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谈话中不仅因时设喻,而且也因地设喻。他善于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下,由此时此地的所见进行比喻,从而引出深刻的道理,思维灵活跳跃,十分生动。
卫士李银桥回忆毛泽东在赏雪时所说过的一段话,就生动地表现出这一特色。
有一年,天下雪了。毛泽东开始在没有雪的廊檐下踱步,而后又出门,沿中海走。他不走扫净的路,专走雪上,入迷地倾听着脚下咯吱咯吱的碾雪声,不时回身望自己的脚印,不时停在松柏旁欣赏枝丫上的积雪。
他凝视片刻枝丫上的积雪,忽然问:“银桥,你贪污了没有?”
李银桥稍微有些吃惊,怎么扯到这上了?
“没有。”李银桥坦然回答。
“那就好,你来的时候像这些雪。”毛泽东指点松枝上洁白耀眼的积雪,说,“以后要保持。反腐蚀,不要叫糖衣炮弹打中。不贪污,还要节约。比如给我洗衣服,领口袖口擦擦肥皂,其他地方一捋一揉就行,不要用很多。”
“知道了。”
“家里的支出要有计划,吃饭不许超支,衣服不经我允许不能做新的。”(17)
下雪与一个人贪污和不超支,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这时毛泽东是因时因地设喻表达己意。
毛泽东很钟爱雪。在《沁园春·雪》中,他就曾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词句,表达了对皑皑白雪的赞美与挚爱之情。一场大雪之后,毛泽东在一个银色的世界里悠然踱步,并深深沉醉于其间。突然,他问李银桥贪污了没有,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后他又以雪喻人,仍旧让人不解其意。当毛泽东最终提出反腐蚀、节约的主题,这是以雪喻人。
雪和人二者之间似乎很难找到相互沟通之处,而毛泽东却以其辐射式的联想思维。由雪的洁白无瑕联想到卫士们纯洁无瑕的心灵和思想。贪污了就是在洁白的人生的“雪”上留下黑斑。
注释:
(1)《毛泽东的人际世界》,第277页。
(2)《毛泽东轶事》,第69~70页。
(3)《毛泽东的幽默故事》,第6页。
(4)《毛泽东与民主人士》,第324页。
(5)《毛泽东轶事》,第92页。
(6)《毛泽东口才》,第240~242页。
(7)《毛泽东的幽默故事》,第153页。
(8)《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875页。
(9)(10)(11)唐珊、刘彤编著:《毛泽东风采》,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1年版,第136、191、306页。
(12)《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887页。
(13)《毛泽东的幽默故事》,第92页。
(14)《毛泽东口才》,第22页。
(15)(16)《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833、853页。
(17)《毛泽东轶事》,第210页。
典故中的人物故事,是特定历史时期里各种文化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描摹的是过去的文化传统,体现的是过去的时代精神。但是,古典与特定的题旨和情境切合,可以使说话者更好地发表看法,论证观点,既生动形象,又体现说话人的知识涵养,还可以引发人们的种种联想和感触。
毛泽东对古代文化历来的主张是要吸收其精华的。在文章、演说中要改变“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的状况,他提倡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之外,还要求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
关于这一点,毛泽东曾特别指出:“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当然我们坚决反对去用已经死了的语汇和典故,这是确定了的,但是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
在演讲中、文章中,毛泽东对中国古代语言的合理利用,并且赋予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因而生动、活泼、形象,增强了感染力。
毛泽东历史知识的广博是尽人皆知的,他能够在自己的文章中旁征博引,将干巴巴的历史材料用得生动而贴切,令人佩服之至。其实在谈话中,不论场合大小,事情重轻,毛泽东也能恰到好处地发挥自己历史知识丰富的优势,无论是具体的历史事例,还是抽象的历史概念,毛泽东在谈话中都能适时地、准确地加以发挥,不仅语言通俗明了,而且生动有趣,含义也相当深刻,这是一般人不易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