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坐皮因问毛,知子历险人马劳——《杜臆》解释这两句说:坐皮问毛,见毛如雪色,异而问之,始知其善射所得。这句是说,见王将军的鹿皮垫子晶莹如雪,问之,才知是他用亲手捕获的猎物制成的,才知道当初曾经历了多少危险和劳苦。
异兽如飞星宿落,应弦不碍苍山高——珍奇野兽奔跑如飞,似星星散落,苍山虽高但无碍于你的弓弦。
安得突骑只五千,崒然眉骨皆尔曹——崒(zú)然:高耸状。你是怎样得到这五千骑兵劲旅的?一个个都像你一样眉骨高耸身手不凡。
走平乱世相催促,一豁明主正郁陶——平定乱世,好让明主忧郁的心得到宽慰。
恨昔范增碎玉斗——这句是说王将军如范增老谋深算却未能得到重用,深深为之可惜。《汉书·高帝纪》:鸿门之会,张良以玉斗献范增,增怒撞其斗。
未使吴兵著白袍——《南史·陈庆之传》:陈庆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中谣曰:“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里是叹惜王将军未能如陈庆之一样得以建立军功。
昏昏阊阖闭氛祲,十月荆南雷怒号——末尾说关门闭户气氛惨淡,听怒吼的雷声自荆南传来。此两句是写实,同时似有一点象征意味。
【经典品评】
杜甫爱惜人才,每见一才勇,便欲劝导其尽忠报国。他欣赏王将军,在诗中赞其豪气,其诗句奇突豪迈,写将军射猎一段尤为精彩,有很高的艺术性。他为将军最终不幸被弃置而未能报国立功深感遗憾。这也是老杜的心病,每叹及此,语便沉痛苍郁。杜甫这种念念不忘国家社稷,时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真让人感慨不已。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导读】
公孙大娘:唐玄宗时的舞蹈家。弟子:指李十二娘。剑器:指唐代流行的武舞,舞者为戎装女子。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时杜甫五十六岁,住在夔州。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三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详解详析】
序文的大致意思是:唐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我在夔府别驾元持的家里,观看临颍李十二娘跳剑器舞,觉得舞姿矫健,非常壮观,就问她是向谁学习的?她说:“我是公孙大娘的学生”。玄宗开元三载,我还年幼,记得在郾城看过公孙大娘跳《剑器》和《浑脱》舞,舞姿流畅飘逸,超群出众,为当时的最高水平。从皇宫内的宜春、梨园弟子到宫外供奉的舞女,懂得此舞的,在唐玄宗初年,仅有公孙大娘一人而已。当年她服饰华美,容貌漂亮,如今我已是白首老翁;眼前她的弟子李十二娘。也已经不是年轻女子了。既然知道了她舞技的渊源,又看到她们师徒的舞技一脉相承,抚今追昔,心中无限感慨,姑且写了《剑器行》这首诗。听说过去吴州人张旭,擅长写草书字帖,在邺县经常观看公孙大娘跳一种《西河剑器》舞,从此后草书书法大有长进,豪气激扬,狂放不羁,由此可知公孙大娘舞技之高超了。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从前有个漂亮女子叫公孙大娘,每当她跳起剑舞都轰动四方。如山:形容人山人海、观者众多。色沮丧:指看得出了神。天地仿佛也在随着她的舞姿而起伏震荡。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光华闪耀。羿:古代神话传说,尧时天上有十个太阳,羿善射,他射落了九个,留下了今天这一个。骖: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这里指驾驭。骖龙翔:即驾着龙飞翔。这四句是说:公孙大娘舞剑时,剑光璀璨夺目,有如后羿射落九颗太阳;舞姿矫健敏捷,恰似天神驾龙飞翔。起舞时剑上如蓄着雷霆万钧,收舞时又像是在剑上凝聚了江海的波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鲜红的嘴唇绰约的舞姿而今都已逝去,幸喜晚年还有弟子传播艺术的芬芳。临颍美人李十二娘在白帝城表演,她的舞姿是如此神韵飞扬。白帝城即夔州。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她和我谈论了她的剑舞的渊源,忆昔抚今,更使我增添了无限的惋惜哀伤。当年玄宗皇上的侍女约有八千人,剑器舞姿数第一的,只有公孙大娘。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五十年快得好似翻了一下手掌,连年战乱朝政昏暗无光。可怜那些梨园子弟们,一个个烟消云散,只留下李氏的舞姿,掩映冬日的寒光。澒洞:广大。风尘澒洞:这里喻安史之乱。当时正是初冬,故称太阳为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金粟:指今陕西蒲城东北唐玄宗陵墓“泰陵”所在地金粟山。金粟山上玄宗墓前的树木已长得很粗,拱手可以合抱;瞿塘峡白帝城一带,秋草萧瑟满目荒凉。玳筵:豪华丰盛的酒筵,这里指夔府别驾元持家里的筵席。盛筵上的那管弦琴瑟奏出的急促乐曲又一次终了,望着东方冷月初上我不由得乐极生悲。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老夫我精神恍惚真不知该去哪里,长着硬茧的双脚走在荒山旷野里,越走越觉得忧愁凄凉。
