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5600000020

第20章 功业政事篇(2)

刘玄当皇帝后,改元为更始元年,并封了一大批官员,封刘縯为大司徒,封刘秀为太常偏将军。

农民起义联军建立了“更始”政权后一个月,刘秀与诸将分兵而进,攻下了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县)、郾城(今河南郾城县),包围了宛城(今河南南阳市)。

绿林军不断胜利,引起王莽的极大恐慌。他立即征调了全国兵力42万人,号称百万大军,由王邑、王寻两员大将率领向宛城进发,围困昆阳。

面对王莽军队的进攻,刘秀的将领见敌多势盛,不敢作战,都跑回昆阳城中,都想各自回本土自保。对于是否能守住昆阳城,起义军将领意见颇不统一。外有敌军压境,内部军心浮动,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刘秀表现出大智大勇的军事才能。他力排众议,冷静分析,主张集中兵力坚守昆阳,争取其他外援夹击敌军。

他说:“现在来敌强大,并力抗敌,还有打胜的希望,要是分散,必然被消灭。而且宛城还没攻下,来不了救兵,昆阳一失,一天之内,各军也就全都覆灭。”刘秀又向大家讲了他的主张和具体要求,结果将领们一致同意。

当时昆阳城中只有八九千人,刘秀留下王凤、王常守城,趁着敌军尚未合围,刘秀只带13名骑兵从南门突围,到郾城和定陵去调集援军。

刘秀到郾县、定陵一带,把那里的军队全部集合起来救援昆阳。当时许多将领们舍不得财物,要求留一部分兵力看守。刘秀说:“现在我们的目的是打败敌人,如果被敌人打败了,脑袋都保不住,财物还有什么用?”于是把全部军队都带到了昆阳。

刘秀亲率步兵、骑兵一千余人,在距敌军四五里的地方摆下阵来。王邑、王寻派数千人前来交战,刘秀身先士卒,率军冲入敌阵,大败敌军,首战告捷。士气为之稍振。将领们都非常高兴,都准备继续前进。这时,绿林军已攻下宛城,但消息还没有传到昆阳,刘秀并不知道。

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瓦解敌军,刘秀决定诈慌敌人,他派人拿着他亲笔写的“宛下兵到”的书信送往昆阳城中,故意把这封信丢在路上。王寻、王邑拣到信看后,以为宛城的增兵已到,心中十分恐惧。

刘秀继续率军前进,结果敌军连连败退,杀敌近千人,士气大振。刘秀于是率领三千敢死队,从城西直冲敌军的中军地带,昆阳内外的起义军形成夹击之势。王邑、王寻轻敌守营,结果大败,落荒而逃。

昆阳一战,使王莽政权受到了沉重地打击,王莽为之坐立不安,忧懑不食。同年九月,起义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推翻新政。

在整个对王莽的战争中,刘秀有勇有谋,指挥若定,表现出智勇双全、凛然不可侵犯的大将风度,为王莽政权的覆灭立下了汗马功劳,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刘秀在起义军中的威望。

随着刘縯、刘秀兄弟的威名日益扩大,新市、平林军的将领们心中不安,劝刘玄除掉他们。而刘縯手下的人对刘玄当皇帝一开始就不服,公开拒绝刘玄的任命,飞扬跋扈。刘玄担心刘秀兄弟影响他在更始政权中的地位,于是与农民将领共谋,把刘縯与其部下一同杀害。

刘縯的死,对刘秀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刘秀表现出遇大事而沉着冷静的胸怀与气度。刘秀赶紧回到宛城请罪。当刘縯部下的官吏去迎接他,慰问他,他只是寒暄几句,表示过错在自己,不与来人私下交谈,不讲昆阳的战功,不为哥哥服丧,饮食言笑与平常一样,若无其事。刘玄见刘秀没有反对自己的意思,拜他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而刘秀每当独居,总是不喝酒、不吃肉,以此寄托哀伤。

但刘秀明白,尽管暂时消除了刘玄等人的猜忌与疑虑,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避开险恶的环境,寻求更大的发展,刘秀一方面隐忍韬晦,同时暗中扩大势力和影响。

