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准备好自己的底线,我认为这样做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家至少要在心里设定自己可以接受的最差的意愿,这样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面对各种情况,你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会在临场发挥时贸然做出决定或者犹豫不决,以致难以定夺。
据我观察,当年轻人去应聘工作的时候,对自己的要求常常不敢直接大胆地提出来。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应聘竞争很激烈,如果自己还不断提出各种要求,那么很可能会让用人单位反感。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完全正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哪怕是找工作也是一样。对工薪水平、工作环境等,你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对这些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么你的表现将会很难让对方满意。
一位资深 HR 总监在负责招聘的时候,曾经面试过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小伙子,年轻人应聘的岗位是网站美工。他以前曾在一家小公司上班,虽然干了几个月,但是却给原来的公司做了很多工作,自身技术也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之下,老板却没有给他涨工资,但是工作量却渐渐地增大。小伙子忍无可忍,于是提出了辞职。
当小伙子来应聘的时候,总监问他:“你要求的工资底线是多少?”小伙子显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但是他的反应很敏捷,“我觉得贵公司可以让我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薪水倒并不是我最看重的。”
“那么你原来岗位的工资水平是多少呢?”总监继续问道。
小伙子笑了:“我觉得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已经离开了原来的公司。我最关心的是将来的工资水平能达到多少。据我所知,您堪称这方面的专家。那么我能不能向您请教一下,像贵公司这样的大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薪酬体系,请问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
总监当时就笑了,因为小伙子把这个问题巧妙地推给了自己。
接下来,总监想试他的底线,于是做出一脸为难的样子说:“我看了你的简历,觉得你能力很强。但是在我们公司,通常新进来的员工会有一个磨合期。磨合期满之前,是很难有一份比较理想的收入的。因此我们决定给你开出 1500 元的工资,不知道您是否能够接受?”
总监当时所在的城市是太原,这种工资水平确实是相当低了,虽然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普遍不高,但是这么低的工资确实让人感到难以接受,但是小伙子依旧不愠不恼:“我认为这份薪水对我而言太低了,我的底线是 3500 元。”事实上,小伙子准备好的底线是 2500 元。他这样多说,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自信和能力。
这时总监笑了,小伙子的回答委婉而又简短有力,可以说充分表现了他的才能。几天之后,他接到了公司的入职通知,月薪 3500.
小伙子的经历充分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底线。如果你在面试的时候遇到了不想回答,但又无法避开的问题,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智慧,巧妙地进行解答。那么如何才能在面试的时候保住自己的底线呢?
坚持原则,注重细节
我的忠告是,面试的时候一定有要自己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比如说,在填应聘表的时候,尽量不要把自己对薪水的要求写进去。因为,在你还没有摸清薪水的可能变动幅度之前,就突兀地把自己推销出去,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
在面试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说老板在和你谈薪水的时候,一旦涉及到具体的工资数目,那么最好让对方先说一个具体的数目,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主动。
据我的经验,雇主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对薪水的上下限度都心中有数,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在那个限度的范围之内灵活变动的。他们的手上掌握着你不清楚的内情,如果这个时候你没有弄明白对方所想的内容,主动提出了自己的薪水要求,就会自降身价,岂不正中对方下怀?
事先了解目标公司和职位薪水的价位
其实,一些有规模的大公司都有一定的工资标准。要知道,大的公司并不会因为你说出的工资低,就会在你入职后给你降低工资。但如果你事先说了自己的身价,却能让对方改变对你的看法。
对于薪水,你一定要在应试之前搞清它的大致价位,如果对方提出的薪水低于你的心理价位,那么你要求的薪水,要至少比现在的薪水高 10%~20%。如果你现在的位置拿的钱少了,就再定一个高一些的价位。给自己的价位留出底线,你就会发现这样洽谈更加灵活。而且,一定要坚持住自己的原则,实在不行,就放弃那些不尊重自己的公司吧。
准备好自己的底线去面试,在心里设定自己所能接受的最差意愿吧,这样在面对各种情况时,你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应变。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坚信自己是最强悍的种子,把姿态低到尘埃,从基层和小事做起,逐步积累经验,以谋求更大发展。
只有把根深深扎进厚实的土壤,才能成长为有根的花,有果的实。
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工作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你就要好好审视一下,这份工作是否已经让你陷入了思想误区?中庸之道,由来已久。很多人都是偏了公允,不是把自己不当一回事,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过高过低,都不能好好把握自己。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做的便是坚信自己是最强悍的种子,把姿态低到尘埃,从基层做起,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步积累经验,循序渐进,以谋求更大发展。为使明天的工作做好,最好的准备就是把今天的工作做好。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只有十全十美的工作态度。只有把根深深扎进厚实的土壤,才能成为有根的花,有果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