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2300000009

第9章 空中何妨立锥

古人修行真严格呀,我们今天的人有几个能做到这个份儿呀?有了毛病恐怕没有几个人肯去认真反省自己过去造过什么业,从而去真实地忏悔业障,都在求佛菩萨保佑赶快痊愈了事呀!这不是修行人的态度,作为一个修行人,有业障有灾难就没什么好说,就要忏悔,就要承担,即使护法神和阎王老子肯原谅,自己也决不肯原谅,如果真能这样做,业力就会变成愿力,障难就会成为助道因缘。

邓州香严智闲禅师,他悟道的公案流传很广,他是青州人,出家后依止沩山灵禅师学道。灵禅师知道他是个大法器,就重点培养,经常找机会激发他的智光。有一天灵禅师对香严说:“今天我也不问你平时的学解,也不问你经卷子上记的那些公案法语,我只问你,你在未出娘胎未辨东西时的本分事,你试着道一句来,我听听。”香严禅师被问住了,懵然无对,想了许久,试着说了几句,陈述自己的见解,灵禅师都摇头否定。香严就请教说:“那请和尚为弟子说说吧!”灵禅师说:“那不行,我说的是我的见解,对于你的眼目又有什么益处呢?”

香严禅师见师父不给他说,就回到他的寮房,翻遍了他平时所集录的诸方法语,竟然找不到一句可以酬对灵禅师问话的。于是香严长叹一声:“画饼不可充饥。”便把这些辛苦搜集来的法语全给烧了,说:“我这辈子也不学佛法了,我就做个饭桶和尚算啦,打坐我就坐着,睡觉我就躺着,出坡我就动着,也省得费心耗神啦!”他流着泪辞别灵禅师走了。

说到这里,有看官要问啦:“这香严禅师作为一个出家人,怎么可以不学佛法,浑浑噩噩混饭吃呢?”这您就不明白了不是?这正是香严禅师的高明之处啊,他就是要放下一切知见、学问,干干净净地做个长行粥饭僧,这是真做功夫呀,这是真学佛呀!

这香严智闲禅师离开了沩山,走了一些地方,后来到了南阳,见有慧忠国师留下的遗迹,觉得亲切有缘,就在这里住下来了。有一天他在山中清理场地,割除杂草和灌木,他见地上有碎瓦片,就捡起来不经意地往外一扔,正好扔在一棵竹子上,只听“啪”的一声,他忽然前后际断,顿失所在,廓然省悟。于是他就回屋沐浴焚香对着沩山方向礼拜,由衷地赞叹感谢灵禅师,他说:“和尚大慈大悲呀,恩情超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了,哪会有今天这事呢?”

话说香严禅师这边礼拜赞叹,那边千百里外的师父大概有感应,这天沩山灵禅师对他的大弟子仰山慧寂禅师说,你师弟看来是过来了。禅门说过来了就是悟道了的意思。这仰山慧寂也是个过来人哪,他说:“我师弟这人太聪明了,我看不一定可靠。”从古到今,这禅门出个人是大事情呀,这仰山就说:“我走一趟去看看。”

仰山走了多日,来到香严这里,就问香严禅师说:“听说师弟近来得了个见处?能和师兄说一说么?”香严说:“冷暖自知,叫我如何开口?”仰山说:“若真见了,只要想说,就有的口开。”于是香严禅师就打了个比喻,说:“去年贫不是贫,今年贫是真贫。去年贫,贫得无立锥之处;今年贫得更惨,连那锥子也没有了。”仰山听了,也就知道香严境界上是走透了,可见地上还没有彻底,他说:“师弟呀,如来禅看来你是得了,可祖师禅你还没梦到呀。你死是死透了,可还没有活转过来呀!你解脱是解脱了,可这个解脱相也还是个相呀!”

香严禅师一听仰山这话,一下子就豁然大悟。可不?我堕入解脱之坑里了,这和小果声闻有何区别?到这里还需要回头呀!于是他就述了一个偈子给仰山听: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治,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仰山听了香严这个偈子,他放心了,知道香严这下是真的过来了,究竟了。他不光能“一击忘所知”,而且能“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处,又不妨“声色外威仪”。这就是说,香严禅师从凡夫的有锥有地到有锥无地再到无锥无地的罗汉解脱位,现在又回向大乘,依体起用,乘愿再来,径回东土了,此时还有什么悟与不悟、解脱不解脱的,触目菩提,一切音声色像都是这个呀!本质上无锥无地,在应用上尽虚空何方不是立锥之处呀?甭说立锥,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不都是由虚空立起来的吗?自性能生万法,万法不离自性嘛!

