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38900000011

第11章 成功垂青于准备充分的人

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更容易走向成功。拿破仑·希尔说过,一个善于准备的人,是离成功最近的人;一个缺乏准备的人,一定是一个差错不断的人,纵然有超然的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保证获得长久的成功。一个缺乏准备的人一定是一个差错不断的人,纵然具有超强的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保证获得长久的成功。没有准备的行动会让一切陷入无序,最终面临失败的局面。

当你的能力超出常人十倍、百倍的时候,天赋几分,机会几何,你要清醒地回答自己。对有些人来说,神奇的背后,完全是冷静运筹之结果。“有预则立,无预则废”,对所有想得到成功的人,几乎就是“天经地义”。

提起准备,每个人都懂得“有备无患”的道理,几乎人人都有因准备而获得,亦因准备而失去的经历。

虽然准备无处不在,又如此攸关成败,但奇怪的是,人们却普遍忽视它,即使有人认识到了准备的重要性,也很少能对它保持长久的热情。尤其是对于三十几岁的男人来说,若总是凭着自己的判断去做事,将准备工作置之度外。那么,“效率低下,差错不断”就会非常轻松地在这些人的身上贴上失败的标签。

坦率地说,任何人都不愿意面对失败。当技术人员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开发的软件被证明是漏洞百出时,当销售人员费尽唇舌依然没有签到合同时,当一个管理者发现自己的团队是一盘散沙时,那种沮丧、失落的心情确实令人难过。也许他们可以用无数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什么运气不好、一时疏忽、配合不力,等等,但事实告诉我们,隐藏在这些失败背后的真正原因就是:准备不足。所以,三十几岁的你如果想找到成功的捷径,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做最充分的准备吧!

准备定胜负

在吸引了全世界眼球的拳坛世纪之战中,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泰森根本没有把已年近40岁的霍利菲尔德放在眼里,他自负地认为可以毫不费力地击败对手。同时,几乎所有的媒体也都认为泰森将是最后的胜利者。美国博彩公司开出的是22赔1泰森胜的悬殊赔率,人们也都将大把的赌注压在了泰森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认为已经稳操胜券的泰森对赛前的准备工作———观看对手的录像,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保证自己充足的睡眠和科学的饮食方面都敷衍了事。

但是,比赛开始后,泰森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手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往往能突破自己的防线。于是,气急败坏的泰森做出了一个令全世界人都感到震惊的举动:一口咬掉了霍利菲尔德的半只耳朵!

世纪大战的最后结局当然是:泰森成了一位可耻的输家,还被内华达州体育委员会罚款600万美元。

泰森正是输在准备不足。当霍利菲尔德认真研究比赛录像,分析他的技术特点和漏洞时,泰森却将教练准备的资料扔在一边;当对手在比赛前拼命热身,提前进入搏击状态时,他却和朋友在一起狂欢。虽然泰森的实力确实比对手高出一筹,在年龄上也占尽了优势,但他最后却一败涂地。

霍利菲尔德的成功和泰森的失败皆因准备。

当然,在这种一战定胜负的比赛中,偶然性确实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个时候,比的并不是谁的实力最强,而是谁犯的错误最少。只有真正地重视准备,扎实地把准备工作都做到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不犯或少犯错误。

被称为“上帝第二”的前葡萄牙波尔图足球队的主教练穆里尼奥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当准备的习惯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时,它就会永远在那里,并帮助你取得令人惊讶的胜利。”英格兰国脚莱斯·费南德这样评价他:“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他这样的人,对工作、对胜利是如此的痴迷。”没错,准备使他成为“魔鬼”,也正是准备使他成为“上帝第二”,当然,也使他成了世界上薪水最高的足球教练。

提起准备,也许有人会说:“准备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就是这不起眼的准备,却能造就神奇的成功,同样也能造成痛苦的失败。

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阿尔伯特·哈伯德有一个富足的家庭,但他还是想创立自己的事业,因此他很早就开始了有意识的准备。他明白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最缺乏的是知识和必备的经验。因而,他有选择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时间,甚至在他外出工作时,也会带上一本书,在等候电车时一边看一边背诵。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这使他受益匪浅。后来,他有机会进入哈佛大学,开始了一些系统理论课程的学习。

阿尔伯特·哈伯德对欧洲市场做了一番详细的考察,随后,他开始积极筹备自己的出版社。他请教了专门的咨询公司,调查了出版市场,尤其是从从事出版行业的普兰特先生那里得到了许多积极的建议。这样,一家新的出版社———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诞生了。

由于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出版社经营得十分出色。阿尔伯特·哈伯德不断将自己的体验和见闻整理成书出版,名誉与金钱相继滚滚而来。

阿尔伯特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敏锐地观察到,他所在的纽约州东奥罗拉,当时已经渐渐成为人们度假旅游的最佳选择之一,但这里的旅馆业却非常不发达。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阿尔伯特没有放弃这个机会。他抽出时间亲自在市中心周围作了两个月的调查,了解市场的行情,考察周围的环境和交通。他甚至亲自入住一家当地经营得非常出色的旅馆,去研究其经营的独到之处。后来,他成功地从别人手中接手了一家旅馆,并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和装潢。

