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五日下午
地点:重庆市第三军医大西南医院
口述者简介:
郑广明,二十二岁,汉族,贺晨曦男友。“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前一天,即五月十一日,郑广明由成都去北川看望贺晨曦。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正在宿舍上网的郑广明迅捷跳到床上,用被子捂住自己,房梁和天花板正砸中他刚刚坐过的地方。郑广明与死神擦肩而过,幸免于难。之后,他四处寻找失踪的女友贺晨曦。终于五月十六日凌晨发现掩埋贺晨曦的废墟,并且知道女友还活着,于是一直守候在此,直到救援人员将贺晨曦救出。谱写了一曲“废墟边上的爱情”的悲壮情歌。
我家是黑龙江漠河的。我喜欢到处跑,去过很多城市,我一直做服装生意。本来我到成都是做生意的,也想学点东西,主要是实用技能方面的知道。本来要走了,却无意中认识了她(贺晨曦),我就不走了。就在成都找了一份工作。当时她也在成都学习财会。我们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的。她零六年毕业以后也在成都找了一家私人企业打工。我们就这样相处了。
我是五月十一号到的北川,我来她这儿玩。其实我也是一个幸存者,但是没有人知道。有的媒体说地震发生以后我从成都赶到了北川救她,也有的说我从黑龙江来。我觉得可笑。怎么可能么?那时候路都不通了,我怎么赶么?都瞎说。那天(五月十二日)中午她去上班,我就在寝室里上网。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我没反应过来,我不知道那是地震。我以前从来没经历过。我以为是什么重型机器从楼后面开过呢。从房间出来以后才知道是地震。出来以后我就给她打电话。一直打不通。通讯就一直没恢复嘛。
当时我是在五楼,一个套间、两个寝室、一个客厅。当时地震的时候,我以为是什么重型机器开过去了。我没经历过地震,我不知道当时就是地震。我跑到床上,用被子捂着。我还在心里骂,这些老板,叫你在楼上再加一层,重型机器一过,楼上加的那些就全部都掉了吧!等地震刚过以后,我醒过来(反应过来)一看,这边的客厅没了,那边的寝室也没了,楼梯没了,就独独我在的这间寝室还在,五楼变成了三楼。我就从房间里爬了出去。我发现我还活着,而且一点也没受伤。
出来以后,大概有半个小时吧,我就站在(废墟)边上给她打电话。还是打不通。然后我就不知道干什么?看到有人去救援,我也就跟着过去,看看能不能帮什么忙。可我人也救不出来。就一直找她。我再一看,她们办公楼整个都塌了,看不到楼了。我当时就觉得,如果她进去上班了,肯定就完了。我就想,既然看不到她们办公楼,我就在边上找。没找到。也没什么路可走。有人从废墟上面下来跟我说,没有看到她进办公楼。然后我就想,既然没看见她进办公楼,我就在四周人群里找一找。我还请她们行里的同事一起找。没有找到。我看到很多人往外走,我也就跟着走。一直走到北川上面那个镇(擂鼓镇),一路上都没有看到她。我心里很难过,也很着急。
那天我在擂鼓镇待了一晚上。第二天上午,就有一些伤员从北川县城下来嘛。我就在那儿等,看有没有她下来。还是没看到她。然后我就想,她是不是先回绵阳的家了。我就去绵阳。(贺晨曦插话:走路走到安昌镇的)然后我就搭了一辆车到了绵阳。反正那时候我就想,如果她进到办公大楼里,就很难活着出来。绝对是没命了。回到绵阳,在九州体育馆一看还是没有她。当时就认为她死掉了嘛。这样也就不用回家了。这个家是山东的家。我父母在山东烟台。然后我就到叔叔(贺晨曦父亲)家去了。
贺晨曦父亲插话:
是我这里。等于他们谈朋友,我们都不知道,也不认识他。他上午到的绵阳,下午把我们找到。他就问晨曦有没有回来。我就跟他说,晨曦没有回来。当时我就问了他跟晨曦分手后的情况,就是晨曦去上班,他在寝室里,他们之间的时间和距离。我们分析了一下,这个时候没有到绵阳,就断定晨曦被压在里面。通讯已经恢复了,就打她手机。打通了,没人接。(贺晨曦插话:我当时被压倒,手机放在右边屁股口袋里,我够不到。我这条左胳膊够不到)根据这种情况,打通了手机又没人接,我们就断定她死了。他们三个人的手机都不通。所有人都不通。他们一个行长的家属要下去,去县城去看。那时候北川进不去。广明的意思,活着见人,死了要见尸。广明还是要再找一下。我就跟广明商量,如果去不了呢,我就只有提供一个自行车给他去。他骑车子从绵阳骑到北川去,想办法混进去。早上去晚上就可以回来。他同意了。我就跟我的父亲(贺晨曦爷爷)讲了,把自行车都准备好了。他骑着比较合适。广明同意骑自行车去。就在这时候,有个很巧的机会,他们行长的家属找他们行里头要了个汽车,行里头的那个车有个抗震救灾的牌牌。那可是当时的通行证。可以开进去。就开进去了。那是五月十五号的中午。下午开进去的。