更始元年九月,刘玄的军队相继占领了长安和洛阳。刘玄准备以洛阳为皇都,命刘秀前往修整官府。

刘秀到任后,严肃整顿,他安排僚属,下达文书,对所有官吏的装束服饰,全都恢复汉朝旧制,非常庄重威严。

更始元年十月,刘秀奉更始帝刘玄的命令,以破虏将军兼大司马的名义出使河北,稳定那里的局势。这时的河北形势十分复杂并且不稳定,刘秀虽然希望早日摆脱更始政权的限制,但也对在河北的发展信心不足。这时,冯异、邓禹等的建议,使他坚定了信心。

刘秀在河北每到一处,就考察官吏,按其能力升降去取;平反冤狱,释放囚徒;废除王莽苛政,恢复汉朝的官吏名称。当地的官民皆欢喜,非常敬重刘秀,争相持酒肉慰劳,刘秀一律不接受。

这时,河北的王郎谎称自己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利用河北地区一些豪强地主为确保自身利益而排挤刘秀的心理,在邯郸建立了一个新的割据政权。王郎悬赏10万户通缉刘秀,刘秀几经逃难,最终在河北站稳了脚跟。

同年四月,刘秀亲自率大军包围了邯郸。王郎军被消灭,王郎也被杀死于逃跑途中。这样,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基本上为刘秀所有,河北成为他脱离更始政权、创建统一大业的重要基地。

平定王郎后,刘秀发现官吏与王郎勾结一起的材料有几千份,这使许多人惶恐不安。刘秀一律不看,把王郎的官吏召集起来,当面一大把火烧掉。他说:这样做是“令心怀不安的人放心”。 刘秀在河北的影响引起了更始帝的不安,为了削弱他的影响,夺回他的权力。刘玄派使节赶到河北,封刘秀为萧王,并命令刘秀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与有功的将领赶回长安去。刘秀明了这一意图,便以“河北未平”为理由拒绝应征去长安。从此,刘秀与刘玄的矛盾开始公开化。

更始三年秋,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刘秀调集各郡兵力,先后在馆陶(今山东馆陶县)、薄阳(在今湖北省满城县)等地击败并收编了铜马、高湖、重连等农民起义军。

这个时候,以樊崇、逢安、徐宣等人为首的赤眉军,正迅猛地向长安进兵。刘秀感到争夺天下的时机即将到来,他一面派将军邓禹率精兵2万向关中一带进发,相机行事,同时选定北据太行山、南临黄河、地势险要、财物富实的河内郡(治怀县,在今河南武涉县)作为进取中原的立足点,巩固自己。

刘秀先用文武兼备的寇恂任河内太守,冠以“行大将军事”的御号。让他保证军粮供应,训练士兵和战马,阻挡外面的军队。刘秀又在孟津(今孟县以南)部署重兵,时时窥视洛阳。

一切准备就绪后,刘秀又带领一支军队回到冀中、冀北一带。当时许多将领纷纷给刘秀上尊号,要他称皇帝,刘秀一律拒绝。

将军耿纯对刘秀说:“将领们离开亲人和家乡,跟从您出生入死,目的就是实现封官拜爵的愿望。现在您迟迟拖延,违备大家的心愿。恐怕他们会产生离去的想法。”至此,刘秀相信了将领们要他当皇帝是出于个人利益,并非是假的。

冯异是当时刘秀最亲密的人,自从刘秀任司隶校尉以来,他一直在身边,陪同和照顾刘秀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经常劝刘秀做争夺天下的思想准备。刘秀到高县后,把冯异从洛阳前线召回,向他询问天下的形势。