在旅馆装修时,他根据自己的调查,接触了许多游客。他了解到游客们的喜好、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更注意到这些游客正是对于繁忙工作的厌倦,才在假期来这里放松的,他们需要更简单的生活。因此,他让工人制作了一种简单的直线型家具。这个创意一经推出,很快受到人们的关注,游客们非常喜欢这种家具。他再一次抓住了这个机遇,一家家具制造厂诞生了。家具公司蒸蒸日上,也证明了他准备工作的成效。同时他的出版社还出版了《菲利士人》和《兄弟》两份月刊,其影响力在《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出版后达到顶峰。

阿尔伯特的成功正是建立在充分的准备基础上的,所以他才能够在面临机遇时果断出击,正是准备意识成就了他事业的辉煌。

阿尔伯特深深地体会到,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是执行力基础。因此,他不但自己在做任何决策前都认真准备,还把这种好习惯灌输给他的员工。不久之后,“你准备好了吗”已经成为他们公司全体员工的口头禅,成功地形成了“准备第一”的企业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公司的执行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自然显而易见。

同样,如果我们要赢在三十几岁,成为一名成功人士,也应当像阿尔伯特·哈伯德一样,在行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工作得以完成,而且做起来更容易。拿破仑·希尔说过:“一个善于做准备的人,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人。”一个人要将自己的工作做好,把事情做到位,就应当认真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缺乏准备只会让自己的工作差错不断,这样的人当然也不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不打无准备之仗

可以说,“每一次差错皆因准备不足,每一项成功皆因准备充分”这句话就是对准备的最好注解。无论在任何一个领域,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1909年,美国海军军官罗伯特·埃德温·皮里率领探险队首次到达北极。

皮里为了这一壮举准备了许多年,他的首次北极之行是在1886年,并且往返过许多次。他在北极地区呆了4年,跟因纽特人交朋友,并且得到了他们对计划的支持。从因纽特人那里,皮里学到了不少在北极地区生存的有价值的技能。

1905年,他第一次试图到达北极,但因供应品不足,只好返回。最后,皮里在1908年开始踏上将证明他探险成功的征途。

皮里从他先前旅行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布置了穿过冰雪覆盖地区的供应线,在适当的间距上储藏了食品。在到达目的地大约640千米处,皮里一行于1909年2月的最后一天离开了他们的“罗斯福号”船,开始使用狗拉的雪橇。皮里和他的同伴利用一阵好天气,发起了最后一次冲刺,终于在4月6日这天到达北极。

一次成功的穿越,让皮里在人类前行的史册中留下了光辉的名字,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之前的失败让他深深认识到准备的重要性,才能够在第二次尝试之前布置好一切,避免了可能发生的许多问题。

皮里的例子可以证明一个问题:对准备,当你自觉时,它将成全你;当你不自觉时,它可能会毁掉你。

也许你正准备扬帆启程,锋芒初露;也许你经历重重,继往开来;还可能你对未来充满期待,又恐力所不及。一切都不应该拒绝,但请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准备好了吗?”

多一分准备,就能少一些失败的风险。所谓准备,主要是指为成功而长期进行的坚韧、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辛勤刻苦的劳动,以及在机遇来临时的全力拼搏和冲刺。有人曾这样说,事业成功的三大要素是天赋、勤奋和机遇。可见,机遇固然重要,但更离不开天赋和勤奋,离不开充分的准备。成功者并非天生是幸运女神的宠儿,他们大多是在经历了奋力拼搏、曲折辛酸之后才会有所收获。那些遭遇失败和挫折的人们往往会因自己的轻率而后悔莫及。

所以,不要再感慨命运的无常,命运是公平的,它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你付出多少努力,它就给你多少回报。如果你希望自己在三十几岁就获得成功,那么从现在开始,做好充分的准备吧!

同类推荐
  • 会说话的女人最出色

    会说话的女人最出色

    本书结合女性的心理特点、性格等不同文献来为女性诠释不同的说话技巧,内容包括能说会道、随机应变、愉人悦己、巧于说服、赞扬批评、玲珑口才、职场攀升、巧言慧语等。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沟通技巧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沟通技巧

    人人都要与人沟通,人人都要学会沟通。沟通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桥梁,沟通也是一种生活更趋完美的补充,良好的沟通让青年人开拓眼界,获取广博的知识精华,良好的沟通也可以让青年人,从他人那里获取智慧与力量。勇敢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你的生活更加美丽无暇,让你的人生更加璀璨辉煌。
  • 心想事成的富足之道

    心想事成的富足之道

    本书是参与了新思潮运动的美国作家奥里森·斯韦特·马登的最后一本著作。新思潮运动的核心思想就是人生的成功是从拥有积极的心理态度开始的。这种积极的心理态度展现在积极的行动乃至最后取得的积极结果之上。《心想事成的富足之道》一书以震撼人心的方式阐述了这种思想。
  • 成功一定有方法

