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33500000004

第4章 序三

张腾霄

张腾霄,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

胡华同志是浙江省奉化县人,16岁就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省立师范学校,矢志教育事业。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七七事变,大举进攻中国,胡华同志积极投身抗日战争,参加了当地的抗日组织,从事抗日的宣传活动。1938年经奉化党组织介绍到陕北公学学习。1939年7月,陕北公学等改编为华北联合大学后,胡华同志随学校奔赴敌后晋察冀边区。在行军过程中,无论是担任警卫工作,还是做后勤服务工作,他总是积极走在别人的前面,胜利完成队里交给自己的任务。在华北联合大学,他很快就被提拔做教师工作。开始时学习、研究、讲授马列主义一般的理论,后来,就专致力于党史的研究工作。在这门科学中,他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功力是十分深厚的。

胡华同志在华北联合大学时期坚持把学习、教书与研究统一起来,认为不认真学习党史的理论与实践,就不可能教育学生掌握党史的精神与实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不可能逐步提高自己研究和理论的水平。总之,胡华同志对党史的科研水平,是在“教学相长”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胡华同志一方面是“桃李满天下”,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他教的学生奋战在全国各个战线上。孔夫子学生三千,贤者七十二,哲人十二,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传为美谈。胡华同志的学生大大超过了三千,其中不少是国家重要的领导干部,为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胡华同志是多产作家,在华北联合大学时期,他就在教学过程中,发表了不少有关党史方面的文章,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发表了不少的专著,既有普及方面的著作,为广大群众学习党史提供了方便;又有专门党史方面的探讨。许多党史方面的事端、疑难,经过胡华同志的探索,还它们历史的原来面目,极大地提高了党史的科学水平。

1950年,胡华同志出版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这部书曾经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影响,新华书店和之后成立的人民出版社短时间连续出版13版次,而且有日文、朝鲜文及国内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文字译本。后来重印的增订本,外文出版社还用英、法、德文字出版。

当时,全国解放不久,从老解放区到新解放区,从工人、农民到知识分子,从青年知识分子到长期在旧社会的老知识分子,都迫切需要了解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问世,正是满足了这种需要,它回答了大家脑子里长期存在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开始只有很小的力量,创造了一些革命的根据地,为什么能和日本帝国主义斗争长达8年之久,最后取得了胜利?接着,又和蒋介石国民党进行了斗争,他们有800万武装到牙齿的军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战胜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许多读者通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学习,脑子里存在的问题,逐步得到了回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必然的,是遵循中国历史和革命的规律前进的。

1985年,胡华同志出版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这本书,在当时同样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如果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主要是回答民主革命时期的问题,那么这本书主要回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的工作同样是在曲折道路上前进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之所以能引起当时社会的注意或重视,是由于它正确地或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无论是反映工作中的成绩或失误,都是采取分析的态度,许多地方的论述,胡华同志都采取了秉笔直书。

1980年到1990年,胡华主编了《中共党史人物传》50卷。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1987年,

这部丛书出版到第35卷,胡华同志就与世长辞,壮志未酬。传记中的这些老同志都是党史的亲历者,在某一方面参与了实际的或理论的斗争,把他们亲身经历的活的材料写出来,这就极大地丰富了党史科学的内容,增强了党史科学的准确性。

这三部著作,当然不是胡华同志写作的全部,而是他党史研究的重要方面或者重大的科学成果。这些党史问题的写作,不是任意选择的,而是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为胡华同志提出了任务,经过他勤奋的努力,满足了客观的需要,推动了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发展。胡华同志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们通过上述著作的学习,吸取了智慧和力量,增强了对党的向心力,坚定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胡华同志的治学态度是异常严谨的。中国历史学家范文澜生前有句治学格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胡华同志把这个格言作为自己治学的座右铭,并贯彻治学的各个方面。胡华同志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从来没有间断过研究和写作工作。他不仅广泛阅读有关党史科学的资料,包括正确的与错误的,而且大规模地开展调查研究。他曾经访问过革命斗争的参与者,既有普通干部,又有上层领导。他对所有的意见,包括相互对立的意见,都要坐下来,再找有关的材料,作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尽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胡华同志很多治学方法是和治学精神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我们治学的出发点是为了适应党和人民的需要。如果不是满怀着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责任心,满怀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激情,有强烈的事业心,热爱自己的专业和工作,不可能写出好的具有科学性的文章。