冯异对刘秀说:“更始皇帝的败局已定,考虑宗庙社稷的问题就在大王你了。应当听从众人的主张。”这坚定了刘秀称帝的决心。

这样,刘秀于六月己末日筑起坛台登台告天地群神,当了皇帝,改这年为建武元年。

感悟做人智慧

宽厚和忍耐是一个人心性修养的体现,表面上宽厚和忍耐是软弱和无能的表现,实则是一种大智慧,这种智慧体现了做人的深度和广度,是一种超脱于凡人之外的灵性。

4.谨慎于微施于不报

【原文】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释义】如果你要退隐,最好选择事业正兴盛的时刻,如果你要安身立命,最好站在众人的后面。如果你要谨言慎行,那么就要从小事做起,如果你想要帮助别人,最好帮助那些没有能力回报你的人。

曾国藩创建的湘军成立后,便开始对抗太平军。起初,失败的战例远远超过胜仗。每失败一次,对曾国藩来讲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面对失败的痛苦和其他方面的压力,曾国藩一次次想要自杀,结果都被手下拦住。

曾国藩只有总结一次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最后得出结论,只有谨慎作战,才会增加打胜仗的几率。果不其然,在曾国藩行事变得越来越谨慎的同时,湘军打胜仗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战场上需要谨慎作战,官场上更需要谨慎为官。因为,官场是无形的、隐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公开的。

清、勤、忠等都是官场中必不可少的,“慎”同样很重要。曾国藩本身就是一个谨慎的人,这从他每日检点自身的习惯中可以看出。虽是如此,然而身在官场,不同于平日在家与周围的人打交道那么简单。初入官场,曾国藩并没有体会到这一点,而是处处争强,时时果敢,吃了不少亏。待的时间久了,曾国藩渐渐发现了官场的黑暗,善于总结的他变得更加谨慎起来,不再以敢、强标榜自己了,而是将其掩藏在内心中。

曾国藩对“慎”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有专门的阐述。在《书赠仲弟六则》中,他如此陈述:

古人曰钦、曰敬、曰谨、曰虔恭、曰惧,皆“慎”字之义也。慎者,有所畏惮之谓也。居心不循天理,则畏天怒;作事不顺人情,则畏人言。少贱则畏父师,畏官长。老年则畏后生之窃议。高位则畏僚属之指。凡人方寸有所畏惮,则过必不大,鬼神必从而原之。

为官生涯中,曾国藩仔细推敲,才有了如此精辟而且终身受用的观点。他说:“凡吏治之最忌者,在不分皂白,使贤者寒心,不肖者无忌惮。若犯此症,则百病丛生,不可救药。”

随着围剿太平军的赫赫战功,曾国藩的权势越来越大,然而曾国藩不以为荣,反为其忧。毕竟官位越高,接触的高官越多,要想在其中游刃有余,谈何容易,更何况曾国藩还是一个外权大臣。他日记里总是写到这些,官位越高,权势越重,就越容易招致大祸,因此,曾国藩总是生活在无穷无尽的忧患之中。他总是将事情尽量做得更周全,不要留下缺点或漏洞,以免受到别人的指责,或使一些异己分子抓住把柄不放,导致自己因小失大。

咸丰十一年九月,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不久,清廷内发生了政变。慈禧太后和恭亲王相互勾结,将八位顾命大臣囚禁。并在后来将其中四人处死,另外四人革职。曾国藩心生恐惧,不知道自己是否会被牵连进去。肃顺是顾命大臣之一,此人虽处在清廷腐败环境中,但仍能够洁身自好,洞察时事,是当时少有的开明之臣。他曾极力推荐曾国藩去营救左宗棠,曾国藩比较敬重他。另外,作为肃顺的幕僚,王闿运、郭嵩焘等人与曾国藩的湘军交往密切。慈禧要肃清肃顺一党,曾国藩多少会受到一些牵连。慈禧采取的这一行动无疑让他感到恐惧,当时,王闿运劝他自立,他静观其变,丝毫没有动摇,毕竟,他对清朝是忠心的。

曾国藩当时应该是很谨慎的,他料到了慈禧太后是不会对他怎么样的。因为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并没有平定,湘军仍然是保大清江山的一道坚固屏障。没有湘军,尽管慈禧太后能够垂帘听政,也不会长久。另外,湘军在当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势力,如果拿办了曾国藩,定然会引起各路湘军动荡,力保主帅。

