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机会稍纵即逝,时势也总在发生变化,不会静态不动地等待着你准备得十全十美,完全到位。
“我正在考虑研究”,“我正在准备”,“我正在等候时机”……在这些借口和托辞的掩盖下,我们放任岁月流逝。机遇从身边一次次溜走。
有的人养成了拖沓的习惯,常常用一些漂亮的言辞来掩盖。说什么“我正在分析”,可是无数天过去了,他们还在分析。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受到某种被称为“分析麻痹”的病毒的侵蚀,这样只会使他们白白浪费时间,失去大好时机,永远也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另外一种人形成拖沓的习惯是以“我正在准备”作掩护的。一个月过去了,他们仍然在准备。好多个月过去了,他们还没有准备充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他们正在受到某种被称为“借口”的病毒的侵蚀,他们不断地为自己制造借口。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清晨闹钟将你从睡梦中惊醒,想着自己制定的计划,同时感受着被窝的温暖,一边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借口:再等一会。于是,在忐忑不安之中又躺了五分钟、十分钟……
这种拖拖拉拉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如果你将一天活动记录下来,就会惊讶地发现,拖沓正在不知不觉中消耗着我们的生命。
什么时间了?我们在哪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时间是现在,我们在这里。让我们充分利用此时此刻。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未来的计划,相反,这正意味着我们需要计划未来。如果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此时此刻,善用现在,那么我们就是在自动地播种未来的种子,难道不是吗?
生活中最可悲的话语莫过于,“我本来可以得到”、“我本来能够”、“如果当时我……该多好啊”等。生活和生命从来不需要虚拟语言而是要实实在在的现在进行时。我们所以会把问题搁置在一旁,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还没有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这也是我们在后悔的时候痛苦不堪的原因。
研究和准备都是必要的,但是研究和准备也要给自己一个期限,否则你就只能永远研究和准备下去,再也开不了头。拖拖拉拉只会使你坐失良机,后悔莫及。
一般人所以会拖欠一些较为重要的事物,多半是因为来自害怕做不好,而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是,如果连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的小事也一拖再拖,其动机就不只是这么单纯了。这种状况通常与注意力的集中与否有相当大的关联。
当我们手头有一些未完成的琐事时,往往可以不断地东摸摸西摸摸,分散掉真正应该注意但是不愿去面对的事物的注意力。如此一来,大部分时间自然就可以有借口以较省力的方式处理一些极其简单的事物,这就是惰性使然造成的结果。
这种行为模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表面上,我们会义正词严地告诉自己或他人:我所以这么拖拖拉拉,是因为有太多重要的事等着我去做,所以我根本没有时间来做这些琐事。但是实际上,你不仅一堆琐事放着不做,连所谓重要的事也不见得有什么进展;而其结果常常会以看一整天的电视作为收场,压根儿什么事都不想做!
将一些十分钟之内应该完成的事务,详细地列成一张清单,然后每天照表去执行。其中可能会碰到一些状况,例如说:“天呀!该做的事好多呦!”没错,所谓凡事开头难,而当完成第一件事情后,我们会随之发现:其实用去的时间可能远比最初列出的时间要短许多。
其次,这可以更清楚地表明处理事情的优先顺序,因为我们会赫然发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琐事都是同等重要的。其中有一些事情也许得过上一段时间后再处理才会比较有效率,而另外一些事情甚至不用去理会都无伤大雅,所以我们干脆把它从清单上删掉算了。
这项练习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训练自己如何向自己负责,因为每天规定自己做好两件花不到十分钟的事情,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其实只是不做而已,并非不会做。
如果你每天被一大堆的琐事牵绊着,才会觉得人生是充实的话,那么你真的应该花上一些时间,冷静地好好重新检讨一下人生真正追求的目标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