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君权、富国强兵、兼并天下、建立帝国,这正是秦王政日夜思念的大事。韩非的著作为秦王日夜思念的大事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句句都说在了他的心坎上,使秦王犹如夜见明灯。既然如此,他怎能不发出“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而无憾”的感慨呢?
于是,不久后,秦王便派使者到韩国,要求见韩非子一面。韩非子听说秦王指名,他心里非常的焦虑,因为他在韩国长期受到冷落,所以很害怕在敌国做出对韩国不利的事情,但是他又不能拒绝秦王的召见,因此他非常的不安。
韩非到秦国后,深受秦王政的宠信,但是,工于心计的李斯非常嫉妒韩非的得宠,惟恐韩非取代自己的地位,所以经常向秦王进谗言,开始时,秦王并不理会,但是,在一次事情之后,秦王真的相信了李斯及姚贾的谗言。
姚贾,魏国人,继其父职为监门(守门人)。曾为赵臣,后入秦。在秦王采纳尉缭的离间山东诸国关系、破坏其合纵图谋的战略性建议后,曾派出不少智能之士到六国去完成这项使命,姚贾即是其中之一。他是毛遂自荐出使山东的,绝其谋而止其兵。秦王乃予其车百乘、金千斤,派其出使各诸侯国。几年过去,姚贾不辱使命,成功地离间了各诸侯,在韩非入秦这一年,返回秦国,向秦王复命。秦王非常高兴,为了表彰姚贾的功绩,封其千户,以之为上卿。
韩非知道此事之后,很快向秦王表达了他的看法:姚贾带着巨额的珠玉金银,由南至北,出使三年,未必离间了各诸侯的关系,可是却把国家的资财花光了。这是姚贾凭借大王的权威、国家的资财,在为自己的私利结交诸侯,希望大王进行调查。再说,一个监守自盗的魏国大盗和赵国的逐臣,参与有关秦国社稷的决策,怎能鼓励群臣忠心为国呢?
韩非忘记了,他自己也是一个被韩王推出来挡灾的韩国弃臣。秦王听了这个意见,便免了姚贾的官,并细细地盘问了姚贾一番。姚贾急忙向秦王表示了自己的忠诚:“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又以太公望为齐之逐夫,文王用之而王,管仲乃齐鄙之贾,桓公用之而霸的事例,反驳韩非对自己曾为“魏之大盗,赵之逐臣”历史的讥诮,要求秦王“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勿听;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信”。秦王认为姚贾的话没有错,特别是后两句,很有道理,遂命姚贾官复原职。
李斯抓住这次机会,同姚贾一道在秦王面前谗言诬陷韩非。秦王见李斯、姚贾讲得有道理,感到人心难测,联想到韩非入秦以来,并没有在重大问题上有所贡献,此次对出使四国有功的姚贾提出非难,而且又不在理,便听从李、姚的意见,将韩非下狱问罪。
韩非入狱后,李斯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服毒而死。韩非感到冤枉,不肯服毒自杀,想要向秦王陈述自己的清白。但在李斯的控制下,韩非无法面见秦王申辩。
事后不久,秦王对将韩非下狱问罪的决定深感不妥,察觉到李斯、姚贾是在报私怨,如此处理不仅会失去韩非,而且会产生令天下贤士不敢前来秦国的严重后果,很是后悔,于是派人到狱中宣布赦免韩非。然而,传令的使者晚了一步,当使者到达狱中时,韩非已自尽而死。
《史记》中记载,韩非虽然写了完美的《说难》一书,但自己却难逃悲惨的命运,并且指责韩非的思想过于理智,缺乏感情,他的悲惨结局就是没有提防谗言的后果。
感悟做人智慧
谗言就是用恶意诽谤、诬蔑别人的一种损人不利己的不实之词。有些人,因为看不得别人的胜利,自己的失败,而自己又无法超越对手,所以就用谗言来诋毁对方;还有些人,看见别人的功劳盖过自己,于是嫉妒心理就开始作怪,苦于没有办法击倒对手,就只好背后打小报告,进谗言。
所以,人们一定不要听信谗言,那样只能害人、误事。如果你是一个君主,或者是一个领导者,必须有自己的主见,做到用人不疑,争取上下一心,这样才能够成事立国。而如果你是一个聪慧者,还一定要避免、提防被谗言,否则,就会被谗言所害。
17.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原文】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卒中矣。
【释义】耳中能够经常听到一些不顺耳的话,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这样才是修身养性、磨砺自身的方法;如果听到的句句话都顺耳,遇到的件件事都顺心,那么这一生就如同浸在毒药中一样,没有任何快乐可言。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十万大军直逼秦都咸阳。秦王子婴看这阵势迫于无奈只好随大势了,于是他捧着传国玉玺,驾素车,乘白马,系颈套,俯首跪于车道旁,向刘邦请降。至此它标志着威震一方的秦朝正式灭亡了。
