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5200000009

第9章 告诉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和呵护是必要的、应当的,但是有些父母包揽了孩子在学习中许多本应由他们自己去做、去负责的事。在这种过分的关注中,孩子常常变得依赖性很强,心理十分脆弱。久而久之,他们把学习当成了为父母完成的一项任务。

我认识这样一位父亲,他对孩子照顾无微不至,在孩子学习时甚至于把孩子要读的那一页书都翻好了。他这样做是为孩子节省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学习。然而事与愿违,他的儿子不但成绩不好,反而形成了一种不良习惯,父亲不在身边相陪,他就无法独立完成作业。

孩子都有一种依赖性,只要有人替他着急,他自己就会懈怠。当父母过多的参与他的学习时,他就会认为学习是父母和他共同的事,甚至于完全是父母的责任。既然什么事情父母替他想好了,他也就用不着操心了。这一点,其实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大忌。

尽管孩子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家庭的中心,可是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懂得,孩子一旦离开家庭,今天来到学校或者明天走向社会,哪怕是小皇帝也得服从集体需要,不会再是中心了。

因此,父母应当使孩子认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现在艰苦的学习,是为了将来他自己有一个好的前途,而不是为了父母在学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如果没有足以维持自己生存的能力,那么总有一天会被淘汰的。

只有当孩子认识这一点,他才能不等不靠,加倍珍惜学习的机会,而越发投入,学习也更有收获。

宋明的妈妈从儿子上学开始,就坚决不肯做孩子的“拐杖”。即使在儿子小学低年级,老师要求父母检查作业、签字时,她也只管签字认可,儿子写作业的时候,她从来不陪伴。他告诉儿子,妈妈有自己的事情,而你的任务就是学好功课。作业的目的就是复习所学的知识,有了错误不要紧,学习上犯的错误越多,就会发现自己的漏洞越多。只要把不会的、不懂的及时向老师请教就可以了。

在给儿子请家教学习奥数之初,宋明有点找不着北,听老师讲课时似乎都会,可自己做题老出错。

“妈妈和我去听课吧,人家的妈妈都去陪孩子。”宋明请求起妈妈。

妈妈回答:“我可不去。我的数学还不如你呢。要是你听完课愿意给妈妈讲一讲,我倒可以从头学习。”

看到没有依靠了,宋明只能靠自己了。就这样,宋明只能开动脑筋琢磨,自己是哪里不懂,就向老师求教,很快宋明就具备了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的能力,及时和老师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了六年级时,宋明兴奋地告诉妈妈,老师说他接受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

听到这句话,妈妈非常高兴,说只要他坚持下去,将来一定会考上北大或清华。

许多事实证明,父母放开手,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学习,孩子才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果父母过多地辅导孩子,看着孩子写作业,一心只围着孩子的学习转,势必会把孩子和父母都变成学习的奴隶,学习也就变成了一件枯燥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人生的开始,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父母应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对于孩子感兴趣的、想知道、想探索的事情,让孩子主动探索,要做好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因为孩子将来的学习和工作甚至是生活,靠的都是自主,而不是被迫。

也就是说,父母应该做的是激发出孩子的潜能,把他的热情调动起来,让他自己干劲十足地学。这里有一些给父母的提醒:

1.让孩子自己单独处理功课,让他自己多动脑筋,多探索。

2.当孩子做作业遇上难题,向你请教时,千万不要立刻为他讲解,应该问一问孩子是怎么想的,看一看他在什么地方想得不对,这可以使你了解他的思维,以便有的放矢地指导孩子学习。

3.切记不要替孩子做功课,即使孩子不停的央求你,或是你很同情孩子大量的家庭作业。你需要引导孩子对自己的事负责。

4.当孩子对某位老师有意见时,要告诉孩子,你可以不喜欢老师,但你不能拒绝学习知识。你学习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你以后的需要。老师也终将会离你而去,而知识却是你的,是你终身的财富。

学习中的“过度理由效应”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做过渡理由效应。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对其作出解释: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就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