胡华同志认为治学过程与自学过程是统一的。一个人的知识与学问是逐渐积累起来的,要长时间的努力,日积月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同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在我们接触过程中,他随时注意向别人学习,如果是有用的话,他马上记下来,对方没有表达清楚的,他总是要问个水落石出,特别是别人讲到和他学习有关的书或材料时。

胡华同志认为,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治学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一个人要学会思考,既要在看书学习时聚精会神、高度集中注意力,又要善于向良师益友请教。在各种场合,耳聪目明,善于吸收一切有用的知识,并且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工具书、地图等等。

胡华同志认为,要做到“博”与“专”辩证地结合起来。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没有主攻方向,样样学问都涉猎一些,但又都浮光掠影,只懂得一些皮毛,就难以取得好的成就。但是,如果没有广泛的知识作为基础,包括理论的与实际应用的知识,就不可能从事物现象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出正确的结论。

胡华同志认为,治理历史科学,包括治理党史科学,要精读自己专业的基本著作,包括正面的与反面的基本著作,并能熟练地记忆和应用。治理历史科学,脑海里要记忆着历史的大事年表和重要事件,以后再阅读你所学历史的有关资料时,就能把有关的新资料纳入你脑海中的大事年表里,这样容易记住,阅读的效率就高。在记忆这些大事年表过程中,尽可能把这些知识条理化,这样既可提高自己研究的速度和效果,又可提高自己写作的水平和质量。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我们党既有正面的经验,又有反面的教训。胡华同志善于向这方面学习,特别是他遇到逆境的时候,总是采取正确的态度。1944年秋天,他在晋察冀边区整风学习班学习,我在晋察冀边区二专区任专区督学,有一次我到边区开会,路上遇到他们的整风班。在敌后的环境中,一遇到多时不见的战友,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马上走近胡华同志,他装出不认识我的架式,我既纳闷,又不高兴。后来听说他在整风学习班里正在挨整,他十六七岁到了延安,历史上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说的,但说他是奉化人,和蒋介石是同乡,有可能是蒋介石国民党打入革命队伍来的。胡华同志在这“莫须有”的罪名面前,仍然能采取正确的态度,分清主流与支流。在后来的多次谈话中,他从来没有为个人委屈讲什么怨言,总是从大局出发,把革命的胜利放到极端重要的地位。

“文化大革命”前,胡华同志就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批斗。胡华同志被当时中央宣传部的一位负责人点名(这位领导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一结束,就托人给胡华同志带口信,说他错了,对不起胡华同志,这种认错精神是好的),来势之凶猛,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结合围剿胡华同志,他以大无畏的精神,作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文化大革命”中,我有一次到他校园房间中去,一进门,他就叫我弯下腰来,不要叫窗户外面的所谓造反派看着。胡华同志不是害怕他们,而是不愿意让我遭受麻烦。而我弯下腰后,他说:“我们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事情,天空有一天要晴亮的。”“四人帮”抓起来后,我在人大门口汽车站与胡华同志邂逅相遇,还没有来得及讲话,彼此就大笑起来!接着,他说:“四人帮”有今天的下场是必然的。我们党正气总是要压倒邪气的,因为老一辈革命家都健在。

我和胡华相处近50个年头,并且一直在学校工作。1939年,我们一起随华北联合大学行军到了敌后晋察冀边区;1940年,我们都留在学校,他作为青年优秀人才留校任教,我留校编写晋察冀的普教教材。在学校的教学讨论中,他每次发言很少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意见,总是提出自己的意见,包括正确的与不成熟的,正因为如此,许多人总是喜欢听一听胡华同志的讲话,因为他常常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胡华同志最大的优点,就是为人正直。遇到一些邪恶的事,他总是仗义执言,从不随声附和。对于一些犯了错误的同志,他从不采取“落井下石”的办法使自己得到些好处,甚至不怕组织上对他有什么看法。在我们一起谈话的许多同志中,可以说出他许多毛病或缺点,但为人正直这一点,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说法,可以说这点是认识胡华同志的人的共识。

胡华同志于1987年离开我们,那时我党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工作正在走向深入,许多理论上和党史上的谬误,需要进一步的拨乱反正。如果胡华同志身体健康,如果病魔不夺去他的生命,他肯定会为党的事业,特别是党史科学的研究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失去一个好党员,我们失去一位好战友!笔至此,不禁泪涔涔下!