刘邦接过了传国玉玺真是心花怒放,于是他就来到秦朝宫殿里,想看看秦始皇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到宫里一看,只见雕梁画栋,曲榭回廊,构筑精致,规模宏大,让人感觉心旷神怡。再见后宫一班美人虽然看起来怯生生,但是走起路来还是婀娜多姿,虽然称不上闭月羞花,但也是个个有姿有色,刘邦两眼发直,魂都快被勾去了。刘邦素来就是个酒色之徒,何况现在站在自己面前的都是美人,禁不住飘飘然起来,不知身处何地了。
就在他思绪飘飘欲飞的时候,一个声音传入他的耳中:“沛公看到眼前这些是不是就觉得很满足了,不想安定天下了?”刘邦只觉像是一盆凉水泼在自己的头上,回神一看,原来是樊哙。樊哙虽然屠夫出身但是颇有见地,他跟随刘邦转战已有多年,所以在这关键时刻,给刘邦敲响了警钟。刘邦也知樊哙说得对,但是好不容易得到了免费的午餐怎能让它浪费,他真是心有不甘,不想放弃。于是,他漫不经心地说:“就在这儿住一晚。”看来,他没有离开的意思。
张良不知什么时候也进来了。他对刘邦说:“你今天有机会到这儿,就是因为秦政无道,我们才刚入咸阳,你就想贪图享乐走秦朝的老路,今日秦亡,恐怕明日你就要随他而去了。古人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还请公三思,且听樊哙一句,免得祸从天降,后悔莫及。”
刘邦之所以能得到很多人才的相助,这全要归功于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知错能改,不会死要面子。他一听张良此言,匆忙离开秦宫,回到驻地,并立刻召集关中父老,与之订立了著名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章程不但废除了秦朝暴政苛法,而且又保障了百姓的私人利益,保护了私有财产,这样对于有无财产的人,都起了稳定人心的作用,而且同时也收买了人心,为以后打天下奠定了基础。
项羽在得知刘邦进入关中的消息时,已是在他巨鹿大败章邯之后,他非常吃惊,预感到事情不妙,感觉刘邦要与他争夺天下。于是,他带领着自己的队伍马不停蹄地奔向关中。那时,项羽有大队人马40万人,刘邦才10万,从实力上说相差一大截,无论如何刘邦也不是项羽的对手。
最幸运的是刘邦听了樊哙、张良的劝告,及时从秦宫撤走,避开了项羽的锋芒,摆出一副弱势的态度,为以后作战极大地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
感悟做人智慧
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是帝王能夺取天下的重要保证。无论在哪一方面,实际上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和缺点的,就看当领导的如何去对待它。遮遮掩掩,有时也能过去;将错就错,有时也不一定会出什么大问题。然而这一习惯养成了,就会给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如果敢于正视问题,敢于接受不同意见,不仅不会损失什么;相反,一旦形成一种良好的风尚,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反而会好得多。
18.看清事态可建功业
【原文】以幻迹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形;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
【释义】人世间的事情,总是变幻莫测,什么功名利禄,权势地位,甚至是自己的肢体都是属于上天的,是它赋予我们的形体,如果能够超越这一切,来客观地看世界,那么,得出的结论只能是:无论是骨肉至亲的父母兄弟,还是世间万物都与自己是一体的。如果人既能看清物质世界的虚伪变幻,又能认清精神世界的永恒价值,那么他才能够担负起救世济民的重大使命,也才能摆脱万事万物施加给的枷锁。
李世民出生在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帮助父亲李渊推翻隋朝,建立了唐朝。
李世民从小就聪明敏捷,胆识过人。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是隋朝的大将,被封为唐公。作为显赫家族之后,李世民从小就受到了家庭文武习俗的熏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此,青年时代的李世民不仅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还练就了一身武艺。李世民对《孙子兵法》颇有研究,经常用孙子之言与父亲李渊讨论用兵布阵的策略,由此深得其父的喜爱。
由于家世的关系,青少年时代的李世民经常随着父亲职务的不断调动而迁徙,虽然生活居无定所,但也给他提供了一个了解大量社会现实情况的机遇,使他见多识广,眼界开阔,逐渐形成了他倔强、豪放刚烈的性格特点,养成了善于思索的良好习惯,形成了遇事头脑冷静、处事果断的风格。这些性格和习惯的形成,为李世民后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李渊有四个儿子:建成、世民、元霸、元吉,李元霸早死。唐王朝建立后,老大李建成做了皇太子,老二李世民当了秦王,老四李元吉当了齐王。