    成功一定有方法

    本书是一本青少年读物,从明确方向、认清自己、转变思维、立足现在、积极进取等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精当的事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追求成功指明了方向。
  • 照着做,你就是最能干的人

    照着做,你就是最能干的人

    为了实施“细化”和“循序渐进”,在大致掌握工作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必须对应该做的事情进行具体的步骤划分。在学习“四个技能”之前,先要学习本章的“认准目的”“了解内容”“考虑顺序”这“三个铁则”,而这也正是一切工作整理术的基石。
热门推荐
  • 拒嫁豪门:训服亿万大亨

    拒嫁豪门:训服亿万大亨

    她不过是三围标准了点,脸蛋漂亮了点,竟然被帅总裁相中,塞进车里拉回别墅……还,还逼她做他未来宝宝的妈咪?该死的老天爷,又给她上演人间悲剧,让她不得不签了这卖身契……
  • 太上保真养生论

    太上保真养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经念

    经念

    经年是一道伤痕,由生及死,其间种种,或光或寒,于秦陌陌而言,不过是一场浮生大梦。那些爱过的人,阅过的风景,都是经年的念。每个人都是自己书中的主角,书中的人离了散了,悲了又喜了,都只能是书中一笔,如何开始如何结束,执卷的是作者本人。正如秦陌陌说的,他们都是她书中的故事,却丰富了她的故事。
  • 杯酒承欢

    杯酒承欢

    《都市快报》副刊的情感编辑吴锦欢虽然名声在外,却一直不能受报社重视,事业和感情都毫无起色,生活境遇与当全职太太的姐姐吴锦承相去甚远。有一天,姐姐突然回来,变成了弃妇,把儿子送寄宿学校,与前夫争夺财产,40岁的年纪还要找工作,离开职场十多年以后,一切重新开始。而吴锦欢一路跌跌撞撞,无意间邂逅高富帅,经历着不痛不痒的恋爱,却不小心卷入了一桩杀人案:一个曾经找她咨询过的读者,因为不堪忍受丈夫的家暴,失手将其杀死,被判死刑。锦欢得知以后,四处奔走,想要为她翻案。
  • 欢欢喜喜闹古代

    欢欢喜喜闹古代

    一觉醒来穿到了不知名的朝代穿也无所谓啦,可是为什么是婴儿?悲催呀,上学第一天“我们以后就是好朋友了哦!”上官灵儿高兴的说着“随便你,没事别来烦我就好!”嘻嘻酷酷的说着十几年后“嘻嘻学姐,真是越来越光彩照人了呀!”众爱慕者说着“我说你们够了吧,是你们自己滚还是我帮你们”嘻嘻冷冷的说着“呵呵,学姐不劳驾,我们自己来,自己来!”见嘻嘻要发彪竟真的身子一蜷滚了出了父母眼中的乖乖女陌生人眼中的冰山美人爱慕者眼中的罂粟花,竞争对手眼中的老练,仇人眼中的魔鬼,多重身份与性格且看女主如何欢欢喜喜开始她的古代生活
  •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本书以杨宪益的丰富的一生为写作主线,着点于他留学欧洲的传奇经历、他让人羡慕的跨国爱恋、他等身的翻译作品、他作为诗人的才情、他身上的学者风范。全书一气呵成,个中章节娓娓道来。
  •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在这本被喻为“青春成长的心灵钙片”的散文随笔集中,作者不但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她出国留学,从心理变迁到生活变迁的真实故事,同时也将非洲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校园文化等展现给读者。孟梦用真实的笔触撰写了游历非洲的惊险、兴奋和异同于东方的趣闻轶事;在现实生活中体认到非洲民众的达观、热情和近原始状态下的煎熬与苦难;在学习和交流中明晰了多元文化的相抵与相容……
  • 华为:享受奋斗,心怀责任

    华为:享受奋斗,心怀责任

    以奋斗者为本是华为的本质。有责任感,热爱工作,享受奋斗,才能在华为有所作为。
  • 雷凌

    雷凌

    修真之道,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一念间.......少年叶轩几经转折,踏入修真仙途,历经坎坷,凭借其聪慧的心智,艰难的迈向崎岖的仙路
  • 空谷临风

    空谷临风

    人道主义的精神是可贵的。每位作家当都有他们对人生的见解与意见,而文学在于求真。本书描绘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世百态,通过对历史的认识、理解、反思,希望使得读者朋友更加热爱这片土地与传统文化。本书用浪漫主义的武侠基调来写实,通过对人物立体的刻画,对他们亲情、友情、爱情乃至师恩之情的着墨,并力图让人物栩栩如生,在曲折的小说情节中折射出本书的思想灵魂。笔者深切希望本书可以引起读者朋友的情感共鸣,使读者朋友们在阅读之余,能够逐渐的喜欢上小说中的诸多人物,会为了他们的遭遇而快乐、欣慰或悲伤、惆怅,亦能够使读者朋友们感到有所收获,则笔者定然深感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