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没有人喜欢提着重物走路,却有不少人喜欢带着烦恼生活。
作为平凡的女人,我们难免会被一些事情所困扰,工作上、家庭上、社会上的诸事不公、世事纷争等,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无端的烦恼。面对烦恼,有的入郁郁寡欢,甚至借酒消愁;有的人洒脱处之,不为所扰———因为她们拥有把一切“放下”的智慧。
放下,理解容易,做到很难。我们有了功名,就会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会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会对爱情放不下;有了嫉妒,就会对嫉妒放不下。
唯舍去外物的附庸,方有真性情的流露,方能成为自己的主人,这是生活本色的自然呈现。
清心寡欲就会轻松自在,随遇而安就能自得其乐,放下就是解脱。做人若没有复杂的思想,只要简单的智慧,其人生道路就远离了烦恼,获得了快乐。
放下原本只是一句禅语,《禅意与化》中道:放下你的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直舍去,舍至无可舍去,是汝放生命处。
忙碌的脚步,让人们失去了沉静的本能。物欲横流的今天,数字的多少划分了人与人之间的等次,打破了平衡的宁静。人们躁动不安,努力地寻找提升自身社会等次的机会。不择手段地往上钻,没有台阶就踩着别人的肩膀继续向上,人们变得几乎疯狂。谎言被人崇拜,实话被人遗忘。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是非难辨。
自古以来,“放下”就是一个人们不断探耐的哲理问题。一个永远不想放下的人,是一个沉重的人,人生也不能承受生命之重。一个永远不能放下的人,人生就难有新的收获和新的体验。人们总是喜欢站在高处,却忘了“高处不胜寒”的道理。放下并不意味着放弃。放弃是绝对的,放下是相对的。
放下指的是平淡的心境。当心灵在晨钟暮鼓的洗涤中慢慢被净化时才发现,曾经以为不能放下的东西在不经意间已遗忘了它。一切始于此,又终于此。懂得放下的人。才是懂得生活的人,学会了放下的人,才有可能拥有更为广阔的天空。
有一个人觉得每天不堪生活重负,没有丝毫的快乐可言。于是,他去请教一位德高望重的哲人。哲人把一只竹篓放在他的肩上说:“你背着它上路吧,每走一步都要从路边捡一块石头放在里边,看看是什么感受。”那个人虽然大惑不解,可还是按哲人说的去办了。可刚走了几百步,他就感到背负太重受不了了,因为竹篓里已经装满了沉重的石头。“知道你每天为什么不快乐吗?是因为你背负的东西太沉重了,它已经把你的快乐压抑殆尽了。”哲人从竹篓里一块一块地取着石头说,这块是功名,这块是利禄,这块是小肚鸡肠,这块是斤斤计较。当大半篓石头被扔掉后,那个人背起竹篓走起路来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
生活原本是有许多快乐的,只是因自己常常自生烦恼而空添了许多愁。自己在努力地追逐着快乐,却又总放不下心中的累赘,把不该看重的事情看得太重,总想放下些什么却总也放不下。每日地尘世穿梭忙碌,每天忙着经营自己的世界,对工作、生活、朋友、亲人等的期望值不断升高,可是到头来却什么也没有改变,什么也没有得到,想想,自己是多么的幼稚与浅薄。
其实快乐是简单的,放下就是快乐,所以要看得开、放得下。若总是把不如意的事记在心里,只会让自己更加不开心。对一些不快乐的事情应坦然面对,波澜不惊;对工作生活中的琐事,要该放手的就放手;对一些恩怨情愁,不再纠缠,不再为自己增加无谓的烦恼。想开了,刹那间感到莫名的轻松,忽然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多少天来的苦闷和烦恼,失落和渺茫,一下子烟消云散了。走出困境,一切是那么的轻松美好,真的放下就是快乐。
时下,许多人成天沉醉于对名利的追求、对金钱的角逐中,何谈快乐?成天陷入对利益的争夺中,为了一丁点利益,就与昔日的好友反目成仇,快乐从何而来?成天心事重重,阴霾不散,拿不起,放不下,快乐又在哪里?总是小肚鸡肠,心胸如豆,鼠目寸光,疑心重重,快乐又何处去寻?
生活真的就像一只竹篓,自己之所以感到背负很沉重,感到生活不快乐,其实是作茧自缚,想快乐,就放下!放下是一种感悟,更是一种心灵的自由。“放下就是快乐”是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重负顿释的轻松,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只要你心无挂牵,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只要你懂得珍惜现在,多些成熟,少些烦恼,多点深思熟虑,少点后悔遗憾。只要你在人生的追求中能多一份淡泊。少一份名利,多一份真情,少一份世俗;只要你抛弃一些尘世的烦扰,留一份宽阔的空间给心灵安个家:放下你该放手的东西,你便会拥有快乐的人生!
心 灵 驿 站
人生万象,快乐无处不在。烦心的事人人都有,事情办好是快乐;办不好,能随遇而安,也是一种快乐。身体的劳累可以用休息来缓解,但心灵的疲惫却难以消除,所以要努力学会放下。学会放下才能找回真实、简单、轻松快乐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