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南方的钱好挣,我办了停薪留职,去南方求发展。我来到A市,好不容易发现一家公司招聘分公司经理,其待遇相当丰厚。然而,应聘的条件却近乎苛刻。我考虑良久,虽然感到难度很大,但我还是鼓起勇气报了名。
没料到,一个美差空缺竟涌来数百名各色优秀男女争着应聘。经过一轮接一轮的笔试、口试、英语对话、目测长相等层层的筛选,应聘者一批接一批被淘汰出局。最后,仅剩下我和阿兰两个青年小伙成了“幸存”的AB角。
公司总经理老耿是个久经商场的中年汉子,他笑着对我俩宣布:“你们都很优秀,这样吧,你俩先在公司里干一阵子,到时我再作决定。”耿老板的话很明白:他要进一步考察我和阿兰的实际能力,而后再从中选一。
打第二天起,我和阿兰就开始进入角色,各自都很卖力。我谨小慎微,力争做好每一件事情,尽量让自己在“试用期”不出丁点差错。要知道,一旦竞聘上岗,这分公司经理的工资,就相当我在内地工资的10多倍!
半个月很快过去了,耿老板很客气地把我请进他的办公室,他静听我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以及我对公司提出的一些合理化建议之后,微笑着点点头说:“你干得很好。”忽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很随便地问道:“我想请你谈谈对阿兰的看法,他这人怎么样?”
我略思片刻,很沉着地回答:“阿兰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思想活跃,目光敏锐,做事雷厉风行,值得我学习。”耿老板接着又问:“他的优点是不少,那么,他有些什么缺点呢?”说到这,耿老板用一对灼灼逼人的目光盯着我。
“阿兰的缺点?”我一惊,忙微笑道:“对不起,我还没发现他的缺点。”
耿老板不悦地问:“他真的没缺点?”“好像真的没缺点。”
走出耿老板的办公室,我心情很轻松。因为我清楚:耿老板问我对阿兰的看法,其实是考察我的人品,如果我当着耿老板的面把竞争对手说得一无是处,岂不给对方留下“故意贬低别人”的坏印象?我才没那么傻呢!
第二天,耿老板把我和阿兰同时叫到了他的办公室。几句开场白之后,耿老板把一个红包递给了我,说:“阿梅,这是你一个月的工资,你可以走了。”接着,他站起来,握着阿兰的手说:“你留下吧,分公司经理的位子是你的。”
我没料到会有这种结局,涨红了脸,好半天才从嘴里蹦出一句:“耿经理,您能否告诉我,我为什么会落选吗?”
耿老板转过身子,直视我的眼睛说:“阿梅,你们两人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不过,阿兰比你略胜一筹。当我问你阿兰有什么缺点时,你明明知道他的缺点,但你为了获得我的好感,却闭口不谈,这说明你对上司不直率。而阿兰不同,他在提到你的许多优点时,同样看到你的不足之处,他说你该大胆的时候没大胆。我需要的手下经理是个管理人才,他不但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不足。这样,他才便于管理自己的下属。所以,我认为你在这一点上远远不如阿兰。”
我点点头,输得心服口服。
临别,耿老板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阿梅,希望你在以后的应聘中多些自主,少些迎合,我们这个城市会有你的一席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