各位看官,您看,参禅悟道,师父很重要,道友也很重要,有个明白的师兄弟,有时其作用不亚于师父呀!如果没有仰山这个明眼的师兄提醒,香严禅师或许还要在那个境界上停留很长时期,甚至有人一生也就那个样子以为究竟了。

香严智闲禅师开悟后,闻风来参访皈依的人越来越多,他的道场也成了,法缘很盛。在此说一段香严弘法的趣事:

有一次,香严禅师上堂让大众请开示,有位僧人问:“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香严禅师说:“万机休罢,千圣不携。”这时大众中忽听有人干呕一声说:“说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香严禅师问:“是谁?”大众说:“是师叔。”香严禅师一看,原来是他的一位师弟,即后来的疏山禅师。香严就问:“难道老僧我说的不对么?”疏山站出来说:“是不对。”香严问:“莫非你能道得?”疏山说:“道得。”香严说:“那你道道看!”不曾想这疏山竟然端起了架子,没有把香严禅师放在眼里,他说:“你若叫我道,你就要倒过来给我礼拜。”香严便下座向疏山礼拜,又叫疏山道,疏山说:“何不道肯重不得全?”香严禅师一听,道的不是,就说啦:“你呀,忒不知深浅,我不和你计较,可我能饶你,你也躲不过三十年倒屙。你若住山没有柴烧,近水也没有水吃,你记住了。”后来香严这位师弟就住疏山,果然像香严说的那样,住山没柴烧,近水没水吃,艰难得很,更可怜的是,每次饭后必呕吐,苦熬了二十七年,病总算好了,不呕吐了。可这疏山自己就说了:“香严师兄说过我三十年倒屙,还缺三年不到期。”于是他每次吃饭后都要自己用手抠喉咙,呕吐一通,以应香严前记,满三十年方止。

各位看官,你看这因果就这么可怕,香严禅师那是圣人啊,你疏山没开悟就是凡夫,凡夫谤圣人谤不起呀,还敢受香严一拜,要折煞你呀。什么叫倒屙?倒屙就是呕吐呀,圣人做开示你作呕吐声表示嫌弃,你就得呕吐的报呀!你看这疏山逞一时口快,落这三十年苦报,多不值当的呀!这疏山还算是个虔诚的修行人,若是一般人更麻烦呐!看来疏山还真是一个知错就悔改的人,否则他那呕吐病不可能二十七年就好了,然而他疏山自己还不依不饶,又自抠喉咙呕吐三年补齐,他很尊重因果呀,严以律己决不苟且呀,这就是真修行人。你看这疏山按说算个反面典型,他还能做到这样,古人修行真严格呀,我们今天的人有几个能做到这个份儿呀?有了毛病恐怕没有几个人肯去认真反省自己过去造过什么业,从而去真实地忏悔业障,都在求佛菩萨保佑赶快痊愈了事呀!这不是修行人的态度,作为一个修行人,有业障有灾难就没什么好说,就要忏悔,就要承担,即使护法神和阎王老子肯原谅,自己也决不肯原谅,如果真能这样做,业力就会变成愿力,障难就会成为助道因缘。

疏山禅师这个公案告诉我们,一定要善护口业,我们如今许多人不懂得这个,吃了嘴巴的亏,受很多苦还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学佛的人本来很精进,可就是是非心太重,对什么人都敢乱评乱批,这有很大过失呀!即使对方不是圣人,只要他的福报和道德比你好,你乱评乱批或多或少都会折损你的福报;如果对方是开悟的圣人,那你惨了,护法神和你过不去。有人会说啦,过去的祖师有的呵佛骂祖甚至劈了佛像当柴烧,怎么不遭恶报呀?那我们比不了,那都是些开悟证果的大善知识,他们自己没有分别心。圣人的心是相同的,没有彼此,他们的举动都是在特定因缘下针对特定对象的对机演法,是破除学人执著的,他们可以这么做、这么说,我们不明心不见性,就不可以盲目效仿。如今也有这种现象,有的老禅师是过来人,在开示中讲某某老和尚、某某大德的过失,禅师他这样讲话都有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因缘,是为了说明某个道理,他们本人没有是非心,也没有爱憎心。可我们有些学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把这些话不分场合四处宣传,弄出许多矛盾,这是有很大过失的,老禅师若在世决不会让我们这么干,尽管我们传播的人可能只是出于对老禅师的忠诚,没有恶意,那客观上影响也不好。当然啦,如今明眼善知识太少,禅林中有许多事也往往不太如法,少不了有些是是非非,可是我们如果想真实地修行,就不要起分别,面对一切境都要往道上会。出家人有两种弘法方式,一种是语言说法,一种是行为示现表法,即使我们看到一些不如法的师父,那也要理解成一种方便示现,不必要关心他是个什么,而是要关心他这种示现告诉了我们什么。如果我们没开悟,这种观察即是一种很妙的用功方法;如果我们开悟了,我们就会清楚地知道——真的是这么回事,我们面对的一切事、一切物、一切境,都是如来本体的神通示现,包括我们自身。布袋和尚临圆寂前说了四句偈子:“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世人都说布袋和尚是弥勒佛的化身。其实这也都是分别呀,人家布袋和尚是向你指示心性呀,分明说得清楚,“分身千百亿”,我们只见了布袋和尚一人,其余千百亿见不到;布袋和尚分明说“时时示时人”嘛,你每时每刻见到的一切人、一切众生,都是佛的化现呀,包括我们自己呀,可怜我们不觉不悟,“时人自不识”,自己不识自己呀。布袋和尚无奈呀,他这个偈子白说了呀,有几个人领会了呢?你自己若识得了你的佛性,你当下就成佛了,你自己眼下识不了,也不失为未来佛,当来下生,当来成佛。