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

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

晓郢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这次期中考试也不例外。然而,这两天他的情绪好像不太好,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上课不但不再主动发言,甚至对老师的提问也拒不作答。

当最疼他的奶奶关切地问他心绪不佳的原因时,他终于喊出了一句他们说话不算数!接着委屈的泪水就一涌而出了。原来父母答应他其中考试如果考得好的话,就带他去三亚旅游。可是父母一直忙于工作,把这个承诺早就忘记了。这个承诺没有实现,严重地影响了晓郢的学习热情,他觉得自己的学习一下子失去了动力。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每次当孩子考试成绩好的时候,就给予奖励。慢慢的让孩子形成一种习惯:为了得到奖励而学习。一旦父母将奖励撤销,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马上下降,因为他们认为,既然没有什么奖励的,那就没有好好学习的动力了。

所以,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

人的每种行为都有一定的动机。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拿孩子的学习行为来说,内部动机是出于孩子内在需要、内在兴趣的动机;外部动机把活动本身作为手段,追求与活动本身无关的其他外在报酬,如奖励、免挨打骂等。外部动机会会削弱内部动机。关键的是,孩子行为的真正、最有力的力量是其内部理由,为防止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时,应主要培养其内部动机。

同时,父母在激励孩子的学习动机时,必须淡化外部控制作用。当孩子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内部动机和兴趣时,父母应尽量减少对他们的奖赏和评价,评价时要针对孩子的内在素质和能力,传达胜任这项活动的信息,让孩子把奖赏视为对完成活动的额外“津贴”,而不能让他们强烈体会到是成功地完成活动后的报酬,以免使他们求成心切,削弱内部动机。

当然,父母也不能忽视外部动机的作用。如果孩子从事活动的内部动机很弱,那么你就有必要运用奖赏、评价等外部控制因素来提高孩子参加活动的间接兴趣,获得完成活动需要的技能,在兴趣的发展中逐渐减少外部控制因素,逐步由外控转向内控,从而使外部动机减弱,内部动机增强。

父母的表扬以及各种奖励如果过于频繁,孩子学习的内部动机就会受到削弱,如果孩子的学习完全出自外部动机,他就很难从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学习行为的坚持性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经常得到表扬的孩子倾向于选择那些他们认为可以得到父母赞许的事情,回避那些家长不喜欢的事情。对有些父母而言,这正是他们乐于看到的。但这些孩子会变得缺乏创新精神和自我指导能力,他们会更多地遵守现有的模式,不愿意创新,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

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将无法发展足够的自主性,很难主宰自己的生活。因此,父母的表扬不应过多过于频繁,而且应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认为他们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是因为他们喜欢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讨好家长、获得奖励。

同类推荐
  • 好家长成就好孩子

    好家长成就好孩子

    《好家长成就好孩子:最成功的育子故事》点读了世界名人童年的成长道路,分为政治家篇、科学家篇、文学家篇、艺术家篇、企业家篇的早教故事。被选入的世界名人中,有胆识非凡的政治家,科学探索的先驱者,才华横溢的文学家等。他们是家庭教育的成功实践者,其成熟的教育思路、独到的心得体会以及成功的教育经验,将让父母读者能够深刻领悟到教导孩子有多么的重要。
  • 为什么孩子不服你

    为什么孩子不服你

    本书共分三篇,从各个角度说明了孩子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理解,对在培养孩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从父母的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的角度阐明了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并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细致地描写,内容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使父母读后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孩子保驾护航,让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信服、心服、口服。
  • 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

    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

    本书从多个方面出发,根据6-12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提供了60个教育孩子的小妙招。
  • 孩子不听话 父母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 父母怎么办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了一些容易令父母动气发火的片断,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刻地分析了孩子不听话的种种原因,指出了教育孩子的科学理念,从而为父母们开辟了一条能够轻松正确地应对孩子不听话行为的捷径。
  • 孩子的心思你要懂:家庭教育心理学

    孩子的心思你要懂:家庭教育心理学

    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了解孩子的想法,把握好孩子的心思;运用好榜样的作用,影响孩子的心思;摸清孩子的心思,实现无障碍沟通等。
热门推荐
  • 独宠皇室的小公主

