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益活动中,经常可以见到年轻人的身影,这是值得大力倡导的。在我看来,不抱私心的付出和给予会让人收获真诚,这对年轻人今后职场上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公益活动都是以爱心为出发点,根植于善良心性的行为。有很多成功人士,就是怀着一颗爱心做自己的事业,才获得了最后的成功。纵观那些大型的公益活动,其中也不乏一些事业有成的人士的身影。
李开复是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1998 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并随后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他还曾经担任过微软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
李开复曾经多次参加公益活动,他曾想做一项公益事业——在中国创立一所世界级非营利大学。当他开始筹划募捐的时候,马来西亚的郭鹤年先生对李开复讲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你这一辈子拥有什么,而是看你能为世界留下什么。”
从 2003 年到 2004 年,李开复开始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他找到了很多富豪,想得到他们的帮助。但这些富豪虽然热情地接待了他,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拿出钱来捐赠。就在李开复绝望的时候,他遇到了郭鹤年先生,他不但对这个计划很支持,甚至愿意捐赠一笔钱来做这件事情。当时李开复想用他的名字来作为大学的名字,但郭先生却说,如果有一天你的资金不够用了,但学校已经用了我的名字了,那别人还会捐钱吗?郭先生的话让李开复懂得了,他做这个慈善事业不是为了从中间获得更多的名或者利。
郭先生的言行对李开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后来事业取得成功的时候,决定要做一项更大的公益事业,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写作、网络和演讲,帮助更多的青年学生找到自己的路、自己的心。他身体力行,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热心的教育者。他的写作、演讲和网站,曾帮助无数的中国学生树立了人生的志向,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开复老师”。
李开复在接受《财富人生》节目组访谈时谈到,他自己最喜欢的两个职业:“第一个就是我现在的工作,就是把繁杂的技术做得让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第二种职业是能够帮助大批的年轻人或者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快地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可见他的善良与真诚在几十年中一直未曾改变过。
正是由于李开复参加公益活动的时候懂得了不抱私心地付出和给予,他才会讲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做出这样的丰功伟绩。
年轻人如果经常参加公益活动,肯定也会收获许多。据我观察,有许多大学生对公益活动是非常热情的,他们在活动中挥洒自己的热情与汗水,不抱私心地付出和给予。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很多,懂得了很多,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弥补了心灵上的缺失。这对他们将来的人生发展而言,是非常有用的。
人懂得思考,这是人不同于蜜蜂等动物的地方。如果没有思考,将会与其他动物无异,因此人的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人的遭遇和命运实际上是每个人一次次不断选择和累积的结果。当你参加公益活动的时候,你的思维方式就会慢慢发生变化。有时候,那些看起来一点也不显眼的事情,却能够让你的情感发生改变,“润物细无声”地改变你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你会在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懂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含意,人生态度也能变得更加真诚。
从长远来看,公益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有可能贯穿你的一生。它会让你的生命长度和宽度发生变化。那么,年轻人在做公益活动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呢?
要拿出一颗善良的心
做公益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别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善良的行为。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将会有助于情操的陶冶。
利用做公益活动的时机锻炼自己的能力
在参加大型的公益活动时,比如说去孤儿院帮助孩子们做事情,带他们玩游戏,能锻炼你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如果你去参加植树活动,你就会对保护环境多了一层认识,从而锻炼了你的动手能力;如果你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了世博会,你就需要努力学习各种外语,这就会锻炼你的语言能力……一次公益活动就是一次机会,每次的活动不同,收获也不同。这种机会对你而言意义重大,它会让你学到很多,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了你的能力。
认真思考活动的意义
我在这次活动中学到了什么?怎样调整才能让我做得更好?这些事情累积起来,你的收获绝对是很丰厚的。
接受我的建议,动手参加公益活动吧,不抱私心地付出和给予会让你收获真诚,你会发现,在今后的职场上,它对你的帮助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