在四个儿子中,李世民为唐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朝廷上威望特别高,势力也最大。
唐朝建立初年,摆在李氏父子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消灭群雄,统一国家,巩固政权。
由于李渊称帝后不便再出征作战,皇太子建成也需要留在京城协助李渊处理国家政务。鉴于李世民的作战经验,这个时候,指挥和领导统一战争的重任就顺利地落在了秦王李世民的身上。
唐初,强大的军阀势力和农民军势力有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他们割据一方,手握重兵,因此统一的任务非常艰巨。面对如此艰巨的重任,当年李世民仅22岁,便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作为军事统帅,他率领千军万马,开始了历时四年多的艰苦卓绝的统一全国的战争。
在统一的战争中,王世充和窦建德是两支非常强大的力量。面对强敌,李世民正确地判断了军事形势,衡量了自己的军事实力,知己知彼,迅速扩大了战役范围,最终一举战败了王世充、窦建德两支劲旅,从而使关东地区的统一进程大大加速。在数次对王世充和窦建德战役中,充分显示了李世民的机智果断以及出色的军事胆略和指挥才能。
随着李世民统一全国战争的结束,由于功绩卓著,他的威望日益提升,权力也逐渐扩大,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在迅速增长。他掌握着大量能征善战的军队,同时还担任尚书令的职务,位居宰相之职,使其在唐王朝的上层统治集团中有着特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李世民是一个有长远眼光和心计的人,在晋阳起兵和统一全国的战争中,他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条件,有意识地收罗了大批谋臣猛将,并逐渐组成了一个他的幕僚集团。李世民的这个亲信政治集团对唐王朝的稳定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有强有力的后盾,李世民逐渐产生了觊觎帝位的野心。当统一战争结束后,李世民在幕僚的支持下夺取皇位继承权的图谋变得更加强烈和迫切。
太子李建成也不是等闲之辈,李世民显赫的军事地位和威望,引起了他的嫉妒,使他感受到了严重地威胁,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皇位继承权,他也大力收罗人马,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势力。与此同时,李建成把弟弟齐王李元吉拉入自己的东宫集团,合谋对付李世民。随着形势的发展,李世民与太子建成的争权活动也逐渐由暗斗转向明争,越来越激烈,最后只能以流血来解决一切。
有一次,李建成请李世民去饮酒。李世民的部下劝他不要去,以免不测,但李世民坚持要去。李世民喝下酒后,回去后吐了好多血,幸好没死。后来李元吉在唐高祖面前奏了李世民一本,想借父亲的手杀了他。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手下的几个亲信,都劝李世民抢先动手,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避免受制于人。
形势已迫在眉睫,当时双方已经形成了水火不容的局势,谁先动手就有可能取得胜机。这时,李世民冷静地思考了李建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并分析了自己所处的形势,如果再隐忍不发、不做决断,部下就有可能产生离心的倾向,于是他痛下决心,准备抢先动手。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李世民在武将尉迟敬德、侯君集和谋臣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的协助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在皇宫的玄武门埋伏下一支精兵,准备乘李建成和李元吉经过这里的时候杀死他们。早上,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去见唐高祖,当他们骑着马刚走到临湖殿,发觉四周情况跟往常不一样,感到事情有变,就立刻掉转马头往回走。这时宫城北门玄武门的伏兵四起,李世民亲手射杀了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被尉迟敬德杀死。
这时候,唐高祖正在太极宫的湖里划船,李世民的部下跑来报告:“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把他们杀了!”唐高祖非常震惊,但也无可奈何,身边的大臣们劝他让位给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