这是一所诞生于180年前,有着悠久历史的陆军军官学校。在巴顿眼中,它不仅美丽如画,简直是一处绿茵葱葱的夏日梦幻区,令人神往。他以能被选送上“西点”感到无比的光荣,正是从这一天起,他立志要做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
学员时期的巴顿,的确非常引人注目,在他所学习的每个课题中,他都要力争第一。
他极其注意军容风纪、外表仪态,他的军服上装有垫肩,不仅完全合体,而且每天洗烫,从不间断;他走起路来,昂首阔步,有军人气概;所有的体育项目以及他下工夫的其他各项活动,他都是输不起的,丝毫不能忍受被击败;在军事技术方面,则更是追求完全成功。
第一学年时,巴顿全力以赴于列队操练,苦练基本功,并做到所有动作的完美无缺。
当时队列操练在毕业成绩中只记十五分,而数学却占二百分,但在巴顿看来,努力争取队列训练的优秀成绩,是成为军人的第一步,所以他把全部时间都花在了队列操练上,尽管数学成绩已向他亮出了“红牌”,也不为之所动。结果,到学年结束时,他的队列考试成绩虽名列第二,但数学成绩却位居榜尾,这使他留了一级。这个打击强烈地刺激了巴顿的自尊心,考试失败没有使他退缩,更激起了他强烈的追求。
在重修一年级时,他没有再将其全部时间用在队列操练上,除了猛攻数学外,还悉心阅读了大量军事史,战略、战术等方面的书籍。他从初期受挫中深知,一个人除品格外,知识尤为重要。信心和果断建立在知识之上,只有对军事专业的博学,才有可能成为优秀将领,否则只能是有勇无谋的一介“武夫”。
这一年,巴顿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如愿以偿:他的全部课程合格,队列操练仍是他在班上赖以出人头地的科目。他成为学员中公认的佼佼者。对当时大多数学员来说,他们的观点只是要求每次考试及格,免得留级留校,不怎么考虑将来的事。巴顿却不然,即使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他的雄心仍是想当一名杰出的军人,想当将军。为取得胜利,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志在必胜是他的性格。在经受了考试失利的考验后,他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选择。
那时巴顿刚刚继承了一百万美元的财产,他的收入比其他大多数军人多得多。这在当时是很令人羡慕的,换了别人遇到类似情况,肯定会立即退学,脱离开这单调艰苦的军事生涯,去过富裕、舒适的生活。可是在巴顿眼中,军人的职业是一个能够为之献身的崇高事业,能够忠诚地献身于军队,是伟大的、光荣的,其他皆微不足道,什么也阻挡不住他想成为一名优秀军人的理想。他不仅没有退学,而且在校期间从未暗示过他的收入情况,他像其他学员那样衣食住行,毫无特殊之处。
巴顿曾对密友谈起过他想在军校达到的三个目标:在军列训练中夺冠;到第四学年时升为学员副官;在田径赛运动项目上打破学院纪录而达到A级运动员标准。他说到做到:第二学年,他升为上士学员;第三学年升为军士(此二者都是二、三年级学员中最高的军阶);第四学年真的升为学员副官。毕业时,他的队列训练考了第一;刷新了几项学校田径赛纪录。
巴顿的雄心和性格给同学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们回忆说,巴顿是班上的“一流军人”,“任何事情他不干则已,一干必力压群雄”。他严于律己,珍惜荣誉,自愿承担责任。
查阅巴顿在“西点”期间的记过簿,可以发现,过失的记录寥寥无几,偶尔有几件是巴顿自我报告违反校规的事,不少学员认为这是他献身精神的诚挚表现。
大凡事业有成就的人,不是相信命运,不是干守待望,而是从现在做起,从零做起。
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一个人在人生战场上的价值。着眼于目标,矢志不渝,这是任何人走向成功的必然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