【经典品评】
盛唐时代,由于经济的繁荣和门户的对外开放,异域文化融入了汉民族的生活。当时流行的一种健舞叫“剑器”,表演者身着戎装,手执兵器,风风火火,飒爽英姿;后来又从一种泼寒胡戏中演变出一种“浑脱舞”,雄健有力,富有异国情调。开元初年,教坊舞女中精于剑器浑脱舞的,首推公孙大娘。当时,年仅六岁的杜甫有机会看到了公孙大娘的表演,她那酣畅洒脱的舞姿给幼年的杜甫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五十年后,已到垂暮之年的杜甫再一次看到剑器浑脱时,眼前又浮现出当年公孙大娘的英姿,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
诗序写得像一首散文诗,旨在说明此诗创作的来由:目睹李十二娘舞姿,并闻其先师,触景生情,忆起童年观看公孙大娘之剑舞,极赞其舞技之高超,并以张旭见舞而书艺大有长进之故事作为衬托。
诗开头八句,先写公孙大娘的舞技高超,用了许多典故来比喻,如“羿射九日”,“骖龙飞翔”。接着“绛唇”六句,写公孙氏死后,剑舞沉寂,幸好晚年还有弟子承继。“先帝”六句笔锋一转,又写五十年前的公孙氏在八千舞女中首屈一指,盛极一时,然而安史之乱后,“宜春”、“梨园”的人早已烟消云散了。“金粟”六句是尾声,感慨人世沧桑,抒发了诗人无限的兴亡之感。全诗气势雄浑,沉郁悲壮。见《剑器》而伤往事,大有时序不同、人事蹉跎之感。诗以咏李氏而思公孙、咏公孙而思先帝,寄托了作者念念不忘先帝盛世、慨叹当今衰落之情。诗歌语言富丽而不浮艳,音节抑扬顿挫而富于变化,通过两代艺伎的身世,艺术而真切地反映出一个王朝的兴衰史,不愧有“诗史”之誉。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导读】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春末。杜甫一家从夔州出三峡已至江陵。少年王郎将西游成都,杜甫写诗送行,表达了寄希望于后生的情怀。“短歌行”是乐府旧题,因其歌声短促故有此称。郎:对少年的美称。王郎:名不详。司直:司法官。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
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
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眼中之人吾老矣!
【详解详析】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王郎在江陵不得志,借着酒兴拔剑起舞,斫地悲歌,因此杜甫劝慰他不要悲哀。
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当时王郎正欲西行入蜀去投奔地方长官,杜甫久居四川有些熟人,表示愿意替王郎推荐,所以说“我能拔尔”,意思是能将你这个不凡的奇才从压抑中推举出来。磊落:光明坦荡。
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豫、章,是两种乔木名,都是优良的木材。这两句承上,以奇特的比喻赞誉王郎,说豫、章的枝叶在大风中可摇动太阳,又说鲸鱼在游动中可使大海翻腾,这都是在夸赞王郎有杰出才能,能有所作为,因此不必拔剑斫地哀歌,均为劝慰之语。跋浪:乘浪。
且脱佩剑休徘徊——姑且放下剑休息,莫要惆怅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下半首抒写送别之情,诗从这里开始转韵。诗人说你就要西行,泛舟锦水,此去定会得到当地高官的赏识,但不知你将成为谁家的座上客。诸侯:此指镇守蜀中的大官。锦水:指锦江。“趿(tā)珠履”:穿着装饰有明珠的鞋。《史记·春申君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仲宣是建安诗人王粲的字,他到荆州去投靠刘表,登当阳城楼,曾作《登楼赋》。《方舆胜览》载:仲宣楼在荆州府城(今湖北江陵城)东南隅,后梁时高季兴所建。青眼:深情、钦佩的眼光。吾子:对王郎的爱称。诗人于春末在仲宣楼前送别王郎,对他青眼有加,高歌寄予厚望,希望他入蜀能够施展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眼中之人吾老矣——最后一句是由人及己的慨然长叹:王郎啊王郎,你年富力强可大展宏图,而我却已衰老无用了!眼中之人:是指王郎眼中的自己。
【经典品评】