慈禧也是一个聪明人,如果真得罪了曾国藩,她也下不了台。那时候,她就要面对湘军和太平军的双重威胁。与其排斥曾国藩,不如笼络他,让他继续为大清效力。曾国藩因此得到加封,出任钦差大臣,还被封为两江总督,统辖四省军政。曾国藩得到如此丰厚的加封,在普通人看来,他应该是受宠若惊、异常兴奋的,但在曾国藩心中,却是矛盾重重。这一年十一月份,他连着给两位弟弟写了两封信。在第一封信中,他向弟弟大发感慨,说往日手上一点点权势都没有,心里面着急,可是现在所拥有的权力又太多,多得连自己都想不到,普天之下,很难找到一件令人感到恰如其分的事情。在后一封信中,曾国藩的心事仿佛更加沉重,他写道:“余自十五至二十二日连接廷寄谕旨十四件,倚畀,权位太尊,虚望太隆,可悚可畏。”

慈禧厚待曾国藩,曾国藩是能够料到的,但是他同时也明白,日后要想平安无事,需要更加谨慎。毕竟,自己的权位如日升天,渐渐高居众人之上。几个月后,曾国藩又被加授了协办大学士。

宫廷内的争斗仍然没有停息,慈禧太后野心勃勃。

辛酉政变后,清廷内部权势格局逐渐明朗,那拉氏正式干预政治,开始了垂帘听政,恭亲王主要负责国内大局的调控。由于他接受了很多西方思想,主张改革,并在国内提倡创办洋务,开始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开展以恭亲王为核心,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沈保桢四人分别在各地创办。

慈禧太后为取得清廷的绝对控制权,采用阴谋逼迫恭亲王下台,最终独揽大权。恭亲王的境遇又成了曾国藩的一面镜子,他贵为咸丰皇帝的亲弟弟,同治皇帝的亲叔叔,是纯正的皇亲贵族,然而竟不得善终,更何况自己不过是一个外权大臣。

同类推荐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职场智慧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职场智慧

    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卓越的领导者,有些原则是必须遵循的。本书围绕口才艺术、交际智慧、处世风范、心理攻略、用人之道、人格魅力、创新精神、生存哲学等几个方面,详细系统地讲述政府机关干部、企事业领导必须遵守的91条职场法则,辅以真实、典型、新鲜、趣味、可读性强的真实案例。
  • 改变青少年命运的100句金玉良言

    改变青少年命运的100句金玉良言

    警句、名言对青少年成才有重大的影响,作者以讲述简明、生动小故事的形式,选编了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商界精英、艺术大师、体坛明星等100位有重大影响历史人物历史经磨砺,成才成功的感悟,以此奉献给广大青少年读者。想念这些金玉良言,能激励青少年树雄心、立壮志,讲理想、讲奉献,使他们尽早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杰出人才。
  • 诚信知报

    诚信知报

    本书主要指质朴道德的重要表现。包括“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涵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以“诚”为基础,中国人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如为人的诚实,待人的诚恳,对事业的忠诚。“信”是守信用、讲信义、她的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行,行必果”。“报”即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也都是组成中国人道德良知和道德良心的重要成分,是中国道德质朴性的重要表现。
  • 比尔盖茨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比尔盖茨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成功并不是无因的,也不可能完全是运气所致,背后一定有他成功的条件。即使是天才,他的第一声啼哭也绝不会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颂歌。因此,比尔·盖茨的成功,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得益于他的一些做人做事的准则。这些准则,就是每一个有志追求成功的人所应该学习的。
  • 做懂得感恩的员工

    做懂得感恩的员工

    感恩不仅是一种职场心态,更是一种工作动力。在本书中,我们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故事和案例,阐述了现代职场为什么需要感恩精神,以及如何践行感恩,从而将自身塑造为一名受企业欢迎的优秀员工,进而成就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热门推荐
  • 看不见的白色烟火

