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能产热的成分有糖、蛋白质和脂肪。每1克糖或蛋白质的产热量,都约为4.1大卡,脂肪的产热量为9.1大卡,是糖类或蛋白质产热量的2倍多,所以高热量食品含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量都高,而且必然含脂肪的量最多。有人算了一笔账:举例来说,中国台湾人吃的一种油炸日式“甜甜圈”,平均热量高达350~450大卡,每天多吃1个甜甜圈当零食,而没有将多余热量消耗掉,每周可以增加体重0.5千克,1个月就会长胖2千克,所以有“多吃甜甜圈,身体多一圈”的说法。实际情况是由于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每周去餐馆大吃2~3次的人在逐渐增多,这比学生过生日时去肯得基、麦当劳对健康的影响要“厉害”得多。
有研究指出,爱吃高油脂、高糖食品的孩子,发生学习障碍的相对危险性是饮食健康孩子的3~4倍多;长期的营养不均衡,会影响智力与脑力。年轻时吃太多的盐分,日积月累,长大后,脑袋容易变得“不太灵光”,认知能力也会逐渐变差,并与高血压、骨质疏松症都有关系。
还有研究显示,以肉类为主的西式饮食方式会增加患大肠癌的机会,红色肉或加工肉类,以及含纤维素很少的食品,也易致病。动物实验发现,腌制的食品因含有亚硝胺,可促进细胞癌变。动物性脂肪用来炸制食品后产生致癌物,1千克烤肉相当于600支香烟的致癌量;1只烤鸡腿约相当于80支香烟。再者,长时间摄取高油脂、高热量,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脂肪肝、中风和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甜食或零食容易产生“饱腹感”而影响正常进食,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可乐饮料含磷酸、碳酸,也会影响身体对钙质的吸收,并易造成骨钙质流失。可因缺乏营养素造成营养不均衡。
此外,高热量食物还可能影响情绪。有研究指出,喜欢睡懒觉和爱吃“垃圾食物”的人容易有暴力倾向,因为“垃圾食物”会使血液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浓度降低,进而影响大脑分泌各种神经传导物质。
美国“最佳医生”、加州大学DavidGeffenSchool医学和公共卫生学教授DavidHeber是一位推崇植物营养的科学家,曾应邀来过中国讲学。2008年1月4日,带领他的团队在开展一系列研究之后指出:发达国家癌症发病率比发展中国家高出5~15倍;主要以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组成的膳食地区,比由肥肉、精致面粉、油为主要组成的膳食地区,癌症风险低很多。他推崇的饮食搭配方案与中国传统饮食养生、药食同源的思想不谋而合。
有记者采访了他,这位美国营养学家说,“只要科学搭配,便可吃出‘彩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