同类推荐
  • 白话观无量寿经

    白话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净土三经”。
  •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是台湾学者郭永进先生经过真修实证以后的解经之作,通过很多幻灯片的生动演示,图文并茂地来诠释《心经》这部深奥经典的真正内涵。让很多人都能轻松读懂这部“无字天书”, 透过这些超越经典、超越文字的“心路”,直接指引大家去看到那活生生的生活,进而通过实证而渐入心灵自由的解脱之境。
  • 圣经故事3

    圣经故事3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弘一法师经历了的两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风流倜傥的浊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一个转身,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红尘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门禅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风范。读他的文,风骨、才骨、傲骨,尽显其中;品他的人,真挚、认真、脱俗,做到极致。
  •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夜墓镇

    夜墓镇

    此作品内容粗鄙,情节暴力,不适合所有人群阅读。
  • 窃魂师的诡局

    窃魂师的诡局

    黑暗的角落下,阴影潜伏着无以名状的怪物。它们贪婪而狡诈,凶残而喜爱血肉,尤其是人的。没人知道,在看似平常的夜里,它们或许只是眼角边缘闪过的某种感觉,也许可能是木椅影子多出来的一条腿,又大概仅仅只是镜子中一处细微的裂痕。在所有人都同时避开目光的地方,说不定能窥视到什么,又或许什么都看不到,这一切只不过是幻觉。然而在酣睡之时,梦醒之刻,最好不要单独注视自己平常没有在意过的地方。每一个深邃的夜里,当所有人都闭上了眼睛,只有他们还保持着警惕,从鬼怪的传说诞生以来就是守夜人,却不为人知。直到他们中的一员,堕落为食魂的怪人。而年轻的少年,也因此卷入了事件的漩涡,在诡局之中渐行渐远。
  • 斩鬼封魔录

    斩鬼封魔录

    我从小体弱多病,村里的李老头说我天生阴阳体,这一辈子注定不走平常路。自从李老头给我一本不知名的书后,我就开始接触一些不为人知并且非常诡异离奇的事情。
  • 非自然现象调查局

    非自然现象调查局

    在生活当中有很多用科学难以解释的神秘现象,而我的工作就是调查这些神秘事件,并且把它们用特殊的方法再次掩埋在你们的生活当中。你也可以把我们当成是现实版的黑衣人,因为我们的工作是完全相同的,相信我,这个工作可不简单!我们在守护秘密的同时也在创造未来!
  • 末日之狂暴补师

    末日之狂暴补师

    如果这是末日,那么你能做的就是挣扎求生,如果你想活命,那么你能做的就是不要命。末日降临,地球成了牢笼,所有人要么面对死亡威胁,要么面对之后的死亡威胁,这是一场屠杀试炼,强者生存,弱者消失。
  • 情感专家

    情感专家

    她用手掐我,拿打火机烧我,扔茶杯砸我,但是她给我的工钱很高。放心,我有我的办法对付她。我喜欢拿到一切不属于我的东西,从小别针到别人的男人。我爱上了一个人,我想带她走。可是,带她走,我就必须杀死我的妻子。年轻的苏锦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次电台情感节目录制,不料一夜成名,变成了一个神秘的情感专家。在朋友的怂恿下,她来到一家心理诊所做起了坐诊专家,其间遇到了各色各样的遭遇情感困惑的人,她也越来越觉得自己无力去应付这人世间的情感,她根本无法真正地做一个公正的专家,在一次无意的催眠中,她发现关于自己居然还有一个尘封已久的秘密尚未解开。心理的摧残,情绪的失控令苏锦红摇摇欲坠,而她的生命之谜究竟是什么?
  • 网游之涅槃时刻

    网游之涅槃时刻

    游戏中的世界,一切似乎都将变得不同!我从未后悔过,既然曾经作过这样的选择,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 九星锁钥

    九星锁钥

    天纵夏郎到大周,秒杀一切天才。翩翩少年闯九大神之禁地,解开万年神魔之秘。九星连珠,九鼎镇国,是巧合,还是天机?漫天烽火,风卷黄沙,是天殇,还是心伤?
  • 左手三颗痣

    左手三颗痣

    脚踏七星帝王命,那如果手托三星呢?星宇,行走在成长道路上的一位孤儿,天生左手三颗痣,在这纷繁的社会,他该如何寻找到自己失去的亲情?该如何把握住自己的爱情?又该如何维持自己的友情?三颗痣,三种情,一生的追逐。
  • 花开好了我们相爱吧

    花开好了我们相爱吧

    谁的青春没有一点点淤青,谁的青春没有一点点疯狂,谁的青春没有一点点叛逆。谁的青春没有太多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