    看不见的白色烟火

    梧桐树下,她第一次见到他。大雨之下,他只愿为她执伞。寂寥天空,他为她放白色烟火。蓦然回首,原来他一直都在。阴差阳错,让他们三个人纠缠一生,最后所有都重新归位,他们是否还能回到当初。“你知道吗?第一次在梧桐树下见到他,我便认定了这个人,真没想到,自己还能和他在一起这么多年!”“那年梧桐树下的那个人,是他还是谁?”“为什么要在白天放烟火?”“白色烟火,看不见,却永远在。”
  • 火影之水遁狂人

    火影之水遁狂人

    一个因情而死的人,成了穿越党,见到了神。更强的水遁,更强的伙伴。更强的心。火影中的他又会有什么作为!
  • 魄魔大陆

    魄魔大陆

    暗夜教一龙卫慕容夜斌因遭到各派的围攻而跳崖,却发现自己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魄力、魔力、精神力的世界,一些天赋异禀的人可以成为远超普通人的强者。当空冥诀来到魄魔大陆,慕容夜斌能否重塑暗夜教成为不朽的传奇?
  • 十维仙途

    十维仙途

    这是一个神奇的十维宇宙,这是一颗神奇的四维星球,但这里有……仙!他来自地球,带着科学思维,自创功法,自创法术,成就天地阵体,横扫仙路。他凭着自己的谨慎,智慧和从小种下的生存执念,战对手,战自己,抢宝贝,夺造化,探密藏,偷花香……他一步一步陷入前生九世的感情深渊,一丝一茧地解开天地大变的内幕……他踏入星空,了结前世恩恩怨怨,征战九界,打遍各宗各族各大宇宙国度,探索宇宙本源……他追寻时间之线,踏遍宇宙空间每个点,明悟何为宇,何为宙……交流群:195950376,473667331
  • 水为冰寒

    水为冰寒

    他是一国之君,不过却是开国以来最不像样的君王。他最伟大的理想是做个大侠,然后拐个美人做老婆,从此搂着老婆浪迹天涯,行侠仗义!哈哈!还算老天眷顾,终于让他如愿以偿的捞到了一个大美人,可是...可是...美人却誓死不与君王为伴!问世间情是何物啊...当一个从不认真的人,有一天认认真真地爱起来,竟然是如此的执着,如此的惨烈!誓为知己者生,誓为知己者死,今生今世,水,只为冰寒!
  • 一代武痴

    一代武痴

    神武大陆,武道为尊,实力至上!这里世家林立,宗派万千,有正道争锋,魔门逞凶,立足于大陆的根本,唯独实力一条路!陆浩,醉心于武学,崛起于流云城世家的平凡子弟,偶然中得到上古时期神纹师留下的精神烙印‘五行琐魔印’从此鲤鱼跃龙门,登上强者巅峰之路!这里,有天才之间的激烈碰撞,有正邪之间的相互厮杀,武道大能,可毁天灭地,翻云覆雨,无所不能!热血激烈的对决,逆天霸道的崛起,一切尽在《一代武痴》!
  • 武奥仙尊

    武奥仙尊

    手握龙渊剑,驾麒麟,踏祥云。助人为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斩妖除魔,肝胆侠义意气风发。心神坚毅,坚守本心。怒吼如雷,龙行天下,谁敢与我动乾坤!
  • 花之绽

    花之绽

    我相信,人生就是这么巧妙,微不足道的一个举动,就会把我迷的神魂颠倒。
  • 我的世界——未知模式

    我的世界——未知模式

    感受到人类内心最深处的黑暗自私,对人类和社会已经绝望的他,叶云辉如同命运的安排一般,得到了未知的Minecraft系统,他终于不再是一个看穿了世界却无能为力的人了,他应该在这沉默中爆发,而不是死亡,获得力量,让人类看到自己丑陋的一面!内容人物并非完全虚构,大多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所以内容时而压抑,时而欢乐……(绝非爽文小白文。)
  • 众神尊者

    众神尊者

    九千万年后的一颗珠子,来自未来的任务机;一个四面环山的村子,那个淳朴的少年,他本平凡,却不平凡!