这是杜甫这年春天写得最好的一首诗。起势突兀,跌宕悲凉,画出一位英俊少年的形象。诗人在仲宣楼头的欢送宴会上见少年王郎酒酣哀歌,便即席赋诗以赠。虽只是一番劝慰的话,但由诗人激动而真诚地说出,读来便十分感人。从诗中“拔剑斫地”的描写可见出王郎情绪激动,而诗人以“豫章翻风”、“鲸鱼跋浪”来喻奇才的夸张渲染,使得诗歌极有气势。而诗中忽哀忽喜的情绪,又使诗歌起伏跌宕,变化多端。
杜甫在成都时曾做过一首名为《戏赠友》的诗,其中说:“元年建巳月,官有王司直。马惊折左臂,骨折面如墨。”钱谦益认为此诗中的王司直即是骑马摔断胳膊的那位。不知此说是否可信。
这首诗在音节上也很有特色。开头两个十一字句,字数多而音节急促,五、十两句单句押韵。上半首五句一组平韵,下半首五句一组仄韵,节奏短促。在古诗中一般采用多韵,像这首诗只转一次韵的较为少见,形式上富有独创性。
江边星月二首
【导读】
此诗为大历三年(768)在江陵所作。其一写雨后星月的清新之美,其二写曙色中星月的凄凉之美。
其一
骤雨清秋夜,金波耿玉绳。
天河元自白,江浦向来澄。
映物连珠断,缘空一镜升。
馀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详解详析】
骤雨清秋夜,金波耿玉绳——金波:喻月。玉绳:星名,即北斗第五星。此指北斗。这句是说,骤雨将秋夜洗得清新明亮,一轮金子似的月亮与北斗七星辉映成趣。
天河元自白,江浦向来澄——银河原本就很亮,江流也被照得澄澈透明。元:同原。江浦:指江。
映物连珠断,缘空一镜升——星星如断线的珍珠一般映着万物,沿着天空,月亮如一面镜子在缓缓上升。
馀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更漏:古时用以报时的计时器。更漏声中,馀光渐隐,露水凝结成了星星般的露珠。
其二
江月辞风缆,江星别雾船。
鸡鸣还曙色,鹭浴自晴川。
历历竟谁种,悠悠何处圆?
客愁殊未已,他夕始相鲜。
【详解详析】
江月辞风缆,江星别雾船——江上的月亮和星星在晨风晓雾中和船儿辞别。
鸡鸣还曙色,鹭浴自晴川——鸡鸣声牵来曙光,白鹭各自沐浴在晴川上。
历历竟谁种,悠悠何处圆——古乐府中有“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句。这里用其意,说历历可数的星星究竟是谁种到天上?悠悠圆月又将在何处升起?
客愁殊未已,他夕始相鲜——客子的愁啊无穷无尽,他日里我和星月再相会还会感到新鲜。
【经典品评】
这两首写星月的诗意境清新如画。诗人紧扣“江边”这一典型环境,将星月映在江水中的意象写得独具个性。如“映物连珠断,缘空一镜升”和“历历竟谁种,悠悠何处圆”等句,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暮归
【导读】
此诗当是大历三年(768)暮秋时作,写客居公安(今湖北公安县)时的落寞。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详解详析】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被霜打黄了的梧桐树上有白鹤在上面栖息,城上响起了打更的声音交织着乌鸦的夜啼。击柝(tuò):打更。柝:打更用的木梆。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客子:杜甫自谓。进门见月色皎洁,听见风中响着不知是谁家的捣练声,如此凄凉。练:白绢。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想要南渡桂水却没有舟楫,想要北归秦川却苦于战火未熄。桂水:在湖南彬县西四十里,北流至永兴县界入耒江。阙:同缺。秦川:又名樊川,由长安南面的秦岭山脚下的水流汇成。这里泛指长安一带。鼓鼙:借指战争。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我已年过半百但许多事总不如意,明日还是拄着拐杖去看云吧。
【经典品评】
这首拗体七律体现了杜甫在诗艺上的追求。“霜黄碧梧白鹤栖”句,一句中出现了三种颜色。仔细推究,诗文里的颜色也有“虚”、“实”之分,“黄”和“白”是实在的,但“碧”就是虚写,因为“碧梧”叶已给严霜打“黄”了。可见用字也像用兵那样,可以“虚虚实实”。“虚写”,实质就是突破词义的束缚,使词的组合形式达到意义的丰富性,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努力给读者带来的是“陌生化”的新奇感受,值得借鉴。
呀鹘行
【导读】
此诗当于大历三年(768)在公安时所作。诗中逼真地描绘了一只病鹘的形象,以物喻人,寄托了诗人晚年多病、有志难成的苦况。
病鹘孤飞俗眼丑,每夜江边宿衰柳。
清秋落日已侧身,过雁归鸦错回首。
紧脑雄姿迷所向,疏翮稀毛不可状。
强神迷复皂雕前,俊才早在苍鹰上。
风涛飒飒寒山阴,熊罴欲蛰龙蛇深。
念尔此时有一掷,失声溅血非其心。
【详解详析】
病鹘孤飞俗眼丑,每夜江边宿衰柳——鹘:一种猛禽。这只孤飞的病鹘在世俗人们的眼中是多么丑啊,它每夜都可怜地宿于江边的衰柳上。
清秋落日已侧身,过雁归鸦错回首——清秋的日落时分它已病得歪斜着身子,但过往的大雁和归巢的乌鸦并不知道,它们被吓得频频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