同类推荐
  • 烽火连天最三国

    烽火连天最三国

    简介:2010年,一部新三国创下全国1.53%的收视率,居同期影视剧第一。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自成书之日起一直受欢迎至今。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长坂坡,草船借箭,空城计,六出祁山...经典故事层出不穷,那么人们不禁发出疑问与感叹:这些精彩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吗?看文献读历史原材料很枯燥,而且很多地方晦涩难懂。看历史不但很麻烦,而且也很不精彩。这本书不是枯燥无味的三国志白话文解说,也不是三国史考究。它以史实为基础,用讲故事的方式,从东汉灵帝初平元年184~286年间发生的主要故事。在轻松愉快之中,让您了解真实的三国,了解那些没被小说触及到的三国人物。
  • 三国之济世天下

    三国之济世天下

    一个喜欢三国的现代人穿越到东汉末年的幻想故事。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烽火狼烟,民不聊生杨闫开始了他争霸之路。我要统一这天下,我要让全天下人看到我华夏之威。
  • 适莽苍

    适莽苍

    权谋军略小说,权谋斗智为主,谍探军略为辅,冷兵器时代,言情也有一点,很少,如果喜欢历史小说的人应该会喜欢,倒不是军事小说,因为只写军事没有多少优势,反正如果你喜欢历史小说那个口味,带权谋斗智的,应该会比较喜欢这个。不过如果断断续续看,就容易看不懂,因为智计等等都是前后连贯铺陈的,有的智计比较烧脑,
  • 清末枭雄07

    清末枭雄07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华。中华大地持续半个世纪的乱战由此而始,神州满目苍夷。这一年,穆正阳带着二十一世纪最尖端的军事科技,怀揣着希望和梦想而来,誓要为这个苦难的国家和民族带来光明,打下一个无敌的中华帝国,让华夏民族的荣耀传遍四方。
  • 三国红尘路

    三国红尘路

    三国杀传奇同人小说,猪脚穿越的三国时代,不仅充满战争杀戮,而且隐藏了仙侠,妖魔,是一个混乱的失落时空
热门推荐
  • 灵武记

    灵武记

    当灵武降临这个世界时,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赵炅穿越而来,他接触到了修行,接触到了这个不一样的世界,让我们看他如何开启逆天强者的崛起之路。
  • 请抓住中央空调的手

    请抓住中央空调的手

    姚浩晨是一个富家公子,但他的父母却有很高的要求,也不许姚浩晨向别人炫耀他的身世。但他的父母还是很爱他的。于是姚浩晨从小历练,小学毕业后就被送到了农村学校。在学校,所以人都认为姚浩晨只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在中学的时候,姚浩晨认识了好多朋友,学会很多生活技能,而且不再有原来的公子气,变得勤劳刻苦。陆欣亿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父亲是一家小公司的老总。在这过程中,姚浩晨也有痛苦,但有个叫陆欣亿一直陪在他的身边,后来他们相爱了。后来姚浩晨和沈欣悦一起读完了高中和大学。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未完待续......
  • 相公站住劫个色

    相公站住劫个色

    她是黑水寨的未来女大王。他是被劫持的美貌弱书生。*她性情火热,古灵精怪。“刁蛮霸道,不知所谓!”某男冷哼。他性情温和,举止文雅。“人前人模狗样,人后豺狼虎豹!”某女撇嘴。*当他遇上她......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毁魔灭神

    毁魔灭神

    在这个世界,有六个地域,每一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宗门,每一个人在出生的时候都会伴随着一个元素之力,可以借助其修炼。少年江尘,身怀四大元素之力,却因其力量太过强大从而封住丹田,不能修炼,被世人嘲笑,直到十六岁,偶然获得的功法令江尘冲破封印,开始修炼!脚踩各家族的天才弟子,一步一步走向强者的巅峰!
  • 帝皇征途

    帝皇征途

    九州谁最大?皇帝!那我将来就当皇帝。一句话道尽了石沫一生的征途。
  • 裸爱之叛逃娇妻

    裸爱之叛逃娇妻

    第一次见面,杜筱晴就被这个叫尹向东的男人莫名其妙地拐上了床。第二次见面,尹向东亲眼目睹了订婚宴上她被准未婚夫连同小情人一同羞辱,将她拽离了订婚现场。杜筱晴正以为自己的人生或许要逆转时,男人冷情却薄唇微启。“杜筱晴,先说好,不准爱上我!”
  • 仙卜奇缘

    仙卜奇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元始上真众仙记 枕中书

    元始上真众仙记 枕中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莫远

    爱,莫远

    他宠她,爱他;她信任他,依赖他,本以为岁月静好,一切痛苦都将远去。却不料,这一切美好都只是痛苦的开端。当真相被揭开,过往的一切都被仇恨笼罩时,他们还将如何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