    独宠皇室的小公主

    曲折的故事,难忘的回忆,心里不止有仇恨,还有一样,爱。
  • 聘金1块1:BOSS,我们不约

    聘金1块1:BOSS,我们不约

    他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宛若天下尽在他掌控之中:“1块1,你嫁给我。”她斜睨了一眼被他放在茶几上的两个硬币:“你和你这廉价的连一块糖都无法买到的聘礼,怎入得了我的眼?”他不怒反笑,在她耳边邪魅低语:“一夜一次,日日年年,包你满意……”“滚……”“嗯……滚到你的身边去……”话音落下,某男衬衫一撕,整的一个霸王硬上弓啊有木有……
  • 校订三国遗事叙

    校订三国遗事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英雄郑成功

    大英雄郑成功

    反清复明的壮志豪情,一波三折的情人之恋,空前壮观的台海大战……中央电视台将于近期播出同名电视剧,本小说给广大读者述说郑成功颇具传奇的真实人生,奏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 大始祖

    大始祖

    天生二魂七魄,资质逆天,却是个克星。十年屈辱,终得阴阳双魂,如妖孽一般横空出世。从此超脱天地间,笑傲寰宇内。在这世间,美女如云我自万花从中过片叶不沾身,兄弟无数我自肝胆相照两肋插刀。这是一个关于原始七界如何诞生的故事,我,是七界始祖。
  • 天启之神位战争

    天启之神位战争

    欢迎来到天启(Apocalypse)的世界。英灵(servant)的荣耀将尽显于此,召唤者(master)的战争将永无休止。争夺神位的战争,本不应该与夏小虾这个平凡的青年有所牵连,却在一场无意间卷入战争当中,成为无双吕布的master。从此他的生活变得不再平凡。一个人,一柄剑,却在这个世界中走出了一段传奇。PS:命若天定,我便破了这个天!
  • 刺客祖师

    刺客祖师

    康宁,在《上古世纪》游戏中,是一个600级幽影刺客,荣誉未满,带着600级幽影刺客的经验,以及对《上古世纪》的了解,重回哈里兰大陆。身为一个刺客,第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实力。而是,懂得完美地隐藏身份。什么是刺客?拥有高超的杀人技术?还是赴死的决心?真正的刺客,一击未中,远遁千里。看见我的时候,你已经死了。ps:康宁说:“我这样出色的男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好象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光亮。但我不说,你肯定不知道,其实我是一个刺客。”
  • 水墨流年

    水墨流年

    她,林水墨—A大文学系“月仙”,淡雅漠然,却无意失了芳心。他,王俊凯—遥不可及的偶像,却因无意一瞥,就此沦陷。可是命运却开起来了玩笑,她和他从此背离,越走越远??多年后她的回归,另他冰冷的心再次解冻。“王俊凯,但愿我从未遇到你”林水墨决然的走入海中,一点一点被淹没,眼角的泪与大海融为一体,凄美的闭上眼睛,眼角的泪痣更加妖艳,就这样,绝望的,沉入海底??
  • 德彪西(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德彪西(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德彪西的音乐,像月光一样,从他深邃的灵魂中漂洒向广袤的世界。没有夸夸其谈滔滔不绝,没有急风暴雨翻天复地,没有呐喊和喧嚣,只有真诚的低言细语,精美的幻想迷醉,无言的激情,含而不露的思想。创新的冲击力融化在拉丁化的柔和形式中。
  •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本书旗帜鲜明地提出党报品牌这一中心概念,从党报品牌定义、内涵,当前党报品牌的现状,存在问题,党报品牌建设指导思想和道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在党报品牌建设这一课题的特殊性、深刻性、系统性、实用性四个方面系统展开论述,力求有所突破。本书材料丰富,论述充分,言之成理,颇有创意。总体来看,刻篇论文立论正确,结构严谨,论证周密,表述清晰,文献综述丰实,引用资料规范,显示了作者较强的独立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