开进去以后他们就找他们的行长,发现下面还有活着的人。但不晓得是晨曦。他们行长遇难了。他们就把这个信息带回来。说,下面还有活着的人,是个女的。信息带回来的当天晚上,他们行里头就开会。他们主持工作的一把手江行长(音)就组织开会,有家属参加的小型会议,就说,第二天早晨再去一趟。当时我并不晓得,我没去参加会议。有去开会的人就来说,你去听一下。广明在外面没回来。我就跑过去听。我并不晓得他们说过的,下面还有一个人。晚上十二点过后呢,他们行里头的人来跟我说,明天早上四点走。我说,要的!那个车子小,坐不到(坐不下)。我就喊广明去。我没去过(贺晨曦办公地方),我不晓得哪个位置。广明晓得在哪个位置。大概晓得哪个方位。我考虑,他又年轻。
好,十六号早晨四点钟,广明就跟着车子去了。去了过后,六点过还不到七点钟,他就打来电话说,他喊晨曦她答应了。他们救援的当时要撤,就没让他们撤。我们就要自己去。他们副行长又带了两个人,还有两个家属。我们九点钟就赶过去了。那时候他们刚刚制定了施救方案。开始是从废墟上头打洞洞,下面还堆了很多废墟。不敢从底下掏,怕下面空了,会把人砸死。
郑广明继续讲述:
在她家里,我到她的卧室里,背着她的爸爸妈妈哭,也不想吃饭。到了十五号那天晚上我突然就不哭了,我觉得我哭不出来了,而且开始吃饭了。我觉得这可能是上天给的启示吧。当时我左眼一直在跳。以前小时候在家,总说一句话嘛,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我从北川出来的时候,右眼皮跳一下,然后左眼皮又跳一下,再就没跳过了。然后那天我就在想,嗯,应该是因祸得福!十六号早晨我就去北川找她去了。刚刚到北川那天,其实我都没有找,有人说哪里有活人,我就到那里。马上就知道是她了。其实我什么都没有做。
后来我就一直守在洞口,陪着她说话。我就跟她说一些开心的事。比如:我们以后结婚是西式的还是中式的?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故事。还有等她出来以后,我们到哪去玩?我喜欢到处跑。她也喜欢旅游。
我是独生子。我父母亲后来都知道这些事了,他们说,现在主要是要照顾好她,等回来之后再说。说,其它事现在商量再好,都没用。我们打算结婚是在她完全康复以后,差不多要到一年以后吧。
贺晨曦父亲插话:
当时地震专家都来了,要求安全第一,救不出来不能勉强救。救晨曦的时候非常危险。那时候余震还不断,爬进去就可能出不来。每一次余震都会矮一格(作者注:倒塌的楼房都会随着余震往垮塌)。县城有一个六十多岁的女的,她是救援专家,她就在现场看到的。她就说,保证消防官兵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她就开始找木棒,锯了支撑,支撑那个废墟的洞,不要矮了砸到人。
救她的那两个消防官兵二十四小时都没睡觉了。他们的领导很担心。当时很危险。但是他们不愿意放弃。后来就把她救出来了!
采访手记:
郑广明是个内向的小伙子,整个采访过程中,他其实很少言语,总默默地陪伴在贺晨曦身边。当我请他讲述时,他也是很简短地回答我。很多时候都是贺晨曦父亲插话。但我可以感觉到,这是一个内心世界很丰富的男人,而且也是感情极真挚的男人。
当我静下来整理他的录音,写作他的口述实录时,我真切地感受到,贺晨曦能够活下来,除了其它因素,如:北川县农业发展银行的人及时发现贺晨曦被埋在废墟里并活着,以及江苏无锡消防队官兵及时救援等等,郑广明在最后时刻陪伴在她身边,用爱情使她战胜死亡,重新站起来,也是关键。当然,郑广明在地震第一时间死里逃生又四处寻找贺晨曦的整个口述显得单薄。但是我想,深藏在他内心的东西远不止这些。因为当他感到贺晨曦已经没有存活的可能的时候,当人们在那种时候想着活命跑出危险地带的时候,他仍然没有放弃,没有放弃他的所爱。也许这便是我要写他的理由吧!
我在采访结束前,向贺晨曦和郑广明提议,等到他们筹办婚事的时候,一定要通知我,我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我的祝福!
真诚地祝愿他们:幸福安康、永结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