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进来一位姑娘,只见她头发蓬乱,脸色苍白,步子也杂乱无力,她走到我柜台前停住了。我正了正眼镜,仔细一看,哟,这不是我高中时的同学柳小青么?怎么这样一副尊容?
“苏姐,你这儿有一种药吗?”与此同时,小青也认出了我。她两眼痴呆,表情冷漠,失神的眼睛并不看着我。
“你买什么药?只要我这里有,保证优先照顾老同学。”
“敌敌畏,一斤装的。”
“什么,你要买敌敌畏?”
“灭蚊子用。”
“真不巧,前几天已经卖完了。”
我知道,小青最近第三次高考落榜,她来买敌敌畏的目的,自然逃不出我的“职业眼光”。
“堂堂一个医药公司,怎么会没有敌敌畏卖?”小青似有不信。
“真对不起,确实没货。等到了货我一定通知你。”说到这,我话锋一转,“小青,我好想请你帮我一个忙。”
“请我帮忙?我一个生活的弃儿,能帮你什么忙呢?”
“我们公司团支部要举办一次‘振兴中华’青年演讲会,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落榜者之歌》。但是,我总觉得写得不太理想,你原来是我们班上同学们公认的‘作家’,你写的文章经常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诵。所以,我想请你帮我的这篇文章润一润色。”我见她沉思不语,忙又补充说,“我们来个君子协定:你帮我修改文章,我保证为你弄到一瓶敌敌畏,怎么样?”
柳小青点点头,接过我的文章,默默地走了。
此后,一连三天不见小青的面,我心中还真有些担心,深怕她会出现什么意外。
第四天一早,小青来了,她穿得很整洁,头发也梳得油亮,眼角还流露出一丝喜气。我见她那模样,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
小青把文章还给我,兴奋地说:“苏姐,你的文章写得真好,很有说服力,的确,通往生活的路不止一条。我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决定跟邻居张大姐学习缝纫,我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苏姐,我该怎么感谢你呢?”
我开心地笑了:“不要谢我,应当感谢我们毕业班的班主任陈武清老师。”
“谢谢陈老师?为什么?”
“这篇《落榜者之歌》是陈老师亲自写好送给我的。也正是这篇文章,曾经使五名落榜的同学免于轻生,我是头一个,而你则是第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