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总担心失败,害怕冒险,他们总有这样或是那样看上去非常合理的理由。当升迁名额旁落的时候,当身边人平步青云的时候,他们会感到被命运忽视的压抑,感觉自己是一名怀才不遇的“孤独者”。到最后,他们是一事无成。他们所不知道的,是每个成功人士都用过“冒险”。
日本《调查月报》在调查了200多家日本大企业和500多家风险企业后发现:近三年来,日本风险企业的销售额和盈利率都远远超过了大企业的平均增长率。日本大企业年销售额增长率平均是11.7%,而风险企业的年平均销售额增长率达25.9%,增长幅度是大企业的2.2倍;大企业的平均销售盈利率为5.4%,而风险企业则达到了8.9%,增长幅度为大企业的1.65倍。风险企业这种远胜于大企业的业绩,也正证明了现代社会的这条经济规则———风险越大,利润就越大。冒险是什么?冒险就是抓住机遇,你不敢冒险,就会错过很多机遇,而很多机遇其实在一瞬间就可以让你成为巨大财富或巨大成功的拥有者。
比尔·盖茨说:“所谓机会,就是去尝试新的、没做过的事。可惜在微软神话下,许多人做的,仅仅是重复微软的一切。这些不敢创新、不敢冒险的人,要不了多久就会丧失竞争力,又哪来成功的机会呢?”微软只青睐具有冒险精神的人,他们宁愿冒失败的危险选用曾经失败过的人,也不愿意录用一个处处谨慎却毫无建树的人。在微软,大家的共识是,最好是去尝试机会,即使失败,也比不尝试任何机会好得多。
敢于冒险,是成功人士的基本素质,也是成长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只有敢于冒险,你才有成长并且成功的可能。
有的人总害怕困难,将一些有难度的事,推给了别人,但当别人成功后,他们又开始后悔。与其看着他人成功后的喜悦,后悔自己当初的不该,为何不鼓起勇气,抓住机会呢?
世界上没有人生来就热爱风险,因为风险常常会是失败的导火索。那么是不是不冒风险,就一定会成功呢?也不是。做任何一件事,完成任何一种工作都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即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风险也无处不在,只是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已。
风险可能会导致你失败,但是一旦你击败风险,那么你获得的回报率将远远比不冒风险做事所取得的回报率高得多。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为了科学发明,一生都在死亡的威胁下,冒着生命危险去研究烈性炸药。当时,诺贝尔正在寻找一种既方便快捷又十分安全的引爆装置。从1862年夏天一直到1866年秋天,他都在冒着危险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实验。诺贝尔的一次实验是进行雷酸汞引爆硝化甘油,他亲手点燃导火索后,心在怦怦跳动,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天崩地裂,炸药爆炸了。实验室里的柜子、桌子都被抛得远远的,玻璃杯、烧杯都被炸得粉碎。许多人闻声赶来,惊慌地叫“爆炸了!”“爆炸了,炸药爆炸了。”“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不一会儿,只见诺贝尔从烟雾中爬出来,满身尘土,鲜血淋漓,用尽全身力量跳了起来,嘴里狂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他顾不上住院养伤,马上研究用金属管装上雷酸汞。终于发明了雷酸汞管,即通常所说的“雷管”。直到今天,雷管在炸药和炮弹中仍然被极为广泛的使用。
诺贝尔从事的研究实验大都非常危险,简直是在与死神打交道。1864年,诺贝尔弟弟和许多工人遇难,老父亲因悲伤过度得了半身不遂。周围人对炸药试验都十分害怕,纷纷向政府控告。内外交困的诺贝尔没有被压垮,他擦干血迹,埋好遗体,又继续进行冒险科研和实验。正是凭着这种冒险精神,先后发明了烈性炸药、胶体炸药、颗粒状的无烟火药,被人们誉为“炸药大王”。他还建立了“诺贝尔安全炸药托拉斯”,开展对外贸易,不仅把这些先进的炸药推销到欧洲各地,还远销到亚洲、美洲、澳洲和南非,并成为一名家财万贯的大富翁。
诺贝尔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并在逝世前立下遗嘱,决定将他的巨额财产的大部分建立一个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科学、经济学、医学、文学等领域成就卓越的人以及献身于和平事业的人,以在全人类彰显这种伟大的精神。现如今的诺贝尔奖正是用于奖励那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风险就如入海前的一座座险滩,战胜了它,你迎来的就会是风平浪静,海阔天空,就是胜利的喜悦。
每一名冒险者,其实都是一名孤独者。但一名孤独者,却不一定是冒险者。既然孤独者和冒险者有着共同点,而想成功就得有冒险精神,那么何不从循规蹈矩的日常生活中逃离,尝试一下冒险带来的乐趣和回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