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学是孩子学习上的一种不良行为,多发生在小学阶段,是父母非常苦恼、又迫切想解决的问题,也是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蔡亮是我认识的一个孩子,今年十二岁了,读小学四年级,他本是全家的骄傲,因为他听话、成绩又好。可是,他在暑假期间迷上了上网,刚开学,网络游戏就让他难以割舍。
有一次,父母看他背着书包上学,而其实他一出门,便钻进了网吧,接连好几天都没有到学校上课,后来老师到他家做家访时,父母才知道他迷恋上网,经常逃学。为此,父母打过他好多次,每次他都保证不再逃学,却总是重蹈覆辙,父母感到很迷惘,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解决问题。
孩子逃学的确是件令家长焦虑的事情。但是,像蔡亮的父母用打骂的方式来制止孩子逃学,很可能将孩子原本不多的求学热情扫荡得一无所存。
很多情况下,父母在发现孩子逃学问题以后,往往顾不上考虑太多,先是气愤地训斥一顿,如果仍然解决不了问题、就会“动用武力”来教育孩子。孰不知,这样做的结果,非但不能使孩子改掉逃学的缺点,反而易把孩子推向堕落的深渊。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逃学现象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儿童行为问题。无论是什么原因引发了儿童的逃学行为,都说明儿童本身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所以,做父母的万万不可只看孩子逃学的现象,而无视孩子逃学的心理原因。
要想正确地教育孩子,能有的放矢地说服孩子,父母应该通过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不愿上学的动机和原因是什么。
孩子逃学原因很多,包括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差、贪玩、怕老师惩罚、怕人嘲笑、受人欺负、同伴诱惑等。例如,孩子有时会在学校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如个人生理缺陷、成绩差、语言能力差等)而使他感到上学不开心,就会出现逃学现象。
有些孩子沉溺于别的活动中,如打游戏机等与学习无关的兴趣爱好,结果对正常的学习兴趣下降,出现逃学现象。
有时孩子逃学是由于父母不许孩子随便到外面玩,孩子没有机会进行正常的兴趣爱好和娱乐活动,就采用逃学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有些孩子逃学是受到其他逃学孩子的影响等。几个“同是天涯沦落人”厌学,是逃学的温床。
一般来说,逃学有几个阶段,开始是由于学习成绩不良,或受到教师或集体排斥,在学校里产生不适应障碍,开始厌学。这时,想旷课与必须到校的动机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最后,逃学的动机终于取胜而拒绝到校。如果家长不知道或默许逃学,那么,逃学就成为持续性的行为了。
当孩子刚刚出现逃学的行为时,所以可以试着以下的方法:
父母要学会自我反省。父母应当承认自己在教育上有失误,没有下工夫从小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自己的教育态度不正确,或是方法生硬。父母应该在自我反省基础上跟孩子倾心交谈两三次,检讨自己的缺点,听听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跟孩子一起下决心,一点一点赶上去,千万不能重复那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也不能放弃教育的责任。父母的态度是孩子转变的重要因素。
给孩子耐心热情的帮助。父母发现孩子逃学,不可恼火、打骂指责孩子,更不能体罚孩子,而应采取耐心、热情、关心的态度,应争取老师的配合,可陪伴孩子到校,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让孩子体会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爱心,同时让孩子体会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帮助。这样,孩子会自觉地改正逃学旷课的不良行为。
注意选择孩子交友的对象。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与孩子来往的伙伴都是一些爱逃学、不爱学习的孩子,孩子之间就会互相影响,一起商量着逃学后去干什么,如何向父母撒谎等。所以父母要仔细了解和观察来往的其他孩子的表现,如发现孩子与别的孩子一起逃学,就应该与别的父母一起纠正孩子的逃学行为。
给孩子自由娱乐的时间。父母通过对逃学孩子的了解和观察,往往可以知道孩子逃学后去干了些什么事情。如果孩子逃学后只是为了贪玩或者为了兴趣爱好,如去钓鱼、游泳、踢球等,父母就应该给孩子安排一定的娱乐时间;不要总对孩子限制得太多,连正常的文娱活动都没有。孩子正常的兴趣只要得到一定的满足,就不会通过逃学的方式来进行了。
经常与班主任联系。孩子出现旷课、逃学现象以后,要经常与班主任保持联系。一方面,根据孩子的特点,请老师在班上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任务,使孩子改变不利的角色地位;可以准备一个家校联系本,由孩子、父母、老师共同写联系内容。建议以孩子写为主,像日记一样,老师和父母写些分析、表扬、建议的内容。
对孩子加强纪律性教育。逃学的孩子大多纪律涣散,是非观念差,荣誉感缺乏。父母应了解他们,消除他们的疑惑和抵触情绪,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努力提高他们的是非观念、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从而养成其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从根本上改正逃学的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